(2015)阿刑一终字第7号
裁判日期: 2015-05-19
公开日期: 2015-06-12
案件名称
王某某犯故意伤害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王某某
案由
故意伤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5)阿刑一终字第7号原公诉机关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王某某,绰号小东北,男,1975年9月9日出生,汉族,籍贯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初中文化,无业,户籍所在地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2014年9月25日被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沙河派出所抓获,同年10月1日被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0月13日被依法逮捕。现羁押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看守所。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人民法院审理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人民检察院指控的原审被告人王某某故意伤害罪一案,于二〇一五年三月十七日作出(2015)额刑初字第06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王某某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阿拉善盟分院检察员侍明江出庭履行职务。上诉人王某某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原判认定,2014年8月3日12时许,被告人王某某酒后在额济纳旗金洋酒店西侧与被害人张某某相遇。后,二人因之前打架一事发生争执,王某某手持随身携带黑色折叠刀连捅张某某数刀后逃逸。经诊断,张某某左胸腋中线第5肋骨间有长约2cm横行伤口,深及肋间外肌;左大腿外侧上部见长约4cm横行伤口,深及肌肉;左臀部见长约2cm横行伤口,深及皮下;右臀部见长约2cm伤口,深及皮下;左侧胸壁下可见少量积气。确诊为气胸、多处开放性外伤、皮下气肿。2014年8月26日,经阿拉善盟公安局物证鉴定所鉴定,张某某胸部损伤属轻伤二级。另,王某某在逃逸过程中丢失作案刀具。原审认为,被告人王某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轻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王某某随身携带刀具,且手持该刀具连捅被害人数刀,其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社会危害性大;案发后王某某逃逸,且又不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被害人表示不予谅解,要求从重处罚。故应当对王某某依法严惩。量刑时充分考虑王某某自愿认罪的从轻情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王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宣判后,被告人王某某不服原判以:“当时被害人用脏话辱骂我才引起矛盾,被害人有先行过错责任,本人醉酒神志不清,法律意识淡薄,对持刀具捅刺被害人导致其轻伤的行为追悔莫及,请求从轻处罚”为由,提出上诉。二审庭审中上诉人王某某提出,本人当时醉酒神志不清、法律意识淡薄,对所犯罪行追悔莫及,鉴于本人在一审判决后,能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得到被害人谅解等情节,请求二审从轻处罚的辩解意见。出庭检察员认为,上诉人王某某因之前与被害人打架被处理之事,怨恨被害人,持刀捅刺被害人,致其轻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建议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出庭意见。二审审理查明,2014年8月3日12时许,上诉人(原审被告人)王某某酒后在额济纳旗金洋酒店西侧与被害人张某某相遇。二人因之前打架被公安机关处理一事发生争执,上诉人王某某手持随身携带黑色折叠刀连捅被害人张某某数刀后逃离现场。上诉人王某某在逃跑过程中将作案刀具丢失。经阿拉善盟公安局物证鉴定所对被害人张某某的伤情进行鉴定,被害人张某某胸部损伤属轻伤二级。上诉人王某某于2014年9月25日被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沙河派出所抓获归案,上述事实由下列证据予以证实:1、受案登记表证实,2014年8月3日12时33分,额济纳旗公安局接到被害人张某某报案称,上诉人王某某在额济纳旗金洋酒店西侧将其捅伤,公安机关作为刑事案件受理的事实。2、到案经过和情况说明,证明2014年8月3日12时33分,额济纳旗公安局达来呼布镇派出所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后,赶到案发现场救助被害人张某某并进行现场勘查,未搜寻到作案凶器。2014年9月25日,上诉人王某某在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越海尖端网吧被抓获的事实。3、被害人张某某的陈述,证实2014年8月3日12时许,张某某在额济纳旗金洋酒店西侧与上诉人王某某相遇。后王某某提起之前二人打架一事指责张某某,并手持随身携带黑色折叠刀连捅张某某数刀后离去。王某某手持刀具特征为黑色刀把、单刃、刀刃长约6cm、刀刃最宽约3cm的事实。4、上诉人王某某的供述,证实2014年8月初,其在额济纳旗金洋酒店西侧与被害人张某某相遇。后二人因之前打架一事发生争执,其用随身携带折叠刀连捅张某某数刀后逃离现场。作案刀具是在2014年7月份购买,特征为黑色折叠刀、刀身约10cm、刀刃长约5cm、刀刃最宽约1cm。其在逃跑过程中将该刀具丢失的事实。5、阿拉善盟公安局物证鉴定所(阿)公(刑)鉴(法)字(2014)25号鉴定意见书,证实被害人张某某胸部损伤属轻伤二级。6、现场勘查笔录、现场勘验情况分析报告、平面示意图及照片,证实案发现场的实际情况。7、公安民警带上诉人王某某对案发现场依法指认的指认笔录及照片,证实上诉人王某某能够明确指认案发现场的具体位置的事实。8、公安机关依法从额济纳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一楼内外监控录像提取的视听资料及制作说明,证实了上诉人王某某持刀实施伤害被害人张某某的过程。9、上诉人和被害人的身份证明材料,证明上诉人王某某、被害人张某某的基本情况。上述证据经一审庭审举证、质证能够证实本案犯罪事实,本院予以采信。本院认为,上诉人(原审被告人)王某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轻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上诉人王某某因之前和被害人打架之事,怀恨在心,酒后随身携带刀具与被害人发生争执,在争执过程中手持刀具连捅被害人数刀,致被害人轻伤。原审法院根据上诉人王某某在伤害被害人过程中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案发后上诉人王某某又逃离现场等情节处以刑罚是正确的。上诉人王某某提出,被害人先用脏话辱骂其时,其便持刀伤害被害人的,被害人有先行过错的理由,经查,没有证据证明案发前被害人用脏话辱骂过上诉人王某某,而是上诉人王某某因之前和被害人打架一事,挑起事端,手持刀具捅刺被害人,致其轻伤,故其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上诉人王某某提出的,其本人醉酒神志不清,法律意识淡薄,拿刀捅刺被害人导致其轻伤,量刑时请求从轻处罚的理由,经查,上诉人王某某醉酒神志不清,法律意识淡薄,拿刀捅刺被害人导致其轻伤的事实,不属于依法从轻或酌情从轻处罚的情节。上诉人王某某虽然在一审判决宣判后,自愿赔偿被害人各项经济损失,得到被害人谅解,具有酌情从轻处罚情节,但根据上诉人王某某与被害人因之前打架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理一事,上诉人怀恨在心,为了报复被害人随身携带刀具再次挑起事端,手持刀具捅刺被害人,致其轻伤,性质恶劣、人身危险性大,故对其不足以从轻处罚。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判长 恩 克审判员 斯庆图审判员 王生铎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九日书记员 李翊瑄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