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鼓民初字第2551号
裁判日期: 2015-05-18
公开日期: 2015-09-04
案件名称
陆某甲与陆某乙、陆某丙等继承纠纷一案的民事判决书
法院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南京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第十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第一款
全文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鼓民初字第2551号原告陆某甲,男,汉族,1982年11月19日生,无固定职业。委托代理人陆志富,男,汉族,1954年2月13日生。被告卢某,女,汉族,1933年5月31日生。被告陆某乙,男,汉族,1952年9月7日生。被告陆某丙,男,汉族,1955年8月7日生。被告陆某丁,女,汉族,1957年11月12日生。被告陆某戊,女,汉族,1960年10月8日生。被告陆某己,女,汉族,1965年3月28日生。原告陆某甲诉被告卢某、陆某乙、陆某丙、陆某丁、陆某戊、陆某己继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由审判员嵇娟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陆某甲及其委托代理人陆志富,被告卢某、陆某乙、陆某丙、陆某丁、陆某戊、陆某己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陆某甲诉称,原告爷爷陆某庚于2013年12月5日死亡。原告陆某甲为陆某庚、卢某夫妇的长孙,被告陆某乙、陆某丙、陆某丁、陆某戊、陆某己为陆某庚、卢某夫妇的子女。陆某庚生前留有遗嘱,308室由原告继承。因原告办理房产登记需要被告配合,原告多次通过父亲与被告协商,但被告均以种种理由拒绝,致使原告无法办理房产登记,被告的行为已经严重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故诉至法院要求判令308室房屋归原告陆某甲所有。被告卢某辩称,我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陆某庚的遗产由原告陆某甲继承。我也愿意把我的50%份额赠与陆某甲。308室房屋归原告陆某甲一人所有。被告陆某乙辩称,遗嘱是假的,我不同意陆某庚的遗产由原告陆某甲继承。被告陆某丙辩称,遗嘱是假的,我不同意陆某庚的遗产由原告陆某甲继承。被告陆某丁辩称,我尊重父母的意见,父亲留遗嘱由陆某甲继承我同意。被告陆某戊辩称,遗嘱是假的,我不同意陆某庚的遗产由原告陆某甲继承。被告陆某己辩称,遗嘱是假的,我不同意陆某庚的遗产由原告陆某甲继承。经审理查明,陆某庚与卢某夫妇育有陆某乙、陆志富、陆某丙、陆某丁、陆某戊、陆某辛、陆某己七个子女。193号房屋原是陆某庚与卢某的产权房,拆迁后陆某庚、卢某安置了308室(下称桥景苑308室)。2013年9月4日陆某庚、卢某共同委托朱某(另有高某、黄某在场见证)代书了一份遗嘱,主要内容为:308室由陆某甲继承;陆某甲及父母应善待、关爱立遗嘱人陆某庚、卢某老人的生活起居,并保证陆某庚、卢某夫妇居住该房悉心照料至百年之后。代书遗嘱上有朱某、高某、黄某、陆某庚、卢某签名。陆某庚于2013年12月5日死亡。陆志富、陆某辛均表示放弃继承桥景苑308室庭审中,被告卢某自愿将308室中属于其所有的50%份额赠与给原告陆某甲,陆某甲表示接受,并承诺卢某居住308室由其照顾卢某生活起居至百年之后。以上事实,有户籍证明、死亡证明、房屋拆迁补偿协议、遗嘱、谈话笔录及当事人当庭陈述等证据予以证实,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公民可以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代书遗嘱应当有两名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并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陆某庚、卢某于2013年9月4日所立代书遗嘱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且具备法律规定的代书遗嘱的形式要件,被告陆某乙、陆某丙、陆某戊、陆某己虽对该份遗嘱的真实性有异议,但并未提供相关证据予以证明,故本院依法认定该份遗嘱真实有效。桥景苑308室系陆某庚与卢某的夫妻共同财产,其中50%份额属于陆某庚的遗产,另50%份额属于卢某的财产。陆某庚的50%份额按照遗嘱由原告陆某甲继承。卢某的50%份额其自愿赠与原告陆某甲,不违反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故308室应归原告陆某甲所有。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第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308室归原告陆某甲所有。案件受理费13400元,减半收取6700元,由原告陆某甲负担(原告已预交)。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嵇娟二〇一五年五月十八日书记员 竺青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