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4)黔七民初字第1395号

裁判日期: 2015-05-18

公开日期: 2015-09-24

案件名称

张鹏与刘光辉修理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毕节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张鹏,刘光辉,王东华

案由

修理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六十条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

全文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黔七民初字第1395号原告(反诉被告)张鹏,男,生于1988年8月23日,汉族,贵州省毕节市人。委托代理人曹泽永(特别授权代理),毕节市七星关区中心法律服务法律工作者。被告(反诉原告)刘光辉,男,生于1983年9月29日,汉族,贵州省毕节市人。委托代理人向长胜(一般代理),贵州省威迪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孟天明(一般代理),贵州省威迪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王东华,男,生于1984年11月16日,汉族,贵州省毕节市人。原告(反诉被告,下称原告)张鹏诉被告(反诉原告,下称被告)刘光辉修理合同纠纷一案,本院2014年6月24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在审理过程中,根据被告的申请,追加了王东华作为被告参加诉讼。本案于2014年8月15日、2014年8月29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张鹏及委托代理人曹泽永,被告刘光辉及委托代理人向长胜,被告王东华委托代理人熊灿斌到庭参加诉讼,第二次庭审时,原告张鹏及委托代理人曹泽永,被告刘光辉及委托代理人向长胜到庭,被告王东华的委托代理人熊灿斌辞去委托,其本人经本院传唤未到庭,本案作缺席审理。2014年9月19日,经本院释明后,反诉原告申请对其损失进行评估,后因其未交纳评估费用,本院外委办于2015年5月6日终结程序。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诉称:我是开修车行的,被告刘光辉的贵FP4***号小型轿车因车祸由被告的朋友王东华开到我处修理。修理完毕后,2014年6月19日,被告刘光辉来接车时要求先试车再付修理费。我同意被告刘光辉的要求,但被告不遵守诺言,将车开到燕子口街上。我见事态不对,就报警,经燕子口派出所和观音桥派出所干警联合,将车扣在观音桥派出所,但该所干警告诉我只能扣五日,要我及时起诉。为维护我的合法权益,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刘光辉及时支付修理费38,950.00元,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被告刘光辉申请追加王东华作为被告后,经本院释明,原告同时追加王东华为被告,并请求判令:被告刘光辉、王东华共同支付修理费38,950.00元,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为支持其诉讼请求,原告提交了如下证据:证据一:维修结算清单。用以证明:贵FP4***号车在原告处修理所更换的材料,材料费和工时费共计38,950.00元。对此组证据,被告刘光辉认为清单未经过确认,不能确认修车费用的依据,按协议是王东华支付,不应由刘光辉支付,达不到原告证明目的。被告王东华认为清单未经过确认,达不到原告证明目的。证据二:协议。用以证明:王东华未支付修理费,车辆损失由其承担。对此组证据,被告刘光辉认为达不到原告证明目的,修车费应由王东华付。被告王东华认为没有原件核对,不能确定真实性。证据三:证人证言。用以证明:车辆由二证人修理,修好后,多次通知王东华,其未提车。对此组证据,被告刘光辉认为不能达到原告证明目的,按惯例应经过确认更换,清单要签字确认则原告单方撕下清单放在车上,对撕毁协议的证明内容不真实。被告王东华认为何涛的证言中维修的部件是否合格需由车方、修理方共同验收,但目前仍未验收,维修部件不清楚,达不到原告证明目的。胡兆亮的证言可证实修理费不应由王东华承担。被告刘光辉反诉称:2014年1月26日,我将涉案贵FP4***号车租赁给被告王东华使用,租赁期间,车辆因肇事受损,王东华送至反诉被告处修理。我与反诉被告及被告王东华达成协议,约定反诉被告应于2014年4月2日前将车辆修理完毕,逾期产生的损失由反诉被告承担,每日按280.00元计算;车辆修好后,由我验收合格将车开走,修理费由被告王东华支付。协议签订后,反诉被告懈怠拖沓,直到2014年6月19日才通知我试车验收。修车后,我即按约定将车开走,但反诉被告不允许,并向派出所报案导致车辆被派出所扣留,直到6月25日才发还给我。反诉被告迟延交车,给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应按照协议约定赔偿。请求判决反诉被告赔偿经济损失23,240.00元。为支持其反诉请求,被告刘光辉提交了如下证据:证据一:身份证。用以证明:被告的身份情况及诉讼主体资格。原告张鹏、被告王东华对此组证据无异议。证据二:行驶证、营业执照、证明、驾驶证、租赁合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用以证明:贵FP4***号小轿车发生交通事故受损的车辆修理费应由被告王东华承担,刘光辉无支付修理费的义务。此组证据,原告对行驶证、营业执照、证明、驾驶证、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证明不应只是一个单独证明,应有相应的备案。对租赁合同因无原件核对,故对真实性不能确定,合同的出租方是租赁行,故此证据达不到反诉原告的证明目的。被告王东华认为达不到反诉原告证明目的。行驶证上的使用性质为非营运,而本案是租赁车,车主将自用车营业用,有重大过失。营业执照与本案无关。公安情报中心非车辆租赁行的主管机关,出具的证明与其职责不相符。租赁合同说明车主有过失,按其过错程序承担责任。证据三:协议、证人证言。用以证明:修理费应由被告王东华支付,原告张鹏应赔偿延期交付期间的停运损失23,240.00元。对此组证据,原告认为协议已经三人一致通过作废,当时张鹏和刘光辉的没带,只撕毁了王东华的。且这份协议上有增加的内容,在第二条添加了“按每日280元计算损失”,与原来签订的不一致,有伪造,不能作为定案依据;证人与被告刘光辉是亲兄弟,表述上有部分不真实,原告张鹏没有口头承诺,该协议是其撕毁的。被告王东华认为该协议三方已协商作废,且王东华的已当场撕毁了,该证据已无意义。证据四:证明、租赁记录。用以证明:贵FP4***号车发生交通事故受损产生的车辆停止租赁租金损失应由王东华、张鹏共同赔偿支付。对此组证据,原告对证明无异议,对租赁记录有异议,认为达不到被告刘光辉证明目的,从租用时间不能证明每天都出车,最多只能有半个月出车租用。证据五:租赁信息、租赁记录。用以证明:张鹏应赔偿贵FP4***号车延期交车期间的租金损失23,240.00元。对此组证据,原告对租赁信息记录内容真实性有异议,与证据四相矛盾,时间不一致。证据六:证明。用以证明:贵FP4***号车的修理费应由王东华支付。此组证据,原告对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只能证明扣车的事实,不能证明修车费应由王东华承担。反诉被告张鹏针对反诉部分提交了如下证据:协议。用以证明:反诉原告提交的的协议存在虚假。对此组证据,反诉原告刘光辉认为达不到其证明目的。被告王东华无异议。被告王东华辩称:原告的诉求是事实,予以认可。反诉人的根据是三人所签订的协议,是刘光辉与张鹏之间的事,与我无关。涉案车系我从租赁公司租用,该车非营业用车而是自用车,即刘光辉将自用车由租赁公司出租,其本身有重大损害,因此,除租赁费外,修理费反诉人应按其过错承担责任。被告王东华未提交证据。经综合审查全案证据,对原告本诉中提交的三组证据,证据一虽没送修人或车主签名确认,但与证据三相印证,车主刘光辉在车辆维修结束交接车时,未对照维修结算清单进行确认就径自将车开走,是其对自已权利的放弃,视为其确认了维修结算清单上的维修、更换内容,故对此组证据本院予以采信,能达到原告证明目的。证据二是原告与被告王东华之间的约定,并未经被告刘光辉同意,且此证据被告王东华对真实性不予确认,因此对此组证据本院不采信,达不到原告证据目的。证据三中对车辆修理情况的证言与证据一相印证,本院予以采信。对通知提车及撕毁协议的证言无其他证据佐证,故本院不予采信。对原告提交的反诉部分的证据《协议》,经与被告刘光辉提交《协议》对比,并结合当事人陈述及证人证言,能证明被告刘光辉提交的《协议》上添加了部分内容,故此组证据本院予以采信,能达到原告证明目的。对被告刘光辉提交的六组证据中,证据一原告及被告王东华均无异议,本院予以采信,能达到原告证明目的。证据二、证据三能证明被告王东华在汽车租赁行租赁了登记车主为刘光辉的贵FP4***号轿车,在租赁期间发生交通事故,送原告经营的汽车修理厂修理,三人达成协议,由被告王东华支付修理费的事实,本院予以确认,能部分达到被告刘光辉证明目的。证据四、证据五能证明2013年6月2日以来,贵FP4***号车的出租情况,但不能以此出租情况来推算该车受损后造成的损失;该两组证据不能体现修理费应由谁承担,故此两组证据达不能被告刘光辉证明目的。证据六能证明被告刘光辉将车从修理厂开出后,因原告张鹏报警,导致该车被扣的事实,但不能证明修车费应由王东华承担,故此组证据达不到被告刘光辉证明目的。根据对以上证据的分析与认定,本院确认以下事实:2014年1月6日,被告王东华在汽车租赁行租赁了登记在被告刘光辉名下的贵FP4***号小轿车。在租赁期间,该车因发生交通事故受损,送到原告张鹏经营的汽车修理厂修理。在修理期间,原告与二被告达成协议,协议约定:原告应于4月2日前将该车修理完毕,修理该车产生的费用由被告王东华支付,逾期由原告赔偿被告损失。2014年6月13日,被告刘光辉到原告处接车时,以试车为由,将贵FP4***号车开走,但未与原告结算修理费,原告因此向公安部门报警。毕节市七星关区观音桥派出所于2014年6月13日将车扣留,同年6月19日因双方未协商一致,将车辆发还车主刘光辉。原告因此诉至本院。本院认为,二被告因汽车租赁产生租赁合同关系,原告与二被告因修理车辆而产生修理合同关系,三人因修理贵FP4***号车的相关事项协商一致并签订协议而联系在一起。三人约定由被告王东华支付修理费是原告对自己权利的处分,该约定未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协议有效,各方当事人应按协议内容履行自己的义务。本案中,原告完成了修理车辆的义务后,被告王东华应根据协议履行支付修理费的义务,但王东华未支付,其行为已违约,应承担继续履行的违约责任。根据反诉原告提交的证据不能确认其在2014年4月3日至2014年6月19日期间产生的损失情况,其虽然申请对损失进行评估,但在期限内未交纳评估费用,视为其放弃权利,对其反诉请求本院不予支持。综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六十条、第一百零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王东华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三日内支付原告(反诉被告)张鹏汽车修理费人民币38,950.00元。二、驳回原告(反诉被告)张鹏的其他诉讼请求。三、驳回被告(反诉原告)刘光辉的反诉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债务的利息。案件受理费人民币714.00元,减半收取人民币357.00元,由被告王东华承担。反诉费人民币191.00元,由被告(反诉原告)刘光辉承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贵州省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罗  桂  华二〇一五年五月十八日书记员 刘玉桂(代)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