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4)二七民一初字第3169号

裁判日期: 2015-05-15

公开日期: 2015-06-25

案件名称

张某与赵某甲、赵某乙等遗嘱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郑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张某,赵某甲,赵某乙,莫某

案由

遗嘱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六十四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

全文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二七民一初字第3169号原告张某。委托代理人李广堂,郑州市管城区城东路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委托代理人周春杰,河南怡龙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赵某甲。被告赵某乙。二被告共同委托代理人程现红,河南新天河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莫某(又名赵某丙)。委托代理人朱国华,陈国辉(实习),河南良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张某与被告赵某甲、赵某乙、莫某遗嘱继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张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李广堂、周春杰,被告赵某甲、赵某乙及其共同委托代理人程现红,被告莫某的委托代理人朱国华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诉称,原告与赵某丁系夫妻关系,于××××年××月××日登记结婚,双方均是再婚。被告赵某甲与赵某乙系赵某丁与其前妻的子女。被告莫某系原告与前夫之女,在原告离婚后随原告和赵某丁生活。在原告与赵某丁婚后生活期间,于2004年6月购买了位于郑州市二七区交通路165号院1号楼3单元31号房屋一套(建筑面积143.48平方米)及所附属的地下室(面积14.27平方米)。2013年11月,赵某丁因病去世,上述各方因房屋继承遂起纷争。原告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依法向贵院提起诉讼,望贵院依法判令:1、请求依法分割并继承原告与被继承人赵某丁购买的位于郑州市二七区交通路165号院1号楼3单元31号房屋及附属地下室;2、本案诉讼费用由三被告承担。被告赵某甲、赵某乙辩称,1、原告张某和被告莫娜凯对被继承人赵某丁的遗产没有继承权;2、本案诉争的房产不全是赵某丁的遗产,而是赵某丁、赵某甲、赵某乙包括张某的家庭共同财产;3、至于本案各继承人谁对赵某丁尽了抚养义务,谁有能力却未尽义务,因此谁应多分、少分或者不分遗产的问题,因为有赵某丁遗嘱意愿,本案就不涉及此问题。总之,本案案由是继承纠纷,而被继承人赵某丁已有遗嘱,指定被告赵某甲、赵某乙为自己遗产的继承人,原告张某对赵某丁的遗产没有继承权,并且我方提供的系列证据真实有效,且具备充分证明力,充分反映了被继承人赵某丁的真实意愿,即原告没有继承权,建议贵法院依法判决驳回张某的诉讼请求。被告莫某辩称,1、对原告的起诉无异议;2、被告莫某与继父赵某丁形成抚养关系,被告莫某与第一、二被告有同样的继承权。原告提交的证据材料有,1、结婚证;2、协议书、收条、赵某丁名字的房产证各一份;3、赵某甲名字房产证、一、二审判决书、生效证明、行政判决书、撤销房产登记各一份;4、裁定书一份;5、存折两份、日记一本;6、证人证言。被告赵某甲、赵某乙提交的证据材料有,1、完税证明、发票、借据;2、房屋抵押材料;3、代书遗嘱相关材料;4、证明;5、借款及担保合同;6、判决书;7、赵某丁与赵某甲资金来往的银行清单;8、赵某丁生前的赠与合同;9、赵某甲与中原公司签订的内部承包协议及票据。被告莫某未提交证据材料。原、被告对相互提交的证据的质证意见,被告赵某甲对原告提交的证据1、3、4、5无异议;对证据2协议书有异议,协议是被告父亲签的字,但钱不是被告父亲出的,对收条、房产证无异议;对证据6有异议,证人证言中关于工地的表述有异议。被告赵某乙对原告提交的证据3、4、5无异议;对证据1真实性不确定,对证据2收条及协议书有异议,收条人未到庭,对房产证无异议,对证据6证人证言有一些异议,会计与老板存折、密码共用不符合常理,证人不知道莫某到赵某丁家生活的原因及具体状态不符合常理,证人在原告与赵某丁结婚前就是原告的妹夫。被告莫某对原告提交的证据无异议。原告对被告赵某甲、赵某乙提交的证据1、完税证明、发票、借据均系复印件无法与原件相核对,且该证据与本案无关。银行流水明细不能证明该账户钱实际系本人所有,也不能证明购房时有被告赵某甲出资,且该证据与原告所提交的日记本所记载的工作时间相矛盾。两本赵某甲的工作笔记,该笔记所写内容系被告自己单方所制,且没有明确的记载年份,与本案无关。2、房屋抵押材料,该材料与本案无关,且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3、代书遗嘱相关材料,该份遗嘱排除了原告及第三被告的合法权益,该份遗嘱系代书遗嘱,在场人员与立遗嘱人具有利害关系,所立遗嘱中的被继承人也在场,该份遗嘱系违法遗嘱。不能证明系遗嘱人真实意思的表示。该证据出庭证人所述内容与本证据相互矛盾,不能证明其真实性。赵某丁生前亲笔书写的情况说明,该份证据从内容上看是原告与其离婚诉讼中的答辩内容,非其临终前亲笔说明。该证据内容不能客观真实的反映出原告对其没有进行抚养。该材料内容赵某丁与第三被告存在真实的抚养关系。4、证明,真实性、合法性有异议。不能证明被告所证明的内容。病历不能证明原告没有对其进行抚养。诉状、录音及视频也不能客观真实的反映出原告未对其进行抚养。且上述内容仅仅是两个人婚后生活中极小一部分,不能反映两个人生活状况。5、保证担保借款合同,该合同早已到期,不能证明其真实存在债务关系。对张书太借据,张书太未提供真实的付款凭证,也未向债务方提出过主张,该证据与本案无关。装修施工合同,真实性、合法性有异议,该份证据明显系伪造,故意制造债务。6、判决书,真实性无异议,但该份证据不能证明被告所证明的事实。7、协议书一份,证明河南省中原建设总公司第二工程公司与赵某丁关系混同,系同一方,被告所提交的装修合同显系伪造。8、赠与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2011年9月30日赵某丁与被告赵某甲私自转让房屋的行为已否定该赠与行为,该赠与合同形式不完备;9、对内部承包协议真实性和合法性均有异议,原告所提交的协议书已经证明了河南建设分公司第二工程公司是统一的,该证据已经提交过,票据纳税人是赵合劳,与承包合同是相互矛盾的,内部承包协议书、税费票据均系复印件。被告莫某同原告方质证意见一致。对原、被告提交的证据分析与认定,原告提供的证据3、4、5被告无异议,对其真实性,本院予以认定;原告证据1来源合法,被告赵某乙对其真实性不确定,未提供相反证据,对原告提供的证据1,本院予以认定;原告提供的证据2协议书被告赵某甲认可系赵某丁签名,否认钱款是赵某丁所出,未能提供相反证据,对协议书的真实性,本院予以认定,对收条被告赵某乙认为收条人未到庭,但赵某甲予以认可,本院院予以认定,原告提交的房产证,被告予以认可,本院予以认定;原告证据6证言较为客观,对其真实性,本院予以认定。被告赵某甲、赵某乙提供的证据1系复印件,对其真实性,本院不予认定;证据2、4、5、7与本案不具有关联性;证据3与原、被告赵某甲、赵某乙其他证据能相互印证,对其真实性,本院予以认定;证据6、8来源合法,对其真实性,本院予以认定;证据9来源不合法,对其真实性,本院不予认定。根据上述有效证据,本院经审理查明事实如下,原告张某与赵某丁于××××年××月××日登记结婚,双方均是再婚。被告赵某甲与赵某乙系赵某丁与其前妻的子女。被告莫某系原告与前夫之女,在原告离婚后随原告和赵某丁生活。在原告与赵某丁婚后生活期间,于2004年6月购买了位于郑州市二七区交通路165号院1号楼3单元31号房屋一套(建筑面积143.48平方米)及所附属的地下室(面积14.27平方米)。2013年11月18日,赵某丁因病去世,上述各方因房屋继承发生纷争。故原告诉讼来院请求判令:1、依法分割并继承原告与被继承人赵某丁购买的位于郑州市二七区交通路165号院1号楼3单元31号房屋及附属地下室;2、本案诉讼费用由三被告承担。审理中,原告申请对位于郑州市二七区交通路165号院1号楼3单元31号房屋进行评估,经本院委托,2015年3月13日河南康鑫源房地产估价咨询有限公司出具:豫郑康鑫源评司鉴(2015)鉴字第005号房地产估价报告,认定位于郑州市二七区交通路165号院1号楼3单元31号房屋(建筑面积143.48平方米)及所附属的地下室(面积14.27平方米)分别价值115.10万元、1.92万元。另查明,赵某丁生前表示其所有的财产由赵某甲、赵某乙继承,张某不得继承。本院认为,遗嘱继承是指公民生前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立下遗嘱,待自己死后,遗嘱发生法律效力,使遗产由遗嘱制定的继承人继承的法律制度。本案,被继承人本人虽未留有书面遗嘱,但综合原告日记中的赠与合同书及原告与被继承人的婚姻状况,可以认定代书遗嘱是被继承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依法成立,本院予以支持。经本院委托对位于郑州市二七区交通路165号院1号楼3单元31号房屋(建筑面积143.48平方米)及所附属的地下室(面积14.27平方米)价值进行评估,经评估价值分别为115.10万元、1.92万元,共计117.02万元,对该价值,本院予以认可。诉争房屋现由赵某甲居住,赵某甲、赵某乙支付给张某58.51万元的房款后,该房屋归赵某甲、赵某乙所有。对被告赵某甲、赵某乙称房屋系被继承人、赵某甲、赵某乙、张某的家庭共有财产,该房屋产权证未登记有共有人,该房系被继承人与张某婚姻存续期间取得,赵某甲、赵某乙也未能提供证据证明该房屋为家庭共有。另对被告赵某甲、赵某乙主张的医疗费由其支付及存在外债,因证据不力,本院不予支持。赵某丁生前表示其所有的财产由赵某甲、赵某乙继承,并未认可莫某享有继承权,且赵某丁处置财产时莫某已成年,并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故莫某无权继承赵某丁的遗产。依照《中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位于郑州市二七区交通路165号院1号楼3单元31号房屋(建筑面积143.48平方米)及所附属的地下室(面积14.27平方米)归被告赵某甲、赵某乙所有;二、被告赵某甲、赵某乙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张某58.51万元。如义务人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限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15331元,鉴定费9000元,共计24331元,由原告张某负担12165.50元,被告赵某甲、赵某乙负担12165.50元(该费用原告已垫付,被告应将负担部分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一式十四份,上诉于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并向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预交上诉费,逾期则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审 判 长 王 昊人民陪审员 魏 来人民陪审员 苏志美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五日书 记 员 任丽云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