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4)滕民初字第4376号

裁判日期: 2015-05-14

公开日期: 2015-09-02

案件名称

杨某与潘某离婚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滕州市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滕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杨某,潘某

案由

离婚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十八条,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三十九条第一款

全文

山东省滕州市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滕民初字第4376号原告杨某,男,1986年3月17日出生,汉族,城镇居民,住滕州市。委托代理人段巨法,滕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被告潘某,女,1986年10月26日出生,汉族,城镇居民,住滕州市。委托代理人李敏,山东滕国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杨某与被告潘某离婚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杨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段巨法、被告潘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李敏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杨某诉称,原、被告于2007年11月经人介绍相识,2010年3月18日在滕州市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同年3月25日举行婚礼。原、被告婚后育有一女取名杨某甲。原、被告婚前缺乏了解,婚后常因生活琐事发生争执,被告经常借故外出不归,不照料孩子,原、被告夫妻感情因此转淡。原告曾于2013年3月份和2014年1月份两次诉至法院要求离婚,滕州市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原、被告无任何沟通,原、被告自2013年初分居生活至今。现原、被告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已无和好可能。故此,请求法院依法判令原、被告离婚、婚生女由原告抚养、被告每月支付抚养费1000元并要求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被告潘某辩称,原告所述婚姻构成及生育子女状况属实,原告曾两次起诉离婚亦属实。原、被告夫妻感情很好,被告是为了躲债才离家外出,后原告的家人不让被告回家居住,原、被告仅分居生活三、四个月。与原告杨某夫妻感情未彻底破裂,不同意与原告杨某离婚。经审理查明,2007年11月份,原、被告经人介绍相识恋爱。2010年3月18日,原、被告在滕州市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2010年3月25日,原、被告举行婚礼。2011年10月15日,原、被告婚生一女,取名杨某甲。原、被告婚后因生活琐事时有争执。2013年3月4日,原告杨某诉至本院要求与被告潘某离婚,未果。2014年1月2日,原告杨某再次诉至本院提起离婚诉讼。2014年2月26日,滕州市人民法院以夫妻感情尚未破裂为由判决原、被告不准离婚。其间,原、被告处于分居生活状态。2014年10月17日,原告杨某第三次诉至本院要求与被告潘某离婚。被告潘某述称其婚前个人财产有海尔牌洗衣机一台、组合沙发一套、茶几一个、餐桌一张、海尔牌冰箱一台、办公桌一张,原告杨某否认并辩称前述财产系其个人财产,原、被告对其各自主张的事实均未提交证据证明,庭审中原告杨某同意前述财产归属被告潘某,由其负责返还;被告潘某述称另有原告杨某保管的42英寸TCL彩电一台、本田思域轿车一辆、联想笔记本电脑一台、餐椅四把、电饭煲一台、电磁炉一台、衣柜一个系其婚前个人财产,原告杨某否认,被告潘某对其主张的事实未提交证据证明;原告杨某述称金融机构存款70000元系原、被告夫妻共同财产,该财产现由被告潘某持有,被告潘某否认,被告潘某主张空调器两台、组合衣柜一件系原、被告夫妻共同财产,原告杨某否认,原、被告对其主张的前述事实均未提交证据证明;原、被告无共同债权;被告潘某述称存在夫妻共同债务3000000元,原告杨某否认,被告潘某对其主张的事实未提交有效证据证明。另查明,杨某甲现跟随原告杨某生活,由原告杨某抚养照顾;原告杨某为滕州市xxxx职工,每月工资收入1100元,被告潘某述称其现无固定工作及收入;被告潘某为本市城镇居民,山东省2013年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264元。上述事实,有当事人陈述、结婚证、滕州市人民法院(2013)滕民初字第958号民事判决书、滕州市人民法院(2014)滕民初字第531号民事判决书、证人证言、录音资料、庭审笔录等证据在卷为凭。本院认为,干预原、被告已缔结的婚姻关系,应参照原、被告就婚姻问题是否形成合一的意见或夫妻感情是否破裂为原则,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二款之立法本意。分析原、被告夫妻关系之现状,本院两次判决原、被告不准离婚后,原、被告夫妻关系未能得到修复,夫妻感情未能得到改善,以致原告杨某再次呈诉本院。庭审中原、被告虽未就离婚达成合意,但原告杨某述称原、被告因夫妻感情破裂而分居生活始自其第一次提出离婚诉讼之时,对此事实,原告杨某提供证人予以佐证,被告潘某虽否认,但未提供反驳证据予以反驳,故本院确认原、被告因感情不和分居已届满两年、夫妻感情因此确已破裂这一事实,本院调解无效,应准予原、被告离婚。故原告杨某要求与被告潘某离婚,本院予以支持。原、被告均要求抚养婚生女杨某甲,庭审中原、被告对子女抚养权归属未达成合意,本院认为,杨某甲一直跟随原告杨某生活,由原告杨某抚养照顾,随其生活时间较长,结合原、被告抚养条件,为有利于该女健康成长,本院确定杨某甲由原告杨某直接抚养较为适宜。杨某甲由原告杨某直接抚养后,被告潘某应当负担子女抚养费,关于子女抚养费数额,原、被告对此亦未能达成合意,因无证据支持,原告杨某要求被告潘某每月负担子女抚养费1000元,本院不予支持,依据被告潘某自认的从业状况,结合其户籍性质,本院酌定子女抚养费按照山东省2013年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作为给付标准。庭审中原、被告虽未对海尔洗衣机等财产权属提供证据证明,但原、被告对此等财产归属达成合意,基于原、被告行使诉权的自由意思,本院予以准许。被告潘某述称另有42英寸TCL彩电一台、本田思域轿车一辆、联想笔记本电脑一台、餐椅四把、电饭煲一台、电磁炉一台、衣柜一个系其婚前个人财产并要求返还,因原告杨某否认,被告潘某对前述财产权属未举证证明,本院对被告潘某此项请求不予处理,被告潘某补充证据后可另行主张。庭审中原告杨某述称金融机构存款70000元以及被告潘某主张空调器两台、组合衣柜一件均系其夫妻共同财产,原、被告对其主张的事实均未提交证据证明,本院对此财产在本案中不予处理,原、被告补充证据后可另行诉讼以获得法律上的救济。被告潘某述称拖欠案外人借款3000000元系原、被告夫妻共同债务,原告杨某否认,被告潘某对其主张的事实亦未提供有效证据证明,本院对此债务性质及真实性在本案中不作认定。庭审中被告潘某要求原告杨某给予经济帮助费50000元,原告杨某不允,被告潘某未提供证据证明其请求符合法定的经济帮助条件,本院对此请求不予支持。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九条之规定,判决如下:准予原告杨某与被告潘某离婚;原、被告婚生女孩杨某甲由原告杨某直接抚养,被告潘某于本判决生效后每月负担子女抚养费471元,于每月5号前给付直至杨某甲年满十八周岁止;海尔洗衣机一台、组合沙发一套、茶几一个、餐桌一张、海尔冰箱一台、办公桌一张归被告潘某所有,原告杨某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返还被告潘某。案件受理费50元由原告杨某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王 干代理审判员  梁晓曦人民陪审员  高 松二〇一五年五月十四日书 记 员  邓 田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