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德刑一终字第82号
裁判日期: 2015-05-13
公开日期: 2015-05-25
案件名称
候明举等4人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四川省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四川省德阳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候明举,张荣兵,许某甲,许某乙
案由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四川省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5)德刑一终字第82号原公诉机关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候明举,男,1964年1月10日出生,四川省广汉市人,汉族,初中文化。因犯收购赃物罪,于2001年8月、2003年5月分别被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法院判处拘役5个月零10天和有期徒刑1年。因犯盗窃罪于2007年10月被广汉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零6个月,2009年10月18日刑满释放。因涉嫌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于2014年4月1日被刑事拘留,同年5月7日被逮捕。现羁押于罗江县看守所。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荣兵,男,1971年3月10日出生,四川省德阳市人,汉族,初中文化。因涉嫌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于2014年4月18日被刑事拘留,同年5月7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广汉市看守所。辩护人周伟,四川依仁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被告人许某甲,男,1963年2月9日出生,四川省德阳市人,汉族,小学文化。因涉嫌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于2014年4月1日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3日被取保候审。原审被告人许某乙,男,1958年8月6日出生,四川省德阳市人,汉族,初中文化。因涉嫌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于2014年4月2日被取保候审。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法院审理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候明举、张荣兵、许某甲、许某乙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一案,于2015年1月19日作出(2015)旌刑初字第5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候明举、张荣兵不服,提出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德阳市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蔡军出庭履行职务,原审被告人候明举、张荣兵及其辩护人周伟到庭参加了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德阳市旌��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认定:(一)盗窃罪2011年10月8日下午15时许,被告人候明举伙同马某某、刘某(均已被判处)等人,由刘某驾驶一辆红色长安面包车从德阳出发前往广元剑阁县,次日凌晨2时许,候明举等人在剑阁县鹤龄镇用随身携带的钢筋钳、开锁工具等盗得一辆双狮牌三轮摩托车,由候明举开车向剑阁方向行驶,在剑阁县柏娅镇处,被告人候明举弃车而逃,马某某、刘某被公安机关挡获。经鉴定,被盗车辆价值6340元。原判以经过庭审质证、确认的失主报案陈述、现场勘验检查笔录、被盗物品及作案工具照片、指认笔录及照片、扣押发还物品清单、证人证言、被盗摩托车辆信息、鉴定意见书、刑事判决书、同案犯供述及被告人供述等证据证实上述事实。(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从2011年至2014年,被告人候明举先后收购被盗摩托车、电瓶车20辆,其��6辆收购后藏匿在天元镇王某某(已被判决)家中,经鉴定,该6辆摩托车价值29025元;其中从李某某、廖某(因盗窃已被判刑)处收购3辆;2014年3月31日,在天元镇天鹤路一茶馆内查获正在准备换假车牌销售赃车的候明举及购车人杨某某,查扣被盗摩托车1辆;随后民警又在天元镇白江村3组一户农家乐院内(该房系姜某租用,姜某在逃)查获被盗摩托车10辆,并挡获正在装箱被盗摩托车的被告人许某甲。经鉴定,14辆车合计价值77395元。破案后,追回的被盗赃车11辆已退受害人。上述20辆涉案摩托车均系被盗车辆,均有失主报案记录,被告人候明举收购上述车辆后,租用天元镇许明某的农户院内,专门用于存放、拆卸、包装被盗车,候明举负责将汽油抽出,电瓶拆除,将前轮和龙角拆除,再把摩托车和拆下的零件装订入木箱,并用纸板覆盖,以便运输。被告人候明举邀���被告人张荣兵进行打包装订,按50元/辆付给被告人张荣兵打包装订费用,被告人张荣兵后又雇佣被告人许某甲、许某乙负责装订,付给二人15元/辆,从中牟利20元/辆。原判以经过庭审质证、确认的抓获经过、搜查笔录、扣押决定书、扣押清单及现场照片、发还清单、失主报案陈述、证人证言、被盗车辆信息、报案车辆情况明细表、情况说明、辨认笔录及照片、价格鉴定意见书、刑事判决书、刑满释放证明、户籍信息、同案关系人供述及被告人供述等证据证实上述事实。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候明举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经构成盗窃罪。被告人候明举明知是盗窃所得赃车而予以收购,被告人张荣兵、许某甲、许某乙明知是盗窃所得赃车而帮助拆解、组装,其行为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且涉案赃车数量超���5辆,属情节严重。被告人许某甲、许某乙受被告人张荣兵邀约,起帮助作用,系从犯,应当减轻处罚。被告人候明举一人犯数罪,应当数罪并罚。被告人候明举在被判处有期徒刑刑罚执行完毕后五年内又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属累犯,应当从重处罚。被告人张荣兵、许某甲、许某乙归案后如实供述并当庭自愿认罪,可酌情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九条、第五十二条、第六十四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之规定,判决:(1)被告人候明举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二万元。数罪并罚,决定合并执行刑期五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二万三千元。(2)被告人张荣兵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3)被告人许某甲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五千元。(4)被告人许某乙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五千元。(5)继续追赃。原审被告人候明举、张荣兵不服,向本院提出上诉。原审被告人候明举上诉称:其不认识王某某夫妇等人,证言不能视为证据,原判量刑太重。原审被告人张荣兵上诉称:其与许某甲、许某乙合伙干活,工钱平分,不存在雇用的问题,原判量刑太重,请求从轻判处。其辩护人提出,被告人张荣兵没有参与车辆拆解,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德阳市人民检��院认为,原判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量刑适当。建议二审维持原判决。二审审理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与一审无异,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候明举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上诉人候明举明知是盗窃所得赃车而予以收购,上诉人张荣兵、原审被告人许某甲、许某乙知是盗窃所得赃车而予以拆解,其行为均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且情节严重。原审被告人许某甲、许某乙受上诉人张荣兵邀约参与犯罪,起次要作用,系从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上诉人候明举一人犯数罪,应当数罪并罚。上诉人候明举在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属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张荣兵、许某甲、许某乙归案后能如实供述并当庭自愿认罪,可酌情从轻处罚。上诉人候明举上诉称“不认识王某某等人,证言不能视为证据,原判量刑太重”,经查,上诉人候明举购买被盗车辆放于他处,并被公安机关查扣的事实,有失主陈述、同案关系人王某某及其妻子的指证、现场照片、对被盗车辆的扣押及发还物品清单等证据证实,证据来源合法,客观真实,证据之间能够形成证据锁链,上诉人是否认识失主不影响对其犯罪事实的认定;上诉人候明举多次犯罪,且系累犯,依法应予严惩。故其上诉理由及辩解意见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纳。上诉人张荣兵所提其与许某甲、许某乙工钱平分,不存在雇用关系,量刑过重,以及辩护人所提被告人张荣兵没有参与车辆拆解,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辩解、辩护意见与本案查明的事实不相符,且原判已根据其认罪态度好给予从轻处罚,故上诉人张荣兵���其辩护人的辩解、辩护意见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纳。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 判 长 张述金代理审判员 王海燕代理审判员 吴 剑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三日书 记 员 王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