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浙嘉民终字第356号
裁判日期: 2015-05-12
公开日期: 2016-07-06
案件名称
沈霞芳与陆根法、郁红宝等共有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浙江省嘉兴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沈霞芳,陆根法,郁红宝,陆永刚,陆某
案由
共有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浙嘉民终字第356号上诉人(原审原告):沈霞芳。委托代理人:范建富,浙江东方正大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陆根法。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郁红宝。二被上诉人共同委托代理人:熊徐斌,浙江思贤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陆永刚。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陆某。法定代理人:陆永刚。系陆某父亲。上诉人沈霞芳为与被上诉人陆根法、郁红宝、陆永刚、陆佳俊共有纠纷一案,不服嘉善县人民法院(2014)嘉善民初字第2176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5年3月5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认定,沈霞芳与陆永刚原系夫妻关系,陆根法、郁红宝系陆永刚父母。沈霞芳与陆永刚曾于2000年9月29日登记结婚,2002年2月10日生育一子,取名陆某。2003年4月29日、5月15日,陆根法代表其户内人员与嘉善诚洲房屋拆迁有限公司签订拆迁补偿协议两份,协议载明因“托普工程”建设需要,陆根法户同意其原坐落于嘉善县城东村陆家厅的房屋拆迁,由嘉善诚洲房屋拆迁公司补偿其房屋拆迁款138818元及旧房回收补偿费15386元,陆根法户于2003年5月18日前腾退。以上拆迁款由陆根法、郁红宝领取。2003年5月28日,经审批陆根法户因拆迁可建造位于嘉善县魏塘街道城东张家桥小区313号,建造占地面积125㎡,三楼三底的农村私人住宅房一幢,户内在册人员为陆根法、郁红宝、陆永刚、沈霞芳、陆某。该房屋于2003年5月底、6月初左右动工,于2003年年底完工。2010年3月3日,沈霞芳因与陆永刚感情不和,搬离上述房屋。2014年8月23日,沈霞芳与陆永刚经法院判决离婚,婚生子随陆永刚一同生活。双方离婚诉讼中,因本案房产涉及陆根法、郁红宝、陆某利益,未予分割,故沈霞芳现诉至法院,要求对上述房屋进行分割。结合本案双方当事人陈述及原审现场勘察,诉争房屋的结构为:一、二层结构一致,均为西一统间(包含前后两个套间)、东一统间(包含前后两个套间)、中间一间,楼梯设在中间一间的最北部;三层东面为前后两个小房间,中间及西南方合为一个大客厅,西北方为厨房;三层以上设有阁楼。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就房屋建造时的造价及出资情况说法不一,沈霞芳认为造价为40万元,其与陆永刚包含陆某拆迁“人头安置费8000元”在内共出资5万到6万元左右;陆根法、郁红宝认为房屋造价在15万元左右,资金来源为老房子拆迁款及其二人的存款;陆永刚认为其与沈霞芳未出资。原审另查明,现房屋居住情况为底层东西两个统间已出租,底楼中一间为进出通道;二层中一间为客厅,西一统间已出租,东一统间由陆根法、郁红宝居住;三层东面前后两个房间由陆永刚、陆某居住,客厅及厨房由陆永刚、陆某使用。沈霞芳以诉争楼房系其与陆根法、郁红宝、陆永刚、陆佳俊共同出资建造,属于共有财产,要求分家析产为由,诉至原审法院,请求判令:1、将共有财产房屋三层楼一幢(位于嘉善县魏塘街道城东村张家桥小区313号)中的东边一间一至三楼归沈霞芳所有,其余归陆根法、郁红宝、陆永刚、陆佳俊所有;2、诉讼费用由陆根法、郁红宝、陆永刚、陆佳俊承担。陆根法、郁红宝在原审中答辩称,涉案房屋系陆根法、郁红宝共同建造,沈霞芳以夫妻共同财产或者家庭共同财产为由要求分割,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虽然涉案房屋系2003年6月份开始建造,在沈霞芳与陆永刚婚后建造,但认定夫妻共同财产,不能简单以时间为限,涉案房屋不属于家庭共有财产或沈霞芳与陆永刚的夫妻共同财产。综上,请求法庭驳回沈霞芳的诉讼请求。陆家俊、陆永刚在原审中答辩称,涉案房屋不是家庭共同财产,也不是陆永刚与沈霞芳的夫妻共同财产,涉案房屋是陆永刚父母建造的,是陆永刚父母的财产,沈霞芳与陆永刚没有出资。沈霞芳与陆永刚的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已判决,钱款已给沈霞芳。综上,沈霞芳的诉请没有依据,请求法庭驳回沈霞芳的诉讼请求。原审法院认为,不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的单位或个人共有。本案沈霞芳要求分割的位于嘉善县魏塘街道城东张家桥小区313号的农村私人住房,系其与陆永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原陆根法、郁红宝老房子拆迁后的安置用房,在册人口包含陆根法、郁红宝、陆永刚、沈霞芳、陆某,应属沈霞芳、陆根法、郁红宝、陆永刚、陆佳俊家庭共同共有财产。沈霞芳与陆永刚2014年8月23日经法院判决离婚后,即丧失对上述共有房屋的共有基础,沈霞芳要求对该共有房屋进行分割,符合法律规定。同时,法律规定在共同共有关系终止时,对共有财产的分割,有协议的,按照协议处理;没有协议的,应当根据等分原则处理,并考虑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贡献大小,适当照顾共有人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等情况。结合庭审查明事实,原老房子拆迁后不久就建造了涉案房屋,在沈霞芳未予举证其与陆永刚出资的情况下,从证据盖然性角度出发,原审推定涉案房屋建造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老房子拆迁款,而老房子系陆根法、郁红宝在陆永刚与沈霞芳婚前所建造,故因认定涉案房屋建造中陆根法、郁红宝的出资较大。沈霞芳无证据证明其出资情况,即便按照沈霞芳所述,其与陆永刚出资了5万至6万元,但其中8000元系陆家骏的“人头费”,该费用应属陆家骏个人所有,故沈霞芳、陆永刚对涉案房屋的出资相对较小。综合沈霞芳、陆根法、郁红宝、陆永刚、陆佳俊对共有财产的出资大小以及生产、生活等实际情况,原审对沈霞芳请求的合理部分酌情予以支持,判定沈霞芳分得涉案房屋底楼东一统间,其余房产归陆根法、郁红宝、陆永刚、陆佳俊共同所有。据此,原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一条、第七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十五条、第九十九条、第一百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一、位于嘉善县魏塘街道城东张家桥小区313号(原为嘉善县魏塘镇城东村东13社)的住宅中底层东一统间的所有权归沈霞芳所有,其余房产的所有权归陆根法、郁红宝、陆永刚、陆家骏共同所有,原历史通道不变且共用;二、驳回沈霞芳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8500元,减半收取4250元(沈霞芳已预交),由沈霞芳负担2833元,由陆根法、郁红宝、陆永刚负担1417元。判决宣告后,沈霞芳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称,一、对原判认定事实方面没有异议。二、对原判分割诉争房屋的结果有异议。诉争房屋每层有三统间,三层共有九统间,加上四层的阁楼,总数有十二间,沈霞芳即使分得其中的五分之一,也应该要分到两统间多,原审判给沈霞芳一统间,明显偏少。综上,请求撤销原判,改判位于嘉善县魏塘街道城东张家桥小区313号(原为嘉善县魏塘镇城东村东13社)的住宅中的东边一间一至三楼归沈霞芳所有。陆根法在二审中答辩称,诉争房屋是陆根法建造的,建造房屋的钱也是陆根法出的,沈霞芳若要主张房屋的份额,应当支付建造房屋的款项。郁红宝在二审中答辩称,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所依据的证据充分,判决结果合理、正确。沈霞芳所提的上诉请求,是没有办法接受的。陆永刚在二审中答辩称,当初建造诉争房屋时,其与沈霞芳均未出资。双方当事人在二审中均未提交新的证据。本院经审理认定的事实与原审法院认定的事实一致。本院认为,本案二审审查重点在于诉争房屋应如何分割的问题。诉争房屋系沈霞芳与陆永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原陆根法、郁红宝老房子拆迁后的安置用房,在册人口包含陆根法、郁红宝、陆永刚、沈霞芳、陆某,应属本案双方当事人的家庭共同共有财产。现沈霞芳以其与陆永刚已离婚为由要求分割该共有财产,于法有据。至于如何分割,根据法律规定,没有协议的,应当根据等分原则处理,并考虑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贡献大小,适当照顾共有人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等情况。结合查明的事实,原陆根法、郁红宝的老房子拆迁领取补偿款154204元不久就建造诉争房屋,同时沈霞芳也未举证证明其与陆永刚的出资情况,原审据此推定诉争房屋建造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老房子拆迁款,进而认定涉案房屋建造中陆根法、郁红宝的出资较大,更符合客观事实,结论并无不当。原审考虑各当事人对房屋的贡献,结合目前各当事人在诉争房屋内的实际居住情况,照顾各共有人今后生活的实际需要,进而判决诉争房屋底层东一统间的所有权归沈霞芳所有,其余房产的所有权归陆根法、郁红宝、陆永刚、陆家骏共同所有,系属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并无明显不当,二审不再调整。综上,沈霞芳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其上诉请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判认定事实基本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结果得当,二审予以维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8500元,由上诉人沈霞芳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金富祥代理审判员 XX芳代理审判员 章玉萍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二日书 记 员 郑 茜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