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信中法民终字第756号

裁判日期: 2015-05-12

公开日期: 2015-06-24

案件名称

上诉人朱立斌、沈荣刚与被上诉人冯鑫、李爱国、张保荣买卖合同纠纷案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河南省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河南省信阳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朱立斌,沈荣刚,冯鑫,李爱国,张宝荣

案由

买卖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河南省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信中法民终字第756号上诉人(原审被告)朱立斌,男,汉族,1962年6月29日出生,住信阳市狮河区。上诉人(原审被告)沈荣刚,男,汉族,1963年7月17日出生,信阳市平桥区平昌关镇蒿林村人,现租住信阳市平桥区。被上诉人(原审第三人)冯鑫,男,1967年10月18日出生,信阳市平桥区高梁店乡梁湾村老寨组人,现住信阳师院附近。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李爱国,男,汉族,1954年9月4日出生,住信阳市狮河区。委托代理人刘国平,信阳市狮河区五里墩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全权代理)。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张宝荣,女,汉族,1959年7月26日出生,住信阳市狮河区。上诉人朱立斌、沈荣刚因与被上诉人冯鑫、李爱国、张保荣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不服浉河区人民法院(2013)信浉民初字第1429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5年4月16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5月6日公开开庭进行了。上诉人朱立斌、沈荣刚,被上诉人李爱国的委托代理人刘国平到庭参加了诉讼。被上诉人冯鑫、张宝荣经合法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经审理查明,2009年2月,原告李爱国为信阳羊山新区陆庙工地送水泥,由被告朱立斌、沈荣刚、张宝荣出具收据两张共计收到水泥152吨(其中2009年2月13日132吨×360元=47520元,2009年2月14日水泥20吨×340元=6800元)。2009年2月15日,李强远证明收到原告供给的水泥贰佰袋价值3400元,以上合计水泥款57720元。原告李爱国向被告朱立斌、沈荣刚、张宝荣追要货款时,三被告互相推诿,至今未付。为此原告起诉来院要求三被告支付原告货款57920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另查明,被告朱立斌、沈荣刚、张宝荣系合伙关系,与第三人冯鑫是包工包料承包合同关系(羊山陆庙工地)。2010年6月11日沈荣刚证明:因陆庙工地停工后,转给甲方(冯鑫)自建,经甲方欠款有①李老板水泥46000元;②钢材35000元;③沙子20500元;④石子10000元(注:石子10000元、水泥30000元甲方不用付款),计甲方应付材料款75000元,同日沈荣刚与冯鑫结算,冯鑫给沈荣刚出示欠条一张,一、外欠债经冯鑫和沈荣刚认可后全由冯鑫结算,二、沈荣刚投资和欠款外,补偿沈荣刚运来模板、方木等共计2.5万元,三、乙方(沈荣刚)辛苦费和沈荣刚及朱立斌(不包括张宝荣)所有投资款做2.5万元即冯鑫共计欠款50000元,年内付清。2010年12月至2011年7月冯鑫付给沈荣刚5万多元。朱立斌未与冯鑫结算。为支持各自的诉讼主张,原告李爱国提交收据2张,证明一张,拟证明三被告欠水泥款。被告沈荣刚提交2010年6月11曰欠条复印件一份,证明外欠债由冯鑫承担。冯鑫提交2010年6月11日与沈荣刚结算单、对账单和沈荣刚借据。原审认为,原告李爱国向三被告朱立斌、张宝荣、沈荣刚承包的工地送水泥货物,由三被告出具收据签字为证,三被告亦认可,因此,三被告欠原告李爱国水泥货款57720元事实清楚,三被告朱立斌、沈荣刚、张宝荣属合伙承包期间所欠债务,对所欠债务应承担连带清偿债务。三被告在承包经营期间,又将工地交还发包人冯鑫,并申请追加冯鑫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因三被告和冯鑫双方账目未结算完毕,且冯鑫否认三被告对外所欠债务由其偿还,故三被告与第三人冯鑫之间转包合同关系及双方帐目结算及给付情况,与本案拖欠原告货款不是同一法律关系,三被告与第三人冯鑫之间的纠纷应另案处理。三被告属合伙承包关系,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有杈向其他合伙人追偿。诉讼期间,原告申请撤回对被告张宝荣的起诉,属依法处分诉讼权利的行为,应予准许。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十五条、第八十四条、第一百零八条之规定判决:被告沈荣刚、朱立斌于本判决书生效后十日内连带偿还原告李爱国水泥款57720元。如果未按照本判决指定的期限履行给付金钱的义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应当加倍支付延迟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案诉讼费1248元,由被告沈荣刚、朱立斌承担。朱立斌、沈荣刚上诉称,一、原审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请求改判被上诉人李爱国的水泥款57720元由被上诉人冯鑫承担。1、冯鑫承认其陆庙房屋建筑工程,承包人朱立斌、沈荣刚,2009年底与其终止了承包关系;2、冯鑫承认凡用于该房屋建筑工程的建筑材料外欠款,全部由其承担;3、李爱国承认其提供的价值57720元的水泥,全部运至冯鑫的建筑工地,并有施工人员李强远证明。基于上述事实,冯鑫应当承担责任。二、冯鑫称,已经结清全部外欠建筑工地的材料款,并支付给沈荣刚没有依据。同时冯鑫与沈荣刚签订的《结算协议》应属无效协议,且沈荣刚当庭提出异议,不能作为定案依据。被上诉人李爱国的水泥是送到冯鑫的建筑工地并全部用于冯鑫所建的楼房,冯鑫是受益人,应承担清偿责任。李爱国答辩称,一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判决并无不当,应维持一审判决。冯鑫、张宝荣没有到庭参加诉讼。根据双方诉辩意见,合议庭归纳案件争议焦点是:本案争议的水泥是否全部用于冯鑫承包建筑工地上,冯鑫是否认可本案争议的水泥款全部应由其承担,上诉人要求冯鑫承担水泥款有无事实及法律依据。二审诉讼中双方均无新证据向法庭提交。二审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查明的基本事实相同。本院认为,上诉人朱立斌、沈荣刚及被上诉人张宝荣合伙承包陆庙工地施工期间拖欠被上诉人李爱国水泥货款57720元事实清楚,有朱立斌、沈荣刚、张宝荣出具的收据为证,且朱立斌、沈荣刚对拖欠水泥货款数额不持异议,应予确认。朱立斌、沈荣刚、张宝荣之间对拖欠李爱国水泥款负有连带清偿责任。原审诉讼中,李爱国书面申请撤回对张宝荣的起诉,属依法处分民事诉讼权利的行为,原审予以准许并无不当。朱立斌、沈荣刚认为其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有杈向其他合伙人追偿。因朱立斌、沈荣刚、张宝荣与李爱国存在供货合同关系,而与冯鑫开发的陆庙工程系包工包料承包合同关系,李爱国与冯鑫既无供货合同关系,又无工程承包合同关系,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朱立斌、沈荣刚等负有偿还李爱国水泥货款的义务及责任。又因朱立斌、沈荣刚、张宝荣与冯鑫之间承包工程账目未完全进行结算,且冯鑫对朱立斌、沈荣刚、张宝荣所欠债务由其偿还予以否认,故朱立斌、沈荣刚要求涉案水泥货款应由冯鑫偿还的上诉理由无事实及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朱立斌、沈荣刚等与冯鑫之间承包工程存有纠纷可另案处理,原判正确,应予维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1248元,由上诉人朱立斌、沈荣刚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吴孔玉审判员  刘友成审判员  李 牧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二日书记员  段凤娇印15份 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