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温平水商初字第168号
裁判日期: 2015-05-12
公开日期: 2015-06-03
案件名称
陈治宝与蔡武迅债权转让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平阳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平阳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陈治宝,蔡武迅
案由
债权转让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款,第七十九条,第八十条第一款,第二百���六条,第二百零七条
全文
浙江省平阳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温平水商初字第168号原告:陈治宝。委托代理人:温正建,浙江九凰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蔡武迅。委托代理人:蔡振豪,浙江金瓯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陈治宝与被告蔡武迅债权转让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3月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苏忠群适用简易程序于2015年3月27日、2015年5月5日两次公开开庭进行审理。原告陈治宝及其委托代理人温正建、被告蔡武迅的委托代理人蔡振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陈治宝起诉称:2014年,陈某甲(陈某乙)以做生意缺乏资金为由多次向告借款合计675000元,陈某甲向原告出具借条一份,约定利息为月息3%。2014年10月,原告向陈某甲讨要借款,陈某甲告知原告借款又转借给被告,现被告拖欠借款,导致其无法还款。于是陈某甲主动提出将被告欠其的1300000元转让给原告,因原、被告系亲戚关系。原告同意债权转让,原告与陈某甲也将债权转让事宜告知被告。现被告拒不偿还借款。为此,原告起诉要求:1、判令被告依法支付借款1300000元,并从起诉之日开始以1300000元为基数,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欠款利息至还清之日止;2、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为证明上述事实,原告提供了下列证据:1、身份证,证明原告身份;2、借条、明细单,证明原告借款给陈某甲及陈某甲借款给被告的事实;3、委托书、债权转让、通知,证明债权转让的事实及已通告被告的事实;4、视频资料,证明原告将债权转让通知被告的事实;5、银行个人结算业务申请书,证明陈某甲汇款400000元给被告的事实;6、申请证人陈某甲(陈某乙)出庭作证,证明债权转让及本案相关债权债务的事实。证人陈某乙当庭陈述称:证人与原、被告均系朋友关系。被告向其出具的一份欠其1300000元借款的借条并非被告向其借款,实际是在被告处投资,双方是投资合伙关系,证人共给付被告投资款710000元,被告称一个月给证人200000余元分红。后证人向被告催款,投资款710000元加分红,被告便出具了上述借条,因证人欠原告借款,被告出具借条时,原告亦在场,证人便把该债权转让给原告,被告也是同意的。被告蔡武迅答辩称:被告出具借条后,陈某甲并没有实际交付被告借款。陈某甲转让债权给原告没有通知被告,故被告无需对原告履行偿还债务责任。被告蔡武迅未提供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经庭审质证,被告质证意见如下:对证据1无异议,对证据2中借条的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陈某甲没有实际交付借款。对证据2中明细���,被告认为陈某甲与原告之间的债不清楚,也看不出原告和陈某甲之间的款项往来。证据3委托书中被告签名不是被告所写,证据4显示的是原告将债权转让告知被告并非债权人陈某甲告知被告不符合合同法规定。证据5的真实性无异议,关联性有异议。对陈某乙的证人证言,原告认为能够证明待证事实,被告认为陈某乙与被告之间不存在投资关系,是存在借贷关系,借条上的金额和实际金额不符,借条的金额是是因借款是高利贷形成的。应根据实际金额400000元认定,另310000元没有证据不能采纳。本院认为,原告提供的证据1,被告没有异议。本院予以认定。证据2中的借条,被告对证据的真实性无异议,对该证据真实性本院予以认定。证据2中的明细单,能够证明陈某甲与原告之间的款项往来情况。原告提供的证据3-4,证明目的在于证明债权转让及债权人陈某甲已向被告履行告知义务,现陈某甲已当庭作证当庭向被告履行告知义务,上述证据能否证明待证事实不影响原告的证明目的。原告提供的证据5能够证明陈某甲向原告交付借款400000元的事实。证据6系被告陈某甲的证人证言,能够证明被告于2014年10月17日向陈某甲出具一份欠陈某甲借款1300000元的借条,陈某甲实际交付借款710000元的事实。陈某甲于同日将本案债权转让给原告,且已履行告知被告义务的事实。经审理,本院认定本案事实如下:2014年7月23日,陈某甲向被告蔡武迅汇款400000元。2014年10月17日(借条上出具时间2014年10月21日系误写),被告陈某甲向原告出具一份借款1300000元的借条。同日陈某甲将该债权转让给原告陈治宝,陈某甲已将上述债权转让履行告知被告蔡武迅的义务。上述1300000元借条陈某甲当庭自认包括上述汇款400000元在内共实际交付被告蔡武迅710000元。该��被告至今未偿还。本院认为,陈某甲将本案诉争债权转让给原告陈治宝,并已向债务人即本案被告蔡武迅履行告知义务,该债权转让对被告发生效力。陈某甲虽持有被告出具的借款1300000元的借条,但陈某甲实际交付被告蔡武讯借款710000元,借款应以实际交付710000元为借款数额。故陈某甲实际转让给原告的债权为710000元。原告已起诉向被告主张权利,被告仍未履行还款义务,逾期还款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计付利息,时间自原告起诉次日起计算。陈某甲称与被告系投资合伙关系并非借贷关系,1300000元欠款形成原因在于710000元投资款加投资分红。本院认为,即使陈亦陈述属实,陈某甲并没有实际参与经营,也是名为投资实为借款的行为,故陈某甲与被告的关系仍应认定为民间借贷关系,借款金额应认定为实际交付的710000元。被告蔡武迅��张与陈某甲不存在投资关系,双方系借贷关系,1300000元借条实际交付借款400000元,因陈某甲借被告的借款系高利贷,才形成1300000元借条。本院认为,借据是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合意和借贷关系实际发生的直接证据,具有较强的证明力。被告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知道出具借据后将会产生的法律后果,被告若明知陈某甲只交付400000元借款的情况下仍向陈某甲出具一份1300000元借条,又未采取补救措施,不符合常理,且被告对借款数额1300000元系高利贷形成又未能提供证据证明,故被告该主张与事实不符,本院不予支持,借款金额亦应认定为陈某甲自认的实际交付的710000元。被告另主张陈某甲转让债权未履行告知义务,被告无需对原告履行偿还债务的义务,与事实不符,本院亦不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七十九条、第八十条、��二百零六条、第二百零七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蔡武迅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原告陈治宝710000元及利息(利息计算方法:以710000元为本金,自2015年3月4日起至履行完毕之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付息);二、驳回原告陈治宝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6500元,减半收取8250元,由陈治宝承担3744元,蔡武迅承担4506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递交上诉状之日起七日内,预缴上诉案件受理费1650元,款汇至温州市财政局非税收入结算户,开户行农行温州市分行,帐号:192999010400031950013,逾期不交,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本判决生效后,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应当在��决书确定义务履行之日起二年内向本院申请执行。审 判 员 苏忠群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二日代书记员 黄小燕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