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厦民终字第1327号

裁判日期: 2015-05-12

公开日期: 2015-07-01

案件名称

何道惠与刘从贵、赵秉鑫物权保护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福建省厦门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何道惠,刘从贵,赵秉鑫

案由

物权保护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厦民终字第1327号上诉人(原审被告)何道惠,男,1954年8月6日出生,汉族,住厦门市思明区。委托代理人李琳琳、谢坤培(实习),福建均融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刘从贵,男,1929年9月24日出生,汉族,住厦门市湖里区。被上诉人(原审原告)赵秉鑫,女,1931年3月1日出生,汉族,住厦门市思明区。共同委托代理人展庐平、范芷瑜(实习),福建邦平联展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何道惠因与被上诉人刘从贵、赵秉鑫物权保护纠纷一案,不服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2014)思民初字第16799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刘从贵、赵秉鑫原审请求法院判令:何道惠立即协助刘从贵、赵秉鑫办理依据(2013)思民初字第9565号民事判决书确认的由刘从贵、赵秉鑫取得所有权的房屋产权过户手续;本案的诉讼费、保全费等由何道惠承担。庭审中,刘从贵、赵秉鑫撤回诉讼请求中对于保全费的主张。原审法院查明,刘从贵、赵秉鑫在2013年7月与何道惠就继承问题发生纠纷向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做出的(2013)思民初字第9565号民事判决书确认,坐落于厦门市湖里区嘉禾路352号302室房屋、厦门市思明区湖滨东路166号301室房屋、厦门市湖里区双浦西里115-139号第一层06号车位及厦门市湖里区双浦西里130号店面由刘从贵、赵秉鑫继承取得所有权。何道惠不服判决,向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后因何道惠未在指定期限内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2014)厦民终字第1932号民事裁定书,裁定按何道惠自动撤回上诉处理。以上裁定已于2014年8月11日生效。另查明,本案讼争四套房产中坐落于厦门市湖里区嘉禾路352号302室的房屋产权现登记在何道惠名下,另三套讼争房产(厦门市思明区湖滨东路166号301室房屋、厦门市湖里区双浦西里115-139号第一层06号车位及厦门市湖里区双浦西里130号店面)的产权登记于何炳南名下。上述判决生效后,何道惠拒不将讼争房屋进行产权变更登记。原审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本案中原告刘从贵、赵秉鑫对于何炳南的继承权已得到(2013)思民初字第9565号民事判决书的确认。何道惠与刘从贵、赵秉鑫同为何炳南的继承人、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何道惠有义务协助刘从贵、赵秉鑫办理讼争房屋产权变更登记。何道惠拒不协助原告刘从贵、赵秉鑫办理讼争房屋产权变更登记的行为,妨害了原告刘从贵、赵秉鑫对其房屋所有权的行使。刘从贵、赵秉鑫的诉讼请求,具有事实与法律依据,予以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九条、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何道惠于判决生效十日内协助刘从贵、赵秉鑫办理厦门市湖里区嘉禾路352号302室房屋、厦门市思明区湖滨东路166号301室房屋、厦门市湖里区双浦西里115-139号第一层06号车位及厦门市湖里区双浦西里130号店面房屋产权变更登记。本案案件受理费50元,由何道惠负担。宣判后,何道惠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上诉人何道惠上诉称,一、本案不属于物权保护纠纷,何道惠不存在侵犯物权的行为。物权保护纠纷是因侵害物权产生的纠纷,但本案并不存在何道惠侵害刘从贵、赵秉鑫物权的情形,刘从贵、赵秉鑫诉称的厦门市湖滨东路166号301室、厦门市湖里区双浦西里115号—139号第一层06车位、双浦西里130号店面产权均登记在被继承人何炳南名下,与何道惠无涉,何道惠也无法协助其办理产权变更手续。二、刘从贵、赵秉鑫提起本案之诉违反一事不再理的诉讼原则,依法应当驳回刘从贵、赵秉鑫的起诉。厦门市湖里区嘉禾路352号302室房屋虽然登记在何道惠名下,但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也已做出(2013)思民初字第9565号生效判决,确认包括厦门市湖里区嘉禾路352号302室房屋在内的四套讼争房屋由刘从贵、赵秉鑫继承取得所有权,因此刘从贵、赵秉鑫只需依法申请执行便可,根本不存在就产权变更另行起诉的必要,刘从贵、赵秉鑫的起诉违反了一事不再理的诉讼原则,依法应当驳回起诉。三、刘从贵、赵秉鑫主张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不配合其办理产权变更手续,其理应提起行政诉讼,而非本案民事诉讼。根据《物权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因、仲裁委员会的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因此,刘从贵、赵秉鑫依据(2013)思民初字第9565号生效判决完全可以办理产权变更登记。四、一审法院认定何道惠拒不协助刘从贵、赵秉鑫办理房屋产权变更登记是错误的。2014年8月21日刘从贵、赵秉鑫致函何道惠,要求配合办理房屋过户手续,何道惠的代理人顾梦于2014年8月25日回电刘从贵、赵秉鑫的代理人刘云武确认收到函件,但人在外地出差,需9月份回来厦门后再处理。2014年9月何道惠的代理人回厦后联系刘从贵、赵秉鑫儿子刘云武协商具体过户事宜,但刘云武称没空,又拖了一周的时间。之后,双方继续协商交接一事,何道惠同意如厦门市洪文八里30号别墅所有水、电、物业费用结清之后双方随时可以办理交接手续,刘从贵、赵秉鑫代理人刘云武约何道惠2014年9月29日上午交接,但交接前几日刘从贵、赵秉鑫代理人刘云武提出无理要求,要求何道惠承诺“保证房屋产权过户顺利”,何道惠认为刘从贵、赵秉鑫的要求不合法也不合理,双方最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刘从贵、赵秉鑫至今未能办理房产过户手续不是被告的问题,何道惠根本不存在不配合办理房屋过户手续的情况。2、根据(2013)思民初字第9565号生效判决,刘从贵、赵秉鑫负有交付厦门市洪文八里30号别墅给何道惠管理使用的义务,而刘从贵、赵秉鑫至今未将别墅交付给何道惠,刘从贵、赵秉鑫不能只要求何道惠配合履行判决而自己拒不履行判决的内容。综上所述,一审判决认定事实及适用法律均存在严重错误,故恳请法院依法驳回刘从贵、赵秉鑫的起诉或驳回刘从贵、赵秉鑫的全部诉讼请求。被上诉人刘从贵、赵秉鑫答辩称,一、刘从贵、赵秉鑫与何道惠继承纠纷一案业经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于2014年5月4日做出的(2013)思民初字第9565号民事判决书判决:“坐落于厦门市湖里区嘉禾路352号302室房屋、厦门市思明区湖滨东路166号301室房屋、厦门市湖里区双浦西里115-139号第一层06号车位及厦门市湖里区双浦西里130号店面由刘从贵、赵秉鑫继承取得所有权。”上述判决于2014年8月11日生效,刘从贵、赵秉鑫欲依据上述生效判决办理权属转移登记手续,由于厦门市湖里区嘉禾路352号302室房产在遗产继承前已登记在何道惠名下,何道惠持有该房产产权证原件却拒不配合办理过户手续(房管局办理产权变更手续需要法院生效文书及房产证原件),刘从贵、赵秉鑫遂向思明区法院执行局申请强制执行。由于思明法院在判决书中虽确认刘从贵、赵秉鑫对涉案房产享有的继承权但疏漏列明何道惠需协助执行,思明区法院执行局告知刘从贵、赵秉鑫此类案件都必须向法院再单独提起主张何道惠协助执行的诉讼,于是才产生本案。二、何道惠侵犯刘从贵、赵秉鑫对房屋行使所有权,本案属于物权保护纠纷,应当提起民事诉讼。本案,刘从贵、赵秉鑫对于涉案房产的继承权已经得到(2013)思民初字第9565号生效判决书的确认,何道惠即享有协助刘从贵、赵秉鑫办理房产过户手续的附随义务,原审法院也在原审判决书中确认,何道惠与刘从贵、赵秉鑫同为何炳南的继承人、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何道惠有义务协助刘从贵、赵秉鑫办理讼争房屋产权变更登记。何道惠拒不协助刘从贵、赵秉鑫办理讼争房屋产权变更登记的行为,妨害了刘从贵、赵秉鑫对其房屋所有权的行使,可见,本案属于物权保护纠纷,理应提起民事诉讼。三、本案不违反一事不再理的诉讼原则。刘从贵、赵秉鑫与何道惠业经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判决的(2013)思民初字第9565号案件属于继承纠纷,是刘从贵、赵秉鑫对其享有的何炳南遗产的继承权而向何道惠提起的继承纠纷。本案,刘从贵、赵秉鑫是针对何道惠妨害刘从贵、赵秉鑫依据生效判决享有的继承权而提起的物权保护纠纷。两个诉讼分属不同的法律关系,刘从贵、赵秉鑫提起不同的诉讼请求,并不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综上,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恳请法院依法驳回何道惠的诉讼请求。经审理查明,双方当事人对原审查明的事实除何道惠认为其并未不配合产权过户外,对其余事实均无争议。本院对双方无争议的事实予以确认。二审中,双方均未提交新的证据。本院认为,依照生效判决,厦门市湖里区嘉禾路352号302室房屋、厦门市思明区湖滨东路166号301室房屋、厦门市湖里区双浦西里115-139号第一层06号车位及厦门市湖里区双浦西里130号店面由刘从贵、赵秉鑫继承取得所有权。即刘从贵、赵秉鑫系上述讼争房产的所有权人。而何道惠作为该案的另一方当事人,有义务配合刘从贵、赵秉鑫将房产过户登记至其名下。而何道惠至今未与刘从贵、赵秉鑫一起去办理相关过户手续,显然侵犯了刘从贵、赵秉鑫对讼争房产的物权,原审法院认为本案系民事纠纷中的物权保护纠纷并无不当。而在生效案件中,刘从贵、赵秉鑫仅要求确认讼争房产由其继承所得,并未要求将讼争房产过户至其名下,故本案并不违反“一事不再理”的民事诉讼原则,原审法院予以受理并无不当。何道惠上诉称本案应进行行政诉讼,违反“一事不再理”的民事诉讼原则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本院不予采信。综上,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当予以维持。上诉人何道惠的上诉本院予以驳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人何道惠的上诉,维持原判。本案二审案件受理费100元,由上诉人何道惠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林巧玲审 判 员  胡林蓉代理审判员  许 莹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二日代书 记员  彭丽月附:本案所适用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