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4)槐民初字第2118号

裁判日期: 2015-05-12

公开日期: 2015-08-26

案件名称

王万勇与王万春、王万生、王万田、王桂香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济南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王某甲,王某乙,王某丙,王某丁,王某戊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条,第三条,第五条,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三条第一款,第十六条第一款,第十七条第一款

全文

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槐民初字第2118号原告(反诉被告)王某甲,男,1960年11月14日出生,汉族,济南铁路局济西机务段火车司机,住济南市。委托代理人张娟,济南槐荫梅诚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乙(原告之长兄),1950年12月18日出生,汉族,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退休职工,住山东省东营市。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丙(原告之次兄,亦即王某乙之委托代理人),1955年6月7日出生,汉族,济南钢铁厂退休职工,住济南市。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丁(原告之三兄),1957年10月31日出生,汉族,无业,住济南市。法定代理人张某[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丁之妻],1956年10月14日出生,汉族,无业,住址同被告王某丁。被告(反诉原告)王某戊(原告之妹),1963年5月1日出生,汉族,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退休职工,住济南市。原告(反诉被告)王某甲与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乙、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丙、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丁、被告(反诉原告)王某戊继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岑玉洁独任审判,于2014年10月20日、10月31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后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1月19日、3月30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反诉被告)王某甲及其委托代理人张娟、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乙之委托代理人[亦即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丙、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丁之法定代理人张某、被告(反诉原告)王某戊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反诉被告)王某甲诉称,原、被告的母亲、父亲先后于1994年10月及2014年4月去世。父亲王某某在妻子马某某去世后购买了位于济南市槐荫区某室房产一套,并于2011年3月24日留有遗嘱一份,其明确表示该房屋在父亲王某某去世后由我继承。父亲去世后,我遵照父亲的意愿曾多次找到被告协商关于涉案房产的权属问题,但至今未果。无奈,诉至法院,请求依法判令坐落于济南市槐荫区某室房产一套由我一人继承。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乙、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丙、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丁、被告(反诉原告)王某戊均辩称,王某甲从未与我们协商涉案房产问题。父亲王某某立遗嘱时,其已年迈且思维不清晰,当时他连我们兄妹几人都分不清楚,故不会将涉案房产留归王某甲一人。原告误导律师编写的遗嘱应视为无效遗嘱。请求法院在维护我们兄妹合法继承权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我们的应得利益。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乙、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丙、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丁、被告(反诉原告)王某戊反诉称,我们的母亲马某某、父亲王某某先后于1994年10月及2014年4月去世。母亲去世后,父亲一直是一人生活,工资卡由其自己保管。父亲自2009年开始神志不清,王某甲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更改了父亲工资卡的密码并拿走了工资卡。据我们推算,王某甲2009年拿走父亲工资卡至2014年王某某去世前的工资有20余万元,加上王某甲私自领走我父亲退回的购房款15000元,扣除父亲2009年至2014年4月的生活费及其他费用45000余元,王某某遗留的存款应有17余万元被王某甲据为己有。此外,王某甲还私自领走了父亲的丧葬费、一次性救济费、补发的工资及补贴共计43082.80元。其上述行为侵犯了我们的应有权益,请求法院判令王某某病故后的存款约计17万元由其五子女共同继承;判令王某甲私自领走的父亲的丧葬费、一次性救济费、补发的工资及补贴共计43082.80元由原、被告五人共同分配。原告(反诉被告)王某甲反诉辩称,父亲王某某在母亲马某某去世后,曾与李某某再婚,婚后双方未生育子女,父亲与李某某的孩子也没有形成抚养关系。王某某的身体一直很健康,神志也一直是清醒的,否则不会亲自在2009年与李某某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因此,反诉人诉称王某某自2009年就开始神志不清与事实不符。父亲生前只是一名退休工人,其月工资也就2000元左右,每月向老年公寓交纳1900元后,存款已所剩无几。反诉人凭其自行推算出的数额主张王某某还有20余万元的存款没有依据,法院不应予以认定。我领走父亲的丧葬费、一次性救济费、补发的工资及补贴共计43082.80元,其中25775元已用于父亲的丧事支出,现还剩余17307.80元。王某某的5个子女每人应分得3461.56元,但因王某丁曾于2005年3月27日向王某某借款12000元,王某丁不应再继承被继承人的上述丧葬费、一次性救济费、补发的工资及补贴,故王某某的其他4个子女平均每人可继承上述款项4326.95元。因此,请求法院驳回反诉原告的反诉请求。经审理查明,被继承人王某某与马某某系原配夫妻关系,双方婚后育有四子一女,即长子王某乙、次子王某丙、三子王某丁、四子王某甲、女儿王某戊。王某某之父王某、之母王某氏已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去世,马某某亦已于1994年10月12日去世。1996年9月28日,王某某与李某某登记结婚,双方婚后并未生育子女。王某某亦无非婚生子女及养子女。诉讼过程中,经本院向李某某调查,其自述在前夫去世后仅是为了将自己的户口从徐州迁至济南才与王某某登记结婚,但其与前夫所育之子女吴某、吴某某与王某某并未形成抚养关系,吴某及吴某某之法定代理人即李某某对此均予认可,原、被告对此亦无异议。2007年8月,王某某申请购买坐落本市槐荫区某室房产一套,并以个人名义参加了上述房屋的房改。次年5月,济南市房产管理局为该房办理了房屋所有权证书,房屋坐落位置标明为槐荫区二机床某号楼,幢号标明为78,房号标明为3-304,房屋所有权人登记为王某某。2009年2月25日,因双方没有共同语言,王某某与李某某经济南市槐荫区民政局协议离婚,离婚协议书中财产处理项下载明:“无”。诉讼中,李某某表示尽管上述房产系在其与王某某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但双方在婚内已约定该套房产属王某某的个人财产,故上述房屋并非其与王某某的夫妻共同财产。2011年3月24日,经济南槐荫梅诚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马宁与张娟见证,王某某立下遗嘱一份,其中载明:“立遗嘱人:王某某,我与马某某(1994年10月12日因病死亡)结婚后,共同生育王某乙、王某丙、王某丁、王某甲、王某戊以上五个子女,现均已成家立业,独立生活。我与李某某于1996年登记结婚(两人均系再婚),婚后无生育子女,在婚姻存续期间也没有共同财产,并于2009年2月25日协议离婚。我有位于济南市槐荫区某号产权房一处。现因我年老多病,为防止在我百年后子女为我的遗产问题产生争议,现根据《继承法》的规定立此遗嘱,内容如下:一、本人去逝后将位于济南市槐荫区某号产权房全部由儿子王某甲一人继承享有,他人不得分享。二、空口无凭,立字为据。三、本遗嘱一式三份,具有同等效力。”该份遗嘱的内容系由济南槐荫梅诚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马宁作为代书人打印、王某某作为立遗嘱人签署自己的名字及日期并按上自己的手印后所形成,马宁与张娟作为见证人亦分别签署了各自的姓名,遗嘱落款处加盖了济南槐荫梅诚法律服务所的公章。李某某与王某某离婚后,王某某一人居住在涉案房产内。期间,王某甲、王某丙、王某戊均曾对其进行照顾。王某乙因受限于在外地工作生活,故仅能在每年返回济南时探望其父。王某丁因身体原因(其系精神贰级残疾人)无法照顾其父,但其本人及其子亦曾探望王某某。2014年2月9日,王某某入住济南市市中区爱康园老年公寓,该公寓于2014年10月24日出具证明一份,其中言明:“王某某入住时思维正常,语言无碍,行走由人搀扶,小便正常,大便失禁,血压、血糖正常。”2014年4月29日,王某某去世,其遗有坐落本市槐荫区二机床某号楼、幢号标明为78、房号标明为3-304室私有房产一处。庭审过程中,原、被告均认可涉案房产目前的市场价值为45万元。现王某甲持上述遗嘱诉至本院,要求将上述房产适用遗嘱继承归其一人所有,王某乙、王某丙、王某丁、王某戊则主张涉案遗嘱应为无效遗嘱,涉案房产应适用法定继承进行办理。另查明,截至2014年4月28日,被继承人王某某的银行代发工资账户中余额分别显示为18434.44元及114.44元(共计18548.88元),后王某甲分别于2014年4月29日、5月27日、7月11日将上述存款余额及孳息共计18558.55元从银行中支取。2014年5月10日,经济南市社会保险事业局槐荫办事处审批,确定王某某的丧葬费为1000元、一次性救济费为38730元、补发工资数额为1652.80元、其他一次性金额(即补贴)为1700元,上述金额共计43082.80元均由王某甲领取。诉讼过程中,王某甲述称其领取的上述款项已用于支付王某某的殡葬费、火化费等,其为此共支付了25775元。为支持自己的该项主张,王某甲向本院提交了收款收据、定额发票等15张单据,王某乙、王某丙、王某丁、王某戊对上述证据中的23393元予以认可,但对其中因购买烟酒、换锁而支出的1180元以及济南市市中区爱康园老年公寓出具的王某某的医药费收款收据中载明的1202元不予认可。以上事实,有济南市槐荫区南辛庄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出具的关于王某某婚姻状况及家庭成员等情况的证明、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家属委员会出具的证明、王某某与李某某的结婚证、离婚证、离婚协议书、吴某某与王某丁的残疾人证、涉案房产的购房申请表、房屋权属状况信息表及房产证、被继承人王某某的遗嘱、济南市市中区爱康园老年公寓出具的证明、济南市公安局南辛庄派出所出具的关于证明马某某死亡的函、王某某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火化证及银行代发工资存折、储蓄存单、王某某的丧葬费、一次性救济费及个人账户继承额审批表、王某某的殡葬费及火化费等收据以及各方当事人相互一致的陈述为证。本院认为,坐落本市槐荫区二机床某号楼,幢号标明为78,房号标明为3-304房产一处虽系王某某与李某某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购得,但双方对上述房产已明确约定为王某某个人所有,故该套房产应系属王某某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其有权立遗嘱将上述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诉讼过程中,王某乙、王某丙、王某丁、王某戊均主张其父王某某立遗嘱时已年迈且思维不清晰,是王某甲误导律师编写的遗嘱,其虽然提交了一封署名为沈某某、高某某、孙某某的证明信以及由王某丙之女王甲根据其口述内容代写,由署名为王乙的证明人签名的书面材料以及王甲于2014年10月11日与张娟的对话录音,但王某甲对此不予认可,沈某某、高某某、孙某某、王乙亦未作为证人出庭接受质询,加之王某乙在庭审中曾明确做出过“2011年时父亲还不是很糊涂、那时认识我,他还能和人对话,否则他也不会拿出自己的存折给原告,也不会委托王某戊管存折”的陈述,同时结合济南市市中区爱康园老年公寓出具证明中载明的王某某于2014年入住该公寓时的身体状况,王某乙、王某丙、王某丁、王某戊提交的上述证据均不能作为被继承人王某某立遗嘱时思维已不清晰的有效证据予以采信,故其该项主张不能成立。被继承人王某某于2011年3月24日经济南槐荫梅诚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马宁与张娟二人共同见证,由马宁代书后立下上述遗嘱,其对自己去世后将涉案的上述房产全部遗留给其子王某甲一人继承的意思表示真实,现无证据证明王某某系受他人胁迫、欺骗下立下上述遗嘱,亦无证据证明立遗嘱时被继承人王某某神志不清且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因此,王某某通过由他人代书并进行见证的方式遗嘱处分涉案房产的形式及内容均合法有效。王某乙、王某丙、王某丁、王某戊主张涉案遗嘱应为无效遗嘱,涉案房产应适用法定继承进行办理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本院对此不予采信。故依照法律规定,原告王某甲要求将上述房产适用遗嘱继承归其一人所有的请求有理,本院予以支持。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均有义务向法院提供相应的证据。反诉原告王某乙、王某丙、王某丁、王某戊仅凭自己推算的结果主张王某甲处尚有其父王某某所遗的17万元存款,王某甲对此不予认可,四反诉原告对自己的该项主张未提供证据予以证实,故本院对此不予认定。从被继承人王某某的银行代发工资账户显示的情况来看,截至王某某去世时,其上述银行帐户余额共计18548.88元,此笔存款余额及相应的孳息共计18558.55元以及王某甲领取的为王某某补发的工资与其他一次性补贴3352.80元,总计21911.35元(即:18558.55元+1652.80元+1700元)应属被继承人王某某的遗产,王某某生前对其名下的银行存款及应补发的工资与补贴未立有遗嘱,故此部分存款、补发的工资与补贴应在原、被告之间按法定继承办理。鉴于王某甲、王某丙、王某戊对被继承人照顾较多,王某丁因身体原因导致缺乏劳动能力,故分配上述存款时,王某甲、王某丙、王某戊可适当多分、王某丁应当予以适当照顾。王某乙因照顾其父较少,分配上述存款时可予以少分。王某甲应将其提取的上述银行存款余额及相应的孳息以及其领取的为被继承人补发的工资与补贴按本案每个继承人各自应分得的份额向反诉原告予以返还。王某甲主张王某丁曾于2005年3月27日向王某某借款12000元未还,其虽然提交了署名为王某丁的收条一张,但王某丁对此不予认可,鉴于王某甲提供的系收条而非借条,且其未能提供证据证明该张收条确系由王某丁所出具,故王某甲关于王某丁不应再继承被继承人的上述补发工资及补贴的反诉抗辩主张不能成立,本院对此不予采信。根据法律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因此,根据相关规定发放给死者家属的一次性救济费及丧葬补助费共计39730元不属于遗产的范围,但原、被告作为王某某的直系亲属,均有权享有。但王某乙、王某丙、王某丁、王某戊对王某甲用于支付王某某的殡葬费、火化费等支出中无异议的23393元以及济南市市中区爱康园老年公寓出具的王某某的医药费收款收据中载明的1202元,亦应予以承担。故在分配一次性救济费及丧葬费时,此部分24595元的费用应予扣除;王某甲提供的因购买烟酒、换锁而支出的1180元,反诉原告对此不予认可,王某甲未能举证证明此部分费用系属因为王某某办理丧事等而发生的必要性支出,故该部分费用不应予以扣除。扣除王某甲支付的上述必要费用后所余的15135元,王某甲、王某乙、王某丙、王某丁、王某戊每人应分得3027元,王某甲应向四反诉原告返还此部分应分得的份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条、第三条、第五条、第十条、第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第十六条第二款、第十七条第三款之规定,判决如下:一、坐落济南市槐荫区二机床某号楼,幢号标明为78,房号标明为3-304房产一处归原告(反诉被告)王某甲所有。二、王某某的银行存款余额及相应的孳息以及补发的工资与补贴共计21911.35元,原告(反诉被告)王某甲、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丙、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丁、被告(反诉原告)王某戊各分得4882.27元,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乙分得2382.27元;原告(反诉被告)王某甲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分别各给付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丙、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丁、被告(反诉原告)王某戊上述应分得的4882.27元;原告(反诉被告)王某甲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乙上述应分得的2382.27元。三、王某某的丧葬费及一次性救济费共计39730元,扣除已支出的24595元,余款15135元,原告(反诉被告)王某甲、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乙、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丙、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丁、被告(反诉原告)王某戊各分得3027元;原告(反诉被告)王某甲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分别各给付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乙、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丙、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丁、被告(反诉原告)王某戊上述应分得的3027元。四、驳回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乙、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丙、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丁、被告(反诉原告)王某戊的其他反诉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8050元,由原告(反诉被告)王某甲负担。反诉案件受理费4465元,原告(反诉被告)王某甲负担268元,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乙、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丙、被告(反诉原告)王某丁、被告(反诉原告)王某戊各负担1049.25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岑玉洁人民陪审员  王孝勤人民陪审员  姜丽丽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二日书 记 员  李 萍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