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鄂崇阳民初字第177号
裁判日期: 2015-04-09
公开日期: 2015-09-01
案件名称
原告曾某甲与被告曾某乙、石某某、曾某丙、王某某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崇阳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崇阳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全文
湖北省崇阳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鄂崇阳民初字第177号原告曾某甲,男,1956年4月3日生,汉族,湖北省崇阳县人。委托代理人王清,湖北顺风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曾某乙,男,1966年9月21日生,汉族,湖北省崇阳县人。被告石某某,男,1956年11朋18日生,汉族,湖北省崇阳县人。被告曾某丙,女,1961年9月15日生,汉族,湖北省崇阳县人,系石某某之妻。被告王某某,男,1963年4月2日生,汉族,湖北省崇阳县人。原告曾某甲与被告曾某乙、石某某、曾某丙、王某某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曾某甲及其委托代理人王清,被告曾某乙、石某某、曾某丙、王某某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曾某甲诉称,2014年7月22日,原告与同村肖某某等六人受被告王某某的邀约,为被告石某某家、曾某丙家建房浇灌二楼混凝土。中午12时左右已完工,石某某、曾某丙夫妇上楼检查后认为楼面有点不平,要求加料抹平,否则就不付工钱。原告就与肖某某继续留在二楼楼顶作业,王某某负责将混凝土送上二楼。突然间二楼模板整体跨塌,导致原告从二楼楼顶的作业面坠到一楼楼顶,造成原告左小腿中下段受伤的事故。原告受伤后被送往崇阳县中医院,经诊断为左胫腓骨骨折,住院治疗44天,发生医疗费14504元,该费用被告石某某、曾某丙已支付。2014年11月24日,原告的伤情经崇阳剑风法医司法鉴定所鉴定,崇阳剑风法医所出具的(2014)临鉴字第1021号鉴定意见书载明:曾某甲所受伤,伤残程度为十级残,建议给予后续医疗费12000元,伤后误工时间240天,护理时间90天,营养时间90天。事故发生后,原告多次找到三被告就赔偿事宜协商未果。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特具状起诉,请求依法判令被告共同赔偿各项经济损失85290元。原告曾某甲为证明其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向本院提供了下列证据:证据1、身份证、户口薄复印件,以证明原告是本案的适格的主体。证据2、王某某、肖某某、曾某丁的调查笔录,以证明在被告石某某、曾某丙家做工受伤的原因是二楼模板整体跨塌所致。证据3、住院病历及医疗费发票,以证明受伤后在崇阳县中医院住院治疗44天,发生医疗费14504元的事实。证据4、法医鉴定意见书,以证明所受伤损伤程度为十级残,后续治疗费12000元;伤后误工时间240天;护理时间90天;营养时间90天的事实。证据五、鉴定费发票,以证明因损伤发生鉴定费1800元的事实。被告曾某乙辩称,一、二楼混凝土的浇灌,我是包给王某某作业,原告曾某甲和其他作业人都是王某某雇请的,应由王某某负责赔偿。二、起诉的事实不符,不是整体只是中间一间房的模板垮塌。三、原告曾某甲的诉讼请求过高。被告曾某乙未提供证据。被告石某某、曾某丙辩称,一、我们的房屋是先承包给曾某乙,然后他承包给王某某,后者再邀请包括原告在内的队伍施工,我们只负责做饭。二、我们与曾某乙、王某某协商由我们与曾某乙平摊原告医药费,原告让我们把医药费出了,其他不关我们的事。我们就把医药费出了。三、我们农村人,我只做两层房子,第二层房子要晒稻谷,要求抹平房顶,加料过程中,第二层有一间房子垮了,我也有损失。被告石某某、曾某丙为证明其辨称的事实,向本院提供了下列证据:证据1、2014年11月3日,曾某甲出具的5000元收条一张。证据2、崇阳县中医院住院14504元医疗费发票一张。被告王某某辩称,曾某乙请的我,我只负责请人。中间没有赚钱。曾某乙给我每人每天100元,我再给别人,我没有责任。被告王某某未提供证据。经庭审质证,对原告曾某甲提交的证据被告王某某无异议;对原告曾某甲提交的证据1、证据3、证据4、证据5、,被告曾某乙、石某某、曾某丙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对被告石某某、曾某丙提交的证据1、证据2,因原、被告双方不持异议,故本院对上述证据予以确认。对原告提交的证据2,双方提出了质证意见,本院结合双方当事人的质证意见,就有关证据分析认定如下:对原告曾某甲提交的证据2中的王某某、肖某某的证言,被告曾某乙、石某某、曾某丙均认为证言内容不实。本院认为:原告曾某甲提交的证据2系证人证言,因证言内容与庭审查明的一间房子垮塌的事实不符,因此,对被告曾某乙、石某某、曾某丙的质证意见,本院部分予以支持。根据当事人自认的事实、本院依法推定的事实以及依法确认的上述证据,本院可以认定以下事实:被告曾某乙以每平方米140元的报酬,承揽了被告石某某、曾某丙位于崇阳县路口镇的两层住宅房屋工程的建筑;被告王某某又从被告曾某乙手中以每楼层1200元的报酬,承揽了两层房屋平顶的混凝土的浇灌工程。被告曾某乙安装好第二层木模板后,2014年7月22日,原告曾某甲与同村肖某某等六人以每天100元的报酬,受被告王某某的雇请,为被告石某某、曾某丙家浇灌第二层楼顶混凝土,另外,王某某自带搅拌机一台,肖正利自带铲车一台,分别分得300元和200元的报酬。中午12时左右,石某某、曾某丙夫妇上楼检查,认为浇灌楼面不平整,要求加料抹平。为此,原告曾某甲就与肖某某继续留在二楼楼面作业,王某某负责将混凝土送上二楼。突然间,有一间房的模板整体跨塌,导致原告曾某甲从二楼楼顶的作业面坠落到一楼楼面,造成原告左小腿中下段受伤的事故。原告受伤后被送往崇阳县中医院,经诊断为左胫腓骨骨折,住院治疗43天,发生医疗费用14504元。2014年11月24日崇阳剑风法医司法鉴定所对原告曾某甲的伤情作出了崇阳剑风法医所(2014)临鉴字第1021号鉴定意见书,鉴定意见为:曾某甲所受伤,伤残程度为十级残,建议给予后续医疗费12000元,伤后误工时间240天,护理时间90天,营养时间90天。事故发生后,原告曾某甲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多次找三被告就各项经济损失赔偿事宜协商未果。同时查明,原告曾某甲受伤后,被告曾某乙支付了赔偿费用7000元,被告石某某、曾某丙支付了赔偿费用12624元。被告曾某乙无承包建筑工程的资质;本案事故施工现场,被告石某某、曾某丙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参照《2014年湖北省道路交通损害赔偿标准》,结合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核定原告曾某甲的损失如下:1、医疗费26504元(含后续医疗费12000元);2、住院伙食补助费2150元(50×43);3、护理费6412元(26008÷365×90);4、误工费7919元(23693÷365×122);5、营养费1350元(15×90);6、交通费400元(根据住院天数酌定);7、鉴定费1800元;8、残疾赔偿金17734元(8867×20×10%);9、精神抚慰金2000元;合计66269元。本院认为,(一)原告曾某甲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涉及第三人侵权和提供劳务者受害二个法律关系,原告选择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之诉,本院予以支持。(二)原告曾某甲在被告王某某承揽的工地上做工,报酬由王某某支付,双方之间形成劳务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原告曾某甲在劳务中坠落遭受人身损害,是模板跨塌的原故,并非是在提供劳务过程中未充分注意自身安全,其自身有重大过错原因所致。故,对被告王某某认为其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抗辨理由,本院不予支持。(三)建筑工程施工,属于高风险作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被告曾某乙承揽本涉案工程后,对其施工安装的第二层木模板能够被已浇灌好的混凝土压垮,充分说明被告曾某乙不具有承包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条件,在施工过程中,又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其行为具有违法性。对原告曾某甲在被告曾某乙承揽的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遭受人身伤害,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故,对被告曾某乙主张的原告曾某甲是王某某雇请的应由王某某赔偿,其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抗辨理由,本院不予支持。(四)被告石某某、曾某丙虽然将自建住宅的建筑活动发包给了被告曾某乙,但是,其没有注重被告曾某乙承揽建筑工的资质和条件,发包后又对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缺泛检查监督,而是以包代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此,被告石某某、曾某丙将住宅建设工程承包给不具备建筑资质又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的被告曾某乙,对原告曾某甲在提供劳务过程中遭受的人身损害,被石某某、曾某丙应当与被告被告曾某乙、王某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综上所述,本院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受害人尽可能得到合理赔偿,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第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条、第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二款之规定,判决如下:原告曾某甲的各项损失66269元,由被告王某某赔偿,被告曾某乙、石某某、曾某丙与被告王某某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曾某乙已付5000元;石某某、曾某丙已付12624元)。驳回原告曾某甲的其他诉讼请求。上述给付内容,限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付清。诉讼费850元,被告王某某、曾某乙、石某某、曾某丙共同承担。被告如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内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如不服本判决,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湖北省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长甘煜华审判员李忠良人民陪审员张继房二〇一五年四月九日书记员郭建鑫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