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池民一终字第00052号

裁判日期: 2015-04-07

公开日期: 2015-05-14

案件名称

上诉人桂国胜与被上诉人吴新林民间借贷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安徽省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安徽省池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桂国胜,吴新林

案由

民间借贷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安徽省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池民一终字第00052号上诉人(原审被告):桂国胜,男,1980年8月9日生,汉族,住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委托代理人:章新超,安徽九华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吴新林,男,1943年2月生,汉族,住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委托代理人:刘毅辉,安徽安贵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陈钱胜,安徽安贵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桂国胜因与被上诉人吴新林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不服贵池区人民法院(2014)贵民一初字第02749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上诉人桂国胜及诉讼代理人章新超、被上诉人吴新林诉讼代理人陈钱胜到庭参加诉讼。现本案已审理终结。原审查明:桂国胜的邻居吴山棚与吴新林系堂兄弟。2011年4月26日,桂国胜因建造房屋缺少金资,便出具一张借条,借条言明“今借到吴成林同志贰万元人民币。今借人桂国胜”,由吴山棚携带该借条去吴新林家借钱,当时,吴新林发现桂国胜将其姓名误写成“吴成林”,不愿借款,吴山棚便在借条下备注“保人吴山朋”,吴新林才肯出借,实际借款本金为18000元,约定利息为2000元,口头约定借款期限为一年。借款到期后吴新林多次催讨,桂国胜均未还款,以致成讼。庭审中,吴新林表示只要求桂国胜归还借款本金18000元及约定利息2000元。原判认为:合法的民间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桂国胜以借条是向吴成林出具且借款已还清予以抗辩,但其不能明确说明吴成林的年龄、职业、住址、联系方式等相关情况,且借条持有人为本案当事人吴新林,故对桂国胜的抗辩意见,不予采纳。桂国胜向吴新林借款,有借条为证,系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借贷关系合法有效,吴新林已经履行了付款义务,借款到期后,桂国胜应当归还本金及利息。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第九十条、第一百零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桂国胜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二十日内归还原告吴新林借款人民币18000元及利息2000元。上诉人桂国胜上诉,请求撤销贵池区人民法院(2014)贵民一初字第02749号民事判决,改判驳回被上诉人起诉;由被上诉人承担一、二审全部诉讼费用。上诉理由是,被上诉人吴新林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间没有借贷关系。上诉人出具借条的借款人是吴成林,并非本案被上诉人吴新林,上诉人与吴成林发生过借贷关系,并已经归还了吴成林借款,仅仅是条据未销毁;借条上的所谓“保人吴山朋”字迹系吴新林与吴山棚共同串通,欺骗法庭。上诉人出具条据给吴成林时,并未让吴山朋作保,条据上的“保人吴山朋”字迹系被上诉人吴新林为诉讼需要添加。被上诉人吴新林为使借款具有合理性,才编造出保人吴山朋从中牵线搭桥这一说法。被上诉人吴新林答辩称,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间借贷关系存在,上诉人与吴山棚系邻居关系,因为上诉人建房需要钱,所以委托吴山棚向吴新林借钱。因为借条上吴新林的姓名书写错误,所以才让吴山棚作为担保人签字的。上诉人所称的“吴成林”并无此人,且没有提交“吴成林”的相关信息,根据证据高度盖然性规则,上诉人的说法是为了逃避债务而狡辩。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二审中,上诉人桂国胜提交一份证据,(2012)贵民一初字第02327号案件中的借条及撤诉申请各一份,证明被上诉人吴新林在起诉过程中弄虚作假,为了达到其诉讼的目的,伪造了借条,后又撤诉。借条是桂国胜与吴成林发生的借贷关系,且已归还完毕,与吴新林无关。被上诉人吴新林质证认为,该证据不属于新证据,不能作为定案依据。该借条和撤诉申请书与本案没有关联性。经审查,该证据与本案没有关联,不予采信。二审查明的其他事实与一审查明的事实一致。本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为上诉人桂国胜与被上诉人吴新林之间是否存在真实的借贷关系。首先,被上诉人吴新林实际持有本案所涉借条;其次,针对借条中所写债权人为“吴成林”而非“吴新林”,原审法院经过调查核实,借条上的保人吴山棚对该情况进行了解释,即因上诉人当时盖房急需用钱,便通过邻居吴山棚向吴新林借款。上诉人出具借条之后,吴山棚未仔细查看借条内容,等他独自拿着借条到达吴新林家时,吴新林发现该错误,但由于桂国胜当时并不在场无法修改。为了达成替桂国胜借款的目的,吴山棚在该借条上写了“保人吴山朋”,被上诉人遂让吴山棚将18000元带给桂国胜。二审中,本院也就该情况再次向吴山棚、吴新林及其妻子阮腊花进行核实。三人对借款原因、款项来源以及借款过程表述较为一致,符合常理。第三、上诉人桂国胜虽称该借条是出具给案外人吴成林的,但经一、二审法庭询问,其均未能提供吴成林的年龄、职业、住址、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原审据此认定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间的借贷关系成立,符合法律规定。上诉人桂国胜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不予支持。综上,原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300元,由上诉人桂国胜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余 玮审 判 员  钱跟东代理审判员  查妙甜二〇一五年四月七日书 记 员  张愿其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