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广汉民初字第668号
裁判日期: 2015-04-07
公开日期: 2015-11-05
案件名称
原告袁学英诉被告庄成昭、庄元林、庄成林、庄利红赡养费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广汉市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广汉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袁某某,庄某甲,庄某乙,庄某丙,庄某丁
案由
赡养费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第二十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六十四条第一款
全文
四川省广汉市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广汉民初字第668号原告袁某某,女,汉族,1941年1月11日生。委托代理人阳廷志,广汉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特别授权代理。被告庄某甲,女,汉族,1963年6月8日生。被告庄某乙,女,汉族,1966年7月9日生。被告庄某丙,男,汉族,1968年12月20日生。被告庄某丁,女,汉族,1972年1月6日生。-原告袁某某诉被告庄某甲、庄某乙、庄某丙、庄某丁赡养费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2月2日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杜天鹏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袁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阳廷志,四被告庄某甲、庄某乙、庄某丙,庄某丁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袁某某诉称,四被告庄某甲、庄某乙、庄某丙、庄某丁均系原告袁某某的子女。原告的丈夫即四被告的父亲庄开发于2014年2月14日去世后,现原告有田地一亩五左右,出租他人,每年租金1000元左右,另有农村低保每月70多元,抚恤金每月180多元,虽有存款30000元。现原告已年老体衰,四个子女却对我的赡养问题相互推诿。原告夫妻含辛茹苦将四个子女成人,到头来却落得如此结局,原告为此深感心寒。为了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特诉至法院要求:判决四被告每月给付原告赡养费200元,并由四被告分摊原告的医疗费。被告庄某甲辩称,原告帮被告庄某乙带了两个小孩,而且是她自己出的费用,所以我承担的赡养费应该少些。原告要求的赡养费标准过高。原告所述的收入情况属实。被告庄某乙辩称,我是原告袁某某的女,我承担的赡养费应与原告其他子女相同。被告庄某丙辩称,我自己的孩子小,而且老婆有病,现在外租房居住,经济困难,请法院酌情考虑。被告庄某丁辩称,我在农村,我与我老公没有固定工作,原告要求的每月200元赡养费不现实,且数额过高。原告自己在农村有一亩五左右的田,租金是每年1000多元。经审理查明,被告庄某甲、庄某乙、庄某丙、庄某丁均系原告袁某某与丈夫庄开发(已于2012年2月14日去世)的婚生子女,四被告均已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独立生活。原告袁某某现年老体弱,为原告袁某某赡养问题,四被告经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原告袁某某遂起诉到本院。审理中,为赡养问题四被告未达成一致意见,调解未果。另查明,原告袁某某现有农田一亩五左右,已出租他人,每年租金约1000元,有存款30000元,另每月领取抚恤金180余元,每月领取农村低保70余元。另原告当庭表示自行解决其居住问题,本院对此予以确认。上述事实,有原、被告当庭一致陈述,广汉市公安局西外派出所、广汉市西外乡竹木村村委会出具的关于原、被告身份关系的证明等证据在卷作证,足以认定。本院认为,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之义务。原告袁某某及其配偶已尽抚育职责,将被告庄某甲、庄某乙、庄某丙、庄某丁抚养成人。现原告袁某某的配偶去世,自身年老体弱,生活来源不足,理应由其子女对其尽赡养义务。对原告要求四被告履行赡养义务的请求正当,本院予以支持;但本院根据原告当地的生活水平及其目前的经济收入状况,认定由四被告庄某甲、庄某乙、庄某丙、庄某丁每人每月给付原告袁某某赡养费120元为宜,对原告主张的其余诉请,本院不予支持。关于四被告提出的经济困难、四被告支付赡养费应有差异等抗辩意见,于法无据,本院对此不予采信。据此,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判决如下:一、四被告庄某甲、庄某乙、庄某丙、庄某丁自2015年5月起每人每月给付原告袁某某赡养费120元,原告袁某某今后产生的医疗等必要费用由四被告庄某甲、庄某乙、庄某丙、庄某丁均摊;二、驳回原告袁某某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案收取案件受理费100元,由四被告庄某甲、庄某乙、庄某丙、庄某丁各自承担25元(此款由四被告在领取判决书之日起五日内向本院缴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四川省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杜天鹏二〇一五年四月七日书记员 罗 雯 更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