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南民初字第2648号
裁判日期: 2015-04-30
公开日期: 2015-09-06
案件名称
周某甲与周某乙、周某丙法定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决书
法院
唐山市路南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唐山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全文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南民初字第2648号原告:周某甲,唐钢退休工人。委托代理人:贾培培,河北杰大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周某乙,1959年7月12日,唐山市路北区发改局干部。委托代理人:王英和。委托代理人:王涛,河北北辰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周某丙,女,1963年10月2日生,汉族,唐钢退休干部,现住址唐山市路北区龙南楼309楼3门202室。被告:周某丁,人保财险唐山分公司职员。原告周某甲与被告周某乙、周某丙、周某丁法定继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周某甲及委托代理人贾培培、被告周某甲、周某丙、周某乙及委托代理人王英和、王涛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周某甲诉称,其与三被告系同胞兄弟姐妹。原、被告的母���刘建民于2013年4月1日因病去世,父亲周贺于2014年9月19日因病去世。父母生前遗留乔西楼103-4-301室房产、路南区消防楼7-2-302房产两套、银行存款若干、100克金条2根和部分日用品等财产。原、被告系父母的合法继承人,应依法平均分割父母遗产,经多次协商未果,原告诉至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判令:一、原、被告依法继承并分割周贺、刘建民的遗产:乔西楼房产、路南区消防楼房产、银行存款809523.95元、100克金条2根。二、判令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用。原告为支持诉请,向法庭提交如下证据:证据一、周贺、刘建民死亡证明信,证明原、被告父母去世时间;证据二、2014年10月28日唐山市公安局离退休处出具的证明,证明被继承人周贺、刘建民去世时间及继承人的情况及周贺、刘建民生育子女情况;证据三、唐山市住建局房屋产权监理处出具的房产档案2份,证明1、乔西楼房产所有权人为周贺,所使用的是周贺和刘建民的工龄。2、消防楼房产档案,使用的是周贺、刘建民的工龄并由其二人出资购买,周贺、刘建民对上述两套房产享有所有权,两套房产系二人遗产;证据四、唐山市公安局出具的证明1份,证明被继承人周贺抚恤金(扣除暖气费)、丧葬费、退休人员补贴、精神文明奖等都应作为周贺的遗产依法平均分割。被告周某乙辩称,1、周某乙及其配偶在被继承人周贺、刘建民在世时就与被继承人夫妇同楼居住,日常事务均由周某乙夫妇照料,二老搬到消防楼居住后也经常前去探望及照顾生活,父母患病住院期间周某乙夫妇也全程陪护。被告周某乙夫妇对被继承人尽到了主要赡养义务,应多分遗产。2、被继承人生前曾多次表示将乔西楼的房产给周某乙的女儿继承。3、办理周贺丧葬事宜支出了丧葬等费用39832元、忌日祭奠费用6972元,以上费用由周某乙夫妇花费,应在遗产中扣除并返还被告周某乙后再分割遗产。被继承人去世后始终打理被继承人生活的被告周某乙夫妻为乔西楼103-4-301室房产交付了2014-2015年度的取暖费2530元,该费用应当在遗产中扣除并予以返还。4、被继承人周贺、刘建民在世时购买的二套住房由被告周某乙夫妻共出资3万元,该费用应当在遗产中扣除并予以返还。被告周某乙为支持其答辩意见,向法庭提交如下证据:证据一、居委会证明,证明被继承人周贺及配偶刘建民在世期间被告周某乙、王英和夫妻始终照顾二位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尽到了主要的赡养义务;证据二、联名证明书,周贺、刘建民邻居多人联名证明周贺及配偶刘建民在世期间被告周某乙、王英和夫妻始终照顾二位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尽到了主要的赡养义务;证据三、办理丧葬事宜的费用支出票据,证明丧葬事宜花费39832元、忌日祭奠费用6972元,是由被告周某乙夫妻支付,上述费用应当由各继承人共同承担。证据四、路南区消防楼7楼2门302室房屋2014—2015年度暖气费收费收据,证明该房产2014—2015年度发生暖气费2530元,该费用是由被告周某乙支出,该笔费用应当在被继承的财产中予以扣除并返还被告周某乙。被告周某乙申请证人周某戊(周贺之弟)到庭作证:周某乙是我的侄子,平时对周贺夫妇照顾颇多,在我哥哥周贺生病时,也是周某乙对周贺照顾多,侄女周某甲对父母不好;周贺生前说过想把乔西楼的房子留给周某乙的女儿;我听周贺说过他买房时跟我侄子周某乙借过钱,但具体数额不清楚。证人周某己(周贺之妹)到庭作证:周贺夫妻在世时周某乙夫妇对父母照顾比较多;听周某戊说周贺讲过他买房时周某乙出过钱,但数额不清楚。周某乙申请证人周某戊、周某己出庭的证明目的为:1、证明周贺、刘建民98年购买乔西楼103-4-301房屋时向被告周某乙出资1万元、2001年7月购买消防楼7楼2门302室房屋时向被告周某乙出资2万元,上述属于被继承人债务,应当在遗产中扣除并返还被告周某乙。2、周贺及配偶刘建民在世期间被告周某乙、王英和夫妻始终照顾二位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尽到了主要的赡养义务。3、证明周贺丧葬事宜相关费用是由周某乙夫妻支付。4、证明周贺、刘建民在世时多次提到乔西楼103-4-301房屋要留给被告周某乙女儿。被告周某丙辩称:我对父母尽到了赡养义务,要求继承遗产,老人就医和住院周某乙照顾的多些。被告周某丙未提交证据。被告周某丁辩称:周某乙没有与老人长期共同生活,我要求继承遗产,具体分割方案由法院依法判决。被告周某丁未提交证据。经法庭组织质证,被告周某乙对原告周某甲出���的证据质证意见是:对证据一、二无异议;对证据三有异议,乔西楼的房产是由周某乙夫妻出资购买的,也是由周某乙夫妻办理的房屋产权证明,在房屋证明状况右下角处明确写明是周某乙办理的,房款费用也是由周某乙缴纳的。消防楼的房子在购买时,周某乙夫妻出资2万元;对证据四真实性无异议,但对原告证明目的有异议,原告陈述抚恤金中已经扣除暖气费,但该主张并无证据予以体现,暖气费发票是由我方缴纳后获得的,消防楼房产的暖气费是由消防队收取的,开具证明的公安局与收取暖气费的单位非同一单位,日常生活的实务不归公安局管理,该证明中没有列明丧葬费项目。被告周某丙、周某丁对原告周某甲出示的证据均无异议。原告周某甲对被告周某乙出示的证据质证意见是:对证据一有异议,该证明信不能达到被告证明目的,该证明信无论从事实还���从出具该证明信的本意上仅能说明周贺长期在此居住,并不能证明周某乙在此居住生活,不能证实周某乙在此照料父母;对证据二、属于证人证言,应出庭接受质询,联名信中的证人均未出庭,不能作为证据使用,所载明的事实不清楚,被继承人是由四个子女轮流照顾,周某乙没有尽到主要赡养义务,而是平均赡养;对证据三,丧葬费是在周贺去世时周贺的亲朋好友上的礼,除去礼金后,丧葬费剩余16000元在周某乙处,这16000元是我父亲的。合葬费、碑文款都是从周贺去世时收的礼金中扣除的。饭费发票不能证实是用在了周贺的丧葬事宜中。骨灰盒防护罩没有收款单位的盖章,对该票据有异议。以上票据均在丧葬费中扣除后,剩余16000元;对证据四,2530元票据真实性有异议,该笔费用单位已经代交了。抚恤金关于给予周贺的26955元×2个月+40个月工资的基本工资,丧葬费是河北省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42532÷2=21266元,合计丧葬费及抚恤金128986元去除暖气费126000余元,被告出具的暖气费票据没有收暖气费单位的盖章,交款单位是周贺,没有任何事实和证据来证明是由周某乙交纳,房屋在周贺去世后是由周某乙居住,谁居住谁就应承担暖气费,公安机关扣除的暖气费应归到周贺遗产中依法分割,不应由其它子女来分担。原告周某甲对证人周某戊、周某己证言的质证意见为:原告:两位证人的证言是不真实,不客观的,询问周某己谁在消防楼长期居住时,周某己的回答是不真实的,周贺夫妇自从搬到消防楼居住时,身体一直比较硬朗,平时几个子女轮流去看望父母,周某乙长期在此居住与事实不符。周某乙长期对老人照顾的说法也不真实。证人周某戊在开平居住,不可能常去看望周贺,并且周贺有经济、自理能力,住院时是由原、被��轮流照顾的,两位证人具有倾向性,证人所述的情况与事实截然相反。乔西楼出资的说法也是传来证据,老人均已去世,不能证实证人所述的真实性,也不能说清出资的费用是多少。当时,周贺有工资收入,完全有能力购买诉争两套房产。周某戊所说周某甲偶尔去看望老人,也说明子女是轮流照顾的。两位证人证言不具有客观真实性,有好多是由自己主观推断及具有倾向性的意见,不属于客观情况。被告周某丙对被告周某乙所举证据均无异议。被告周某丁对被告周某乙所举证据质证意见是:对证据二有异议,周某乙并没有长期与老人共同生活,对其他书证无异议。被告周某丁对证人周某戊、周某己证言意见为:证人称周某乙与老人在消防楼共同居住的情况不是事实。经审理查明,被继承人周贺、刘建民夫妇生前育有子女四人,即周某甲、周某乙、周某丁、周某丙。被继承人刘建民于2013年4月1日去世,周贺于2014年9月19日去世,二人遗留唐山市路北区乔西楼103-4-301室房产一套、唐山市路南区消防楼7-2-302房产一套、银行存款809523.95元、100克金条2根。另有周贺生前工作单位唐山市公安局发放一次性死亡抚恤金124663.6元、生活补贴1722元、文明奖5000元。原、被告为分割父母遗产协商未果,原告诉至法院,要求对以上财产进行分割。本院认为,子女有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原告周某甲、被告周某乙、周某丁、周某丙做为被继承人周贺、刘建民的子女,均有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四继承人共同亲属周某戊、周某己提供证言证明被告周某乙对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被告周某丙亦认可周某乙对父母照顾颇多,本院认为,证人周某戊、周某己及被告周某丙系四继承人共同亲属,对二证人证言应予以采信,故被告周某乙在继承遗产时可适当多分。四继承人对二被继承人遗留遗产唐山市路北区乔西楼103-4-301室房产一套、唐山市路南区消防楼7-2-302房产一套、银行存款809523.95元、金条共计200克无异议;周贺生前工作单位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1722元、文明奖5000元作为周贺生前收入应属其遗产范围;一次性死亡抚恤金124663.6元应比照遗产分配原则予以分配。被告周某乙提出要求在遗产中扣除部分丧葬费,本院认为根据双方陈述答辩及证人证言能够认定丧葬花费已在办理周贺葬礼时清算并在礼金中扣除,故对被告周某乙此意见本院不予支持;提出缴纳暖气费2530元,因该收据不能证明是为周贺房产所交,故不予采信;提出其在周贺购房时出资,因无证据证实,不予支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第五条、第十三条第三款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继承人���贺、刘建民遗产唐山市路北区乔西楼103-4-301室房产、唐山市路南区消防楼7-2-302房产,由被告周某乙继承34%产权及相关权益,原告周某甲、被告周某丁、被告周某丙各继承22%产权及相关权益;二、一次性生活补贴1722元、文明奖5000元共计6722元,由被告周某乙继承2285.48元,原告周某甲、被告周某丁、被告周某丙各继承1478.84元;一次性死亡抚恤金124663.6元由被告周某乙分得42385.62元,原告周某甲、被告周某丁、被告周某丙各分得27425.99元;三、银行存款809523.95元及利息,由被告周某乙继承275238.14元及相应利息,原告周某甲、被告周某丁、被告周某丙各继承178095.27元及相应利息;四、金条200克,由原告周某甲、被告周某乙、被告周某丁、被告周某丙各继承50克。案件受理费12800元、保全费5000元,合计17800元,由原告周某甲、被告周某乙、被告周某丁、被告周某丙各负担4450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长孙敬韬审判员韩丽人民陪审员姚敏二〇一五年四月三十日书记员孙菲 更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