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郯民初字第890号
裁判日期: 2015-04-30
公开日期: 2015-09-10
案件名称
原告夏立松、石强、XX、张保英、施辉文与被告孙文国不当得利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郯城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郯城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夏立松,石强,XX,张保英,施辉文.系原告张,孙文国
案由
不当得利纠纷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十条
全文
山东省郯城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郯民初字第890号原告夏立松委托代理人石强(特别授权)原告石强原告XX原告张保英原告施辉文.系原告张保英丈夫。原告张保英、施辉文共同委托代理人夏立松.系张保英哥哥(特别授权)。被告孙文国原告夏立松、石强、XX、张保英、施辉文与被告孙文国不当得利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范者华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夏立松及其委托代理人石强,原告石强、XX,原告张保英、施辉文的委托代理人夏立松,被告孙文国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夏立松、石强、XX、张保英、施辉文诉称,2010年8月18日,夏立松与其妻王士彩共同向被告孙文国借现金9万元连同为徐靖担保借款替徐靖偿还借款10万元一起为孙文国出具借条,由石强、XX、张保英、施辉文为该借款担保。因夏立松与王士彩未按时还款,孙文国诉至法院,(2012)郯民初字第1584号民事判决书结案。判决夏立松、王士彩偿还孙文国现金19万元及利息,石强、XX、张保英、施辉文对借款本息互负连带清偿责任。立案执行后夏立松、石强、XX工资被冻结、扣划。张保英、施辉文共有的车辆也被抵债。总计孙文国因该案得款252100元。在该案执行过程中,因19万元标的款中的10万元,作出的(2009)郯民初字第2896号民事判决书及(2013)郯民再初字第2号民事调解书予以确认并已一次性解决,但孙文国隐瞒事实真相继续申请执行19万元及利息,其行为侵害原告的合法权益。要求依法判令被告返还多领取的标的款10万元及利息(从冻结账户之日起按照人民银行同期借款利率的四倍计算利息),负担诉讼费。被告孙文国辩称,原告诉称不当得利是完全没有理由的,在(2009)郯民初字第2896号民事判决书中载明夏立松等连带承担清偿的范围应为徐靖借款40万元及利息,夏立松以债务转移的形式偿还借款10万元应当包含在清偿范围内,并且判决结果是夏立松等除徐靖外共同偿还借款30万元及利息。从这份判决书中可以看出夏立松偿还的10万元不在判决内容中。另根据(2012)郯民初字第1584号民事判决书载明对夏立松以债务转移的形式清偿10万元的事实予以认定。(2013)郯民再初字第2号民事调解书也是以(2009)郯民初字第2896号民事判决内容确定的金额为30万元进行调解,调解内容一、对徐靖撤诉,二、申诉人当庭交付了11万元和已执行的238400元,30万元剩余的本息我不要了;调解时是按照债务转移的债权10万元后的借款金额为30万元进行调解的;以上三份判决、调解书不存在瑕疵问题,我没有构成不当得利,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经审理查明,2010年8月18日,原告夏立松因做生意需要与妻子王士彩共同向被告孙文国借现金9万元,连同夏立松为案外人徐靖担保借款40万元替徐靖偿还的10万元一起为被告孙文国出具19万元借款条一张,原告石强、XX、张保英、施辉文分别签名为夏立松、王士彩提供担保,约定借款期限至2011年2月18日,逾期不还从借款之日起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四倍计息。逾期未还孙文国提起诉讼本院于2012年6月27日作出(2012)郯民初字第1584号民事判决书判决夏立松、王士彩共同偿还借款19万元及利息(从2012年3月15日起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四倍计息),原告石强、XX、张保英、施辉文对借款本息互负连带清偿责任,案件受理费4100元、保全费1470元由夏立松、王士彩负担。判决生效后未履行,孙文国申请强制执行,夏立松、石强、XX、张保英、施辉文等已付给252100元。五原告于2015年2月16日诉讼来院,要求被告返还多领取的标的款10万元及利息,负担诉讼费;审理中原告申请诉讼保全,本院依法对被告的部分银行存款、车辆等财产予以查封、冻结。因被告孙文国辩解原告所诉不当得利无事实和法律依据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致使本案调解不成。另查明:2007年年底,案外人徐靖分两次向被告孙文国借款30万元、10万元,均按月付给借款利息。2009年7月11日,徐靖将两张借条合在一起重新给孙文国书写40万元的借条,由原告夏立松和案外人徐峰、纪献涛、禚洪林担保,借期一年,从所借之日起按同期银行贷款四倍计息。2009年10月22日,被告孙文国诉至本院要求徐靖、夏立松、徐峰、纪献涛、禚洪林偿还借款40万元并按照约定支付利息,负担诉讼费。孙文国申请财产保全,对夏立松、徐峰、纪献涛的工资账户予以冻结,对纪献涛的房产两处及夏立松的车辆予以查封;2010年3月,孙文国与夏立松达成协议,夏立松以重新给孙文国出具10万元借条的形式承担了10万元的担保责任,根据孙文国的申请,于2010年3月18日解除对夏立松工资账号、车辆的冻结、查封。2011年8月23日,孙文国以徐靖无力偿还为由撤回对徐靖的起诉。本院于2012年2月21日作出(2009)郯民初字第2896号民事判决书认定孙文国与徐靖、夏立松、徐峰、纪献涛、禚洪林签订借款合同符合合同成立的要件,并不存在胁迫、欺诈行为;担保人签名的行为合法有效,夏立松、徐峰、纪献涛、禚洪林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范围应为徐靖借款本金40万元及利息,夏立松以债务转让的形式偿还孙文国10万元,应当包含在清偿的范围之内。判决夏立松、徐峰、纪献涛、禚洪林偿还孙文国借款30万元及利息并互负连带清偿责任,案件受理费7300元、保全费2520元由夏立松、徐峰、纪献涛、禚洪林负担。判决生效后孙文国申请强制执行,给付孙文国238600元。根据申诉人夏立松、徐峰、禚洪林、纪献涛的申请,临沂市人民检察院于2012年5月9日提起抗诉,本院于2013年2月25日作出(2013)郯民再初字第2号民事调解书当事人自愿达成如下协议:一、准许被申诉人孙文国撤回对原审被告徐靖的起诉。二、四申诉人拖欠孙文国借款30万元及利息,四申诉人已偿还238400元,四申诉人交付孙文国11万元本息(已当庭付清),下余本息孙文国自愿放弃,诉讼费7300元、保全费2520元由孙文国负担。对以上事实,有当事人的陈述、(2012)郯民初字第1584号民事判决书、(2009)郯民初字第2896号民事判决书、(2013)郯民再初字第2号民事调解书、支款凭证、和解协议、调解协议等为证,相关证据均已收录在卷。本院认为,《民法通则》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就本案而言,原告夏立松因做生意需要与妻子王士彩共同向被告孙文国借现金9万元,因夏立松又为案外人徐靖担保借款40万元未还替徐靖偿还(以债务转让的形式)10万元为被告孙文国出具借条19万元,原告石强、XX、张保英、施辉文分别签名为夏立松、王士彩提供连带责任担保,约定借款期限利率,逾期没有偿还。被告孙文国依据(2012)郯民初字第1584号判决申请执行取得借款本息252100元并无不当。另五原告诉称(2009)郯民初字第2896号民事判决书认定夏立松以债务转让的形式偿还孙文国10万元,应当包含在清偿的范围之内;判决被告夏立松、徐峰、纪献涛、禚洪林偿还孙文国借款30万元及利息;原告夏立松和案外人徐峰、纪献涛、禚洪林申诉,经重新审理作出的(2013)郯民再初字第2号民事调解书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内容明确载明四申诉人拖欠孙文国借款30万元及利息,四申诉人当庭交付孙文国11万元本息,下余本息孙文国自愿放弃;并非五原告诉称对徐靖借款40万元本息予以确认并一次性解决。因此五原告要求被告孙文国返还多领取的标的款10万元及利息的诉讼请求,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本院依法不予支持;原告方提供充分证据后可另行提起诉讼。依照《最高人民法院》第90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夏立松、石强、XX、张保英、施辉文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减半收取1150元、保全费1020元,由五原告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范者华二〇一五年四月三十日书记员 徐勤凤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