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锡民三终字第35号
裁判日期: 2015-04-03
公开日期: 2015-12-24
案件名称
李双娟、于臣与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阿木古楞宝拉格嘎查确认合同无效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李双娟,于臣,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阿木古楞宝拉格嘎查,东乌珠穆沁旗人民政府,锡林郭勒盟希日塔拉草原旅游公司,刘进先
案由
确认合同无效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锡民三终字第35号上诉人(一审被告)李双娟,女,汉族,无职业,赤峰市巴林右旗人,现住赤峰市。上诉人(一审被告)于臣,男,汉族,无职业,赤峰市巴林右旗人,现住赤峰市。委托代理人杜有银,锡林郭勒盟“148”协调指挥中心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上诉人(一审原告)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阿木古楞宝拉格嘎查,住所地东乌珠穆沁旗。法定代表人吉雅图,职务嘎查长。委托代理人苏雅拉图,内蒙古蒙杰律师事务所律师。一审被告东乌珠穆沁旗人民政府。住所地东乌珠穆沁旗。法定代表人布和朝鲁,职务旗长。委托代理人胜利,东乌旗人民政府法制办职员。一审被告锡林郭勒盟希日塔拉草原旅游公司。法定代表人格日勒图。一审被告刘进先,男,汉族。上诉人李双娟、于臣因确认合同无效纠纷一案,不服东乌珠穆沁旗人民法院(2014)东民初字第107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李双娟、于臣的委托代理人杜有银、被上诉人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阿木古楞宝拉格嘎查(以下简称阿木古楞嘎查)法定代表人吉雅图、委托代理人苏雅拉图、一审被告东乌珠穆沁旗人民政府委托代理人胜利到庭参加诉讼。一审被告刘进先经传票传唤未到庭。一审被告锡林郭勒盟希日塔拉草原旅游公司,2003年3月19日,由锡林郭勒日报公告吊销其营业执照,经查实,该公司现已无工商档案相关信息。故本院依法进行了缺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一审法院经审理查明,上世纪五十年代,东乌旗人民政府借用了原敦达高毕人民公社白音额日和图大队(即阿木古楞嘎查)10多万亩草场,用于存放收购的牲畜。1984年4月29日,东乌旗人民政府以东政字(1984)49号文件,确定了以上草场的所有权归阿木古楞嘎查,并颁发了《草原所有权证》。1999年6月16日,东乌旗人民政府与锡林郭勒盟希日塔拉草原旅游公司签订了期限为20年的《草牧场租赁合同》,将所有权归阿木古楞嘎查的草场租给锡林郭勒盟希日塔拉草原旅游公司。2011年8月20日,刘进先与于臣、李双娟签订了《牲畜草牧场租赁合同转让协议书》,将涉案草场转给于臣、李双娟。另查明,于臣、李双娟因涉案草场与案外人因合伙协议纠纷引发诉讼,经锡林郭勒盟中级人民法院(2012)锡民三终字第60号判决,判令涉案草场由李双娟、于臣继续使用。阿木古楞嘎查曾就此判项向锡林郭勒盟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撤销之诉。阿木古楞嘎查于2014年2月19日诉至一审法院,请求认定东乌旗人民政府与锡林郭勒盟希日塔拉草原旅游公司签订的《草牧场租赁合同》及刘进先与李双娟、于臣之间签订的《牲畜草牧场租赁合同转让协议》无效,判令于臣、李双娟返还因无效合同取得的草场以及承担本案诉讼费。该院认为,涉案草场所有权系阿木古楞嘎查所有,东乌旗人民政府与锡林郭勒盟希日塔拉草原旅游公司签订的针对涉案草场的《草牧场租赁合同》,未经阿木古楞嘎查同意,属于无权处分,且并未得到阿木古楞嘎查的追认,也未在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因此,对于东乌旗人民政府与锡林郭勒盟希日塔拉草原旅游公司签订《草牧场租赁合同》应认定无效。对于涉案草场如何流转至刘进先名下,现无证据予以证实,且未经阿木古楞嘎查同意,刘进先对该草场无权处分,故刘进先与于臣、李双娟签订的《牲畜草牧场租赁合同转让协议书》中,关于草场租赁部分应认定无效。锡林郭勒盟中级人民法院(2012)锡民三终字第60号判决第三项是针对合伙人内部分割财产纠纷的处理,并不影响草场所有权人权利的主张。于臣、李双娟以此判决内容证明其合法取得涉案草场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对于于臣、李双娟提出阿木古楞嘎查的起诉已经超过诉讼时效的抗辩理由,本院认为,诉讼时效适用于债权请求权,而无效合同的请求权在实体上属于形成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规定》第一条之规定,形成权不属于诉讼时效的客体,不应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故该抗辩理由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第五款、第五十八条之规定,判决:一、东乌旗人民政府与锡林郭勒盟希日塔拉草原旅游公司签订的《草牧场租赁合同》无效;二、刘进先与李双娟、于臣之间签订《牲畜草牧场租赁合同转让协议书》涉及草场部分的转让协议无效;三、于臣、李双娟将本案所涉的草场立即返还东乌旗乌里雅斯太镇阿木古楞宝拉格嘎查。案件受理费50.00元,由被告刘进先、锡林郭勒盟希日塔拉草原旅游公司各承担25.00元。于臣、李双娟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依法改判上诉人继续履行协议。事实和理由为,锡林郭勒盟中级人民法院(2012)锡民三终字第60号判决第三项,已经明确了上诉人取得草场使用权的合法性。对此判决,阿木古楞嘎查提出撤销之诉,锡林郭勒盟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13)锡中法民终字第1号民事判决,驳回阿木古楞嘎查的诉讼请求。该涉案草场的所有权,已于1984年得到确认,但阿木古楞嘎查时隔27年才主张权利,已经超过诉讼时效,不应受到法律的保护。阿木古楞嘎查辩称,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经二审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一致,本院应予确认。本院认为,阿木古楞嘎查系本案涉案草场的所有权人,对此,各方当事人均无异议。东乌珠穆沁旗人民政府在借用该草场期间与锡林郭勒盟希日塔拉草原旅游公司签订的《草牧场租赁合同》,未征得所有权人阿木古楞嘎查的同意,此后,刘进先与李双娟、于臣签订的《牲畜草牧场租赁合同转让协议书》亦未征得所有权人阿木古楞嘎查的同意及追认,也未在合同订立后取得处分权,故上述《草牧场租赁合同》及《牲畜草牧场租赁合同转让协议书》中涉及草场部分的内容应认定无效。对于李双娟、于臣所主张本院(2012)锡民三终字第60号判决第三项及(2013)锡中法民终字第1号民事判决,明确其取得草场使用权的合法性的上诉理由,本院认为,第60号判决第三项是针对合伙人内部财产分割进行审理,两者不属同一法律关系,不得对抗该草场的所有权。而第1号判决则认为,依据东乌珠穆沁旗人民政府与锡林郭勒盟希日塔拉草原旅游公司签订的《草牧场租赁合同》,尚在租赁期内且该合同未被确认无效的情形而做出,故李双娟、于臣以此作为其使用该草场的合法性依据,无事实和法律依据,该上诉理由,本院不予支持。所有权归阿木古楞嘎查的涉案草场,由无处分权人占有、使用、收益及处分的事实自东乌珠穆沁旗人民政府与锡林郭勒盟希日塔拉草原旅游公司签订《草牧场租赁合同》(1999年)时延续至今,作为所有权人的阿木古楞嘎查基于返还财产的请求权而提起的确认合同无效之诉,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故对于李双娟、于臣主张的阿木古楞嘎查的起诉超过诉讼时效的上诉理由,本院不予支持。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50.00元,由上诉人李双娟、于臣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图 雅审判员 王 志 刚审判员 哈 斯 图 雅二〇一五年四月三日书记员 额日登毕力格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