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鄂武汉中民商终字第00157号
裁判日期: 2015-04-03
公开日期: 2015-06-24
案件名称
上诉人鲁步正与被上诉人武汉钢铁集团江南热力有限公司、原审被告武汉中鑫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一案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湖北省武汉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鲁步正,武汉钢铁集团江南燃气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中鑫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案由
劳动争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鄂武汉中民商终字第00157号上诉人(原审原告暨被告):鲁步正,男,1972年9月7日出生,汉族,住湖北省麻城市。委托代理人:何庆生,湖北扶轮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暨原告):武汉钢铁集团江南燃气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白沙洲八坦路263号。法定代表人:刘彦友,该公司董事长。委托代理人:张莺,该公司职员。委托代理人:高树宏,湖北津廷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被告:武汉中鑫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解放路530号。法定代表人:朱洪波,该公司总经理。委托代理人:王雪,该公司员工。委托代理人:胡芳莉,该公司员工。上诉人鲁步正为与被上诉人武汉钢铁集团江南燃气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原审被告武汉中鑫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一案,不服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2013)鄂武昌民初字第01911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案件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3月10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鲁步正的委托代理人何庆生,被上诉人武汉钢铁集团江南燃气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张莺、高树宏,原审被告武汉中鑫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王雪、胡芳莉,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查明:2010年2月25日,鲁步正与武汉钢铁集团江南燃气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江南燃气公司)签订临时用工合同,合同期限从2010年2月26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止,均载明系劳动合同,其内容包括了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解除相关事宜等,期间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2010年8月13日,鲁步正(乙方)与江南燃气公司(甲方)签订和解协议,约定:“乙方与甲方下属炼焦分厂签订劳务用工合同,并一直在该单位从事炼焦工作。2010年6月,乙方自愿与中鑫公司签订劳务协议书,此后由中鑫公司派遣至甲方从事炼焦工作。就2010年6月以前乙方在甲方工作相关事宜甲乙双方自愿达成以下和解协议条款,以资共同遵守:1、乙方同意甲方以现金方式补偿乙方2010年6月以前未办理的社会保险,自2010年7月起,甲方每月随工资支付200元社会保险补偿金给乙方,直至乙方离开甲方用工岗位时停止支付社会保险补偿金。乙方同意甲方不再为其补办2010年6月以前的社会保险。2、乙方2010年6月以前的养老保险由乙方自行到社会保险个人窗口补办。因政策原因不能补办或乙方不去补办,由乙方承担责任。3、甲乙双方的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关系于2010年6月终止。甲乙双方之间的劳动争议终结。甲乙双方不得再以劳动争议为由,以任何理由或方式追究对方的责任。4、本协议自甲方盖章和甲方代表签名与乙方签名后生效。”2010年7月至2012年5月,江南燃气公司共支付鲁步正社会保险补偿金4600元。2010年5月7日、2011年6月21日江南燃气公司与武汉中鑫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中鑫公司)分别签订一年期的劳务派遣协议,派遣起始期限分别为2010年6月1日、2011年6月1日,约定由中鑫公司派遣员工为江南燃气公司提供劳务,双方同时签订补充协议,约定由江南燃气公司代发派遣员工的工资。后鲁步正于2010年6月10日、2011年6月21日分别与中鑫公司签订了2010年6月1日至2011年5月31日、2011年6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的劳务协议书,均约定由中鑫公司将鲁步正派遣至江南燃气公司工作,鲁步正的月工资为1070元。在该协议书的福利待遇中约定:“乙方如系退休、超过参保年龄、与其他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均不享受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待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所产生的费用由乙方自行负担’’。鲁步正与中鑫公司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中鑫公司未安排鲁步正休年休假,向鲁步正支付了675元年休假工资。2012年4月因焦化关停,江南燃气公司停产。中鑫公司于2012年4月18日作出决定,在其与鲁步正的劳动合同2012年5月31日到期后,双方终止劳动关系。后按照2.5年的补偿年限,由江南燃气公司代中鑫公司向鲁步正支付了终止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3368.75元。2012年6月4日,鲁步正向武汉市武昌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江南燃气公司为第一被申请人、中鑫公司为第二被申请人,要求:1、确认江南燃气公司与中鑫公司之间的劳务派遣协议无效,确认申请人与江南燃气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2、裁决江南燃气公司补发在职期间未按照同工同酬的工资45900元以及赔偿金11475元;3、裁决江南燃气公司补缴或补偿从2010年2月起至2012年4月的社会保险;4、裁决江南燃气公司支付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7500元及赔偿金3750元;5、裁决江南燃气公司赔偿因未缴纳社会保险给鲁步正造成的失业保险损失3500元;6、裁决江南燃气公司按照其他职工的标准补缴住房公积金;7、裁决江南燃气公司支付加班工资8991元;8、裁决江南燃气公司支付2008年至2011年未安排年休假的工资2960元。该委于2012年12月27日作出昌劳人仲裁字(2012)第322号仲裁裁决:一、申请人与第一被申请人在2010年2月至2010年5月31日期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二、第一被申请人依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规定为申请人补缴2010年2月至2010年5月的社会保险,申请人承担个人应缴部分;三、第一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终止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3368.75元。上述第二、三项由当事人于本裁决书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履行。四、驳回申请人的其他仲裁请求事项。鲁步正与江南燃气公司均不服该仲裁裁决,分别向原审法院提起诉讼。鲁步正请求:1、确认江南燃气公司与中鑫公司之间的劳务派遣协议无效,确认鲁步正与江南燃气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2、判决江南燃气公司补发未按照同工同酬的工资45900元以及赔偿金45900元;3、判决江南燃气公司补缴或赔偿从2010年2月起至2012年4月的社会保险损失;4、判决江南燃气公司支付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7500元及赔偿金7500元;5、判决江南燃气公司赔偿因未缴纳社会保险给鲁步正造成的失业保险损失4125元;6、判决江南燃气公司按照其他职工的标准补缴住房公积金;7、判决江南燃气公司支付加班工资8991元;8、判决江南燃气公司支付未安排年休假的工资2960元及赔偿金2960元。江南燃气公司请求判决:1、确认江南燃气公司与鲁步正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2、江南燃气公司不为鲁步正补缴2010年2月至2010年5月的社会保险;3、江南燃气公司不支付鲁步正经济补偿3368.75元;4、判决鲁步正返还从江南燃气处领取的社会保险费4600元;5、本案的诉讼费由鲁步正承担。本案在审理期间,鲁步正申请对江南燃气公司提交的2010年5月4日江南燃气公司授权申祖发与鲁步正等劳动者签署和解协议的授权委托书上江南燃气公司的公章形成时间进行鉴定,原审法院在组织双方完善鉴定手续的过程中,江南燃气公司提出申祖发在签订和解协议当时是受江南燃气公司的口头授权,而该授权委托书是在双方劳动仲裁期间补办的书面委托手续。鉴于上述情形,鲁步正于2013年9月22日撤回鉴定申请。2013年9月10日,经原审法院释明,鲁步正表示不要求中鑫公司在本案中承担责任。原审法院另查明:2012年武汉市失业保险金为770元/月。原审法院认为:鲁步正与江南燃气公司在2010年2月25日签订的临时用工合同已经载明是劳动合同性质,且其中约定了劳动法律关系最本质的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劳动纪律等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该合同应当认定为劳动合同,江南燃气公司与鲁步正形成劳动关系。江南燃气与鲁步正劳动关系的起始时间为2010年2月26日。鲁步正与中鑫公司于2010年6月签订劳务协议。故从2010年2月26日起至2010年5月,鲁步正与江南燃气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江南燃气公司与中鑫公司分别于2010年5月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2011年6月1签订的劳务派遣补充协议,以及鲁步正与中鑫公司于2010年6月签订的劳动合同,都应当适用修订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8年)进行审查。该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的“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不是强制性法律规范,不能依此认定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无效。鲁步正自主自愿与江南燃气公司签订和解协议,并在和解协议中明确约定“乙方(鲁步正)自愿与中鑫公司订立劳动合同”,2010年6月,鲁步正自主自愿与中鑫公司签订劳务协议,该协议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江南燃气公司与中鑫公司均认可双方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补充协议,可以说明该两份协议是两单位的真实意思表示。上述该劳务派遣协议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为有效。因此,鲁步正要求确认劳务派遣协议无效的主张,不予支持;自2010年6月1日起至2012年5月期间,鲁步正与江南燃气不成立劳动关系,其要求江南燃气公司承担上述期间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相关责任,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不予支持。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八十五条“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鲁步正至少自其签订和解协议之日即2010年8月13日,知道或应当知道其与江南燃气公司之间的相关劳动权利是否受到了侵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的规定,对于鲁步正要求江南燃气公司补发2010年6月之前的同工同酬工资、加班工资、年休假工资、双倍工资、经济补偿金及赔偿金等诉讼请求,已超过仲裁时效,不予支持。关于江南燃气公司要求鲁步正返还社会保险费4600元的诉讼请求。为劳动者办理、缴纳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江南燃气公司在与鲁步正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未履行用人单位的法定职责,本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案中,由于鲁步正要求江南燃气公司补缴或赔偿其社会保险损失的诉讼请求,不予审理,故对于江南燃气公司的此项诉讼请求,宜在由相关部门处理此事时一并处理,对此不予支持。关于鲁步正要求江南燃气公司赔偿失业保险待遇损失4125元的诉讼请求,鲁步正与江南燃气公司存在劳动时间是2010年2月至2010年5月,尚不满一年,依据《湖北省失业保险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鲁步正不符合享受失业保险金的条件。故对鲁步正的此项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关于江南燃气公司要求不向鲁步正支付经济补偿金3368.75元的诉讼请求。中鑫公司与鲁步正终止劳动关系时经济补偿金应由中鑫公司支付,在案件审理期间江南燃气公司已代中鑫公司向鲁步正实际支付了此笔款项,由于鲁步正不向中鑫公司主张相关权利,故经济补偿金金额的确定,不予审理。在中鑫公司已实际向鲁步正支付经济补偿金3368.75元的前提下,对江南燃气公司的此项诉讼请求,予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百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八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原审法院判决如下:一、鲁步正与江南燃气公司于2010年2月至2010年5月期间存在劳动关系;二、江南燃气公司不向鲁步正支付经济补偿金3368.75元;三、驳回鲁步正的其他诉讼请求;四、驳回江南燃气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0元,予以免收。上诉人鲁步正不服原审法院上述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原审判决第一、二、三、四项,依法改判江南燃气公司补发未按照同工同酬的工资45900元及赔偿金45900元,补缴2010年2月起的社会保险,支付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7500元和赔偿金7500元,赔偿因未缴纳社会保险给其造成的失业保险损失4125元,支付加班工资8991元、未休年休假工资2960元。其上诉的事实和理由是:1、本案的劳务派遣既不存在江南燃气公司提出用人要求、在劳务派遣单位提供的人选中选择并确定人员,也不存在劳务派遣单位搜索、筛选,而其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资发放方式等都没有改变,且其已在该岗位连续工作6年以上,不属于临时性工作岗位,不能实施劳务派遣,再者其是应当与江南燃气公司保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未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签订的派遣协议,程序本身严重错误。因此,江南燃气公司与中鑫公司之间的劳务派遣协议无效,原判没有对此进行认定导致本案事实及法律适用都将改变方向。2、其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资发放方式等都没有改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五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一、二条的规定,其主张的同工同酬工资、加班工资、未休年休假工资、二倍工资差额、经济补偿金及赔偿金的诉讼请求,均未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另外,双方于2012年4月终止劳动合同时,系按照4.5年的标准计算的相关补偿,已经是对2010年以前的相关问题的认可,属于时效重新计算的依据,原审认定上诉人的相关诉讼请求超过时效期间的规定,适用法律错误。3、原判没有对2010年5月之后的劳动关系及相关诉讼请求进行处理,属于遗漏了相关诉讼请求,且其每月18小时加班时间的事实是由于江南燃气公司的工作制度造成,其不需为此承担举证责任,原判不认定该加班事实及未处理2010年5月之后的加班费问题,明显错误。4、原判对户籍为农业户口的上诉人采取不公平的违法规定进行裁判。江南燃气公司答辩认为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原审被告中鑫公司同意江南燃气公司的意见。经查,原审查明的事实属实,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江南燃气公司与中鑫公司分别于2010年5月和2011年6月签订两份劳务派遣协议、两份劳务派遣补充协议,此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尚未颁布施行,原审法院依照修订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8年)对上述协议进行审查,并以协议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为由,认定协议有效,适用法律正确。鲁步正上诉称上述协议无效的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江南燃气公司与中鑫公司签订2010年5月的劳务派遣协议后,鲁步正与中鑫公司签订并履行了劳动合同,其还与江南燃气公司签订和解协议约定双方于2010年6月终止劳动关系,其又未提交证据证明在协议签订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等情形,原审法院认定该和解协议和劳动合同有效,适用法律正确。上述协议的签订过程,足以说明鲁步正自愿与江南燃气公司终止此前的劳动关系,并与中鑫公司形成新的劳动关系。由此,在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31日的期间,中鑫公司、鲁步正及江南燃气公司三方形成劳务派遣关系,在该法律关系中,中鑫公司是用人单位,江南燃气公司是用工单位,鲁步正是劳动者。鲁步正上诉认为2010年5月之后与江南燃气公司之间成立劳动关系的理由不成立。鲁步正于2010年8月13日与江南燃气公司签订和解协议,对终止双方之间劳动关系的相关事宜作出处理,此时,鲁步正即应当知晓江南燃气公司是否侵害了其相关劳动权利,鲁步正应当在一年内向江南燃气公司主张权利,但其直到2012年6月才申请劳动仲裁,故原审法院以其相应诉讼请求超过了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为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驳回其关于2010年6月前的同工同酬工资、加班工资、未休年休假工资、二倍工资、经济补偿金等诉讼请求,适用法律正确。2010年5月之后,鲁步正与江南燃气公司之间已不存在劳动关系,鲁步正要求江南燃气公司承担2010年5月之后的劳动关系项下用人单位的相关民事责任,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鲁步正要求江南燃气公司为其补缴2010年2月起的社会保险的主张,属于社会保险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职权范畴,不属于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范围,对鲁步正的该项上诉请求,本院不予审理。鲁步正与江南燃气公司终止劳动关系后即入职中鑫公司,至2012年5月,其与中鑫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因劳动合同期满而终止,鲁步正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条件。但是,鲁步正与江南燃气公司之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不足一年,不符合《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一)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关于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原审法院驳回其要求江南燃气公司赔偿失业保险损失的诉讼请求,适用法律正确。综上,鲁步正的上诉请求和理由均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二审案件受理费10元,本院免于收取。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马海波审 判 员 何义林审 判 员 周 靖审 判 员 胡怡江代理审判员 易齐立二〇一五年四月三日书 记 员 孙 仪书 记 员 胡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