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东二法刑初字第502号
裁判日期: 2015-04-29
公开日期: 2016-04-08
案件名称
张凤清非法持有毒品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东莞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张凤清
案由
非法持有毒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第五十三条
全文
广东省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5)东二法刑初字第502号公诉机关广东省东莞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张凤清,女,1986年9月17日出生,汉族,广东省清新县人,初中文化,无业,住清新县。因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于2014年9月24日被羁押,次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1日被逮捕。现押于东莞市第二看守所。辩护人赵立柱、杨峰,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律师。东莞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以东二区检诉刑诉(2015)335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张凤清犯非法持有毒品罪,于2015年2月15日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东莞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崔常锐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张凤清到庭参加诉讼。庭后,辩护人赵立柱、杨峰办理委托手续,并提交了辩护词一份。现已审理终结。东莞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指控称,2014年9月1日,被告人张凤清和李某(另案处理)租住东莞市大朗镇大井头碧桂园*栋*单元1604号房。同月24日18时许,上述房间发生火灾,公安人员接到报案后迅速赶到现场与消防人员及时将火扑灭,并当场抓获张凤清,后在该房缴获可疑黄色粉末30包(金色小袋包装,净重49.00克)、可疑白色晶体一瓶(净重5.30克)、可疑白色晶体一包(净重103.25克)。经鉴定,金色小袋包装毒品均含有氯胺酮成分,可疑白色晶体均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公诉机关向法庭提供了证人尹某某的证言,现场搜查笔录、现场图、现场照片,检验鉴定报告,手机、黑色电子秤等物证,到案经过,调查函,搜查证,搜查笔录,扣押决定书,扣押清单,房屋租赁合同、收据,尿液检验证明,说明材料,被告人张凤清的供述和辩解等证据,认为张凤清明知是毒品而非法持有,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的规定,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并建议对被告人张凤清判处七年至十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提请本院依法惩处。庭审中,被告人张凤清辩称在客厅缴获的重达103.25克的毒品是其男朋友李某的,她并不知情。辩护人提出以下辩护意见:1、张凤清不存在明知的主观故意。直至案发张凤清并不知晓茶几上有该103.25克毒品的存在。张凤清没有购买毒品的事实且已供述该包毒品为李某所有,不能排除涉案毒品是合租人李某所有。另,张凤清在茶几上已有一小瓶毒品用于吸食,再放大量的毒品于茶几上不符合常理。2、张凤清与案外人李某存在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认定涉案103.25克毒品是张凤清持有过于牵强。3、认定被告人张凤清非法持有毒品证据不足,应认定无罪。经审理查明,2014年9月1日,被告人张凤清和李某(另案处理)以皮文婷的名义共同租住东莞市大朗镇大井头碧桂园1栋2单元1604号房。同月24日18时许,上述房间发生火灾。接报后公安人员与消防人员及时将火扑灭,同时在该房缴获可疑金色小袋包装的黄色粉末30包(净重49.00克)、可疑白色晶体一瓶(净重5.30克)以及可疑白色晶体一包(净重103.25克);将正在睡觉的张凤清当场抓获。经鉴定,金色小袋包装毒品均含有氯胺酮成分,可疑白色晶体均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上述事实,有经庭审举证、质证的以下证据证实:(一)物证手机1部、黑色电子秤两部、包装毒品的工具一批。(二)勘验、检查等笔录现场搜查笔录、现场图、现场照片证实:案发现场位于东莞市大朗镇碧桂园*栋*单元1604房,房内搜到袋装晶体状物品一袋、瓶装晶体状物品一瓶、袋装粉末状物品三十袋。(三)鉴定意见鉴定意见书:证实在张凤清居住房屋缴获的白色晶体以及黄色粉末分别含甲基苯丙胺、氯胺酮成分。(四)证人证言证人尹某某的证言证实:(1)案发当天接到小区保安的电话称涉案出租房有烧焦的味道。当赶到现场时,已有民警和消防人员到场。相关人员强制打开房门后,发现皮文婷在睡觉,而警察在大厅茶几上发现一包白色粉末。(2)在一次清理房间时看到皮文婷的工作卡才知道皮文婷的真实名字叫张凤清。(3)房间起火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张凤清在厨房开着煤气煲汤,然后自己在房间睡觉睡着了,造成煲的汤起火了。辨认笔录及照片:辨认出张凤清就是向其租房子的女子“皮文婷”。(五)书证1.到案经过:证实被告人张凤清系被动归案。2014年9月24日18时许,东莞市大朗镇大井头村社区碧桂园凤祥园1栋2单元1604房发生火灾,公安人员接到报案后赶到现场,在灭火期间于房间内查获涉案毒品。2.调查函、常住人口信息表:证实被告人张凤清的身份情况。3.现场检测报告书:证实张凤清的吗啡类快速测试剂板检测结果为阳性。4.搜查证、搜查笔录、扣押决定书、扣押清单、毒品缴交收据:证实公安机关在被告人张凤清居住的房屋东莞市大朗镇碧桂园凤翔苑*栋*单元1604房内缴获甲基苯丙胺108.55克,氯胺酮49克。5.租赁合同、收据:证实碧桂园*栋*单元1604号房是用皮文婷的身份证于2014年9月1日签订的,租赁期一年,联系电话为189*********。6.情况说明:证实无法调取同案人员李某(134*********)的信息资料。7.说明:证实张凤清租用的房屋火灾系其煲汤不当引起。(六)被告人张凤清的供述与辩解被告人张凤清承认非法持有毒品的事实,但表示对茶几上那包重达103.25克的毒品的存在不知情,是其毒贩男朋友李某存放的。指认笔录:指认出在其住所搜出的毒品以及重量、包装毒品的工具、藏放毒品的位置及其被扣押的手机。经查,上述案发地点(出租屋)系被告人张凤清和李某于2014年9月1日共同承租并一直居住;入住后两人更换并只由其两人持有该大门钥匙。张凤清清楚知道李某的贩毒行为,且所贩卖的毒品就存放于该共同租住的房间内。张凤清非但没有阻止和反对,反而继续在上述房内与之一起生活、一起吸食毒品。本案因火警而案发,案发时公安机关在其客厅茶几上缴获了重达103.25克的毒品甲基苯丙胺1包和用于吸食的重达5.30克的毒品甲基苯丙胺1小瓶;又在其寝室的衣柜中缴获了重达共49克的毒品氯胺酮30小包。同时,公安机关还在现场将正在睡觉的被告人张凤清抓获,经对其尿液进行吗啡类快速检测试剂板检测,结果呈阳性。以上事实,足以认定被告人张凤清对于在上述房内存放毒品是知情的且并不反对;不论涉案毒品为谁所有,作为出租房的实际使用人,张凤清的行为均构成非法持有毒品。鉴于被告人张凤清非法持有的毒品甲基苯丙胺达108.55克,已构成犯罪,依法应以非法持有毒品罪予以惩处。被告人张凤清提出对涉案103.25克毒品甲基苯丙胺的存在不知情的辩解以及辩护人提出的无罪的辩护意见,依据不足,本院不予采纳。本院认为,被告人张凤清明非法持有毒品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达108.55克及少量其他毒品,其行为已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依法应予惩处。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张凤清犯非法持有毒品罪,罪名成立,本院予以支持。关于本案的量刑问题。公诉机关建议对被告人张凤清判处七年至十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现行刑法规定,非法持有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到本案,被告人张凤清非法持有毒品甲基苯丙胺108.55克。公诉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合理有据,本院予以支持。视被告人的具体犯罪情节及悔罪态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张凤清犯非法持有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5000元。(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4年9月24日起至2023年9月23日止。罚金自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一次性向本院交纳,上缴国库。)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审 判 长 陈茂华审 判 员 邹溪海人民陪审员 李海娣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九日书 记 员 刘楚琪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