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龙刑初字第53号

裁判日期: 2015-04-02

公开日期: 2016-01-14

案件名称

王某某诈骗、敲诈勒索、刘某某敲诈勒索一案一审判决书

法院

辽源市龙山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辽源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王某某,刘某某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第二百七十四条,第二百七十四条,第六十九条第一款,第六十九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一款,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

全文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5)龙刑初字第53号公诉机关辽源市龙山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王某某,男,1974年4月27日出生,汉族,大专文化,无职业。因涉嫌犯寻衅滋事罪,于2014年5月3日被刑事拘留,因涉嫌犯敲诈勒索罪,于同年6月11日被批准逮捕。现羁押于辽源市看守所。辩护人朱柏军,吉林辽东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人刘某某,女,1976年6月30日出生,汉族,初中文化,无职业。因涉嫌犯寻衅滋事罪,于2014年5月3日被刑事拘留,同年5月23日被取保候审。辽源市龙山区人民检察院以龙检公诉刑诉(2015)24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王某某犯诈骗罪、敲诈勒索罪;被告人刘某某犯敲诈勒索罪于2015年1月23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2月9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龙山区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王丹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王某某及其辩护人朱柏军,被告人刘某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公诉机关指控,一、被告人王某某犯诈骗罪的事实2010年11月,在本市开发区九州数码地块的房屋动迁时,被告人王某某通过张某某找到被抽调到该地块负责审核工作的刘某某甲(另案处理),在刘某某甲的帮助下,王某某利用虚假的假协议及他人户口本多签订两份65平方米房屋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针对这两份协议王某某共交付58600元的差价款,而王某某如选择货币补偿,这两套无照房屋应获得共计40800元的货币补偿。2013年3月,这两套回迁房均安置在本市兴源小区25号楼。经鉴定,这两套65平方米的房屋共价值357500元。二、被告人王某某、刘某某犯敲诈勒索罪的事实2013年3月,被告人王某某、刘某某(二人系夫妻关系)因其四套回迁房未能如期交付,二人遂多次进京非访,并以此为要挟,迫使辽源市经济开发区房屋征收办公室按照王某某夫妻的要求在本市其他地块解决了四套回迁房,但王某某夫妻拒不缴纳房屋差价款6512元,同时王某某夫妻以相同手段迫使辽源市经济开发区房屋征收办公室赔偿其所谓进京上访费用2万元。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王某某的行为分别构成诈骗罪、敲诈勒索罪,依法应对其数罪并罚;被告人刘某某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依法应追究其刑事责任。被告人王某某、刘某某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被告人王某某的辩护人认为王某某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及敲诈勒索罪。经审理查明,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有:1、证人张某某证言,证实2010年王某某通过佟某某找其称位于半拉山九州数码地块的平房要动迁,动迁小组答应给他三套房子,他想要四套。其通过刘某某办此事,回迁安置都是他一手办的。王某某给其21000元和他家院里一处32平米无照房,其要了一套55平米住房协议。王某某与拆迁小组签完协议当天,其给刘某某20000元,又花1000元请刘某某吃饭的事实。2、证人刘某某甲证言,证实王某某通过才子(张某某)找其办回迁房的事,其负责审核,拆迁小组成员是陈某某、王某某甲和黄某某,王某某回迁五套楼房(实际包括张某某一套),量房子时给增加了面积,其交代陈某某办的。3、证人佟某某证言,证实帮助王某某联系张某某办理房子回迁的事。王某某说给张某某20000元,并向其借户口,后没用上,让张某某用了,还给张某某一个石棉瓦偏厦子,王某某家量房子刘某某甲去了,他是管审核的。4、证人李某某证言,证实其2004年开始租住王某某家的房子,一直租到他家房子拆迁,王某某借其户口本、身份证顶名签订的拆迁安置协议,给其3000元钱。5、证人王某某乙证言,证实其是王某某哥哥,房子是王某某的,自己没有签过买卖协议和房屋回迁协议。6、证人刘某某乙证言,证实其是王某某岳父,动迁时签过字,按过手印,房子是王某某夫妻的。7、证人刘某某丙证言,证实其是刘某某母亲,2013年3月,因要解决回迁房的事,受刘某某的委托去北京上访一次,和刘洪波一起去北京一次。8、证人宋某、陈某某、黄某某、王某某甲证言,证实均为开发区动迁小组工作人员,王某某家在动迁中共安置了五套房子,因回迁问题,王某某一家多次去北京上访,后在兴源小区给其家安置了四套住房,额外给其在刘某某甲的协议上以附属物的名义给了2万元。9、证人杨某某、王某某丙证言,证实王某某、刘某某2013年3月开始要四套回迁房,先后八次到北京上访,到天安门穿状衣,以上访为要挟,开发区在兴源小区买了四套房子给他们,给他们所谓上访费2万元(作在协议里),又替他家交了6512元房屋差价款。10、证人李某某甲(开发区信访局局长)证言,证实王某某一家去北京上访5、6次;证人邓某某(辽源市信访局驻北京办公室主任)证言,证实王某某、刘某某多次因房屋回迁问题到国家信访局上访,多次到天安门广场以穿状衣的形式非访、闹访;证人谢某某(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局长)证言,证实刘某某因要房子去北京上访,开发区政府给王某某家提供了现房,他家拒不交付6000多元差价款,2014年4月,刘某某又拿了5个拆迁协议,称不解决就去北京上访;证人孙某(信访局接待科科长)证言,证实2014年4月29日,王某某到其办公室说要解决他妹妹的回迁安置问题,其给开发区王某某丙打电话并让王某某先回去。通过信访信息查询,发现王某某于当日到省里上访才回来。11、证人韩某某、刘某某丁证言,证实二人系夫妻关系,自己家的两套回迁房(还没有回迁)卖给王某某,共计卖了31万元,但他只给16万元,打了15万元欠条。12、证人王某某丁证言,证实王某某和刘某某通过其在韩某某、刘某某丁手中买了两套动迁房,及其委托刘某某帮助其要现房的事实。13、被告人王某某供述,证实2010年11月,其家拆迁,通过张某某找到刘某某甲帮忙,其利用虚假的购房协议及向李某某借的户口,回迁了四套房屋,两个有照房用岳父刘某某乙和哥哥王某某乙的户口,两个无照房用其本人和李某某的户口,给李某某5000元,给张某某21000元,还给张某某一石棉瓦房。因其四套回迁房到期没有回迁,2013年3、4月多次去开发区、市信访、省信访、国家信访局上访,还穿状衣去天安门广场两次,都被训诫,后来让妻子刘某某及岳母刘某某丙去北京上访,开发区给其在兴源小区安置了四套房子,其与刘某某以上访为要挟拒绝交差价款6512元,向开发区索要上访费用2万元。14、被告人刘某某供述,其供述因房屋回迁多次去北京上访经过,及以上访相要挟拒绝交差价款6512元,向开发区索要上访费用2万元的事实。15、辨认笔录一份,张某某辨认刘某某甲。16、辽龙价认字(2014)60号,鉴定意见:9组434号65平方米已安置在兴源小区25号楼304室回迁楼,价值178750元;9组433号65平方米已安置在兴源小区25号楼404室回迁楼,价值178750元。17、分别有王某某、刘某某签字的回迁房平面示意图二份。18、被告人王某某、刘某某回迁四套房屋的安置回迁协议及相关材料、安置结算单,其中王某某夫妻向开发区政府所要的2万元上访费作在刘某某乙45平方米回迁房中,王某某收到2万元的收据;6512元差价款在回迁安置结算单上标注。19、辽源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指挥部出具关于王某某房屋征收情况的复函,证实王某某的两套有照房确属其所有并使用,而两套无照房不符合补偿安置的规定。20、辽源市人民政府文件,辽府发(2014)6号,系棚户区拆迁所需依据文件。21、辽源市经济开发区房屋征收办公室出具的情况说明一份,证实九州9组433号,协议人王某某,无照面积54平方米,应补偿21600元,本人已交差价款27950元;九州9组434号,协议人李某某,无照面积48平米,应补偿19200元,已交差价款30650元。22、涉案四套房屋安置回执单。23、辽源市经济开发区房屋征收办公室出具的要求向阳分局立案材料二份,公安机关到案经过,证实公安机关接到报案依法传唤被告人王某某、刘某某。24、扣押清单一份,证实扣押刘洪波写有红色冤字的白色上衣,并附有照片二张。25、辽源市信访局关于转送王某某去省信访事项的函。26、被告人王某某、刘某某,证人刘某某丙询问笔录、告知笔录、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门地区分局训诫书,证实2013年3月期间,三人到北京上访被训诫的事实。综上,被告人王某某、刘某某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供认,并有证人证言及及相关书证、鉴定意见等证据予以佐证,足以认定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王某某犯诈骗罪、敲诈勒索罪;被告人刘某某犯敲诈勒索罪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本院予以确认。关于辩护人提出的被告人王某某不构成诈骗罪、敲诈勒索罪的辩护意见,经查,王某某在自家房屋动迁时,为了能非法获取多套安置房,虚构了房屋买卖协议,并向他人借用户口本,多签订两套安置房,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虚构事实行为,其行为符合诈骗罪犯罪构成要件;同时其以上访为要挟,拒绝缴纳房屋差价款及索要上访费用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其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不予采纳。本院认为,被告人王某某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同时其伙同刘某某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依法应对其数罪并罚。对被告人刘某某应以敲诈勒索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本院予以支持。二被告人当庭自愿认罪,积极返赃,确有悔罪表现,可以从宽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罪、第六十九条数罪并罚、第七十二条缓刑、第七十三条缓刑的考验期限、第五十二条罚金、第五十三条罚金的缴纳期限的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王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10万元;犯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2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2万元。(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4年5月3日起至2017年11月2日止。罚金于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缴纳。)二、被告人刘某某犯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2万元。(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罚金于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缴纳。)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吉林省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一份。审 判 长  班晓伟人民陪审员  刘荫满人民陪审员  侯建秋二〇一五年四月二日书 记 员  郭 峰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