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个行初字第2号

裁判日期: 2015-04-02

公开日期: 2015-12-19

案件名称

陆某甲、白某某、施某某与个旧市房地产管理处要求撤销房产登记纠纷一审行政判决书

法院

个旧市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个旧市

案件类型

行政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陆某甲,白某某,施某某,个旧市房地产管理处,陆某某,陈某某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

全文

云南省个旧市人民法院行 政 判 决 书(2015)个行初字第2号原告陆某甲,男,1980年8月24日生,汉族,住云南省昆明市。原告白某某,男,1926年2月21日生,住云南省建水县。原告施某某,女,1933年4月1日生,彝族,住云南省建水县。委托代理人何洁,个旧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代理权限为特别授权代理。被告个旧市房地产管理处。法定代表人李劲,该处处长。委托代理人蒋曦,红河州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代理权限为特别代理。委托代理人何润,个旧市房地产管理处副处长,代理权限为特别代理。第三人陆某某,男,1951年12月12日生,汉族,住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人陈某某,女,1958年4月15日生,汉族,住云南省个旧市。原告陆某甲、白某某、施某某诉被告个旧市房地产管理处要求撤销房产登记一案,于2015年1月9日向个旧市人民法院起诉。本院于同日受理后,于2015年1月22日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及应诉通知书,被告于2015年1月29日提交了证据材料及答辩状。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3月23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陆某甲、白某某、施某某的委托代理人何洁,被告个旧市房地产管理处的委托代理人蒋曦、何润,第三人陆某某、陈某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2006年4月7日,本案第三人陆某某、陈某某到被告个旧市房地产管理处申请对位于个旧市金湖南路XX号X幢X单元XXX号进行房产产权过户登记。被告对其二人申请和提交材料审查后,向陆某某、陈某某颁发了个旧市房权证(私)字第XXX**号产权证,将该套房屋从原共有人陆某某、白某甲变更为陆某某与陈某某共有。三原告认为,个旧市金湖南路XX号X幢X单元XXX号房一套,产权登记原为陆某某与白某甲两人。白某甲因病于2002年10月17日死亡。2003年5月14日,陆某某与第三人陈某某再婚。在法定继承未作处理的基础上,白某甲的合法继承人陆某甲、白某某、施某某未到场且未表示同意的情况下,被告将个旧市金湖南路XX号X幢X单元XXX号房产权登记变更为陆某某与陈某某共有,并颁发了个旧市房权证(私)字第XXX**号的产权证。未尽到合理的审查义务。该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原告起诉到法院,请求判决依法撤销被告作出的颁发个旧市房权证(私)字第XXXXX产权证的行政行为。被告个旧市房地产管理处向本院提供了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为:第一组证据:个旧市房地产管理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法定代表人证明。证明被告的诉讼主体资格及行使的权利。第二组证据:2006年4月向第三人颁发的XXXX号房产证复印件一份、个旧市房屋管理申请及审批表一份。证明第三人陆某某和陈某某到被告处办理登记的情况,上面有第三人陆某某亲笔签名同意陈某某加入共有人。第三组证据:2008年2月15日(建设部令(2008)第168号)《房屋登记办法》的资料一份。证明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三原告诉称,第三人陆某某系原告陆某甲之父,与原告陆某甲之母白某甲为夫妻关系,两人于1979年6月6日登记结婚,共同生育一子陆某甲,原告白某某、施某某系白某甲父母。陆某某与白某甲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购置位于个旧市金湖南路XX号X幢X单元XXX号房一套,产权登记为陆某某与白某甲两人。白某甲因病于2002年10月17日死亡。2003年5月14日,陆某某与第三人陈某某再婚。2006年4月,第三人陈某某私自办理了该套房屋的产权过户登记手续,将该套房屋过户为陆某某与陈某某共有。该行为陆某某与陆某甲并不知情,被告在该套房屋的共有权人陆某某及合法继承人陆某甲、白某某、施某某未到场且未表示同意的情况下,未尽到合理的审查义务,为陈某某办理了产权登记,颁发了个旧市房权证(私)字第XXX**号的产权证。三原告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故起诉到本院,请求判决依法撤销被告作出的颁发个旧市房权证(私)字第XXXXX产权证的行政行为。原告为证明其主张,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证据:第一组证据三原告的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证明原告的主体身份。第二组证据个旧市革命委员会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于1982年1月20日颁发的《独生子女证》复印件一份。证明原告陆某甲与本案第三人陆某某及陆某某的前妻白某甲系亲生父母子女关系。第三组证据泸西县中枢镇革命委员会1979年1月6日颁发的《结婚证》复印件一份。证明本案第三人陆某某与白某甲系夫妻关系。第四组证据个旧市房地产产权监理所2006年4月10日填发的《个旧市房权证(私)字第XXX**号房屋所有权证》复印件一份。证明个旧市金湖南路XX号X幢X单元XXX号房屋的登记情况,即该房屋现登记为本案第三人陆某某与陈某某两人共有的事实。第五组证据个旧市国土资源局2003年6月17日填发的《土地使用权证书》复印件一份。证明个旧市金湖南路XX号X幢X单元XXX号房屋已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事实。第六组证据购房发票复印件两份及办理土地使用权的工本费收据复印件一份。证明本案第三人陆某某在1989年、1990年购房的情况及事实。第七组证据个旧市公安局人民路派出所2013年3月25日出具的《证明》复印件一份。证明本案第三人陆某某的前妻白某甲于2002年10月17日死亡的事实。第八组证据《情况说明》复印件一份证明原告白某某、施某某是白某甲父母的事实。被告辩称,本案争议房个旧市金湖南路XX号X幢X单元XXX号房的房产所有权过户登记,系由第三人陆某某、陈某某夫妇于2006年4月7日亲自到被告个旧市房地产管理处申请。经被告对其申请和提交材料审查完毕后,向陆某某、陈某某颁发了个旧市房权证(私)字第XXX**号产权证。原告所称此登记是“陈某某私自办理”,被告“擅自为陈某某办理产权登记”的说法不符合事实依据。被告认为,其作为登记部门,只能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和所提供的材料,来进行产权审查,并不能对权利人的权利分配进行实体处分。因此,本案出现新的权利人主张权利,是由于第三人申请房屋登记时隐瞒真实情况所致。请求人民法院根据本案事实和法律规定,依法作出判决。第三人陆某某述称,原告所述属实,三原告均不知晓产权变更一事。当时是因为办理贷款抵押,经被告处人员提示办理房产变更,被告办事人员也曾询问白某甲情况,其已告知白某甲已病逝。个旧市金湖南路XX号X幢X单元XXX号房确属其与已故前妻白某甲共同购买,白某甲去逝后至今确实未对其共有部份进行过遗产分割。认可侵犯了三原告权利,同意交回房产证并重新进行办理。第三人陈某某述称,当时变更登记加上其名字,确实是要为贷款抵押,因为陆某某的前妻已经死亡,所以房管处询问是否需要加入我的名字,陆某某同意了,并不是如原告诉状所说陆某某并不知情,不存在隐瞒真实情况,也不是私自擅自办理。现在三原告说侵犯了原告的权利,其不同意撤销。第三人在本案审理过程中,未提交证据。经庭审质证,原告对被告提交的证据,质证意见为:对第一组证据无异议。对第二组证据,产权证及登记书、登记审批表有异议,认为该组证据不能证实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合法的。因为当时第三人陆某某在登记时已明确告知白某甲已经死亡,被告未对遗产继承的情况进行审查,因此被告未尽到合理的审查义务。对第三组证据,真实性无异议,但不能证实被告的行为合法。第三人对被告提交的证据,真实性,客观性、关联性均无异议。被告及第三人对原告提交的证据真实性,客观性、关联性均无异议。根据庭审质证,本院对以上证据作如下认证:对被告提交的证据,本院认为,真实反映了房产变更登记行为审查为形式审查以及被告审查的程度,为有效证据,本院依法予以采信。对原告提交的证据,本院认为,已全面证实了三原告的主体资格、遗产继承的权利及未作遗产分割的事实,为有效证据,本院予以采信。本院根据上述有效证据认定本案事实如下:第三人陆某某系原告陆某甲之父,与原告陆某甲之母白某甲为夫妻关系,两人于1979年6月6日登记结婚,共同生育一子陆某甲,原告白某某、施某某系白某甲父母。陆某某与白某甲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购置位于个旧市金湖南路XX号X幢X单元XXX号房一套,产权登记为陆某某与白某甲两人。白某甲因病于2002年10月17日死亡。2003年5月14日,陆某某与第三人陈某某再婚。2006年4月,第三人陆某某、陈某某因贷款抵押的需要,到被告处办理了该套房屋的产权变更登记手续,将该套房屋变更为陆某某与陈某某共有。该行为三原告并不知情,也并未到被告处履行相关手续。被告在该套房屋共有权人白某甲的合法继承人陆某甲、白某某、施某某未到场且未表示同意的情况下,未尽到合法的审查义务,办理了产权人变更登记,并颁发了个旧市房权证(私)字第XXX**号的产权证。原告陆某甲在2014年2月知晓该变更登记行为后,认为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三原告的合法权益。起诉到本院,请求判决依法撤销被告作出的颁发个旧市房权证(私)字第XXXXX产权证的行政行为,酿成本案纠纷。本院认为,被告个旧市房地产管理处系个旧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下属机构,具有法定授权和委托行使全市房产管理、产权登记等法定职责。本案纠纷,系三原告对被告在履行法定职责和过程中,对变更房产登记并颁发产权证书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质疑而引发的。本案审查的内容即是被告对第三人申请变更房产登记并颁发产权证书的资料审查合法性,从本案法律关系的沿革及庭审查明的事实分析,三原告确为个旧市金湖南路XX号X幢X单元XXX号房原共有人白某甲遗产部份的合法继承人,第三人在申请房产变更登记的过程中,隐瞒该事实,致被告审查内容缺失,被告变更房产登记并颁发产权证书的行政行为侵犯了三原告的财产权益,其行政行为应予撤销。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判决如下:撤销被告个旧市房地产管理处2006年4月10日颁发给第三人陆某某、陈某某的个旧市房权证(私)字第XXXXX产权证书。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0元,由被告个旧市房地产管理处交纳。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上诉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审判长 段 文审判员 张树明审判员 潘旭鹏二〇一五年四月二日书记员 郭思成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