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建刑初字第00036号
裁判日期: 2015-04-13
公开日期: 2015-08-04
案件名称
被告人施××犯骗取贷款罪一案刑事判决书
法院
建昌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建昌县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施××
案由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第一款
全文
辽宁省建昌县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5)建刑初字第00036号公诉机关辽宁省建昌县人民检察院。被告人施××,男,××年4月27日出生,汉族,初中文化,无业,现住××。因本案于2014年6月20日被刑事拘留,同年7月15日被取保候审。辩护人杨占成,系辽宁通政律师事务所律师。建昌县人民检察院以建检公诉刑诉(2015)3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施××犯骗取贷款罪,于2015年1月22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建昌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员王爱民出庭支持公诉,建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法定代表人崔昭鹏委托代理人费福廷,被告人施××及其辩护人杨占成均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建昌县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施××采取借用、冒用他人名义,在被借用人、冒用人不知情或者本人不到场的情况下,以养殖名义,于2009年至2011年期间,分别在大屯信用社贷款20笔,本金85万元,在八家子信用社贷款4笔,本金149万元,在巴什罕信用社贷款13笔,本金66.95万元,以上数额总计为300.95万元,施××贷款后改变贷款资金用途,未予偿还,给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案发后施××偿还贷款17万元。指控认为,被告人施××采取欺骗手段骗取贷款,改变贷款资金用途,给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骗取贷款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被告人施××对公诉机关指控其犯骗取贷款罪认罪并悔罪,对指控数额有异议,其没在巴什罕信用社贷款,该贷款是其父亲贷的,自己只是转据,没有实际获得该笔贷款,不应认定其犯罪数额之内。辩护人杨占成辩护意见:一、对施××涉嫌骗取贷款罪罪名没有意见,但对公诉机关指控犯罪事实部分有意见,即巴什罕信用社本金66.95万元,不应计算在施××骗取贷款数额之内,理由如下:因此笔贷款实际借款人是施××父亲施××,施××只是代替父亲进行转据,并且施××也同意,也就是说巴什罕信用社的贷款经过转据之后实际借款人并没有发生变化,借款人仍然是施××,并且施××也同意偿还此笔贷款。另外在此次转据之中,施××并没得到任何的款项,不符合骗取贷款罪构成要件。因此施××涉嫌骗取贷款的事实,是八家子和大屯信用社贷款,并不包括巴什罕作用社的贷款。二、虽然施××构成了骗取贷款罪,但有以下从轻、减轻情节:1、借款一部分用于借款用途养殖,另一部分虽然没有用于养殖,但是做生意,没有吃、喝、玩、乐。只是做生意赔本,没有偿还能力。主观上不是不想偿还而是还不上,因此主观恶性小。2、施××案发后积极还款,已经偿还了大屯信用社的贷款本金和利息17万元。3、对犯罪行为供认不讳,有坦白、当庭认罪情节。4、初次犯罪,积极悔过。5、从罪名本身来说,涉案的法定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是刑法中比较轻微的刑事犯罪。另外信用社放贷部门审批的过错,属于违规放贷导致被告人犯罪,因此犯罪情节较轻。6、如果能从轻处罚,被告人必然会积极主动的还款,将损失降到最低,如果被判实刑,导致无法还款,可能造成更大损失。因此,轻判比重判更利于损失的减小。7、被告人单独抚养两个十几岁的孩子,且孩子和父母都有病,需要被告人照顾,更需要经济上的支持。经审理查明,被告人施××采取借用、冒用他人名义,在被借用人、冒用人不知情或者本人不到场的情况下,以养殖名义,于2009年至2011年期间,分别在大屯信用社贷款20笔,本金85万元,在八家子信用社贷款4笔,本金149万元。被告人施××之父施××于2007年至2009年在巴什罕信用社贷款16笔,本金62万元。施××的62万元贷款于2009年至2011年,以施××亲属的名义转据13笔,转至施××名下贷款本金66.95万元。施××贷款后改变贷款资金用途,未予偿还。案发后施××偿还贷款17万元。上述事实,有被告人施××的供述与辩解,证人李××、刘××、叶×、魏××、魏××、徐××、夏××、王××、赵××、施××等多位证人的证言,以及相关的书证、物证,被告人施××的户籍证明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本院认为,被告人施××采取欺骗手段骗取贷款,改变贷款资金用途,其在大屯信用社、八家子信用社骗取贷款本金234万元,未予偿还,给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其行为已构成骗取贷款罪,应受刑罚处罚。公诉机关指控其在巴什罕信用社骗取贷款13笔,金额66.95万元,经查,上述贷款系其父亲施××原始贷款,无证据显示该贷款实际使用人是施××,而现有证据表明,实际用款人是施××。2009年至2011年施××转据的行为,是民事权利、义务继受问题,受民事法律关系调整,不应作为其骗取贷款的犯罪数额予以惩罚,有悖罪责自负原则,不予支持。被告人施××及其辩护人杨占成此点辩护意见予以采纳。案发后,被告人施××偿还贷款17万元,有具体悔罪表现,可酌情从轻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施××犯骗取贷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400000元。(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至刑满之日止。罚金于本判决生效后三个月内缴纳)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十份。审判长 闫晓峰审判员 赵庆华审判员 陈国斌二〇一五年四月十三日书记员 许春环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