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黔毕中民申字第9号
裁判日期: 2015-04-13
公开日期: 2016-09-01
案件名称
(2015)黔毕中民申字第9号民事裁定书
法院
贵州省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贵州省毕节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再审审查与审判监督
当事人
周恩美,戴永梅,戴定然,张春绪,张新青,朱彩兰
案由
婚约财产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
全文
贵州省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书(2015)黔毕中民申字第9号再审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上诉人):周恩美,女,不识字,农民。再审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上诉人):戴永梅,女,不识字,农民。再审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上诉人):戴定然,男,不识字,农民。被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张春绪,男,小学文化,农民。被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张新青,男,不识字,农民。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朱彩兰,女,不识字,农民。再审申请人周恩美、戴永梅、戴定然因与被申请人张春绪、张新青及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朱彩兰婚约财产纠纷一案,不服本院(2014)黔毕中民终字第613号民事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查,现已审查终结。周恩美、戴永梅、戴定然申请再审称:1、被申请人张春绪诉称与戴永梅订婚,一审时,再审申请人周恩美、戴定然向法院提交了戴永梅的户籍证明,证明被申请人张春绪所诉不实,戴永梅于2000年与赵华结婚,已生育两男一女。且张春绪未提供证据证明其与戴永梅订婚支付过彩礼,申请人周恩美、戴定然的子女并未与张春绪有过订婚的事实,也未曾收过被申请人的钱财。一、二审法院违背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作出错误判决。2、一审法院违反法定程序。被申请人并未诉称其与戴永玉订婚,也未提供证据证明其与戴永玉订婚,根据不告不理原则,一审法院只能在一审原告的诉讼请求范围作出裁判,一审法院擅自处分了当事人的处分权,违反了法定程序,作出不公正的判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二)项之规定,申请对本案予以再审。本院认为:被申请人张春绪以缔结婚姻为目的,给付再审申请人周恩美订婚聘金,再审申请人周恩美一审中认可其收到6000元彩礼,一审根据查明的事实,判决周恩美返还张春绪6000元彩礼并无不当。周恩美在一审庭审时认可其女儿与张春绪谈婚,订婚时收到张春绪6000元彩礼,且有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朱彩兰(介绍人)在一审庭审时的陈述映证,故周恩美、戴定然申请再审称其女儿并未与张春绪有过订婚的事实,也未曾收过被申请人的钱财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信。对于再审申请人称与被申请人张春绪订婚的不是戴永梅,被申请人并未诉称其与戴永玉订婚,也未提供证据证明其与戴永玉订婚,根据不告不理原则,一审法院只能在一审原告的诉讼请求范围作出裁判,一审法院擅自处分了当事人的处分权,违反了法定程序的理由经查亦不能成立,一审法院对于被申请人张春绪主张的彩礼,除认定再审申请人周恩美认可收取的6000元外,其余未作认定,被申请人张春绪谈婚的对象叫戴永梅还是戴永玉并不影响本案的处理,一审根据查明的事实作出判决并未违反法定程序。综上,周恩美、戴永梅、戴定然的再审申请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二)项规定的情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一款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周恩美、戴永梅、戴定然的再审申请。审 判 长 赵 娟审 判 员 陈 林代理审判员 刘光全二〇一五年四月十三日书 记 员 吴 丹 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