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聊刑一终字第13号
裁判日期: 2015-04-01
公开日期: 2015-08-13
案件名称
代某乙、代某乙等犯妨害公务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山东省聊城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代某甲,代某乙,代某丙,代某丁
案由
妨害公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5)聊刑一终字第13号原公诉机关山东省冠县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代某甲,男,农民。因涉嫌犯妨害公务罪于2014年1月28日被刑事拘留,同年3月6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山东省临清市看守所。上诉人(原审被告人)代某乙,男,农民。因涉嫌犯妨害公务罪于2014年3月14日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2日被逮捕。现羁押看守所。原审被告人代某丙,男,农民。因涉嫌犯妨害公务罪于2014年2月21日被刑事拘留,同年3月7日被监视居住。原审被告人代某丁,男,农民。因涉嫌犯妨害公务罪于2014年2月21日被刑事拘留,同年3月6日被取保候审。山东省冠县人民法院审理山东省冠县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代某甲、代某乙、代某丙、代某丁妨害公务一案,于二0一五年一月六日作出(2014)冠刑初字第205号刑事判决。判决书送达后,被告人代某甲、代某乙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上诉人代某甲、代某乙,认为本案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审判决认定,2014年1月13日15时许,被告人代某乙和代某戊在得知犯罪嫌疑人代某戊将被冠县公安局拘留的消息后,在冠县清泉街道办事处代屯村代某戊的山东旭日东升投资有限公司内,商定以点炮的方式聚集代屯村村民,一起到冠县公安局阻止拘留代某戊,随后代某戊、代某己、代某庚等人点炮,村民陆续来到代屯村十字路口,被告人代某甲、代某丙、代某丁听到炮响后亦来到十字路口。代某乙将代某戊在冠县公安局里的事实告知代某甲后,代某甲与代某戊联系后,代某丁驾车载着代某甲、代某丙去冠县公安局。代某甲等三人拿到手机后,看到代某戊上了一辆警车,且警车在其后同向行驶。代某甲遂让代某丁加速行驶,把代某戊在后边警车上的消息告诉给代屯村中间十字路口聚集的村民。代某丁驾车到达代屯村中间十字路口后,代某甲、代某丙、代某丁下车向村民呼喊代某戊在后边警车上,号召大家把警车拦住。村民立即围拢起来,将押解代某戊进行羁押前体检途经该路口的警车拦停。代某甲、代某丙、代某乙、代某丁等人站在警车周围与民警争吵;代某戊下车劝阻村民时,被代某甲、代某丙、代某子(另案处理)拥推出人群,脱离公安机关控制。原审认定上述事实有经一审开庭质证的书证,证人代某戊、王某、代某己、张某、代某庚、代某辛、高某、代某壬、代某癸、代某子证言,冠县公安局民警李某某、吴某某、李某的书面证言,以及原审被告人代某甲、代某乙、代某丙、代某丁的供述与辩解。原审法院认为,被告人代某甲、代某乙、代某丙、代某丁明知公安干警在执行公务,仍聚众拦截、围堵警车,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其行为已构成妨害公务罪,公诉机关的指控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罪名成立。鉴于四被告人庭审中认罪、悔罪,被告人代某丙、代某丁有自首情节,均可酌情从轻处罚,原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的规定,以妨害公务罪分别判处被告人代某甲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判处被告人代某乙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判处被告人代某丙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判处被告人代某丁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判决书送达后,公诉机关不抗诉,原审被告人代某丙、代某丁服判不上诉。原审被告人代某甲、代某乙不服,分别以“一审认定事实不清,请求判处缓刑”和“主观上没有妨害执行公务的意愿,证人证明内容不实”为由提出上诉。经二审审理查明:2014年1月13日,冠县公安局拟对控制在公安局的冠县清泉街道办事处代屯村犯罪嫌疑人代某戊刑事拘留,上诉人代某乙得知此消息后去代某戊在代屯村开办的山东旭日东升投资有限公司,并告知代某戊,二人先后到了公司内,与代某己、代某庚等人商定以点炮的方式聚集代屯村村民,一起到冠县公安局阻止拘留代某戊。随后代某戊、代某己、代某庚等人点炮,数百名村民陆续来到代屯村十字路口,上诉人代某甲以及原审被告人代某丙、代某丁亦来到十字路口。代某甲得知此消息遂与代某戊联系,后由代某丁驾车载着代某甲、代某丙去冠县公安局。代某甲在公安局与代某戊交谈后拿着代某戊的手机与代某丁、代某丙一同返回,三人看到代某戊上了一辆警车,且警车在其后同向行驶。代某甲遂让代某丁加速行驶,欲把代某戊在后边警车上的消息告诉聚集的村民。代某丁驾车到达代屯村中间十字路口后,代某甲、代某丙、代某丁下车向村民呼喊代某戊在后边警车上,让大家把警车拦住。村民立即围拢起来,将押解代某戊进行羁押前体检途经该路口的警车拦停。代某甲、代某丙、代某乙、代某丁等人站在警车周围与民警争吵;代某戊下车劝阻村民时,被代某甲、代某丙、代某子(另案处理)拥推出人群,脱离公安机关控制。后代某辛从警车上拿下代某戊的犯罪嫌疑人体检表,代某乙接过体检表并宣读了有关内容。警车和执行公务的民警被围困长达约两个小时。原审被告人代某丙、代某丁于2014年2月21日到冠县公安局投案。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有:一、证人证言(1)代某戊证言,证实2014年1月13日下午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用警车拉着他去体检经过代屯路口时被代屯村村民拦住,他下车后被拥推出去的事实。(2)代某戊证言,证实3月13日大约中午1点,代某乙将其喊到投资公司,代某乙具体安排,说代某戊被抽血了,可能要被拘留,抓紧点炮的事实。(3)王某甲的证言,证实代某乙将代某戊喊到投资公司在得知代某戊将被公安机关拘留的情况下,二人在投资公司商量、安排点炮聚集本村村民,想把代某戊从公安局里救出来的事实以及警车被拦截时代某甲、代某丙、代某子、代某乙、代某戊在现场事实。(4)代某己证言证实,代某戊因推花砖的事被公安机关讯问,代某乙和代某戊指使代某己等人点炮纠集本村村民准备去公安机关问问怎么回事,后村民将警车拦住,代某乙、代某甲、代某丙站在警车边上和警察吵吵的事实。(4)张某证言证实,2014年1月13日下午两点左右,代某乙和代某戊在代某戊的投资公司里商议代某戊是因为代屯村大家伙的事被逮起来的,要把村民集合起来。(5)代某庚的证言证实,2014年1月13日下午代某乙给他打电话让他到代某戊的投资公司去商量事,到后代某乙安排他和其他人在代屯十字路口及路口北边点炮;警车过来之后代某乙又指挥年轻人拦截警车;最终代某丙、代某子、代某甲用手将代某戊从人群中拥推出去的事实。(6)代某辛证言证实,代某乙、代某戊在代某戊的投资公司里商定点炮聚集村民,把代某戊从公安局要出来;后警车经过,代某乙、代某戊与代某甲、代某丙、代某丁、代某子等拦截警车,与执行公务的警察吵吵;他从警车中拿出一张《犯罪嫌疑人收押体检表》,被代某乙抢走宣读。(7)高某证言证实。看到代某乙,还有几个年轻的男青年在警车被拦截现场。代某乙拿着一张纸,念了几句,然后把纸给代某戊的母亲了。(8)代某壬证言证实,看到代某戊、代某己、代某甲、代某子、代某辛、代某丁他们几个咋呼得比较厉害,有说要砸警车的。代某乙在现场和警车上下来的民警咋呼了。(9)代某癸证言,代某乙在那里吵吵了,吵的什么内容不知道,当时离的比较远。代某戊也在那里拦着警车司机不让司机走,在现场吵吵了,具体吵吵的什么没听清楚。(10)代某子证言证实,他一开始在十字路口那儿点炮,点第二箱的时候听见代某甲喊“代某戊就在这辆警车上嘞,截住它!”,代某子点完第二箱炮后就跑到警车车头前方把警车拦下,接着有很多人围上来要砸警车,然后代某子在那儿大声咋呼“你们为什么抓人呀?”,咋呼一会就去警车南边站着了。看见代某乙在警车的北边和警车上下来的民警说话,有没有其他行为不清楚;代某甲、代某丙、代某丁他们也在警车周围围着,并且在那儿大声地咋呼起哄。(11)冠县公安局民警李某甲、吴某某、李某乙的书面证言证实,2014年1月13日15时许,三人驾驶鲁P×××××警警车带犯罪嫌疑人代某戊到冠县中医院进行拘留前的××查体,行驶至冠县冠宜春路代屯村村内十字路口往东约二三十米处时被一大群代屯村村民拦停,拦截车辆的村民质问民警“你们为什么抓人?他犯了什么法了”,有的还叫嚷“把警车砸了,把警车掀了”等。代某戊下车后被两三个年轻人前拉后推的拥出人群。干警和警车被围困约两个小时。二、被告人供述与辩解(1)代某甲供述,他和代某丙、代某丁将代某戊在后面警车上的消息告诉聚集的代屯村民并让大家把警车拦住,致使代某戊逃脱的事实。(2)代某乙的供述,他得知代某戊在公安局后,便去投资公司,在公司门口遇到代某戊,说:阳阳被逮起来了,咱一块商量商量这事,在投资公司内他与代某戊和几个年轻人就商量,点炮集合本村村民想从公安局将代某戊要出来。下午三四点钟,他到了十字路口处,当时大概二百人,一会代某甲下车喊,大家截住警车,阳阳在警车上,他和村民就把警车围住,代某戊就下来了。代某辛从警车上拿下一张纸,他拿过来看了后,就说犯罪嫌疑人体检表,咋成犯罪嫌疑人了。(3)代某丙的供述,代某甲将代某戊在后面警车中的消息告诉代屯村已聚集的村民,号召大家把警车拦住;后代某戊从警车上下来后,代某丙和代某甲、代某子用手将代某戊推出人群,致使代某戊逃脱;代某子第一个伸开胳膊把警车拦住的。(4)被告人代某丁的供述,他和代某甲、代某丙将代某戊在后面警车中的消息告知代屯村聚集的村民并号召大家把警车拦住,致使代某戊逃脱的事实。三、书证(1)户籍证明,证明代某甲、代某乙、代某丙、代某丁的基本情况。(2)到案经过,证明代某甲、代某乙、代某丙、代某丁的归案情况。以上证据已经一审开庭质证,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代某甲、代某乙及原审被告人代某丙、代某丁等人聚众拦截警车,阻碍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造成犯罪嫌疑人代某戊脱离公安机关管控,其行为均构成妨害公务罪。上诉人代某甲明知村民聚集是为了阻止公安机关拘留代某甲,还将代某甲在警车上的消息告知聚集村民,引起众多村民对警车的围堵,所起作用较大;上诉人代某乙与他人商议点炮聚集村民,在警车被拦停后行为积极,所起作用亦较大,其商定点炮聚集村民的目的是阻止公安机关拘留代某戊,所以其上诉称“主观上没有妨害执行公务的意愿”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关于其提出“证人证言不实”的上诉理由,从一审开庭笔录显示,庭审时已将证人证言出示质证,并听取了上诉人代某乙的质证意见,经查本案证人证言来源合法,上诉人代某乙的该上诉理由亦不能成立。原审考虑二上诉人认罪、悔罪,已作出从轻判处,量刑并无不当,上诉人代某甲要求判处缓刑的意见本院不予采纳。综上,本案应当维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 判 长 张文峰审 判 员 邓秋英代理审判员 幺海军二〇一五年四月一日书 记 员 吴 帆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