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临刑终字第00041号

裁判日期: 2015-04-01

公开日期: 2015-07-03

案件名称

王辉贩卖毒品罪二审裁定书

法院

山西省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山西省临汾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山西省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5)临刑终字第00041号原公诉机关曲沃县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王XX,绰号“胖X”,男,1970年4月14日出生。2014年5月18日因涉嫌犯贩卖毒品罪被沁水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5月30日被沁水县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现羁押于曲沃县看守所。曲沃县人民法院审理曲沃县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王XX犯贩卖毒品罪一案,于二O一四年十二月十五日作出(2014)曲刑初字第119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王XX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上诉人和听取上诉人的上诉理由,认为本案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判认定:被告人王XX与沁水县龙港镇杨河社区杨河住宅小区的孔XX于2008年相识。2014年5月17日13时许,王XX与孔XX电话联系后,在曲沃地震局附近小巷内,以每支50元的价格,卖给孔XX10支盐酸哌替啶(杜冷丁,100mg/支)针剂。当晚23时许,王XX在该小巷内再次向孔XX出售盐酸哌替啶时,被沁水县公安局民警当场抓获,并从王XX身上搜出22支(100mg/支)盐酸哌替啶针剂,黄色块状物2块,计0.23克,白色晶体一包、计0.01克。经鉴定,盐酸哌替啶中含有海洛因成分,黄色块状物中含有咖啡因成分,白色晶体中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采信的证据有:1、书证。①沁水县公安局检查笔录,证明办案民警2014年5月17日16时10分至18时10分对孔XX驾驶的晋EYXX**号轿车进行检查,在驾驶位遮阳板里侧插有一个使用过的针管,针管内有疑似血迹,照相固体,原物提取。在副驾驶座位上有一盒香烟和一支空瓶的针剂,针剂上有“盐酸哌替啶”字样,照相固体,原物提取。座位上的香烟为云烟,烟盒内有一支针剂,上有“盐酸哌替啶”字样,照相固体,原物提取。在副驾驶储物盒内有一皮筋包裹的卫生纸团,内有8支针剂,上均有“盐酸哌替啶”字样,照相固体,原物提取。②沁水县公安局扣押清单,证明扣押了孔XX持有的注射器一支、针剂九支、空针剂瓶一支、小轿车一辆。③沁水县公安局人身检查笔录,证明办案民警2014年5月17日23时许对王XX进行了人身检查,在其外套的口袋内发现标有“盐酸哌替啶”字样的可疑针剂22支,可疑黄色块状物2块,用绿色塑料包装的可疑物品1包,脑心舒口服液9支,氨酚曲马多片4片,并予以扣押。④沁水县公安局扣押清单,证明扣押了王XX持有的可疑针剂22支,可疑黄色块状物2块,用绿色塑料包装的可疑物品1包,可疑液体(标有“脑心舒口服液”)9支,可疑药片(标有曲马多)4片。⑤照片,证明从孔XX车内、王XX身上搜出的盐酸哌替啶等。⑥王XX通话记录清单,证明王XX持155XXXX9279号手机、孔XX持138XXXX7351号手机,从2014年5月11日22时49分45秒至2014年5月17日22时5分58秒共通话38次,通话时间共42分19秒。2、证人证言。①孔XX的证言,证实其于2008年从小胖(王XX)手中购买杜冷丁时与他认识,今年1月份其被释放后,共从小胖手里买过二、三次,二、三十支杜冷丁,每次都是其去曲沃,小胖约定地点。②沁水县公安局民警张XX、武XX出具的抓获材料,证明2014年5月17日中午,在办理孔XX涉嫌敲诈勒索案过程中,发现孔XX驾驶的晋EYXX**奇瑞QQ车上有10支盐酸哌替啶,经审查发现,该盐酸哌替啶系孔XX当日中午在曲沃县城从一绰号“小胖”的人手中以每支50元的价格购买,用于自己注射。当日23时许,根据侦查获得的线索,在曲沃县地震局附近将正在进行毒品交易的王XX当场抓获,在其外衣口袋内发现可疑针剂(容器上有盐酸哌替啶字样)22支,黄色可疑块状物两块,用绿色塑料包装的可疑物品一包,容器上有“脑心舒口服液”字样的可疑液体9支,包装上有“氨酚曲马多片”字样的片剂4片,并将上述物品予以扣押。3、鉴定意见。晋城市公安局(晋市)公鉴(理化)字(2014)403号理化检验报告,证明从孔XX驾驶的晋EYXX**号车上查获的盐酸哌替啶针剂中检出海洛因成分,从王XX身上查获的盐酸哌替啶针剂中检出海洛因成分,从可疑黄色块状物中检出咖啡因成分,从可疑白色晶体中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4、被告人供述。被告人王XX在侦查机关供述,证实2014年5月17日其卖给孔XX6支杜冷丁,孔XX给了200多元钱。5月17日当晚,准备卖给孔XX20支杜冷丁时被公安机关抓获。原判认为,被告人王XX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贩卖毒品,其行为侵犯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构成贩卖毒品罪。被告人王XX在二次向孔XX贩毒时被当场抓获,属犯罪未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四款、第二十三条之规定,判处:被告人王XX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5000元。上诉人王XX以涉案针剂是其父亲治病剩余的,不应定性为贩卖毒品罪,原判量刑过重,请求减轻处罚为由,提出上诉。经审理查明,原判认定的事实清楚,所采信的证据均经一审法院庭审质证,证据确实、充分,本院对此予以确认。关于上诉人王XX所提上诉理由,经查:上诉人王XX贩卖毒品给孔XX的事实,有侦查机关查获扣押的毒品、抓获经过、鉴定结论、证人孔XX的证言及被告人王XX的供述等证据相互印证予以证实,其行为符合贩卖毒品罪的构成要件,所贩卖毒品的来源,不影响对其行为性质的认定。原判依据其犯罪事实和情节,量刑并无不当。故其上诉理由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认为,原判认定上诉人王XX犯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法应予维持。上诉人王XX所提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 判 长  杨 锐审 判 员  徐 渊代理审判员  梁祥伟二〇一五年四月一日书 记 员  康 曼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