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绵刑终字第72号

裁判日期: 2015-04-01

公开日期: 2015-06-07

案件名称

钟昆、杨琴犯贩卖毒品罪一案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四川省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四川省绵阳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杨琴,钟昆

案由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四川省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5)绵刑终字第72号原公诉机关安县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杨琴,女,生于1996年1月19日,汉族,四川省安县人,初中肄业,无业。因涉嫌贩卖毒品罪,于2014年9月3日被安县公安局刑事拘留,2014年9月29日被依法执行逮捕。现羁押于绵阳市看守所。辩护人程蟒,四川道融民舟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被告人钟昆,男,生于1964年9月17日,汉族,四川省安县人,初中文化,无业。因吸毒成瘾,经安县公安局决定,于2014年8月29日被强制隔离戒毒;因涉嫌贩卖毒品罪,经原审法院决定,于2015年1月7日被依法执行逮捕。现羁押于安县看守所。安县人民法院审理安县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钟昆、杨琴犯贩卖毒品罪一案,于2015年1月27日作出(2015)安刑初字第15号刑事判决。宣判后,原审被告人杨琴不服,向本院提出上诉。本院于2015年2月6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3月26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绵阳市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覃敏出庭履行职务,上诉人杨琴及其辩护人程蟒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查明,2014年8月27日,被告人杨琴和买主钟某约定在被告人钟昆位于安县塔水镇阳光小区的住房内交易价值200元的甲基苯丙胺(冰毒)。2014年8月28日凌晨,被告人钟昆、杨琴等待前来购买甲基苯丙胺(冰毒)的买主钟某的过程中,被公安机关抓获。此后,公安机关从被告人钟昆身上及住处查获白色晶体状物及红色药丸。经称重,查获的白色晶体状物净重7.03克(其中,用于当天和买主钟某交易的白色晶体状物净重0.35克),查获的红色药丸净重1.19克。经绵阳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鉴定,从查获的白色晶体状物中检出含有甲基苯丙胺,从红色药丸中检出含有甲基苯丙胺和咖啡因。现被查获的毒品已经由安县公安局禁毒缉毒大队上缴绵阳市公安局禁毒缉毒支队入库。另查明,2014年6月至8月,被告人钟昆、杨琴还向钟某、秦某和陈兰某等人贩卖甲基苯丙胺(冰毒)。1.2014年7月的一天,被告人钟昆向被告人杨琴提供甲基苯丙胺(冰毒),由被告人杨琴在安县塔水镇“钟爱一生”婚纱店附近以500元的价格向钟某贩卖甲基苯丙胺(冰毒)1.6克。2.2014年8月初的一天,被告人钟昆向被告人杨琴提供甲基苯丙胺(冰毒),由被告人杨琴在安县塔水镇阳光小区被告人钟昆的家中,以100元的价格向钟某贩卖甲基苯丙胺(冰毒)0.2克。3.2014年8月24日,被告人钟昆向被告人杨琴提供甲基苯丙胺(冰毒),由被告人杨琴在安县塔水镇阳光小区被告人钟昆的家中,以100元的价格向钟某贩卖甲基苯丙胺(冰毒)0.3克。4.2014年8月22日,被告人钟昆在安县塔水镇阳光小区楼下向秦某贩卖0.2克甲基苯丙胺(冰毒),秦某以一辆红色嘉陵牌125型摩托车作为抵押,后被告人钟昆将该摩托车作价260元变卖。5.2014年8月14日,被告人钟昆在安县塔水镇地震板房区,以200元的价格向秦某贩卖0.5克甲基苯丙胺(冰毒)和麻古1颗。6.2014年8月24日,被告人钟昆在安县塔水镇阳光小区楼下,以200元的价格向陈兰某贩卖0.5克甲基苯丙胺(冰毒)。还查明,2014年8月28日,安县公安局决定对被告人钟昆、杨琴涉嫌贩卖毒品罪一案进行立案侦查。鉴于被告人钟昆长期吸食毒品,严重成瘾,为防止被告人钟昆毒瘾发作以及毒瘾发作后及时就医,同时亦为保障后期诉讼的正常进行,2014年8月29日,安县公安局决定对被告人钟昆强制隔离戒毒,并于同日将被告人钟昆送四川省绵阳强制隔离戒毒所。原审判决采信下列经庭审质证的证据认定上述事实: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抓获经过、情况说明、扣押决定书、扣押清单、毒品称量记录报告及照片、毒品入库清单、辨认笔录、鉴定意见、手机截图照片、通话清单、户籍资料、视听资料、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检查证、检查笔录及检查视频截图、证人秦某、张某某、尹某、李某某和罗某某等的证言以及被告人钟昆、杨琴的供述和辩解等。原判认为,被告人钟昆系以贩养吸的被告人,其被查获的毒品数量应认定为其犯罪的数量,故被告人钟昆贩卖甲基苯丙胺(冰毒)的数量为11.02克,但考虑到被告人钟昆自己吸食毒品的情节,在量刑时可酌情从轻处罚。从被告人钟昆住处及身上查获的毒品系被告人钟昆所有,就该部分毒品数量,被告人杨琴不承担刑事责任。被告人钟昆与秦某和陈兰某交易毒品的行为,系被告人钟昆的个人行为,被告人杨琴不承担刑事责任。综上,被告人杨琴对与钟某进行的四次贩卖毒品的数量承担刑事责任,毒品数量应当认定为2.45克。关于主从犯的认定。被告人钟昆、杨琴与钟某进行的四次毒品交易,系被告人杨琴和钟某约定交易的时间、地点和金额,被告人钟昆提供用于交易的毒品,而后再由被告人杨琴与钟某进行交易。被告人钟昆、杨琴在整个毒品交易过程中,被告人钟昆作为毒品的提供者,被告人杨琴作为毒品交易的联络者和参与者,二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相当,缺失任一环节,毒品交易均无法完成,故在本案中不宜区分主从犯。关于刑期折抵的问题。2014年8月28日凌晨,被告人钟昆被抓获后,安县公安局以其涉嫌贩卖毒品罪进行立案侦查。因被告人钟昆长期吸食毒品,严重成瘾,为防止被告人钟昆毒瘾发作以及毒瘾发作后及时就医,同时亦为保障后期诉讼的正常进行,2014年8月29日,安县公安局决定对被告人钟昆强制隔离戒毒,并于同日将被告人钟昆送四川省绵阳强制隔离戒毒所。在被告人钟昆被强制隔离戒毒期间,安县公安局亦未停止对被告人钟昆涉嫌贩卖毒品罪的刑事侦查活动。综上所述,被告人钟昆被决定强制隔离戒毒的羁押的行为事实与需要折抵本刑的犯罪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其被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间应当折抵本罪的刑期。综上所述,被告人钟昆、杨琴非法向他人贩卖甲基苯丙胺(冰毒),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和罪名成立,应予以支持。被告人钟昆、杨琴在到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坦白,依法可以从轻处罚。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三款、第四款、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七条、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之规定,判决:一、被告人钟昆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二、被告人杨琴犯贩卖毒品,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上诉人杨琴及其辩护人的辩解、辩护意见是,杨琴在其参与的共同犯罪中起次要和辅助作用,应认定为从犯并适用缓刑。绵阳市人民检察院的意见是,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建议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院认为,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杨琴在其参与的四次贩卖毒品给钟某的共同犯罪中作为毒品交易的联络者和参与者,其与原审被告人钟昆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相当,上诉人杨琴及其辩护人的辩解、辩护关于意见杨琴在该其共同犯罪中起次要和辅助作用,是从犯的的辩解、辩护意见与本院认定的事实不符,本院不予采纳。原判决认定的事实、证据和适用的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应予以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一)项即“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的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判长  蒋明文审判员  周 坚审判员  代 艳二〇一五年四月一日书记员  王 渊 来源: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