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遵市法民一终字第271号
裁判日期: 2015-02-09
公开日期: 2015-06-30
案件名称
苟体刚等与苟体海等确认合同效力纠纷民事二审判决书
法院
贵州市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贵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苟体刚,黄光群,苟体海,苟国海,苟国江
案由
确认合同效力纠纷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贵州省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遵市法民一终字第271号上诉人(原审原告)苟体刚,男,汉族,贵州省桐梓县人。上诉人(原审原告)黄光群,女,汉族,贵州省桐梓县人,系苟体刚之妻。委托代理人税远平,贵州名城(桐梓)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苟体海,男,汉族,贵州省桐梓人。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苟国海,男,汉族,贵州省桐梓县人,系两上诉人之子。原审第三人苟国江,男,汉族,贵州省桐梓县人,系两上诉人之长子。上诉人苟体刚、黄光群因与被上诉人苟体海、苟国海、原审第三人苟国江确认合同效力纠纷一案,不服贵州省桐梓县人民法院(2014)桐法民初字第2700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苟体刚与黄光群系夫妻,共生育苟国永、苟国海和苟国江三名子女,与苟体海系同村同组村民。苟体刚与黄光群夫妇与三名子女及叔父母苟庭方、李全英共同居住在位于桐梓县官仓镇三合村沙角组(原青阳村岩上组)的一栋老房屋内。后苟体刚与黄光群在其老房屋旁的宅基地[编号:桐国土集建(98)字第1688号]修建案涉一楼一底房屋一栋。2007年9月24日前,苟庭方、李全英陆续去世、苟国永因婚外嫁,争议房屋由苟体刚与黄光群夫妇及苟国海、苟国江在内居住。2007年9月24日,苟国江与在外务工的父母兄弟商量后,以苟国海的名义与同村村民即苟体海签订《售购住房协议》,约定以44800元的价格将案涉一楼一底房屋出售给苟体海,该协议由地邻范德华执笔,并经该村主任付辅兴、组长苟体学、苟体刚之弟苟体勇、苟体海之弟苟体亮和内弟李祥荣(又名李祥云)以及地邻黄天永等人在场见证,由苟国江与苟体海在《售购住房协议》上签字确认;协议签订后,苟体海当即向苟国江支付房款44800元,后苟体海搬入案涉房屋内居住生活至今。2008年2月份,苟体刚、黄光群及苟国海均回家过春节,苟国海在苟体海持有的《售购住房协议》上补捺手印予以确认,并将案涉房屋的宅基地使用证原件交给苟体海。2014年6月,因苟体海在案涉一楼一底房屋上加盖房屋与苟体刚、黄光群发生纠纷,二人遂诉至法院,请求判决确认苟体海及苟国海于2007年9月24日签订的《售购住房协议》无效,并由苟体海立即返还其位于桐梓县官仓镇三合村沙角组的一楼一底自建房屋。另查明:苟体海所购的案涉一楼一底房屋(靠桐梓方向)与老房屋(靠官仓方向)相连相通;老房屋现已翻修为五层楼房一栋;苟体刚与黄光群在外务工,但每年均回家过春节。原审法院认为,苟国江系苟体刚、黄光群之子,作为家庭共同成员,代表其弟即苟国海,在村、组代表、地邻及双方亲属见证下,与苟体海签订《售购住房协议》;苟国海事后在该协议上捺印确认,并将宅基地使用证原件交给苟体海;双方按约定各自履行完钱、房、证的交付;苟体海实际占有使用案涉房屋距今已达七年之久,足以证明苟国海与苟体海签订的《售购住房协议》系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且该协议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合同无效情形,故该《售购住房协议》合法有效。苟体刚与黄光群主张不知晓上述房屋买卖,苟国海与苟体海系恶意串通,经查,苟体海购买案涉房屋时,苟国江虽未出示苟体刚与黄光群的书面委托手续,但根据苟国海和苟国江系其子、家庭成员共住一栋房屋的事实,结合证人范德华、黄天永、苟体学、苟体亮、李祥荣的证言,足以证明苟体刚与黄光群子女出售案涉房屋时得到了其父母同意和授权。苟体刚与黄光群虽在外务工,但每年均回家过春节,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从未向苟体海提出过异议,现称其不知案涉房屋被卖,有悖常理、有违诚信;苟体海以合理对价购买案涉房屋,并未损害苟体刚与黄光群利益,苟体刚与黄光群称苟国海与苟体海恶意串通,非法转让案涉房屋与事实不符,故对其要求确认《售购住房协议》无效并由苟体海返还案涉房屋的请求,原审法院不予支持。苟体刚与黄光群所持的苟国海对涉案房屋无处分权、所签协议无效的理由,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之规定,原审法院不予支持。据此判决:驳回苟体刚、黄光群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60元,减半收取30元,由苟体刚、黄光群承担。一审宣判后,苟体刚、黄光群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称:1、苟国江与苟国海将争议房屋出售给苟体海,并未征求过我们的意见,我们在外务工,没有电话,不常回家,他们蒙骗我们是出租,原审根据几名证人的证言认定出卖房屋已获得我们的授权与事实不符;2、原审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的规定属于适用法律错误;3、苟国海为无权处分人,争议房屋的真正所有权人苟体刚与黄光群并未对《售购住房协议》予以追认,原审法院适用“表见代理”的规定予以裁判于法无据。本院查明事实与一审认定一致。本院认为,根据上诉人的上诉意见,本案争议的焦点为:《售购住房协议》是否有效及苟体海是否应当返还苟体刚与黄光群争议房屋。虽然苟体刚与黄光群作为争议房屋的所有权人在苟体江以苟国海的名义与苟体海签订《售购住房协议》时在外务工,并未在协议上签字,但是根据当时见证该协议签订过程的村组代表、地邻及双方亲属的证言以及苟国海在签订协议的当年春节与苟体刚、黄光群均回家过年并由苟国海在《售购住房协议》补捺手印同时将争议房屋的宅基地使用证原件交给苟体海、苟体刚与黄光群每年回家过年且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并未对此提出异议、苟体刚等家庭成员共住一栋房屋等事实,苟体刚与黄光群称其对《售购住房协议》的签订毫不知情、苟国海与苟体海系恶意串通与事实不符,原审法院据此认定其子女出售争议房屋时得到了其同意和授权符合实际,本院予以确认。原审未适用表见代理规则,故苟体刚与黄光群认为原审适用表见代理的规定裁判错误的上诉理由与事实不符,本院不予采信。《售购住房协议》系苟国海代表苟体刚及黄光群与苟体海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下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达成,系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未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依法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三条关于“当事人一方以出卖人在缔约时对标的物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的规定,对苟体刚与黄光群以苟国海系无权处分人为由认为《售购住房协议》无效的主张以及原审法院适用法律错误的上诉理由,本院不予支持。苟体海基于合法的房屋买卖合同、在支付了合同约定的对价后对争议房屋享有所有权,苟体刚与黄光群请求其返还争议房屋于法无据,本院不予支持。综上,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本院予以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60元,由苟体刚与黄光群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佘 异代理审判员 李艳丽代理审判员 卢晓鹏二〇一五年二月九日书 记 员 汪建霞 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