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泰中刑终字第00010号

裁判日期: 2015-02-06

公开日期: 2015-02-15

案件名称

陈志斌、周某等聚众斗殴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江苏省泰州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陈某甲,陈志斌,周某,韩某,梁某,彭某,万某

案由

聚众斗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5)泰中刑终字第00010号原公诉机关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陈某甲,男,无业。因涉嫌犯聚众斗殴罪,于2014年4月29日被刑事拘留,同年5月15日被取保候审,同年11月11日经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法院决定逮捕,同日执行逮捕。现羁押于泰州市看守所。辩护人陈杰,江苏海信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被告人陈志斌,男,1988年5月7日出生,汉族,无业。曾因寻衅滋事罪,于2007年5月11日被行政拘留十日。因涉嫌犯聚众斗殴罪,于2014年3月10日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16日被逮捕。现羁押于泰州市看守所。原审被告人周某,男,无业。因涉嫌犯聚众斗殴罪,于2014年4月8日被刑事拘留,同月25日被取保候审,同年11月11日经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法院决定逮捕,同日执行逮捕。现羁押于泰州市看守所。原审被告人韩某,男,无业。因涉嫌犯聚众斗殴罪,于2014年5月23日被刑事拘留,同年6月5日被取保候审。原审被告人梁某,男,无业。因涉嫌犯聚众斗殴罪,于2014年4月23日被刑事拘留,同月25日被取保候审。原审被告人彭某,男,无业。因涉嫌犯聚众斗殴罪,于2014年4月2日被取保候审。原审被告人万某,男,无业。因涉嫌犯聚众斗殴罪,于2014年3月31日被取保候审。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法院审理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陈志斌、周某、陈某甲、韩某、梁某、彭某、万某犯聚众斗殴罪,于2014年12月9日作出(2014)泰海刑初字第189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陈某甲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上诉人,听取辩护人的意见,认为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审判决认定:2013年12月3日22时许,被告人陈志斌因被告人周某向其索要人民币200元,双方发生口角,被告人周某纠集被告人万某、彭某、陈某甲、梁某等人至被告人陈志斌住处,与被告人陈志斌、韩某以及刘某某、陈某乙(均另案处理)发生争执,双方发生互殴,陈某乙持菜刀将被告人陈某甲脸划伤,后被告人周某等人逃离现场。被告人陈志斌与被告人周某电话相约斗殴。被告人陈志斌携带砍刀等器械与被告人韩某及刘某某、陈某乙等人寻找被告人周某等人未果。其间,被告人周某、陈某甲、彭某等人经商量让其友陈某乙找被告人陈志斌一方打探情况。次日凌晨1时许,被告人周某、万某、彭某、陈某甲、梁某等人在某KTV门口看到陈某乙即追打。被告人陈志斌等人见状即开车将陈某乙接上车,被告人陈某甲持钢管刀、被告人彭某持饮料瓶追砸被告人陈志斌等人驾驶的汽车,被告人陈某甲用钢管刀将汽车尾灯砸坏。后被告人陈志斌等人又折返至凤城天下KTV门口,被告人陈志斌、韩某及刘某某、陈某乙等人下车后持砍刀与被告人周某、陈某甲、万某等人斗殴,被告人陈某甲持钢管刀,被告人万某、梁某持砖头应战,斗殴过程中被告人陈志斌用砍刀将被告人万某头部和脸部砍伤。经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万某的伤情构成轻微伤。案发后,被告人周某、万某、彭某、梁某、陈某甲、韩某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以上事实,有经庭审举证、质证的证人陈某乙、丁某等人证言,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归案经过,情况说明以及被告人陈志斌、周某、陈某甲、彭某、韩某、梁某、万某的供述等证据证实。原审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陈志斌、周某、陈某甲、彭某、韩某、梁某、万某结伙持械斗殴,其行为均已构成聚众斗殴罪,均应依法惩处。被告人陈志斌有劣迹,酌情从重处罚。被告人周某、陈某甲、韩某、梁某、彭某、万某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均属自首,依法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被告人陈志斌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坦白,依法对其从轻处罚。结合被告人韩某、梁某、彭某、万某其住所地社区矫正机构的意见,均可给予一定的缓刑考验期限。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第一款、第三款,第七十二条之规定,以聚众斗殴罪,分别判处被告人陈志斌有期徒刑四年;判处被告人周某有期徒刑三年;判处被告人陈某甲有期徒刑二年七个月;判处被告人韩某有期徒刑二年七个月,缓刑三年;判处被告人梁某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缓刑二年六个月;判处被告人彭某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缓刑二年六个月;判处被告人万某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缓刑二年六个月。上诉人陈某甲上诉称,其系被纠集参与犯罪,仅为吓唬陈某乙等人持刀砸了对方的车尾灯,其并未实际使用刀具参与斗殴,一审量刑过重,请求二审对其改判缓刑。其辩护人亦提出相同的辩护意见,另认为陈某甲并无斗殴的主观故意,在意外遇到对方后砸打车辆的目的是赶走对方,陈志斌一方持刀砍人时,陈某甲亦未积极应战,仅是进行防卫,一审事实认定有误,罪名定性有误。二审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原审相一致,原审认定事实所援引的证据均经过原审庭审举证、质证,具有证明效力,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陈某甲受原审被告人周某纠集,伙同原审被告人梁某、万某、彭某与原审被告人陈志斌、韩某等人结伙持械斗殴,其行为均构成聚众斗殴罪,且系共同犯罪。其中原审被告人陈志斌、周某系首要分子,上诉人陈某甲及原审被告人韩某、梁某、万某、彭某系积极参加者。原审被告人陈志斌有劣迹,酌情从重处罚。上诉人陈某甲及原审被告人周某、韩某、梁某、彭某、万某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均属自首,依法对其减轻处罚。原审被告人陈志斌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坦白,依法对其从轻处罚。关于上诉人陈某甲及其辩护人所提“陈某甲系被纠集参与犯罪,主观上出于防卫而持刀砸对方车辆,且未持刀殴打对方人员,一审认定事实及定性有误”的上诉理由及辩护意见,经查,上诉人陈某甲跟随周某与陈志斌等人发生争执时,脸部被陈某乙划伤,在知道陈志斌与周某相约斗殴后,其亦想报复对方,从家中取了钢管刀随身携带,在看到陈某乙后持刀追赶,陈某乙被对方人员接上车后持刀追砸车辆,致车尾灯损坏,在对方人员折返斗殴过程中亦持刀应战,上述事实有多名同案犯及其本人的供述予以证实,可见其斗殴意图明显,并非防卫性质,依法应认定为聚众斗殴罪,故对此上诉理由及辩护意见不予采纳。关于上诉人陈某甲及其辩护人所提“一审量刑过重,二审可对其改判缓刑”的上诉理由及辩护意见,经查,上诉人陈某甲虽系被纠集参与斗殴,但在整个犯罪过程持械斗殴,行为积极,具有一定的主观恶性,对其不宜适用缓刑,故对此上诉理由及辩护意见不予采纳。综上,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准确,并根据案件性质、陈某甲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及其所具有的法定、酌定情节对其作出判决,量刑适当,且审判程序合法,依法应予维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 判 长  周军生审 判 员  张荣明代理审判员  徐 佼二〇一五年二月六日书 记 员  叶 磊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