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厦刑执字第176号
裁判日期: 2015-02-16
公开日期: 2015-03-02
案件名称
何华青非法经营罪刑罚变更刑事裁定书
法院
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福建省厦门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刑罚变更
当事人
何华青
案由
非法经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第八十一条第一款,第八十一条第一款,第八十三条第一款,第二百六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六十二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十六条第一款
全文
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5)厦刑执字第176号罪犯何华青,男,1985年10月18日出生,汉族,大专文化,户籍地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现在福建省厦门监狱服刑。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于2011年12月19日作出(2011)思刑初字第874号刑事判决,以被告人何华青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三个月(刑期自2011年6月9日起至2016年9月8日止),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判决生效后于2012年2月16日交付执行。执行机关福建省厦门监狱于2015年1月22日提出假释建议书,建议对罪犯何华青予以假释,报送本院审理。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经书面审理及提讯罪犯何华青,现已审理终结。执行机关福建省厦门监狱提出,罪犯何华青在考核期内确有悔罪表现:能认罪服法,自觉遵守各项监规纪律,按《罪犯改造行为规范》严格约束自己。认真参加“三课”学习,考试成绩良好。积极参加劳动改造,遵守劳动纪律,较好完成改造任务。在2012年2月16日至2014年10月为期33个月的考核期内,累计获嘉奖折合系数19.2个,其中一级达标1个、二级达标7个、三级达标17个、四级达标5个、五级达标2个。2013年被评为监狱改造积极分子。执行机关建议对其予以假释。经审理查明,罪犯何华青在福建省厦门监狱服刑期间,能认罪悔罪;认真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思想、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在2012年2月16日至2014年10月为期33个月的考核期内,累计获嘉奖折合系数19.2个。2013年被评为监狱改造积极分子。2014年2月19日、3月6日、3月17日分别向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缴交罚金人民币60000元、7000元、33000元,合计缴交罚金人民币100000元。上述事实有下列证据为证:1、厦门监狱《服刑人员月考核表》33张,证明何华青在2012年2月16日至2014年10月为期33个月的考核期内能遵守监规、参加“三课”学习,完成生产任务,共获得一级达标1个、二级达标7个、三级达标17个、四级达标5个、五级达标2个;2、2012年、2013年厦门监狱《罪犯评审鉴定表》各1份,证明何华青在考核期间能认罪悔罪,接受教育改造,获得分监区、监区及监狱的肯定;3、2013年厦门监狱《罪犯改造积极分子审批表》1份,证明何华青在考核期间因改造表现良好,2013年被评为监狱改造积极分子;4、厦门监狱罪犯“三课”学习报告单、规范考试、《民法通则》、《传统文化》、《安全生产》、《国情国策》、《认罪服法与悔罪》等考试试卷,证明何华青能认真参加思想教育学习,考试成绩良好;5、罪犯何华青于2014年10月28日提交的《假释申请报告》、《认罪服法材料》,证明其深刻认识到自己违法犯罪行为给社会造成的危害,认真接受教育改造,主观上希望早日获得假释,并保证假释后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不再危害社会;6、罚金缴纳收据3份,证实何华青分别于2014年2月19日、3月6日、3月17日向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缴清罚金人民币100000元。另查明,罪犯何华青经常居住所在地基层组织和社区矫正机构同意对何华青进行监督管理,何华青的妻子吴小羊有固定住所和经济条件,愿意作为担保人提供何华青假释期间的生活条件并协助对其进行监管。上述事实有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司法局于2013年12月出具的《调查评估意见书》、余干县枫港乡西坪村民委员会于2014年3月出具的《监管帮教书》及家庭关系证明,以及吴小羊提交的假释具保书及收入证明、提讯笔录等为证。上述证据经本院书面审查,查证属实。本院认为,罪犯何华青已执行原判刑期一半以上,其在服刑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可以假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第八十三条,第二百六十二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第五条第一、二款、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裁定如下:对罪犯何华青予以假释(假释考验期限自假释之日起计算,即自2015年2月16日起至2016年9月8日止)。本裁定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审 判 长 吴 琦代理审判员 庄 磊代理审判员 郑阿寒二〇一五年二月十六日代书 记员 陈雅萍附:本案所适用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第八十三条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的,或者发现了判决的时候所没有发现的罪行,由执行机关移送人民检察院处理。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应当依法予以减刑、假释的时候,由执行机关提出建议书,报请人民法院审核裁定,并将建议书副本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第五条人民法院审理减刑、假释案件,除应当审查罪犯在执行期间的一贯表现外,还应当综合考虑犯罪的具体情节、原判刑罚情况、财产刑执行情况、附带民事裁判履行情况、罪犯退赃退赔等情况。人民法院审理假释案件,除应当审查第一款所列情形外,还应当综合考虑罪犯的年龄、身体状况、性格特征、假释后生活来源以及监管条件等影响再犯罪的因素。第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被报请减刑、假释罪犯符合法律规定的减刑、假释条件的,作出予以减刑、假释的裁定;(二)被报请减刑的罪犯符合法律规定的减刑条件,但执行机关报请的减刑幅度不适当的,对减刑幅度作出相应调整后作出予以减刑的裁定;(三)被报请减刑、假释罪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减刑、假释条件的,作出不予减刑、假释的裁定。在人民法院作出减刑、假释裁定前,执行机关书面申请撤回减刑、假释建议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来源: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