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浙绍刑终字第21号

裁判日期: 2015-02-15

公开日期: 2015-04-15

案件名称

郑红梅合同诈骗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浙江省绍兴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郑红梅

案由

合同诈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5)浙绍刑终字第21号原公诉机关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郑红梅,农民。因涉嫌犯合同诈骗罪于2013年9月26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1日被监视居住(公安机关指定居所),同月9日被取保候审,2014年10月21日被逮捕。现羁押于绍兴市看守所。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法院审理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郑红梅犯合同诈骗罪一案,于2014年12月16日作出(2014)绍越刑初字第1242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郑红梅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认为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判认定: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道七六丘海涂的虾塘分为北畈和南畈,其中北畈又分东面和西面。七六丘北畈东面虾塘归新建村和杜家村所共有,其中新建村占80亩,杜家村占140亩;北畈西面虾塘归中利村所有,占285亩;南畈虾塘归中利村和杜家村所共有,其中中利村占132亩,杜家村占48亩。其中中利村与杜家村均规定,其村所属的上述虾塘必须经过招投标程序予以发包,而只有其村所属村民才有投标资格。2008年沈法明承包了上述七六丘548.5亩虾塘,承包期为2008年1月12日至2013年1月11日。2010年10月2日,被告人郑红梅与鲁东亮合伙从沈法明处转包了尚余二年承包期的上述位于七六丘海涂虾塘共计548.5亩(其中中利村285.5亩、新建村80亩、杜家村183亩)。被告人郑红梅与鲁东亮又将上述548.5亩虾塘分别转租给骆春海、余又中等人养殖。2012年7月,被害人赵某甲与张某甲欲承包虾塘养虾,遂与同村的被告人郑红梅商量,并请被告人郑红梅帮忙留意、介绍合适的虾塘。被害人徐某亦表示要与被害人赵某甲、张某甲一起承包虾塘。同年10月,被告人郑红梅电话联系被害人赵某甲、张某甲二人,并带二被害人去沥海七六丘北畈东面现场看虾塘,期间,被告人郑红梅表示在此地其有280亩虾塘,其中200亩可以由被害人赵某甲、张某甲二人承包。被害人赵某甲、张某甲二人表示将与被害人徐某一道承包该200亩虾塘,被告人郑红梅应允。后被害人赵某乙、张某乙亦向被害人赵某甲、张某甲二人提出想加入承包虾塘,被害人赵某甲、张某甲二人遂向被告人郑红梅说了该情况,被告人郑红梅表示当时所说的200亩虾塘可以给被害人赵某甲、张某甲、赵某乙、张某乙四人承包,被害人徐某所需的虾塘其会另想办法。同月,被告人郑红梅因资金周转困难,为续包七六丘中利村所属虾塘缴纳投保押金,先后向吴建国、赵志娟各借款人民币40万元,但未能按约归还。同年11月5日,被告人郑红梅通过中利村村民王国庆再次获得了该村七六丘所属虾塘的65%的承包权,共计约271亩,并由被告人郑红梅的妹夫周元呈出面与王国庆签订了虾塘承包协议。同日,因被告人郑红梅拖欠原租用虾塘养虾的骆春海、余又中等人收虾款,遂将从王国庆处承包来的全部虾塘继续租给骆春海、余又中等人承包,承包期为二年,大部分承包款用于抵销欠款。同时,被告人郑红梅明知其与鲁东亮所共同承包的位于七六丘杜家村、新建村所属263亩虾塘即将到期,需要重新招投标,自己已无权转包其已经负债无力偿还的情况下,仍以需先行收取虾塘承包款为名,向被害人赵某甲、张某甲、赵某乙、张某乙四人骗取为期两年,每人人民币20万元的虾塘承包款。11月15日,被害人赵某甲通过银行转账以及被害人张某甲、赵某乙、张某乙三人以现金支付的形式将共计人民币80万元的虾塘承包款交给被告人郑红梅。被告人郑红梅仍故意隐瞒上述虾塘需要重新招投标的情况,亦未将所得的80万元用于支付杜家村七六丘虾塘的投标押金,而是于同日下午将其中的人民币418000元以银行转账的形式还给了债权人吴建国。同月29日,被告人郑红梅又以相同手段骗取被害人徐某共计人民币20万元的虾塘承包款,并于同日将上述20万元通过银行转账的形式还给了债权人赵志娟。2012年年底,原先鲁东亮与被告人郑红梅合租的七六丘北畈新建村所属的80亩虾塘,由鲁东亮个人续租;2013年2月4日,杜家村所属的塘188亩(包括虾塘183亩)发包给潘烈炎,承包期五年,2013年5月22日,潘烈炎将其从杜家村承包来的土地转包给了杜小明。至案发,被告人郑红梅未有虾塘承包给被害人赵某甲、张某甲、赵某乙、张某乙、徐某等五人,亦未将上述款项归还各被害人,且有近40万元去向不明。2013年9月25日21时许,被告人郑红梅在绍兴市柯桥区沃德酒店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到案后,被告人郑红梅退赃人民币10万元。原判确认了相应证据。原审根据上述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判决:一、被告人郑红梅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元一万五千元;二、公诉机关移送本院扣押被告人郑红梅的人民币100000元,在本判决生效后分别发还给被害人赵某甲、张某甲、赵某乙、张某乙、徐某各20000元。原审被告人郑红梅上诉提出:其没有诈骗故意,也没有实施诈骗行为。经审理查明,原判认定原审被告人郑红梅合同诈骗的犯罪事实清楚,有原公诉机关提交,并经一审庭审质证、认证的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渔塘转让协议,中利村海涂土地经营权承包合同书、海涂土地承包投标须知,杜家村海涂土地承包招标公告、投标报名登记表、中标通知书回执、杜家村海涂土地经营权承包合同书,转包合同,新建村海涂土地承包协议、虾塘承包转让协议,收条、银行账户、银行卡业务回单、银行账户明细,情况说明,扣押、移送物品清单,抓获经过、户籍证明以及被告人郑红梅供述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二审对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证据予以确认。关于被告人郑红梅的上诉理由,经查,在客观上,被告人郑红梅隐瞒自己承包的虾塘期限已到的事实,使被害人相信其有虾塘可以出租,继而采用与被害人签订虾塘承租合同的方式,取得被害人的虾塘承包费,致使被害人财产损失,因此被告人郑红梅的行为与被害人财产损失的结果具有因果关系,应当对被害人的该财产损失承担责任;在主观上,被告人郑红梅明知无履行能力,仍实施上述欺诈行为,且将骗得的钱款部分用于归还债务,部分拒不交代去向,应认定其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综上,被告人郑红梅的行为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故对被告人郑红梅提出的上诉理由本院不予采纳。本院认为,原审被告人郑红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对原审人民法院认定原审被告人系初犯、案发后退缴了部分赃款等量刑情节,酌情对其从轻处罚,经查属实,本院予以确认。原审判决定罪及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 判 长  钱耀炯代理审判员  阮凤权代理审判员  高晶晶二〇一五年二月十五日书 记 员  赵剑英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