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黔纳民初字第831号
裁判日期: 2015-02-15
公开日期: 2015-03-19
案件名称
原告郭某某诉被告纳雍县特色种植协会、李某某种植回收合同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纳雍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纳雍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郭某某,纳雍县特色种植协会,李某某
案由
种植、养殖回收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六十四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
全文
贵州省纳雍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黔纳民初字第831号原告郭某某,男,住贵州省纳雍县。被告纳雍县特色种植协会。被告李某某,男,住贵州省纳雍县。原告郭某某诉被告纳雍县特色种植协会(以下至判决主文前简称种植协会)、李某某种植回收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4年8月27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郭某某,被告种植协会法定代表人李某某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诉称:2012年1月,种植协会会长李某某多次邀约郭某武,让其在百兴镇尽快落实200亩以上的水果番茄种植基地。2012年3月17日,被告李某某与郭某武签订了《番茄种植收购合同》,合同签订后,郭某武邀约我参与他们种植水果番茄,我加入该项目后,即在百兴镇苦李科村周家寨组、署光乡田坝村新寨组等村民组租用土地49.48亩,共支付土地租用金14547元。我组织人员施工,购买种植番茄的相关材料,将地膜覆盖好,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我去找被告李某某要番茄种子和化肥,其借故一直拖延。同年7月2日,我再次找到被告李某某协商,其表示已不能提供番茄种子和化肥,不能履行合同,同意解除合同,并同意赔偿我经济损失。同年8月2日,被告李某某向我出具了欠条一张,欠条载明:”今欠到郭某某之前与我们合作种植番茄因故未成功造成的投资损失捌万陆仟元整(8.6万元)。月息按百分之壹点贰(1.2%)。从2012年8月1日起计息,利息按月付清,本金于2012年11月20日前全部付清。”还款期限届满后,被告未履行还款义务。故诉至法院,请求判决被告种植协会支付我8.6万元赔偿款及利息22704元。庭审中,原告明确表示仅要求由被告种植协会承担责任,不要求被告李某某承担责任。二被告辩称:一、本案系案外人黎某某涉嫌合同诈骗一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案外人黎某某已于2013年9月13日被纳雍县公安局经济侦查大队立案侦查,根据”先刑事再民事”的处理原则,本案应中止审理或由公安机关一并处理。二、原告所诉不属实,有意隐瞒案件真相,明显与事实不符。理由如下:1、2012年3月14日,种植协会与案外人黎某某签订《蔬菜种植基地合作经营合同》,准备在我县发展1000亩蔬菜种植基地。种植协会按照《蔬菜种植基地合作经营合同》要求,与有关意欲种植的人员进行接洽。原告郭某某因此也与案外人黎某某进行接触了解,且原告郭某某等人与黎某某达成了种植200亩樱桃水果番茄的初步合作意向,但黎某某和郭某某均要求要以种植协会名义牵头。种植协会为了履行《蔬菜种植基地合作经营合同》中发展1000亩蔬菜基地的目标,于2012年3月17日与郭某武等人签订了《番茄种植收购合同》,但实际履行《番茄种植收购合同》的是案外人黎某某与郭某武等人,种植协会实际仅起到桥梁和中介作用。2、合同签订后,郭某武交付给种植协会的保证金以及架材(竹子)预定金,虽通过种植协会向黎某某交付,但实际是黎某某收取。黎某某未及时提供种子、农药、肥料、技术指导和回收产品,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后由于黎某某失踪,无法联系,经被告方向纳雍县公安局报案后,纳雍县公安局认为黎某某涉嫌合同诈骗,对黎某某立案侦查。3、由于案外人黎某某的违约,给原告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原告所主张的损失并非其真正的损失数额,其损失应为土地租金、人工费用、购买地膜及郭某武、郭某某共同交纳的保证金及架材定金损失,原告将预期损失作为实际损失计算,对被告方极为不公平。《番茄种植收购合同》实际上是《蔬菜种植基地合作经营合同》的一部分,总合同因黎某某违约未能履行,造成分合同无法履行,被告方并无过错。种植协会是服务组织而非经济组织,无经济实力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完全是由案外人黎某某按照《蔬菜种植基地合作经营合同》来履行义务。4、被告方发现黎某某失踪后,为减少因黎某某的行为造成损失,多次与原告协商另行种植大白菜,以挽回经济损失,但原告坚持要求被告方认可欠其8.6万元的损失,原告的损失只有50亩土地租金等损失,根本没有8.6万元,且被告方与原告郭某某并未签订合同,郭某某与郭某武的损失大部分重合,郭某某不是本案适格的原告。综上所述,本案应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或者中止审理,如法院继续审理,因被告方与原告未签订任何合同,郭某某不是本案适格的原告,其损失数额也非其所主张的8.6万元,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起诉。原告为支持其主张提供以下证据:1、原告身份证复印件一份,用以证明原告郭某某的诉讼主体适格;2、被告李某某出具的欠条复印件一份,用以证明被告李某某欠原告8.6万元的事实;3、郭某武与被告种植协会签订的《番茄种植收购合同》复印件一份,用以证明郭某武与被告签订该合同后,被告李某某邀约原告参与种植番茄,该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事实;4、土地承包租金及花名册复印件一份,用以证明原告在百兴镇苦李科村周家寨组、署光乡田坝村新寨组租用土地并支付租金的事实;5、纳雍县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出具的情况说明一份,用以证明纳雍县公安局对原告控告被告李某某案未立案侦查的事实;6、组织机构代码证和法定代表人登记表复印件各一份,用以证明种植协会会长和法人均系李某某的事实。被告方对原告提供的证据的质证意见是:对第1、6组证据的”三性”均无异议;对第2组证据有异议,认为出具该欠条不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且该数额是原告的预期损失,不是实际损失;对第3组证据的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该合同是其与郭某武签订的,与原告无关;对第4组证据的真实性有异议,认为其未参与租用土地的过程,无法确认的数量及是否付款的事实;对第5组证据真实性无异议,但只能证明原告控告被告李某某诈骗的事实不成立。被告方为支持其主张提供以下证据:《蔬菜种植基地合作经营合同》复印件一份,用以证明被告方与案外人郭某武签订的《番茄种植收购合同》是基于《蔬菜种植基地合作经营合同》产生的事实;《番茄种植收购合同》复印件一份,用以证明被告方与原告无书面合同关系的事实;收条复印件2份,用以证明被告方已将郭某武、郭某某交纳的保证金及架材定金交案外人黎某某的事实;土地赔偿协议及郭某武起诉状复印件各一份,用以证明原告重复起诉的事实;纳雍县公安局立案告知书及纳雍县人民法院案件移送通知复印件各一份,用以证明案外人黎某某涉嫌合同诈骗一案已被纳雍县公安局立案侦查,纳雍县人民法院已将原告起诉的种植合同纠纷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的事实;收条一张,用以证明被告方支付1.5万元育苗费的事实;控告书一份,用以证明郭某某受到的损失属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范围,与案外人黎某某合同诈骗有关。原告对二被告提供的证据的质证意见是:对第1、4组证据的”三性”无异议,对第2、3、5、6、7组证据的真实性无异议,对关联性有异议,认为与其无关。为查明案件事实,本院依职权对吴某孝、吴某琴、田某英、吴某军、赵某莲、徐某贵、洪某文、洪某国分别制作了调查笔录各1份,证实了原告为履行《番茄种植收购合同》所租用的土地数量及支付租金与其诉称相吻合的事实。经质证,原、被告对其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均无异议。综合双方当事人对证据的质证意见,本院对双方提供证据作如下认定:原告提供的证据,第1、6组证据,被告对其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均无异议,予以采信;第2组证据,被告李某某认为不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但未提供相反证据反驳,故对该组证据予以采信;对第3组证据,被告认为该组证据系其与郭某武所签订,与原告无关,但通过庭审中原、被告双方的诉辩情况可知,原告经郭某武的邀约加入到该项目中,二被告是知晓这一事实的,且原告在种植番茄的过程中与被告李某某达成口头协议,口头约定番茄种植收购合同协议,故本院对该组证据予以采信;第4组证据被告方对其真实性有异议,但未提供相反证据反驳,结合被告方对证人吴某孝、吴某琴、田某英、吴某军、赵某莲、徐某贵、洪某文、洪某国的证言质证意见,对该组证据应予以采信,第5组证据被告方质证无异议,应确认其证明效力。被告方提供的证据,第1、4组证据,原告质证均无异议,经审查其符合证据”三性”,应予以采信,第2、3、5、6、7组证据,原告质证对其真实性无异议,对其证明效力予以确认。对被告方提供的第7组证据,采信原告的质证意见。对本院对吴某孝、吴某琴、田某英、吴某军、赵某莲、徐某贵、洪某文、洪某国制作的调查笔录的证明效力予以确认。综合以上诉讼证据的认证情况和当事人在庭审中的陈述,对本案事实认定如下:2012年3月14日,案外人黎某某与被告种植协会签订了《蔬菜种植基地合作经营合同》,双方约定在纳雍县发展蔬菜种植基地,由案外人黎某某负责提供种苗、肥料、农药、育苗设备、技术指导和销售,被告种植协会负责土地、办公场地等事项,双方还对其它权利义务进行了约定。同年3月16日,被告种植协会按照《蔬菜种植基地合作经营合同》要求向案外人黎某某支付了5万元的供货保证金,同年5月4日,被告种植协会向案外人黎某某支付了1万元的架材(竹子)定金。被告种植协会为保证《蔬菜种植基地合作经营合同》的履行,于同年3月17日与案外人郭某武签订了《番茄种植收购合同》,双方约定在纳雍县百兴镇苦李科村等地合作种植170亩的水果番茄。《番茄种植收购合同》签订后,郭某武向被告种植协会交付了5万元(其中郭某武出资3.5万元、郭某某出资1.5万元)供货保证金,被告种植协会向郭某武出具收据1份。双方在《番茄种植收购合同》中约定被告种植协会须向原告提供种苗、生物有机肥、农药,免费提供全部种植过程的现场技术指导和培训,提供车辆运输及包装材料,原告负责提供种植基地及生产劳动力。郭某武为履行《番茄种植收购合同》,遂邀约原告郭某某一同参与该项目,经原告郭某某与被告李某某口头约定番茄种植收购协议后,原告即在百兴镇苦李科村周家寨组、曙光乡田坝村新寨组等地按每亩260元的价格,向农户租用了49.48余亩土地,合计支付土地租金14547元,并购买地膜,组织人工对所租地起垄、盖地膜等,作好播种水果番茄的准备工作。播种时节到后,被告种植协会未按照《番茄种植收购合同》约定提供种苗、肥料及农药等,致使《番茄种植收购合同》目的未能实现,给原告郭某某造成了经济损失。后经被告李某某与原告协商,由被告种植协会赔偿原告郭某某8.6万元,被告李某某于同年8月2日向原告出具了一张欠款金额为8.6万元的欠条,并约定于2012年11月20日前付清该笔欠款。由于被告种植协会未按期给付欠款,原告遂诉至本院,请求判决被告种植协会支付欠款8.6万元并支付从2012年8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利息共计22704元。另查明:2013年7月9日,原告曾因本案向本院提起诉讼。同年7月27日,被告李某某向纳雍县公安局提交控告书,控告黎某某合同诈骗,同年9月13日,纳雍县公安局对李某某控告黎某某合同诈骗案予以立案侦查。本院民事审判二庭审查后认为,本案与纳雍县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立案侦查的黎某某涉嫌合同诈骗案存在事实关联,故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必须及时移送的通知》的规定,于同年9月22日全案移送纳雍县公安局。同年12月4日,纳雍县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出具情况说明1份,对李某某控告黎某某一案以合同诈骗罪立案侦查,但对郭某某控告李某某合同诈骗未立案处理。再查明:纳雍县特色种植协会属于社会团体法人,社团类别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于2006年7月经纳雍县民政局批准成立,业务主管单位为纳雍县农业局。注册资金3万元,社团活动经费来源为会员积资,成立时会员人数为60人(个人入会资金均为10元),活动资金30万元(验资单位为纳雍县农业局)。2006年7月至2009年10月期间该协会法定代表人(会长)为史某,2009年10月至今法定代表人(会长)为李某某。本院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是:一、原告诉讼主体是否适格;二、原告的损失应如何认定,由谁承担赔偿责任;三、本案是否应该移送公安机关或者中止审理。关于原告诉讼主体是否适格问题,原告提供了被告李某某出具的欠条,该欠条载明”今欠到郭某某之前与我们合作种植番茄因故未成功造成的投资损失捌万陆仟元整(8.6万元)。月息按百分之壹点贰(1.2%)。从2012年8月1日起计息,利息按月付清,本金于2012年11月20日前全部付清。”被告方辩称未与原告郭某某签订《番茄种植收购合同》,但庭审中查明,被告李某某与原告口头约定了番茄种植收购协议,被告李某某系被告种植协会的法定代表人,其行为代表种植协会,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出具欠条并约定欠款履行期限,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明确,被告方未按约定的期限履行支付欠款义务,原告依法可向被告方主张权利,故被告方对原告诉讼主体不适格的主张,本院不予采纳。关于原告的损失应如何认定,由谁承担赔偿责任问题。原、被告双方因被告种植协会违约未能实现合同目的后,原告郭某某与被告李某某协议,约定赔偿原告各项损失共计8.6万元,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出具了欠条,并约定了还款期限及欠款利息,双方均应按欠条约定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被告李某某辩称,欠条系受到原告胁迫所出具,不是其真实意思表示,原告即使有损失,实际损失数额也非其所主张的8.6万元。对欠条是否受胁迫出具,被告李某某未能提供其受到胁迫的相关证据,故对其因受胁迫而出具欠条的主张,本院不予采信;对原告的实际损失是否为8.6万元的问题,因该损失数额系原告与被告李某某协商一致后,由被告李某某出具欠条加以确认,并约定了欠款利率及支付方式,且对利率的约定并不违反有关法律规定,原告的损失额应认定为双方协商认可的数额即8.6万元,并应按约定支付利息。原告仅主张2012年8月1日至2012年11月20日的利息22704元,根据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应以原告主张的22704元为准。被告李某某作为种植协会的法定代表人,依法代表种植协会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在与原告的合同关系中,被告李某某的行为代表被告种植协会,其并非合同当事人,被告李某某向原告郭某某出具欠条的行为应视为代表种植协会履行职务,被告种植协会应对李某某出具欠条的行为承担责任。庭审中,原告郭某某明确表示放弃对被告李某某的诉讼请求,仅要求由被告种植协会承担责任。因此,对原告主张由被告种植协会赔偿其8.6万元并支付自2012年8月1日起至2014年6月30日的利息22704元的诉求,本院应予支持。关于本案是否应该移送公安机关或者中止审理问题。根据纳雍县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出具的情况说明,2013年9月13日,纳雍县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以涉嫌合同诈骗立案侦查被告李某某控告案外人黎某某一案,但对原告控告被告李某某一案并未立案侦查,即本案未涉嫌刑事犯罪。本案中的当事人系原告与被告种植协会,而非案外人黎某某。被告李某某基于《蔬菜种植基地合作经营合同》控告案外人黎某某涉嫌合同诈骗一案,与本案没有直接关联。故本案不应移送公安机关或者中止审理。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纳雍县特色种植协会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郭某某人民币8.6万元并支付利息22704元。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2474元,由被告纳雍县特色种植协会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次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贵州省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当事人上诉的,应在提交上诉状的同时通过本院预交上诉费2474元。如在上诉期限届满后七日内仍不足额交纳上诉费,或者未提出司法救助申请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逾期不上诉,则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权利人可以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二年内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审判长 何百川审判员 黄 勇陪审员 陈 锋二〇一五年二月十五日书记员 刘伟东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