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宁民初字第51号

裁判日期: 2015-02-14

公开日期: 2015-06-02

案件名称

原告路某某、路某某与被告赵某某婚约财产纠纷一案民事判决书

法院

宁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宁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路某某,赵某某

案由

婚约财产纠纷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第一款

全文

甘肃省宁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宁民初字第51号原告路某某,男,1959年8月6日出生,汉族,农民。委托代理人方某某。庆阳市西峰区某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原告路某某,男,1991年4月26日出生,汉族,农民。系路某某之子。被告赵某某,男,1967年2月28日出生,汉族,农民。原告路某某、路某某与被告赵某某婚约财产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路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方某某、原告路某某、被告赵某某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路某某、路某某诉称:原告路某某与被告之女赵某某在打工中相识,并自由恋爱而同居生活,因原被告家祖人有纠纷,被告对此婚事一直持反对态度。直至赵某某怀孕后,经中间人说合,原被告两家才达成按习俗由原告路某某、路某某向被告赵某某给付12万元彩礼的婚约协议。协议达成后,原告经中间人分两次向被告交付彩礼5万元后,被告及其女儿赵某某均提出反悔。所生男孩现由原告抚养。在此情况下,原被告协商未果。因原告向被告给付彩礼给原告家造成了经济困难,依据《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起诉请求:1、由被告退还原告彩礼5万元;2、诉讼费由被告承担。被告赵某某辩称:原告路某某与被告之女赵某某于2012年相识并确立恋爱关系后,被告不同意并找原告路某某谈话表明态度后,二O一三年正月初五原告路某某强行从被告亲戚家带走赵某某,并与被告再未联系。2013年11月赵某某突然在兰州给被告打电话说已怀身孕并患贫血,经中间人说合由被告带上原告赵某某给付的3万元去兰州为赵某某看病。赵某某在兰州住院治疗20天后又转入和盛医院住院10天后生一男孩。孩子出生后经中间人说合,双方达成由原告路某某、路某某向被告赵某某给付12万元彩礼的婚约协议。协议达成后,原告向被告再次给付了2万元,并书写7万元欠条一份。原告向被告分两次给付5万元属实,但是为了给赵某某看病,不是彩礼钱,不同意返还原告路某某已给付的5万元,并要求原告路某某给付下欠的7万元。原告路某某与赵某某同居时赵某某未满16周岁,路某某应负刑事责任,并应给予赵某某精神赔偿和名誉损失赔偿,所生男孩由赵某某抚养。原告提供的证据有:1、身份证(复印件)两份。用以证明二原告的合法身份。2、2014年11月12日路某某(又名路某某)、路某某分别提供的证明及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2014年1月12日原被告及双方家人达成的协议书一份。用以证明原被告达成由原告路某某、路某某向被告赵某某给付12万元彩礼的婚约协议,并于2013年12月10日、2014年1月14日分两次给付彩礼5万元的事实。被告认为原告路某某给付被告5万元属实,但是看病钱,不是彩礼钱;协议书系原告方书写,被告签名捺印属实。被告提供的证据有:2014年1月12日原告路某某书写的7万元欠条一份。用以证明原告路某某应给付被告下欠的7万元。二原告对该欠条的真实性无异议,但不同意给付。法庭以职权取得的证据有:2014年12月17日向原告路某某所做的调查笔录。用以证明原告路某某和被告之女赵某某相识、恋爱、同居、生子及按照习俗订立婚约及后来悔约等事实。二原告对此无异议。被告认为对该调查笔录中所反映的部分事实并不清楚。上述证据合法真实,其所证明的内容与原被告陈述内容相互吻合,均应予以采信。经审理查明:原告路某某与被告之女赵某某于2012年相识并确立恋爱关系,随后同居并共同生活。2013年过春节时二人同回家中谈论婚嫁事宜时遭被告及其家人反对,过完春节两人又一同外出打工,并继续同居共同生活。2013年3月份赵某某怀孕,2013年11月经中间人说合,原被告两家达成按习俗由原告路某某、路某某向被告赵某某给付12万元彩礼的婚约协议。2014年1月份产一男婴,所生男孩现由原告抚养。协议达成后,原告路某某经中间人分两次向被告交付5万元,并由原告路某某向被告书写7万元欠据一份。2014年3月原告路某某与被告赵某某及被告之父赵某某在街道发生纠纷,经宁县公安局南义派出所调解未能达成一致协议后,被告及其女儿赵某某均对婚约协议提出反悔,原告路某某与被告之女赵某某随之解除了同居关系。本院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是5万元是否属彩礼,应否应予返还。原告路某某与被告之女赵某某恋爱、同居并生育孩子,孩子出生后,双方家长按习俗达成由男方给付女方12万元彩礼的婚约协议,原告路某某先后向被告交付5万元,下余7万元路某某向被告出示了欠据。后被告及其女儿赵某某因故对婚约协议提出反悔,原告遂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退还彩礼5万元。被告辩解5万元是原告向其女儿支付看病的医疗费,不同意返还。从案件的事实判断,原告向被告支付的5万元属于彩礼,被告辩解系医疗费无证据证实,不予采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该解释意见虽未对该款第(一)项的适用条件未予明确,但在司法实践中,对该款第(一)项的适用均是以未同居或同居时间较短且未能生育孩子为条件的。本案中原被告虽依风俗达成婚约,并向被告给付了人民币5万元彩礼钱后,被告及其女儿赵某某对婚约反悔,导致原告路某某与被告之女赵某某未能结婚,但原告路某某与被告之女赵某某同居并已生育孩子的事实成立,原告起诉要求由被告退还原告彩礼5万元的诉讼请求不符合法律规定,不应予以支持。被告以原告路某某与赵某某同居时赵某某未满16周岁为由要求路某某应负刑事责任及给予赵某某精神赔偿和名誉损失赔偿,所生男孩由赵某某抚养的请求与本案不是同一法律关系,也非同一主体,本案不予考虑。综上所述:并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路某某、路某某要求由赵某某退还彩礼5万元的诉讼请求。本案受理费1050元,由路某某、路某某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甘肃省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郭军民审 判 员  王春宁人民陪审员  张来红二〇一五年二月十四日书 记 员  胡国庆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