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乌中民四终字第302号

裁判日期: 2015-02-13

公开日期: 2015-04-01

案件名称

杨宏原与杨锦皓赠与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杨宏原,杨锦皓

案由

赠与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乌中民四终字第302号上诉人(原审被告):杨宏原。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杨锦皓。法定代理人:池海燕(杨锦皓之母)。上诉人杨宏原因赠与合同纠纷一案,不服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2014)沙民三初字第1664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5年1月26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查明,乌鲁木齐沙依巴克区平顶山东一路汇嘉园小区南区50号楼1单元101室房屋系杨宏原于2000年购买。2003年,杨宏原与池海燕结婚,2006年3月20日生育一子,即杨锦皓。2007年杨宏原与池海燕离婚,2010年二人复婚,2012年二人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人民法院调解离婚,婚生子杨锦皓由池海燕抚养。2011年9月29日,杨宏原与杨锦皓签订(由杨锦皓法定代理人池海燕代签)赠与合同一份,约定“赠与人杨宏原系受赠人杨锦皓的父亲,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如下:一、赠与人在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平顶山东一路汇嘉园小区南区50栋1单元101室有房地产一处[房屋所有权编号乌房权证乌市沙依巴克区字第2008018590号;国有土地使用证编号乌市国用(2008)第00265059号],赠与人杨宏原自愿将房地产全部无偿赠与给受赠人杨锦皓一人所有,赠与人保证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将上述房地产赠与、过户、变更登记至受赠人杨锦皓名下。二、受赠人自愿接受赠与。三、如因赠与人私自转让上述房地产或反悔不愿将上述房地产赠与过户至受赠人杨锦皓名下或其他由于赠与人的原因造成此房地产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无法过户、变更登记至杨锦皓名下,赠与人愿意补偿受赠人杨锦皓人民币800000元整。四、本合同双方签字(捺指印)生效”。同日,杨宏原与池海燕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亚心公证处对该赠与合同办理了公证。现该房屋仍登记在杨宏原名下,并由杨宏原居住使用。原审法院认为,杨锦皓、杨宏原双方签订的赠与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约履行。依据杨锦皓、杨宏原双方签订的赠与合同,杨宏原负有将涉案房屋过户至杨锦皓名下的合同义务,故原审法院对杨锦皓要求杨宏原办理涉案房屋过户登记手续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关于办理过户所需费用的承担问题,因双方在合同中未进行约定,对此在办理过程中应依据相关的规定予以处理,对杨锦皓要求由杨宏原承担办理过户所需所有费用的请求,原审法院不予支持。关于杨锦皓要求杨宏原搬离涉案房屋的诉讼请求,因赠与房屋的所有权既包括权利证书的转移登记,亦包括房屋本身的交付转移,故杨锦皓有权要求杨宏原交付房屋并搬离,杨宏原系杨锦皓之父、法定代理人之一,在将房屋赠与给杨锦皓后能否再居住于该房屋,因双方无约定,应通过杨锦皓的同意,现杨锦皓本人仅八岁,其母亲作为另一法定代理人、直接监护人,不同意杨宏原居住并要求杨宏原搬离,综上,为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避免因父母矛盾影响正常生活,对杨锦皓要求杨宏原搬离涉案房屋的诉讼请求,原审法院予以支持。杨宏原关于其不同意搬离涉案房屋的辩解意见不能成立,原审法院不予采纳。关于杨锦皓主张违约金3000元的诉讼请求,杨宏原虽存在未按约定时间办理房屋过户手续的义务,但双方未对违约金进行约定,杨锦皓亦未提供证据证实其因此产生损失,故杨宏原只应承担继续履行的违约责任,对杨锦皓要求杨宏原支付违约金3000元的诉讼请求,原审法院不予支持。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百零七条之规定,原审法院遂判决:一、被告杨宏原于本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协助原告杨锦皓办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平顶山东一路汇嘉园小区南区50栋1单元101室房屋过户手续;二、被告杨宏原于本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搬离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平顶山东一路汇嘉园小区南区50栋1单元101室房屋;三、驳回原告杨锦皓要求被告杨宏原给付违约金3000元的诉讼请求;四、驳回原告杨锦皓其他诉讼请求。杨宏原不服一审判决上诉称,一、本案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涉及两个法律关系,一审法院对此进行合并审理于法无据,作出错误判决理应予以纠正;二、一审判决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于理不合。首先,本案涉及的赠与合同中,仅约定将涉案房屋过户,实际仅是对权利证书的转移登记,而并非是将房屋交付给被上诉人。其次,上诉人与池海燕均是杨锦皓的法定代理人,对杨锦皓的财产处置享有同等权利,一审法院基于池海燕不同意上诉人居住并要求上诉人搬离的事由,判决上诉人搬离涉案房屋无法律依据。最后,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不利于被上诉人的健康成长,上诉人仅有该一套住房,被上诉人不存在无处居住的情形。故请求二审法院撤销一审判决第二项,依法改判。杨锦皓答辩称,要求二审法院维持原判,由对方承担过户费用。经本院审理查明的事实与原审法院查明事实一致。另,二审中,杨锦皓提供新疆乌鲁木齐市市公安局天山区分局天公(新)调解字(2014)302号治安调解协议书,该调解协议书内容系因池海燕于2014年11月8日向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天山区分局报警,称其被前夫杨宏原殴打,经公安部门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用以证明杨宏原于一审判决后对池海燕推打,杨宏原无权居住此房屋。上述事实有赠与合同公证书、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证、民事调解书、治安调解协议书、当事人陈述、庭审笔录等证据为证。本院认为,关于杨宏原上诉不同意搬离涉案房屋的问题,杨宏原与杨锦皓(由杨锦皓法定代理人池海燕代签)签订的赠与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双方应当依约履行。因双方在合同中约定赠与人杨宏原自愿将房地产全部无偿赠与给受赠人杨锦皓一人所有,而赠与房屋的所有权应既包括权利证书的转移登记,亦包括房屋本身的交付转移。现杨锦皓年幼,池海燕作为杨锦皓的法定监护人不同意杨宏原居住并要求搬离,且依据杨锦皓在二审中提供的治安调解协议书可证实杨宏原与池海燕仍存在产生冲突矛盾的可能性,原审法院考虑到杨锦皓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生活,判决杨宏原搬离涉案房屋合理有据。为避免诉累,原审法院将履行协助过户手续与搬离房屋诉请一并予以审理并无不妥。综上,上诉人杨宏原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其上诉请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本院予以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70元(上诉人杨宏原已交),由上诉人杨宏原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王婷代理审判员  冯宁代理审判员  卫杨二〇一五年二月十三日书 记 员  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