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穗荔法民一初字第829号
裁判日期: 2015-02-13
公开日期: 2015-07-31
案件名称
容某、容某、容某、容某、邓某、容某、容某、容某、胡某、容某、容某、容某、容某、容某、容某、容某、施某、施某、罗某、容某、容某、容某、容某、容某与容某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广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容某甲,容某乙,容某丙,容某丁,邓某,容某戊,容某己,容某庚,胡某,容某辛,容某壬,容某癸,容某子,容某丑,容某寅,容某卯,施某甲,施某乙,罗某,容某辰,容某巳,容某午,容某未,容某申,容某酉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一款,第十六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四十四条
全文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穗荔法民一初字第829号原告:容某甲,住广州市荔湾区。原告:容某乙,住广州市天河区。原告:容某丙,住广州市越秀区。原告:容某丁,住广州市海珠区。原告:邓某,住广州市天河区。原告:容某戊,住广州市天河区。原告:容某己,住广州市荔湾区。原告:容某庚,住广州市荔湾区。原告:胡某,住广州市荔湾区。原告:容某辛,住广州市海珠区。原告:容某壬,住广州市荔湾区。原告:容某癸,住广州市荔湾区。原告:容某子,住广州市海珠区。原告:容某丑,1982年1月11日,住广州市海珠区。原告:容某寅,住广州市黄埔区。原告:容某卯,住广州市荔湾区。原告:施某甲,住广州市越秀区。原告:施某乙,1952年12月4日,住广州市荔湾区。原告:罗某,住广州市荔湾区。原告:容某辰,住广州市荔湾区。原告:容某巳,住广州市荔湾区。原告:容某午,住广州市荔湾区。原告:容某未,住广州市荔湾区。原告:容某申,住广州市荔湾区。上列原告委托代理人:伦思宇,广东金宏桥律师事务所律师。上列原告委托代理人:杜瑞冰,广东金宏桥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容某酉,现住香港马鞍山。原告容某甲、容某乙、容某丙、容某丁、邓某、容某戊、容某己、容某庚、胡某、容某辛、容某壬、容某癸、容某子、容某丑、容某寅、容某卯、施某甲、施某乙、罗某、容某辰、容某巳、容某午、容某未、容某申诉被告容某酉继承纠纷一案,本院于2014年5月14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委托代理人伦思宇到庭参加诉讼,被告容某酉经本院合法传唤无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容某甲等24人共同诉称:容某戌于1956年4月27日死亡,其死后留有坐落在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西385房屋一座(测量第8区3段3026地号),该房屋被广州市荔华房地产经营公司征用,并以坐落在荔湾路本地段征用范围新建大楼三、四楼共计158.52平方米(包括购买部分)的房产作为上述房屋的产权补偿。容某戌生前没有立下遗嘱,其父母均先于其死亡,其妻子陆某于1957年12月3日死亡。容某戌与陆某共育有6名子女,分别为容某亥、容某A英、容某B、容某C、容某D和容某酉。容某亥、容某A英、容某B、容某C、容某D均已去世,原告等为其继承人且对继承问题没有争议,因被告拒不协助办理继承手续,导致上述继承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请求判令:由容某酉、容某己、容某庚、胡某、容某卯、施某乙、容某巳、容某午、容某未、容某申共同继承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西路***号房屋;被告容某酉承担诉讼费用。被告没有答辩意见。经审理查明:原坐落于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西路***号房屋(建筑面积143.52平方米)是以容某戌名义登记之房产,所有权来源为1938年5月10日买。1993年该屋由广州市荔华房产经营公司拆迁,该公司承诺以坐落在荔湾路本地段征用范围新建大楼第三层第四层共建筑面积158.52平方米(包括购买部分)房屋作征用上述房屋的产权补偿,并办理了产权补偿协议的备案手续。容某戌于1956年4月27日死亡,其妻子陆某于1957年12月3日死亡。1993年10月28日,广州市荔湾区公证处出具(93)穗荔证内字第8775号《继承权证明书》,容某戌的上述遗产应由容某B、容某D、容某C、区仲绮、容志铭、施某乙继承(即容某B、容某D、容某C、施某乙各占十分之二业权,区仲绮、容志铭各占十分之一业权)。另查,根据原告的陈述及继承人容某D、容某C的人事档案资料反映,容某戌与陆某的子女有容某亥、容某A英、容某B、容某C、容某D、容某酉六人。容某亥于1982年7月12日死亡,其妻子区仲绮于1997年1月26日死亡。容某亥与区仲绮生育有子女容某甲、容某丙、容某乙、容某丁、容志锵、容志铭。1993年容某甲、容某丙、容某乙、容某丁、容志锵表示放弃对祖父容瑞琪遗下的龙津西路***号房屋的继承权利。1997年1月6日容志铭死亡,容志铭的妻子是胡某,两人生育有女容某庚、子容某己。2008年9月13日容志锵死亡,容志锵的妻子是邓某,两人生育有女儿容某戊。2012年11月28日,容某甲、容某丙、容某乙、容某丁在广州市荔湾公证处办理《放弃继承权声明书》,放弃继承区仲绮、容志铭依据(93)穗荔证内字第8775号《继承权证明书》所取得房屋产权份额的权利。同日,邓某、容某戊也在广州市荔湾公证处办理《放弃继承权声明书》,放弃继承区仲绮、容志铭依据(93)穗荔证内字第8775号《继承权证明书》所取得房屋产权份额的权利。容某A英于1990年11月2日死亡,其丈夫施某丙于1959年死亡。容某A英与施某丙生育有子女施某丁、施某甲、施某乙。1991年、1992年,施一本、施某甲分别表示放弃继承母亲容某E下龙津西路***号房屋,并将应继份额转给施某乙。容某B于2000年7月8日死亡,其妻子为罗某,容某B与罗某生育有子女容某辰、容某申、容某未、容某巳、容某午。2012年11月23日,罗某、容某辰在广州市荔湾公证处办理《放弃继承权声明书》,放弃继承容某B依据(93)穗荔证内字第8775号《继承权证明书》所取得房屋产权份额的权利。本案中,罗某表示因(93)穗荔证内字第8775号《继承权证明书》而产生的属于本人的共有份额,本人自愿将该份额赠与儿子容某申、容某未、容某巳、容某午四人,由四人均等分配。容某C于1999年3月10日死亡,其生前在广州市荔湾公证处立下遗嘱,将(93)穗荔证内字第8775号《继承权证明书》所确认的十分之二房屋业权全部留给胞弟容某D一人继承。容某D于2008年4月26日死亡,其妻子徐某于2011年9月27日死亡,容某D与徐某生育有子女容某癸、容志镖、容某辛、容某子、容某壬、容某寅、容某卯。其中容志镖于2002年死亡,容志镖与妻子黄某生育儿子容某丑。2012年12月21日,容某癸、容某辛、容某子、容某壬、容某寅在广州市荔湾公证处办理《放弃继承权声明书》,放弃继承容某C、容某D、徐某上述房产的权利。同日,容某丑在广州市荔湾公证处办理《放弃继承权声明书》,放弃继承容某C、容某D、徐某上述房产的权利。本院认为:原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西路***号房屋虽以容某戌名义登记产权,但应属容某戌与陆某夫妻共有之房产,两人死亡后,该房屋应由其第一顺序继承人即容某亥、容某A英、容某B、容某C、容某D、容某酉继承,各占六分之一产权份额。1993年相关继承人办理继承时,遗漏了容某酉的继承份额,应予纠正。关于容某亥应继承的六分之一产权份额,因容某亥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其继承遗产的权利转移给其合法继承人即妻子区仲绮及子女容某甲、容某丙、容某乙、容某丁、容志锵、容志铭,因容某甲、容某丙、容某乙、容某丁、容志锵均表示放弃继承,故应由区仲绮、容志铭各继承二分之一。容志铭于1997年1月6日死亡,其产权份额的一半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归胡某所有,余下一半由其合法继承人即妻子胡某、女容某庚、子容某己、母亲区仲绮继承,各占四分之一。区仲绮于1997年1月26日死亡,其产权份额由其合法继承人即子女容某甲、容某丙、容某乙、容某丁、容志锵、容志铭继承,因容某甲、容某丙、容某乙、容某丁表示放弃继承,容志锵于2008年死亡,其继承人邓某、容某戊表示放弃继承,而容志铭先于母亲区仲绮死亡,故区仲绮的产权份额应由容某庚、容某己代位继承。故原属容某亥的六分之一产权份额,由胡某占10/32,容某庚、容某己各占11/32。关于容某A英应继承的六分之一产权份额,因容某A英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其继承遗产的权利转移给其合法继承人即施某丁、施某甲、施某乙,因施某丁、施某甲表示放弃继承,故容某A英的六分之一产权份额由施某乙继承。关于容某B应继承的六分之一产权份额,容某B于2000年7月8日死亡,其产权份额的一半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归罗某所有,余下一半由其合法继承人即妻子罗某、子女容某辰、容某申、容某未、容某巳、容某午继承,因罗某、容某辰表示放弃继承,故由容某申、容某未、容某巳、容某午各继承四分之一。又因罗某表示将属其自有的产权份额赠与给容某申、容某未、容某巳、容某午,故原属容某B的六分之一产权份额,由容某申、容某未、容某巳、容某午各占1/4。关于容某C应继承的六分之一产权份额,因容某C生前立有遗嘱,故其产权份额应按遗嘱由容某D继承,容某D在2008年4月26日办理遗产分割前死亡,其继承遗产的权利转移给其合法继承人即妻子徐某、子女容某癸、容志镖、容某辛、容某子、容某壬、容某寅、容某卯,因徐某于2011年9月27日死亡,容志镖于2002年死亡,而容某癸、容某辛、容某子、容某壬、容某寅、容某丑均表示放弃继承,故原属容某C的六分之一产权份额,由容某卯占有。同理,原属容某D的六分之一产权份额,也由容某卯占有。综合以上分析,涉诉房屋应由胡某占10/192,容某庚、容某己各占11/192,施某乙占32/192,容某申、容某未、容某巳、容某午各占8/192,容某卯占64/192,容某酉占32/192。因涉诉房屋已被拆除,故本案仅处理涉诉房屋的权益分配比例。被告容某酉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没有到庭参加诉讼,本院依法作缺席判决。为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一款,第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判决如下:原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西路***号房屋的权益,由原告胡某占10/192,原告容某庚、容某己各占11/192,原告施某乙占32/192,原告容某申、容某未、容某巳、容某午各占8/192,原告容某卯占64/192,被告容某酉占32/192。本案受理费19200元,由原告胡某负担1000元,原告容某庚、容某己各负担1100元,原告施某乙负担3200元,原告容某申、容某未、容某巳、容某午各负担800元,原告容某卯负担6400元,被告容某酉负担3200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原告十五日之内,被告容某酉三十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当事人上诉的,应在递交上诉状次日起七日内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逾期不交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审 判 长 张智荣人民陪审员 吴炎娣人民陪审员 阮红英二〇一五年二月十三日书 记 员 杨志仙潘林泉本法律文书于2015年月日送达。送达人杨志仙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