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三中民终字第00868号

裁判日期: 2015-02-12

公开日期: 2015-03-26

案件名称

崔×1等与崔×5等继承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北京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崔×1,崔×2,崔×3,崔×4,崔×5,崔×6,崔×7

案由

法定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三中民终字第00868号上诉人(原审原告)崔×1,女,1970年1月3日出生。上诉人(原审被告)崔×2,女,1949年11月17日出生。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崔×3,女,1954年4月8日出生。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崔×4,男,1957年8月29日出生。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崔×5,女,1962年10月14日出生。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兼崔×4、崔×3之委托代理人崔×6,男,1965年11月25日出生。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崔×7,男,1972年1月4日出生。上诉人崔×1、崔×2因法定继承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法院(2014)密民初字第03489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2014年5月,崔×1诉至原审法院称:密云县×1号(以下简称23号)北正房4间、西厢房2间,密云县×2号(以下简称32号)北正房4间,西厢房2间是我父母的遗产,因此我要求继承密云县×1号北正房4间西数第一间,及密云县×2号西厢房1间。崔×2辩称:我要求23号北正房4间东数第一间,及西厢房1间。崔×3辩称:我要求继承32号北正房4间东数第一间。崔×4辩称:我要求32号北正房4间东数第二间。崔×5辩称:我要求23号北正房4间东数第二间;西厢房2.5间系我与崔×7出资兴建。崔×6辩称:32号北正房4间系我自己出资,父母只是协助我完成;父母确实建了2间西厢房,但因年久失修,我又对房屋重新翻建;父母在世时,曾说过32号院归我所有,不同意崔×1的诉讼请求。崔×7辩称:23号北正房4间,西厢房2间、庆祝街32号北正房4间,西厢房2间均是父母遗产,23号院西厢房2.5间系我与崔×5出资,父母在世时,曾说过23号院归我所有,不同意崔×1的诉讼请求。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崔×8与杨×(均已去世)共生育三子四女,即本案当事人。1963年8月1日,密云县人民委员会颁发所有权证:崔×8原住密云县小营乡南省庄村,为支援密云水库,于1958年秋季,迁移到城关公社羊山村,国家在南木峪村为其新建瓦房三间。1989年3月,经崔×8申请,杨×、崔×1、崔×9、崔×10为同住人,将3间房屋翻建为4间,即32号;1984年6月,由崔×8申请,杨×、崔×5、崔×2、崔×1、崔×6、崔×11为同住人,申请新建房屋4间,即23号院;32号现由崔×6占有、使用,23号院现由崔×7占有、使用。崔×6、崔×7辩称,父母在世时,曾说过32号归崔×6所有、23号院归崔×7所有,崔×1、崔×2、崔×5对此予以否认。审理中,崔×6向法院提供如下证人证言:1.王凤义、谢园林、单×证言:崔×6于80年去我工地上班,所挣的工资、年终奖全部由其父崔×8领取,每月工资39.5元,年终奖平均每年860元,到86年退出建筑队;2.张春林、谢立文、谢庆连、谢秀梅、王书华、高云和、张春湖证言:崔×6于1999年自己出资翻盖西厢房,同时把东厢房一起建成,花13000元;3.高云才、张继生、薛文有、薛文山、薛文平、孙明林、谢瑞伶、谢园满、谢国发、刘凤伶证言:84年崔×6盖房32号院崔×6自己找的帮工人员签名。4.提供金淑兰、谢瑞伶谢园满证言:崔×6于98年对庆祝街32号房进行吊棚自己出钱找人帮忙,2000年幔地板砖安装暖气花5800元,2013年夏换不锈钢门窗花10000元,1999年崔×6自己出钱换正房4间花1000元,盖东厢房2间、西厢房2间花13000元;5.侯玉生证言:1999年崔×6盖房庆祝街32号院东厢房2间、西厢房2间都是崔×6自己出的料钱车工钱当时砂子石子砖白灰水泥都是我拉的;6.郭瑞明、刘玉路、董显峰、谢园海、谢庆利、郝金山证言:84年崔×6盖房瓦工帮工人员都是崔×6找的;郭永臣证言:1984年我在大队管房基地崔×8和我说这房子(庆祝街)是崔×6自己出钱,我帮着干活盖好归崔×6所有和兄弟无关;7.齐×、赵书芬、谢瑞玲、张春林、陈文娥金淑兰证言:1990-1997年我全家租住在崔×6家每月房租200元都是交给杨×,4间正房盖得非常简单,房顶多处漏雨西厢房是一个偏岔子一大间,后来崔×6自己出资翻盖了西厢房,同时建起东厢房,正房换了小黑瓦。崔×1、崔×2、崔×5、崔×7对上述证言不予认可。证人单×、齐×、谢×、张×出庭为崔×6作证,单×向本院证实:崔×6自1980年即在华云建筑队上班;齐×证实:32号西厢房原是个偏棚子,漏雨,墙体是什么结构记不清了;谢×证实:偏棚子有一面墙体被崔×6拆除,但是东厢房还是西厢房记不清了;张×证实:西厢房原是12墙体,被崔×6推倒后重建了。崔×1、崔×2、崔×5、崔×7对上述证言不予认可,仅认可崔×6将房顶拆除后修缮过;经询价,双方认可西厢房原值2000元,现值5000元。双方认可23号院内的靠南侧2.5间为崔×5与崔×7所建。审理中,法院委托北京龙泰房地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对32号、23号房屋价值进行了鉴定:32号在价值时间点2014年7月31日的房屋及附属物重置成新价和区位补偿价为27648元;23号在价值时间点2014年7月31日的房屋及附属物重置成新价和区位补偿价为36303元,其中,崔×5、崔×7共同建造的2.5间西厢房价值5773元。原审法院审理认为:继承权男女平等。崔×8、杨×去世后,其子女有权要求继承遗产;崔×6辩称,庆祝街32号院北正房4间系其出资兴建,父母只是协助,因崔×1、崔×2、崔×5、崔×7对此否认,且提供的证据尚未达到充足程度,法院不予采信;崔×6、崔×7称父母在世时,曾口头承诺,庆祝街32号院归崔×6所有、团结胡同23号院归崔×7所有,因其未提交有效证据,崔×1、崔×2、崔×5否认,法院不予认可;现崔×1、崔×2、崔×3、崔×4、崔×5各自要求继承上述房屋,故法院为了有利于双方的生产生活,有利于房屋的效用价值,及参照房屋居住使用现状,应将32号院归崔×6所有,23号院归崔×7所有,由崔×6、崔×7给付崔×1、崔×3、崔×2、崔×4、崔×5房屋折价款为宜。折价款具体数额由法院依据继承人及应分房屋份额,参照评估报告予以酌定。据此,于2014年10月作出判决:一、位于密云县×2号院内房屋归崔×6所有,限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执行。二、位于密云县×1号院内房屋归崔×7所有,限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执行。三、崔×6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给付崔×1房屋折价款四千二百三十五元四角二分。四、崔×6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给付崔×2房屋折价款四千二百三十五元四角二分。五、崔×6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给付崔×3房屋折价款四千二百三十五元四角二分。六、崔×6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给付崔×4房屋折价款四千二百三十五元四角二分。七、崔×6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给付崔×5房屋折价款四千二百三十五元四角二分。八、崔×6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给付崔×7房屋折价款四千二百三十五元四角二分。九、崔×7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给付崔×1房屋折价款四千三百六十一元四角二分。十、崔×7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给付崔×2房屋折价款四千三百六十一元四角二分。十一、崔×7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给付崔×3房屋折价款四千三百六十一元四角二分。十二、崔×7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给付崔×4房屋折价款四千三百六十一元四角二分。十三、崔×7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给付崔×5房屋折价款七千二百四十七元九角二分。十四、崔×7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给付崔×6房屋折价款四千三百六十一元四角二分。十五、鉴定费四千元,由崔×6、崔×7各负担五百七十一元四角三分(已交纳);崔×1、被告崔×2、崔×3、崔×4、崔×5各负担五百七十一元四角三分,限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交纳。如果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延期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一审判决后,崔×1、崔×2不服,上诉至本院,请求撤销原审判决,依法改判支持其原审诉讼请求。崔×1、崔×2的上诉理由主要为:涉案房屋系其父母的遗产,应依法分割;房屋能够实际分割,不影响房屋的效用价值;且崔×1系23号的户主,在该村有口粮田等。崔×5对原审判决亦有异议,但未提出上诉;崔×4、崔×3、崔×6、崔×7同意原审判决。本院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原审法院审理查明的事实一致。以上事实有双方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勘验笔录、照片、评估报告等证据在案佐证。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该法第二十九条规定,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不宜分割的遗产,可以采取折价、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方法处理。本案中,崔×6、崔×7称其父母在世时,曾说过32号院归崔×4、23号院归崔×7,但其所提供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所以原审法院按照法定继承处理符合法律规定。虽崔×1、崔×2上诉要求实际分割房屋,不要求折价补偿,但原审法院依据上述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考虑到32号院由崔×4占有、使用,23号院由崔×7占有、使用的实际情况,为了避免以后不必要的矛盾,利于各方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更大限度发挥房屋的效用,判令32号院内房屋归崔×6所有,23号院内房屋归崔×7所有,依据继承人的房屋份额,参照评估报告,由崔×6、崔×7分别给付崔×1、崔×3、崔×2、崔×4、崔×5相应房屋折价款,更符合本案实际情况,并无不当。综上,崔×1、崔×2的上诉主张不成立,原审法院判决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本院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一审案件受理费70元,由崔×1负担10元(已交纳),由崔×2、崔×3、崔×4、崔×5、崔×6、崔×7各负担10元(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交纳)。二审案件受理费70元,由崔×1负担35元(已交纳),由崔×2负担35元(已交纳)。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刘建刚代理审判员  宫 淼代理审判员  郑吉喆二〇一五年二月十二日书 记 员  吴可加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