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3)奎梨民一初字第148号

裁判日期: 2015-02-12

公开日期: 2015-06-12

案件名称

谭某甲与于某、谭某乙等法定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潍坊市奎文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潍坊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谭某甲,于某,谭某乙,谭某丙,谭某丁,谭某戊,谭某己

案由

法定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一条,第三条,第五条,第九条,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四十四条

全文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奎梨民一初字第148���原告谭某甲。委托代理人崔振省,潍坊奎文雅馨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委托代理人李向伟,潍坊奎文雅馨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告于某。委托代理人牟斌,山东求是和信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谭某乙。被告谭某丙。被告谭某丁。委托代理人王玉亮,山东宏鼎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李亚,山东宏鼎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谭某戊。被告谭某己。原告谭某甲与被告于某、谭某乙、谭某丙、谭某丁、谭某戊、谭某己法定继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谭某甲及其委托代理人崔振省、李向伟,被告于某委托代理人牟斌、被告谭某丁委托代理人王玉亮、李亚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谭某乙、谭某丙、谭某戊、谭某己经本院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谭某甲诉称,原告与谭某某���父女,原告父亲谭某某于1993年6月份病故后,留有位于潍坊市奎文区大虞办事处北虞河头村×排×号的房屋一套,一直被原告的母亲即被告于某占为己有,并把原告赶出门外至今,原告多次找被告于某及相关单位协商未果。为此,原告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诉至法院,请求对原告父亲谭某某遗留的房屋依法分割,诉讼费由被告承担。后原告变更诉讼请求为:请求依法分割谭某某遗留房产置换后的楼房,诉讼费由被告承担。被告于某辩称,原告并非被告于某与谭某某的亲生女儿,起诉被告于某并无依据;在原告不享有继承权的情况下要求分割谭某某的遗产没有法律依据,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谭某丁辩称,对于谭某某遗产能否继承以及如何继承请求法院依法判决。被告谭某乙、谭某丙、谭某戊、谭某己未参加庭审,亦未提供书面答辩意见。经审理查明,被继承人谭某某与被告于某原系夫妻,双方未生育子女,在原告不到三岁时,谭某某与被告于某收养原告。1993年6月,谭某某死亡,其父母谭义信、代秀英均在世。谭某某的父母共生育谭某某与被告谭某乙、谭某丙、谭某丁、谭某戊、谭某己六个子女。2007年4月谭义信死亡,2010年8月代秀英死亡。谭某某与被告于某有夫妻共同财产坐落于潍坊市奎文区大虞街办小虞河头村有平房一套,原、被告因上述平房的继承分割问题发生纠纷未能解决,2013年5月9日原告诉至本院,要求判如所请。另查,被告于某于2007年11月26日与潍坊市奎文区大虞街办小虞河头村委会签订搬迁合同,谭某某名下的平房于2007年因拆迁正房置换56.24平方米,院子96.43平方米向被告于某折价补偿款48125元。被告于某根据安置面积分得两套楼房,分别是坐落于潍坊市奎文区大虞街道办事处××花园××苑×号楼×单元×××室(建筑面积77.98平方米,用了置换面积7.98平方米)、坐落于潍坊市奎文区大虞街道办事处×花园×苑×号楼×单元×××室(建筑面积100.88平方米,用了置换面积48.26平方米)。再查,原告另自愿要求本案仅依法分割谭某某名下平房置换的楼房面积,对于平房院子折价补偿款另行解决。以上事实,由原告提供的潍坊市奎文区大虞街道办事处北虞社区居民委员会证明、户籍证明、死亡登记簿复印件、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照片、搬迁合同、本院依法调取的潍坊市奎文区大虞街道办事处北虞社区居民委员会证明及当事人当庭陈述。原、被告对原告是否系谭某某的法定继承人存有异议。原告主张其系谭某某与被告于某收养,故其享有对谭某某遗产依法继承的权利。被告于某主张原告系被告于某哥哥于普志的女儿,因于普志已有三个孩子,无力抚养原��,故在原告三岁时将原告送给被告于某与谭某某抚养,故原告非谭某某与被告于某的养女,原告非谭某某的法定继承人。被告谭某丁要求依法确认。本院认为,原告提供的证据可以证明其系谭某某与被告于某的养女,故对谭某某遗产原告依法享有继承权。谭某某名下遗留的平房系谭某某与被告于某的夫妻共同财产,谭某某依法享有1∕2的份额。因上述平房已于2007年拆迁置换,正房安置置换楼房面积56.24平方米,故谭某某遗产份额为28.12平方米。因谭某某去世时其父母均在世,故原告、被告于某、谭某某父母每人各继承7.03平方米。又因谭某某父母先后去世,对于上述两人继承的谭某某遗产的14.06平方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一条的规定,上述14.06平方米由原告与被告谭某乙、谭某丙、谭某丁、谭某戊、谭某己共同继承。上述56.24平方米虽已安置给被告于某,但因原、被告双方对涉诉安置面积的价值未达成一致意见,故对谭某某的遗产本院以确定平方数的方式予以分割。本着互谅互让、团结和睦的精神,本院依法确认,原告继承9.38平方米,被告于某继承7.03平方米,被告谭某乙、谭某丙、谭某丁、谭某戊、谭某己每人各继承2.342平方米。综上,谭某某名下平房置换的56.24平方米由原告分得9.38平方米,被告于某分得35.15平方米,被告谭某乙、谭某丙、谭某丁、谭某戊、谭某己每人各分得2.342平方米。原告自愿放弃本案对谭某某名下平房附属院子的折价补偿款不予处理,系对其民事权利的自由处分,经审查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本院依法予以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第五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五条、第二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及���关民事法律法规之规定,判决如下:被继承人谭某某在潍坊市奎文区大虞街道办事处北虞社区居民委员会因拆迁安置的56.24平方米,由原告谭某甲分得9.38平方米,被告于某分得35.15平方米,被告谭某乙、谭某丙、谭某丁、谭某戊、谭某己每人各分得2.342平方米。案件受理费2540元,由原告谭某甲负担850元,由被告于某负担635元,由被告谭某乙、谭某丙、谭某丁、谭某戊、谭某己各负担211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同时预交上诉费,上诉于山东省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褚法舜审 判 员  张旭艳人民陪审员  XXX二〇一五年二月十二日书 记 员  苏佳琳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