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威刑初字第7号

裁判日期: 2015-02-12

公开日期: 2015-04-27

案件名称

被告人唐某等聚众斗殴案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威远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威远县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唐某,黄某甲,段某甲,曾某甲

案由

聚众斗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

全文

四川省威远县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5)威刑初字第7号公诉机关四川省威远县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唐某,2014年9月1日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威远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29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威远县看守所。辩护人常胜,四川拓宇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人黄某甲,2014年9月1日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威远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29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威远县看守所。辩护人杨永林,重庆渝荣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人段某甲,2014年9月1日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威远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30日被取保候审。被告人曾某甲,2014年9月1日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威远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29日被取保候审。威远县人民检察院以威检刑诉字(2014)第236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唐某、黄某甲、段某甲、曾某甲犯聚众斗殴罪,于2014年12月23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1月7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威远县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姜学峰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唐某、黄某甲、段某甲、曾某甲及辩护人常胜、杨永林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经合议庭评议,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现已审理终结。威远县人民检察院指控,2014年8月31日,唐某与张某甲在网吧发生口角,并打张某甲一耳光。张某甲就邀约刘某甲、宋某、陈某甲等7人持钢管将唐某、黄某甲殴打一顿。唐某又电话邀约张某甲在威远县东联镇李家坪斗殴,并邀约段某甲、曾某甲、段某乙、王某某、潘某、叶某(未满14周岁)参与。黄某甲打电话叫黄某乙帮忙,黄某乙又从内江带上徐某某、肖某、雷某、钟某4人到威远。唐某回到老家准备了5根木棒,与邀约的人员会合后,14人分别乘坐摩托车和小轿车前往李家坪约定地点。当晚21时许,唐某等人到达李家坪转盘处,在其等候的张某甲一伙人就持钢管冲上,唐某也持木棒与刘某甲互殴,黄某甲、段某甲、曾某甲、黄某乙等13人下车见状,欲上前斗殴,张某甲扣响火药枪,唐某一方人员听到枪响掉头就跑,张某甲一方便追撵,追撵过程中,张某甲、张某乙、陈某甲又各自开了一枪。威远县人民检察院起诉认为:被告人唐某、黄某甲、段某甲、曾某甲的行为已触犯刑律,构成聚众斗殴罪,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被告人唐某、黄某甲、段某甲、曾某甲投案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被告人唐某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供认不讳。唐某的辩护人常胜提出:1.本案的发生对方有重大过错;2.唐某的主观恶性较小,是被动斗殴;3.唐某的行为属犯罪未遂;4.唐某有自首情节,系初犯。请求减轻处罚。被告人黄某甲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供认不讳。黄某甲的辩护人杨永林提出:1.黄某甲有自首情节;2.黄某甲达电话给黄某乙找人来不是斗殴;属从犯;3.黄某甲系初犯,未造成严重后果。请求减轻处罚。被告人段某甲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供认不讳。被告人曾某甲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供认不讳。经审理查明:2014年8月31日15时许,在内江市市中区朝阳镇一网吧内,唐某碰上张某甲在上网,张某甲说,陈某甲要打唐某,加之唐某看张某甲不顺眼,就打张某甲一耳光。张某甲心生不满,就邀约刘某甲、宋某、陈某甲、张某乙、袁鸿鑫、阴某某等7人持钢管到该网吧门口,将唐某、黄某甲殴打一顿,并将唐某、黄某甲、曾某甲停放在网吧门口的摩托车砸坏。继后唐某打电话给张某甲的“哥”曾某乙说打了张某甲的事,双方说好不再欺负张某甲,但要张某甲赔偿砸坏摩托车的损失。后张某甲打电话给唐某谈摩托车赔偿的事,双方在电话中又说硬话不服软,张某甲就提出在李家坪等。黄某甲知道这一情况后,即给黄某乙打电话,告知自己被打的经过并要黄某乙找人帮忙,黄某乙答应便打电话要徐某某找人帮忙,徐某某又打电话要肖某找人帮忙,肖某又找到雷某,雷某又叫上钟某。约好人后,黄某乙就从内江带上徐某某、肖某、雷某、钟某4人赶赴约定地点。唐某怕吃亏,同时电话邀约段某甲,要段某甲驾驶摩托车接上段某乙、王某某、潘某;曾某甲用手机QQ联系唐某时,唐某顺便要曾某甲参与,曾某甲因自己的摩托车被张某甲一伙砸了,也同意参与。曾某甲即刻邀约叶某(未满14周岁)、“黄毛”参与。唐某联系好段某甲和曾某甲后回到自己家准里备了5根木棒,与邀约的人员在朝阳镇会合后,14人分别乘坐3辆摩托车和1辆小轿车前往李家坪约定地点。当晚21时许,唐某等人到达李家坪转盘处,刘某甲就持钢管冲上,唐某即持木棒先上前与刘某甲互殴,黄某甲、段某甲、曾某甲、黄某乙等13人跟着下车见状,欲上前斗殴,张某甲扣响火药枪,唐某一方人员听到枪响掉头就跑,张某甲一方便追撵,追撵过程中,张某甲、张某乙、陈某甲又各自开了一枪,当追到东联派出所门口时才了事。另查明,2014年8月31日,被告人唐某、黄某甲、段某甲、曾某甲投案自首。上述事实,有经庭审举证、质证的如下证据予以证明:1.证人苟某、李某甲、陈某乙、陈某丙、李某乙、罗某乙、古某、应某、张某丙证言,证实本案斗殴的时间、地点及过程;2.现场平面示意图、现场勘察笔录及现场照片,证明本案发生的地点、方位情况;3.提取笔录及照片,证明公安机关依法提取作案工具钢管、火药枪情况;4.内江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内)公(物)鉴(痕)字(2014)066号《枪支鉴定书》,证明本案同案人张某甲、张某乙、陈某甲斗殴使用的火药枪均是以火药为动力具有致伤力的枪支;5.通话记录,证明本案发生前双方通话情况;6.同案人叶某、钟某、徐某某、黄某乙、雷某、肖某及张某甲、张某乙、刘某甲、刘某乙、宋某、阴某某、陈某甲、袁某某、罗某甲的供述,均供认了起诉书指控聚众斗殴的事实;7.威远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到案说明》;证明2014年8月31日,四被告人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8.被告人唐某、黄某甲、段某甲、曾某甲的供述,均供认了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一)关于辩护人的辩护意见。1.关于唐某的辩护人常胜的辩护:对方有重大过错,唐某是被动斗殴,犯罪未遂。经查,案件的起因是唐某打张某甲耳光,引起张某甲要报复,便邀人打唐某等人及摩托车,后唐某与张某甲又约定好地点,邀约多人备好械具到达现场,唐某首先持棒与刘某甲互殴。其辩护意见与查明的事实不符,不予采纳。2.关于黄某甲的辩护人杨永林的辩护:黄某甲属从犯,打电话要黄某乙找人到场不是斗殴。经查,(1)有黄某甲的供述,同案人黄某乙、徐某某的供述,均证实黄某甲通过电话要黄某乙找人帮忙,黄某乙邀约多人到达现场斗殴;(2)黄某甲主动积极打电话邀约多人参与,且与唐某共同准备械具达到现场斗殴。其辩护意见与查明的事实不符,不予采纳。(二)关于各被告人的地位和作用唐某先打张某甲耳光引发张某甲纠纷,为此约定斗殴,邀约多人备好械具,到场首先动手,起主要作用,是首要分子;黄某甲主动邀约多人参与斗殴,是首要分子;段某甲和曾某甲应唐某之邀参与到场,均属积极参与者。本院认为:被告人唐某、黄某甲、段某甲、曾某甲伙同多人持械斗殴,破坏公共社会秩序的行为,已触犯刑律,构成聚众斗殴罪,且属共同犯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应予刑罚处罚。被告人唐某、黄某甲、段某甲、曾某甲投案自首,可以减轻处罚;四被告人均系初犯,酌情从轻处罚。对辩护人的相关意见予以采纳。根据被告人唐某、黄某甲、段某甲、曾某甲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对社会危害程度和认罪态度,对被告人唐某、黄某甲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六十七条;对被告人段某甲、曾某甲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二十五条、第六十七条、第七十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唐某犯聚众斗殴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4年9月1日起至2016年8月31日止。)二、被告人黄某甲犯聚众斗殴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4年9月1日起至2016年8月31日止。)三、被告人段某甲犯聚众斗殴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四、被告人曾某甲犯聚众斗殴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四川省内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此页无正文。审 判 长  张正义人民陪审员  曾学军人民陪审员  陈 强二〇一五年二月十二日书 记 员  夏 凤附相关法律条文于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多次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持械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处罚。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第二十六条【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