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沪高刑终字第135号
裁判日期: 2015-02-12
公开日期: 2015-05-26
案件名称
何康、程育文等故意伤害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上海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何伟,杨伟坊,何康,程育文,王鹏程
案由
故意伤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4)沪高刑终字第135号原公诉机关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何伟。辩护人何冬梅,上海闰德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杨伟坊。上诉人杨伟坊没有委托辩护人。原审被告人何康。辩护人杨炳,上海市震旦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被告人程育文。原审被告人王鹏程。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指控原审被告人何康、程育文、何伟、王鹏程、杨伟坊犯故意伤害罪一案,于二○一四年九月十七日作出(2014)沪二中刑初字第6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何伟、杨伟坊均不服,分别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樊某某出庭履行职务。上诉人何伟及其辩护人何冬梅,上诉人杨伟坊,原审被告人何康及本院通过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的辩护人杨炳,原审被告人程育文、王鹏程均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原判根据公安机关的《现场勘验检查笔录》、《调取证据清单》、《法医学尸体检验鉴定书》,相关的监控录像,相关刑事判决书,证人王甲、邵某某、黄某、农甲、农乙、王乙、冉某、吴某、李某某的证言及相关辨认笔录,被告人何康、程育文、何伟、王鹏程、杨伟坊的供述等证据认定:2013年8月22日晚,被告人何康与被害人王某某先后至上海市杨浦区长阳路XXX号MD酒吧的V13包房、V11包房各自与人消费。次日凌晨2时许,何康因故与王某某发生争执后,打电话给被告人杨伟坊,要求杨找人帮忙教训王某某。杨伟坊打电话给被告人何伟称何康在酒吧要与人打架,要何伟带人去酒吧帮忙。何伟即与一同在网吧内上网的被告人程育文、王鹏程一同至上述MD酒吧与何康会面。当日3时40分王某某离开酒吧外出时,何康、程育文、何伟、王鹏程上前由何康率先殴打王某某,程育文、何伟、王鹏程也上前共同对王某某拳打脚踢进行殴打,致被害人王某某因头面部受钝性外力作用致颅脑损伤而当场死亡。原判认为,被告人何康、程育文、何伟、王鹏程、杨伟坊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并致一人死亡,其行为均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法均应予惩处。何康系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依法应当撤销缓刑,予以数罪并罚。鉴于五名被告人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等,依法可从轻处罚。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七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九条、第六十七条第三款之规定,对被告人何康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撤销安徽省望江县人民法院(2011)望刑初字第00078号刑事判决书对被告人何康因犯聚众斗殴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五个月,缓刑二年判决的缓刑部分,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故意伤害罪分别判处被告人程育文有期徒刑十三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判处被告人何伟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判处被告人王鹏程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判处被告人杨伟坊有期徒刑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何伟以原判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辩称其未击打被害人的致命部位,原判对其在本案中的责任认定不当,请求二审法院作出公正判决。何伟的辩护人认为,原判认定何伟与何康等人共同伤害王某某致王死亡的事实不清,何伟未击打被害人致命部位,不应当对被害人死亡的后果承担责任,且何伟系从犯,请求二审法院对何伟依法公正裁判。杨伟坊以原判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辩称其未到现场参与殴打被害人,仅纠集何伟、程育文、王鹏程至现场,属一般故意伤害犯罪,不应当对被害人死亡的后果承担责任,请求二审法院对其从轻处罚。何康、程育文、王鹏程未提出上诉。何康的辩护人提出,被害人死亡的后果超出何康的主观意图,且被害人具有过错,何康到案后交代态度较好,请求二审法院对何康从轻处罚。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认为,原判认定被告人何康、程育文、何伟、王鹏程、杨伟坊故意伤害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诉讼程序合法,建议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经本院审理查明的事实、证据与原判相同。经查,何康因故与被害人王某某发生争执后,为图谋报复而通过杨伟坊纠集了何伟、程育文、王鹏程至现场,何伟、程育文、王鹏程明知何康要殴打王某某,仍与何康一起共同对王某某进行殴打,造成王某某因头面部受钝性外力作用致颅脑损伤而当场死亡。上述事实,不仅有现场监控录像、《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和《法医学尸体检验鉴定书》等证据证实,且与证人王甲、邵某某、黄某、农甲、农乙、王乙、冉某、吴某、李某某的证言及相关辨认笔录相印证,五名被告人到案后亦作了如实供述。本案现有证据足以证实何康、程育文、何伟、王鹏程四人围殴王某某以及杨伟坊纠集程育文、何伟、王鹏程至现场殴打王某某的事实,上诉人何伟、杨伟坊及原审被告人何康、程育文、王鹏程共同故意伤害王某某并致王死亡,均应对王某某的死亡后果共同承担刑事责任。故何伟、杨伟坊的相关上诉理由及何伟辩护人的相关辩护意见,均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不予采纳。何伟积极实施了殴打被害人王某某的行为,在共同犯罪中不属于起次要、辅助作用,依法不应认定为从犯,故何伟的辩护人关于何伟系从犯的辩护意见,亦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不予采纳。本案无证据证实被害人王某某具有过错,故何康辩护人的相关辩护意见,缺乏事实依据,不予采纳。本院认为,上诉人何伟、杨伟坊和原审被告人何康、程育文、王鹏程共同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一人死亡,其行为均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法均应予惩处。何康系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依法应当撤销缓刑,将前罪和后罪予以数罪并罚。原判鉴于五名被告人到案后均能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等情,已对五人从轻处罚,现何伟及其辩护人、杨伟坊、何康的辩护人分别请求对何伟、杨伟坊、何康从轻处罚,本院均不予准许。原判认定何康、程育文、何伟、王鹏程、杨伟坊故意伤害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何伟、杨伟坊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辩护人的辩护意见,本院不予采纳。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建议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意见正确,本院予以支持。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何伟、杨伟坊的上诉,维持原审各项判决。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判长 孟 猛审判员 罗 靖审判员 左学静二〇一五年二月十二日书记员 陈艳南附: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