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民初字第00018号
裁判日期: 2015-02-10
公开日期: 2015-11-11
案件名称
陈先武、陈满权、陈民全与王海鱼、王新民共有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山阳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山阳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陈先武,陈满权,陈民全,王海鱼,王新民
案由
共有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1997年)》:第二十条第一款
全文
陕西省山阳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山民初字第00018号原告陈先武,男,汉族。委托代理人陈莉萍,女,汉族。原告陈满权,男,汉族。原告陈民全(又名陈民权),男,汉族。被告王海鱼,女,汉族。委托代理人殷明锋,男,汉族。委托代理人王新芳,系陕西秦南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王新民(又名王军勤),男,汉族。委托代理人张永森,系陕西秦南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陈先武、陈满权、陈民全与被告王海鱼、王新民共有纠纷一案,于2014年9月23日向商洛市洛南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洛南县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被告王海鱼申请洛南县人民法院回避。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4年10月23日作出(2014)商中民一他字第00011号《指定管辖决定书》,决定本案由山阳县人民法院管辖。本院于2014年12月1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1月12日在本院二号法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陈满权、陈民全、原告陈先武的委托代理人陈莉萍,被告王海鱼及其委托代理人殷明锋、王新芳,被告王新民的委托代理人张永森到庭参加了诉讼。原告陈先武、被告王新民经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经合议庭评议后报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已作出了决定,现已审理终结。原告陈先武、陈满权、陈民全诉称,原、被告五人于2007年3月6日订立书面合伙协议,王新民出资人民币30000元,三原告及被告王海鱼四人各出资人民币20000元,五人共出资110000元,成立洛南县华达海泡石节能保温材料厂。合伙协议约定合伙期间按股平均分红,企业亏损按股平均分担。被告王海鱼于2007年5月20日将洛南县华达海泡石节能保温材料厂以人民币10万元转让给李战军,李战军将10万元打入被告王海鱼个人账户。被告王海鱼将合伙人均享有权利的10万元转让费私自进行了处分,被告王新民按照王海鱼授意的处分方案进行了分配,没有给三原告任何交代。被告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合伙企业法》的规定,也侵犯了三原告的合法权益。三原告认为合伙企业转让给他人获取的的10万元转让费是合伙企业财产。(2008)洛南法民初字第0319号民事判决书判决被告王海鱼给付三原告每人18181.81元,判决后被告王海鱼不服,(2009)商中民一终字第16号判决书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判决生效后,于2011年执行了29000元。现被告王海鱼还欠三原告矿山转让费25545.40元,故起诉,请求依法判决:1、将转让费10万元按照三原告应该享有的权利与股份进行分配,将所欠25545.40元矿山转让费偿还给原告。2、赔偿矿山转让费自2007年5月20日至2014年5月20日期间的利息15456.40元。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三原告为了支持其诉讼请求,提供了以下证据:1、合伙企业营业执照。2、采矿许可证。3、洛安监发(2007)11号文件。以上三份证据,用以证明本案所涉矿山手续齐全,是合法存在的。4、委托书。用以证明原告陈先武是合伙企业的法定代表人。5、合伙协议。6、三原告入股收据。以上二份证据,用以证明合伙的权利义务、出资情况、各自分工等事实。7、采矿权整体收购协议。用以证明矿山的转让费10万元打入了被告王海鱼的账户。8、(2013)洛南民再字第00001民事判决书。用以证明矿山的转让费10万元打入了被告王海鱼的账户,王海鱼未给原告任何交代。被告王海鱼辩称,三原告于1997年与强生华合伙开办了华达海泡石节能保温材料厂。该企业多年来未向有关部门备案,已被洛南县安检局列入关闭企业名单。2006年6月19日,被告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让了强生华的股份。2007年1月12日,三原告又吸收王新民为该厂的合伙人。合伙之后,被告出资2万元,持1.5股份,王新民出资3万元,持1.5股份,三原告以矿山入干股,作为股金2万元,各持1股。2007年3月6日,五位合伙人召开了股东会议,推选被告和陈先武为合伙企业执事人,由被告主持日常工作,也就是合伙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被告上任后,多方借款办理有关证照,准备恢复生产。在未恢复之前,洛南县人民政府要求矿山企业统一整合。全体合伙人多次召开合伙人会议,一致同意转让矿山并提出了多种转让方案,还提出给中介人中介费。原告陈先武与被告多次到庙台子乡参加矿山整合动员会。后通过殷榜财介绍,被告和原告陈先武以及王新民的委托人即其子王宏毅共同在场与山西运城客商李战军谈判,最终以10万元价款达成合意,被告代表合伙企业在收购协议上签名。因合伙企业无账户,李战军将10万元打入被告个人账户。被告又将这10万元交给合伙企业的出纳王新民入账,王新民将此10万元支付了中介费、偿还了企业贷款和其他支出,且大部分支出均经原告陈先武签字后出账。王新民扣回自己的3万元股金。被告既未掌管和占用一分钱的转让费,也未私自授意处分转让费,故被告对原告没有任何侵权行为,也未欠原告矿山转让费,请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合伙企业截止目前没有任何钱财可分,且尚有大量债务,合伙企业在矿山转让后已经自行解散。依据法律规定,企业解散后,应进行清算。合伙人在合伙企业清算前,不得请求分割合伙企业的财产。原告在合伙企业未清算的情况下,请求分割合伙企业财产,不符合法律规定,请求法院依法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王海鱼为了支持其辩解,提供了以下证据:1、股份转让协议。用以证明王海鱼2006年6月19日受让强生华的股份,成为洛南县海泡石厂的合伙人。2、收款收据。用以证明王海鱼于2006年10月28日交纳股金2万元。3、合伙协议。用以证明原、被告于2007年3月6日签订了合伙协议,由全体合伙人推选王海鱼为合伙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合伙协议约定“企业如解散,应根据《合伙企业》的规定成立清算组,进行登记、清算,按规定终结”,原告在未清算前起诉分割合伙财产与合伙协议不符。4、资格证书。用以证明王海鱼是企业合法的法定代表人。5、支出发票。用以证明矿山转让时陈先武自始至终参加矿山转让,洽谈矿山转让有关事宜。6、殷榜财证言。用以证明矿山转让中介费是经过陈先武谈妥的,殷榜财从矿山转让费中领取了2万元中介费。7、王新民证言,用以证明王海鱼把10万元转让费交给了出纳王新民,王新民已作为企业的正常收入和支出,王海鱼没有掌管任何费用。8、借款条据及电话费缴费票据。用以证明合伙企业借王海鱼现金5000元,王海鱼支出电话费935元,垫付企业开支1170.80元。转让费到帐后给王海鱼偿还了7000元。9、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民事抗诉书。用以证明抗诉机关认定转让费10万元经该企业出纳入账,由此而产生的纠纷属于合伙企业纠纷,分割该财产必须进行企业财产清算。10、(2012)陕民抗字第00013号民事裁定书。用以证明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认可了陕西省高级人民检察院的抗诉意见。11、账本。用以证明被告王海鱼入股的事实。被告王新民辩称,一、矿山转让费已全部用于企业正常开支,原告诉请分割无有事实依据。原告于1997年与强生华合伙开办了华达海泡石节能保温材料厂。由于该企业多年来未向有关部门备案,已被列入关闭企业名单。2006年10月,被告在原告的欺骗下出资3万元入股,成为华达海泡石节能保温材料厂的合伙人之一。被告入伙之后,原告让被告担任合伙企业的出纳。被告上任后,发现安监局已将海泡石厂列入关闭企业。尽管新上任的法人王海鱼多方借资,积极办理各种手续恢复生产,但还是无法办理全部手续,企业仍处于不能生产运营的状态。被告发现上当受骗,就找原告陈先武提出退股,后陈先武回复称经合伙人会议同意退还被告股金,但无钱退还,需等矿山转让后再退还。2007年初,洛南县政府出台了矿山整合的意见,海泡石厂的合伙人也多次开会研究转让事宜,会议还决定给联系人转让价款20%的中介费。通过殷榜财介绍,王海鱼和陈先武以及被告委托的儿子王宏毅与山西运城李战军谈判,最终以10万元价款达成协议。因合伙企业没有账户,李战军将转让款打入王海鱼的个人账户,王海鱼又将这转让款交给我入了企业账务。转让费到账之后,支付了殷榜财中介费、退回被告股金,剩余部分用于偿还信用社还贷款和其他借款、支付企业租赁费及矿山坡皮使用费。转让费现在已经全部用于企业正常开支。原告请求分割矿山转让费已无事实依据,请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二、合伙企业未经清算,原告不能起诉分割合伙企业共同财产。合伙企业在矿山转让后已经自行解散。依据法律规定,合伙人在合伙企业清算前,不得请求分割合伙企业的财产。原告主张分割合伙企业的财产,必须按照《合伙企业法》的规定进行清算,原告在合伙企业未清算之前就主张分割合伙企业财产,与法律规定不符,法院不应支持原告这一诉讼请求。被告王新民为了支持其辩解,提供了以下证据:1、收款收据。用以证明王新民交纳股金3万元。2、合伙协议。用以证明原、被告签订了合伙协议,协议约定“企业如解散,应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成立清算组,进行登记、清算,按规定终结。”原告在未清算前起诉分割合伙财产与合伙协议不符。3、收据1张。用以证明殷榜财从转让费中领取了2万元中介费。4、收条1张。用以证明转让费到账之后,支付给王海鱼借款和电话费等共计7000元。5、收条1张。用以证明转让费到帐后支付刘社娃房屋租赁费7200元。6、领条1张。用以证明转让费到帐后支付贺军学坡皮使用费2000元。7、信用社收回贷款凭证。用以证明转让费到帐后清偿了企业贷款及利息2.3万余元。8、借款条据2张。用以证明转让费到帐后,偿还了借王新民3700元现金。上述证据经当庭举证,对原告提供的证据,二被告质证认为:合伙企业营业执照的真实性无异议,证明目的有异议,营业执照未合法进行年检。采矿许可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无异议,但对证明目的有异议,该证是合伙后补办的。洛安监发(2007)11号文件的真实性无异议,证明目的有异议。委托书与本案无关。合伙协议、三原告入股收据的真实性无异议,但出资情况及收据等是虚假的,各股东出资不实,只有王海鱼出资2万元和王新民出资3万元,其他合伙人分文未出。采矿权整体收购协议的真实性无异议,但王海鱼是矿山的法人,合伙企业无账户,转让款打入王海鱼账户是合法、合理的。(2013)洛南民再字第00001民事判决书的真实性无异议,证明目的有异议。对被告王海鱼提供的证据,被告王新民代理人质证均无异议。三原告质证认为:股份转让协议、收款收据的真实性无异议,证明目的有异议,只能证明被告王海鱼受让了股份,不能证明王海鱼就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合伙协议的真实性无异议,证明目的有异议,协议只是对各股东的工作进行了分工,不能证明王海鱼就是法定代表人,且矿山未进行解散、清算。资格证书,不予认可,证件的时间不对。发票的真实性有异议,该支出发票在前,卖矿山的行为在后。殷榜财证言有异议,是虚假的,领条两次出现,时间、内容不一样。王新民证言有异议,矿山转让是政府出面处理的,不存在中介费。合伙企业借款条据及电话费缴费票据有异议,开支均不是真实、合理的。民事抗诉书、(2012)陕民抗字第00013号民事裁定书的真实性无异议,但与本案无关。账本,不予认可,账本应在会计处,而不能由出纳提供。对被告王新民提供的证据,被告王海鱼无异议。三原告质证认为:收款收据,无异议。合伙协议,证明目的有异议,企业未解散。殷榜财收据,不真实。王海鱼收借款和支出电话费的条据、刘社娃收据、贺军学领条、信用社收回贷款凭证、借款条据,有异议,未经会计入账就自行出账,是假的。本院审查认为,原告提供的合伙企业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洛安监发(2007)11号文件、合伙协议、三原告入股收据、采矿权整体收购协议、(2013)洛南民再字第00001民事判决书的真实性,被告无异议,予以认定。被告王海鱼提供的证据,被告王新民代理人质证均无异议。被告王海鱼提供的股份转让协议、收款收据、合伙协议的真实性,三原告无异议,予以认定。被告王海鱼提供的资格证书,三原告虽不予认可,但是在被告王海鱼与强生华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书”成为合伙人之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被告王海鱼颁发的证书,应予以认定。被告王海鱼提供的发票,三原告有异议,该支出发票是否有效属于合伙企业账务问题且合伙企业未清算,故不作为本案证据。被告王海鱼提供的殷榜财证言,三原告有异议,因合伙企业未清算,故不作为本案证据。被告王海鱼提供的王新民证言,三原告有异议,由于王新民系本案被告,与原、被告存在利害关系,且其证明的内容未经清算,故不作为本案证据。被告王海鱼提供的合伙企业借款条据及电话费缴费票据,三原告有异议,因该支出属于合伙企业账务问题且合伙企业未清算,故不作为本案证据。被告王海鱼提供的民事抗诉书、(2012)陕民抗字第00013号民事裁定书的真实性,三原告无异议,予以认定。被告王海鱼提供的账本,三原告虽不予认可,但账簿上记载的原被告出资情况与原、被告陈述一致,故对该部分证据予以认定。被告王新民提供的证据,被告王海鱼无异议。被告王新民提供的收款收据,三原告无异议,予以认定。被告王新民提供的合伙协议的真实性,三原告无异议,也与三原告提供的证据一致,予以认定。被告王新民提供的殷榜财收据、王海鱼收借款和支出电话费的条据、刘社娃收据、贺军学领条、信用社收回贷款凭证、借款条据,三原告认为不真实,因上述支出费用属于合伙企业账务问题且合伙企业未清算,故不作为本案证据。根据认定的证据及当事人的陈述,可以确认以下案件事实:1997年,原告陈先武、陈满权、陈民全与强生华合伙投资开办洛南县华达海泡石节能保温材料厂,并于2004年3月30日领取了“合伙企业营业执照”,从事海泡石、重晶石、滑石、石英、铁矿、粘土加工、销售,海泡石开采,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为强生华、陈先武。2006年6月19日,强生华与被告王海鱼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书”,强生华将其在洛南县华达海泡石节能保温材料厂的股份转让给被告王海鱼。2006年6月27日,商洛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向被告王海鱼颁发了安全培训资格证。后三原告、被告王海鱼又吸纳被告王新民入伙。2006年7月10日,洛南县国土资源局向洛南县华达海泡石节能保温材料厂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6125220630005),矿区面积0.16平方公里,有效期叁年(自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五人合伙后,于2006年10月28日分别交纳了入股资金,其中原告陈先武、陈民全、陈满权三人各20000元,各占1股,王海鱼20000元占1.5股,王新民出资30000元占1.5股。合伙企业由陈满权担任企业会计,王新民担任出纳。2007年3月6日,原告陈先武、陈满权、陈民全与被告王海鱼、王新民订立书面“合伙协议”,协议约定:……四、陈先武出资10万元(一股);陈民全出资10万元(一股);陈满权出资10万元(一股);王海鱼出资15万元(一股半);王新民出资15万元(一股半)。五、矿山及厂的财产所有权,属上述五位合伙人永久共同所有。……七、责任及权利:主持事务执行人作为厂方的全权代表,负有总体责任,实行厂长负责制。合伙事务执行人由王海鱼、陈先武二人组成,其中王海鱼为主持日常工作执事人,陈先武为主管矿山事务执行人。事务执行人由全体合伙人选举在股东中产生,没两年选一次事务执行人,原执事人如在全体股东中办事公道,有能力、有威信时还可被选举连任。企业出现重大事项或纠纷争议,由全体合伙人共同协商解决,如遇政策性变化,随机应变。……十二、企业如解散,应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成立清算组,进行登记、清算,按规定终结。……原、被告五人作为合伙人均在该协议上签字。2007年初,洛南县人民政府对县域矿产资源进行整合,同年3月25日,原洛南县庙台乡政府根据《洛南县矿产资源整合方案》要求,成立庙台乡海泡石矿产资源整合领导小组,乡长尤政啟任组长,副乡长唐建朝为副组长,乡政府安监员梁太民等人为成员。后庙台乡政府召开了整合动员会,陈先武等五名合伙人均到会参加。同年4月13日,本案五名合伙人召开会议,研究矿山整合方案,提出三个方案,其中方案一是“矿山一次性买断(转让)60万元,尽量减少损失”;方案二是“引投资户,投资户拿50至60万元,投资户当法人,原股东不变,事成后中介人可以入一干股”;方案三是“矿山法人如果不让本企业人干,必须拿资金最低不低于30万元拿来还企业贷款,然后损失的40多万元以矿山评估价折合一块给原股东算股份”;本次会议记录上载明“以上方案违者自负”,五名合伙人均在会议记录上签名。后山西运城客商李战军愿收购庙台乡海泡石企业,经原庙台乡政府多次组织协调,在有原庙台乡政府海泡石矿产资源整合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及另一矿山业主仇玉华在场的情况下,王海鱼、陈先武及王新民的委托人即其儿子王宏毅共同在场,与李战军进行谈判,并达成以10万元价款一次性收购原、被告五名合伙人位于庙台乡索草沟面积为0.16平方公里的海泡石矿山经营权的意向,意向达成后的第二天即2007年5月20日,王海鱼代表洛南县华达海泡石保温材料厂在收购协议上签字,后李战军将10万元打入王海鱼个人账户。后被告王新民领取了其投资的股金30000元。此后,洛南县华达海泡石保温材料厂再未实际经营。2007年7月30日,本案原、被告五名合伙人因清算合伙帐务发生纠纷。2008年4月3日,原告陈先武、陈民全、陈满权以被告王海鱼私自出卖矿山侵犯了其他合伙人的合法权益为由向洛南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王海鱼承担侵权责任并赔偿其损失163636.36元。洛南县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经调解,三原告变更诉讼请求为要求按份共有分割转让费10万元为由,其他请求放弃。洛南县人民法院于2008年10月23日作出(2008)洛南法民初字第0319号民事判决书,判决:由王海鱼在判决生效后1日内给付原告陈先武、陈民全、陈满权人民币每人18181.81元。判决后,王海鱼不服,向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5月15日作出(2009)商中民一终字第16号民事判决书,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判决后,王海鱼向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12月3日作出(2009)商中民申字第19号民事裁定书,裁定:驳回王海鱼的再审申请。在洛南县人民法院执行过程中,王海鱼履行了29000元。后王海鱼向商洛市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商洛市人民检察院提请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抗诉。陕西省人民检察院于2012年4月23日作出陕检民抗(2012)8号民事抗诉书,认为(2009)商中民一终字第16号民事判决书确有错误,向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12年5月24日作出(2012)陕民抗字第00013号民事裁定书,裁定:一、本案指令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再审;二、再审期间,中止原判决的执行。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2年11月8日作出(2012)商中民再字第00001号民事裁定书,裁定:一、撤销本院(2009)商中民申字第19号民事裁定书、(2009)商中民一终字第16号民事判决书及洛南县人民法院(2008)洛南法民初字第0319号民事判决书;二、本案发回洛南县人民法院重审。洛南县人民法院在重新审理过程中,原告陈先武、陈民全、陈满权申请追加王新民为第三人并变更诉讼请求为:1、依法确认2007年8月3日合伙人会议决议取消王海鱼的股东资格并没收其股份有效;2、判决被告王海鱼赔偿三原告20万元。洛南县人民法院于2014年1月7日作出(2013)洛南民再字第00001号民事判决书,判决:一、驳回原告陈先武、陈民全、陈满权请求法院确认2007年8月3日合伙人决议有效的诉讼请求;二、驳回原告陈先武、陈民全、陈满权要求被告王海鱼赔偿其20万元的诉讼请求。判决后,陈先武、陈民全、陈满权不服,向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要求:1、撤销(2013)洛南民再字第00001号民事判决;2、依法确认被上诉人王海鱼私自控制、处分股东10万元转让费,对三上诉人构成侵权;3、判决将10万元按照上诉人应该享有的权利与股份进行分配。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4年5月23日作出(2014)商中民一终字第00071号民事判决书,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该判决中认为,在原审中陈先武、陈民全、陈满权并没有要求确认王海鱼私自处分10万元转让款构成对三上诉人构成侵权和要求分割10万元的诉讼请求,原审对此内容没有审查,在本案中不予审查,上诉人应当另案解决。随后。三原告即以提起本次诉讼,要求判决:1、将转让费10万元按照三原告应该享有的权利与股份进行分配,将所欠25545.4元矿山转让费偿还给原告。2、赔偿矿山转让费自2007年5月20日至2014年5月20日期间的利息15456.4元。同时查明,原、被告五名合伙人对合伙企业洛南县华达海泡石保温材料厂至今没有清算本院认为,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的财产和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原、被告五人自愿合伙并订立书面合伙协议,共同投资设立合伙企业洛南县华达海泡石保温材料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该合伙关系依法成立,合伙企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应受法律保护。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的出资和所有以合伙企业名义取得的收益均为合伙企业的财产,合伙企业的财产由全体合伙人共同管理和使用。被告王海鱼作为主持日常工作的合伙事务执行人,在合伙企业经营过程中根据洛南县人民政府矿产资源整合方案,与山西商人李战军达成对洛南县华达海泡石保温材料厂拥有的矿山、采矿权整体收购的协议,因出让矿山、采矿权获得的10万元转让费应属洛南县华达海泡石保温材料厂的财产,归该企业所有。原、被告五人作为该企业的合伙人依法享有共同管理和使用该财产的权利。洛南县华达海泡石保温材料厂的矿山、采矿权在被收购后,原、被告五名合伙人虽然没有解散该企业,但合伙企业已经实际停止经营至今,合伙企业已名存实亡。三原告要求将10万元转让费按照三原告应该享有的权利与股份进行分配并由被告支付利息。该10万元转让费虽系原、被告五人合伙企业的财产,但该合伙企业企业自2007年至今未进行清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进行清算前,合伙人不得请求分割合伙企业的财产,同时,原、被告也在合伙协议中约定“企业如解散,应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成立清算组,进行登记、清算,按规定终结。”故三原告在合伙企业未清算前要求分配因出让矿山、采矿权获得的应属合伙企业的10万元转让费,违反合伙协议的约定,也没有法律依据,三原告的诉讼理由不能成立,不予支持。三原告可在与二被告对合伙企业进行清算后,再根据清算结果主张自己的权利。被告王海鱼辩解认为转让费用于偿还合伙企业借款,没有证据证明转让费尚由被告掌管,被告无法支付原告转让费。本院认为,转让费属于合伙企业的财产,而本案原告只主张分配该转让费,而10万元转让费是否用于偿还合伙企业借款有待合伙企业清算后才能确定,故被告辩解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纳。被告王新民辩解认为转让费已经全部用于企业正常开支,原告请求分割转让费已无事实依据。本院认为,转让费是否已经开支,是否按照协议约定或法律规定进行分配,应待合伙企业清算后才能确定,而合伙企业尚未清算,故被告辩解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纳。因原、被告共同投资的合伙企业出让矿山、采矿权并获取转让费发生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修订前,合伙企业在出让矿山、采矿权后即停止经营活动,故应当适用当时的法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1997年)第二十条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陈先武、陈民全、陈满权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825元,由原告陈先武、陈民全、陈满权各负担275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上诉于陕西省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孙小智审 判 员 乐发明人民陪审员 邹来群二〇一五年二月十日书 记 员 姚 莉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