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韶始法民一初字第62号
裁判日期: 2015-02-10
公开日期: 2015-03-13
案件名称
钟祥聪诉何世强不当得利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始兴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始兴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钟祥聪,何世强
案由
不当得利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第八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第一百零八条
全文
广东省始兴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韶始法民一初字第62号原告钟祥聪,男,汉族,住广东省始兴县太平镇。被告何世强,男,汉族,住广东省始兴县沈所镇。原告钟祥聪诉被告何世强不当得利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代理审判员徐友云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钟祥聪,被告何世强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钟祥聪诉称,被告何世强向曾某某借款1万元,该款在2014年8月到期。借款到期后,被告对借款不予清偿。2014年10月,曾某某弟弟突遭车祸,原告便替被告先行将借款清偿。现因原告急需用钱给女儿钟某某治病,因此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返还原告代为清偿的借款1万元。原告钟祥聪对其陈述的事实在举证期限内和当庭提交的证据有:1、(2014)韶始法民一初字第46号民事裁定书,证明因被告欠曾某某借款1万元,曾某某在2014年1月曾诉至法院,但是因借款未到期,因此撤诉;2、借款人为“何世强”的借条一份,证明被告向曾某某借款1万元的事实,而且原告作为经手人也在借条上签名;3、曾某某出具的证明一份,证明原告已代被告偿还欠曾某某的借款1万元,因此取得了债权;4、经手人为“钟祥聪”的借条一份,证明原告作为被告向曾某某借款的经手人,原告同时出具了一张借条给曾某某收执。被告何世强辩称,我向曾某某借款1万元属实,原告代我清偿完毕该借款,我也同意返还,但是我现在没有给付能力,并且该借款属我与钟某某的夫妻共同债务,应由我与钟某某共同偿还。原告诉称我口出狂言,不是事实,也没有证据证实。被告何世强对其辩称的事实未向法庭提交证据予以证实。经开庭质证,被告对原告提交的证据1、2、3均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对原告提交的证据4有异议,认为是原告事后补写。对被告有异议的证据,本院根据证据规则再作分析、认定。经审理查明,2011年8月21日,被告何世强以建房为由经原告钟祥聪向曾某某借款1万元,并立下借条交曾某某收执,承诺三年内还清该款项。原告钟祥聪、被告何世强分别作为经手人和借款人在该借条上签名。借款逾期后,被告何世强对借款未予清偿。因曾某某急需用钱,原告便于2014年10月代被告向曾某某清偿了该款项。后原告向被告追偿未果便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返还其代为清偿的借款本金1万元。另查明,原告系被告岳父,庭审时,原告明确表示放弃追加被告的妻子钟某某为本案被告,仅要求被告何世强承担返还款项的义务。本院认为,本案系不当得利纠纷。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损的事实。原告钟祥聪在无合同约定或是法定义务的情况下,清偿了被告何世强所欠曾某某的借款本金1万元,使被告与曾某某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得以解除。由此也导致原告受损,被告受益的法律后果,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立案时定性为追偿权纠纷不妥,应予纠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的人。”庭审中,被告对原告已代为清偿其所欠债务一事予以认可,因此,原告诉请被告返还其代为清偿的借款本金1万元于法有据,证据确实充分,本院予以支持。关于被告辩解本案债务属其与妻子钟某某的夫妻共同债务,应共同清偿的问题。庭审时,原告明确表示放弃追加钟某某为本案被告,这是原告对其权利的自由处分,本院予以准许。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第九十二条、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何世强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返还原告钟祥聪不当得利1万元。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25元,由被告负担。此款原告已预交,由被告在支付上述款项时迳付原告。本判决为终审判决。代理审判员 徐友云二〇一五年二月十日书 记 员 邓 雪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