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哈民一民终字第915号

裁判日期: 2015-02-10

公开日期: 2015-04-01

案件名称

纪振云等与杨振华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哈民一民终字第915号上诉人(原审被告)宋霞玉,女,1970年10月12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哈尔滨市香坊区,户籍所在地哈尔滨市香坊区。上诉人(原审被告)纪振云,男,1968年5月14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哈尔滨市香坊区。委托代理人宋霞玉,女,1970年10月12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哈尔滨市香坊区。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杨振华,男,1964年12月29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哈尔滨市阿城区。委托代理人王春礼,男,1950年5月24日出生,汉族,哈尔滨市水泥厂退休干部,住哈尔滨市道外区。委托代理人杨宏武,男,1950年5月24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哈尔滨市阿城区。上诉人宋霞玉、纪振云因与被上诉人杨振华雇员损害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不服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民法院(2013)香民五初字第115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4年11月23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1月30日公开开庭进行审理。上诉人宋霞玉,被上诉人杨振华的委托代理人王春礼、杨宏武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判决认定:宋霞玉、纪振云系夫妻关系。杨振华系宋霞玉、纪振云的雇员,雇佣期间日工资100元。2013年1月26日,杨振华在宋霞玉、纪振云工厂庭院内,为粮食烘干塔除冰过程中,在没有安全保护设施的情况下,从高空坠落受伤,当日被送到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治疗,经诊断为“右侧颞、顶部硬膜外血肿;右侧多发肋骨骨折;右侧肩胛骨骨折”,住院2天;2013年1月28日,杨振华转院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住院治疗16天;2013年2月13日,杨振华转院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35天;2013年5月21日,杨振华转院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16天。杨振华共计住院69天,住院期间由杨洪剑、杨洪武护理。杨振华于医疗终结期前支付医疗费137,565.80元,宋霞玉、纪振云已给付杨振华医疗费48,000元。住院过程中,杨振华支付转院急救车费用275元。杨振华受伤后误工309天。杨振华的父亲杨万超系农民,于本案开庭审理时超过75周岁,有6名扶养人。诉讼中,经杨振华申请,黑龙江民强司法鉴定中心于2013年11月5日进行了司法鉴定,鉴定意见为:杨振华重度颅脑损伤,脑干损伤,遗脑外伤后遗症,肋骨骨折,系六级伤残;鉴定之日行医疗终结;住院期间二人护理;不需要饮食营养。委托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司法鉴定所进行了鉴定,鉴定意见为:1.颅脑损伤所致智能改变轻度;2.与外伤为直接因果关系;3.伤残等级六级。杨振华共计花费鉴定费4,850元。经查,2012年度黑龙江省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43,695元;2012年度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603.80元;2012年度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为5,718元。《黑龙江省省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伙食补助费为每人每天50元。杨振华在一审诉称:杨振华在工作期间受伤后,在住院治疗期间,宋霞玉、纪振云只支付部分医疗费用。现杨振华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宋霞玉、纪振云赔偿医疗费139,873.35元、鉴定费4,850元、伤残赔偿金75,910元、交通费1,975元、误工费30,90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3,450元、护理工资39,104元、精神抚慰金30,000元、赡养费15,000元。宋霞玉、纪振云在一审辩称:宋霞玉、纪振云系夫妻关系,杨振华系二人雇佣的工人,日工资100元,事发时间、地点属实。2013年1月26日,杨振华在值完夜班后私自替崔祥值班,宋霞玉知道后不同意杨振华为崔祥替班,并告知崔祥上班,崔祥当时表示同意,但私下杨振华还是替崔祥值班。2013年1月26日发生的事情,是宋霞玉听工人说杨振华从高空上掉下来了。宋霞玉、纪振云同意给付杨振华医疗费用140,673.25元,住院伙食补助费3,450元,不同意给付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赡养费。原审法院判决认为: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其合法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关于主体承担责任的问题。杨振华受雇于宋霞玉、纪振云从事粮食烘干工作,双方形成了雇佣关系。宋霞玉、纪振云辩称,无人指示杨振华去清除烘干塔上的冰溜,杨振华的工作不需要登上烘干塔,本案中,宋霞玉、纪振云是清除烘干塔上冰溜的直接受益者,杨振华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无任何利益的情况下攀爬高空的烘干塔除冰,可推定为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宋霞玉、纪振云主张杨振华未经许可替他人值班,因宋霞玉、纪振云对杨振华职业活动疏于管理,且未给杨振华提供安全保护设施,故宋霞玉、纪振云对杨振华所造成的人身损害应承担雇主责任,赔偿杨振华的损失,宋霞玉、纪振云不同意赔偿杨振华部分损失项目,其抗辩理由没有证据予以证明,故对宋霞玉、纪振云的抗辩理由,不予支持。二、关于赔偿项目和相应数额的认定。本案赔偿数额应基于杨振华的诉请及法律法规合理确定。对于医疗费,杨振华医疗终结期前支付医疗费137,565.80元,宋霞玉、纪振云已给付杨振华医疗费48,000元,尚欠医疗费89,565.80元,宋霞玉、纪振云应予给付。宋霞玉、纪振云另主张另行给付杨振华医疗费5,500元,因其未能提供证据且杨振华否认,对此不予采信;对于鉴定费4,850元,予以支持;对于残疾赔偿金,杨振华诉请75,910元,宋霞玉、纪振云予以认可,予以支持;对于交通费,杨振华诉请1,975元,因其仅提供两次转院发生急救车费用275元的票据,其余数额无票据予以证明,故支持杨振华交通费275元;对于误工费,杨振华主张因受伤误工减少收入30,900元,因宋霞玉、纪振云按日支付杨振华工资,属按日用工非长期雇佣杨振华,故应按照2012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603.80元计算,误工费为7,283.76元(8,603.8元÷365天×309天);对于住院伙食补助费,因杨振华住院69天,依照《黑龙江省省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之规定,伙食补助费为每人每天50元,故杨振华住院伙食补助费为3,450元(69天×50元∕天);对于护理费,因杨振华未能提供有效证据证明护理人员杨洪剑、杨洪武的误工收入,二人误工损失证据尚不充分,但杨振华护理损失经司法鉴定客观存在,护理标准可参照上一年度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标准,并根据黑龙江民强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意见书“住院期间二人护理”的鉴定意见标准计算,故杨振华护理费应为16,520.30元(43,695元÷365天×69天×2人);对于精神损害抚慰金,杨振华诉请30,000元过高,根据杨振华六级伤残的事实,酌情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为20,000元;对于被扶养人生活费,杨振华诉请15,000元,于法无据,杨万超系农村户口,长期居住在农村,应按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并根据杨万超年龄超过75周岁,其扶养年限应为5年、杨万超有6名扶养人,且杨振华经鉴定为六级伤残的实际情况,予以支持杨振华被扶养人生活费为2,382.50元(5,718元×5年÷6人×50%)为宜。三、关于赔付金额的确定。本次事故中,杨振华实际发生医疗费137,565.80元、鉴定费4,850元、残疾赔偿金75,910元、交通费275元、误工费为7,283.76元、住院伙食补助费为3,450元、护理费应为16,520.3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调整为20,000元、被扶养人生活费2,382.50元,合计268,237.36元,宋霞玉、纪振云已给付杨振华医疗费48,000元,余款220,237.36元,应由宋霞玉、纪振云偿付。综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二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第(一)项、第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纪振云、宋霞玉赔偿原告杨振华医疗费137,565.80元;二、被告纪振云、宋霞玉赔偿原告杨振华残疾赔偿金75,910元;三、被告纪振云、宋霞玉赔偿原告杨振华交通费275元;四、被告纪振云、宋霞玉赔偿原告杨振华误工费7,283.76元;五、被告纪振云、宋霞玉赔偿原告杨振华住院伙食补助费3,450元;六、被告纪振云、宋霞玉赔偿原告杨振华护理费16,520.30元;七、被告纪振云、宋霞玉赔偿原告杨振华精神抚慰金20,000元;八、被告纪振云、宋霞玉赔偿原告杨振华被扶养人生活费2,382.50元;九、被告纪振云、宋霞玉赔偿原告杨振华鉴定费4,850元;十、上述九项赔偿款总计人民币为268,237.36元,扣除被告纪振云、宋霞玉已给付的医疗费48,000元,余款220,237.36元,被告纪振云、宋霞玉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原告杨振华;十一、驳回原告杨振华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限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6,484元,由杨振华负担1,880元,被告纪振云、宋霞玉负担4,604元。宣判后,纪振云、宋霞玉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称:杨振华未经纪振云、宋霞玉同意擅自顶替崔祥工作,造成自身损害其应当承担一定责任。原审法院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推定杨振华的行为与履行工作职务有内在联系是错误的。杨振华顶替崔祥工作的职务系看监控,烘干塔上的冰对工作没有任何影响,根本不需要进行除冰,杨振华受伤后自称去除冰,但实际情况无人能够证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个人之间形成的劳务,属于劳务关系。原审法院按照对雇员的规定判决纪振云、宋霞玉承担责任属适用法律有误。故请求:重新审理后,依法认定杨振华应自负20%的责任。杨振华在法定期限内未提交书面答辩状,在二审庭审中辩称: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请求予以维持。二审中,各方当事人均未举示新的证据。二审查明的事实与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相同。双方当事人诉辩焦点:杨振华与纪振云、宋霞玉夫妻之间是劳务关系还是雇佣关系;杨振华对自身损害后果是否承担一定责任。本院认为:杨振华受雇纪振云、宋霞玉期间,在工作期间发生人身损害事故。纪振云、宋霞玉对具体赔偿数额未提出无异议,本院对原审法院计算的各项赔偿数额予以认定,本院对双方当事人争议的责任承担方式进行审理。关于杨振华与纪振云、宋霞玉夫妻之间是劳务关系还是雇佣关系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的解释,劳务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口头或书面约定,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法律关系;雇佣关系是指雇员在一定或不特定的期间内,接受雇主的指挥与安排,向雇主提供劳务,而雇主向雇员支付报酬的权利义务关系。杨振华与纪振云、宋霞玉夫妻之间是杨振华受雇于纪振云、宋霞玉,并接受纪振云、宋霞玉的指挥与安排,双方存在人身依附劳动关系关系及人身支配的劳动关系关系。原审法院认定杨振华与纪振云、宋霞玉夫妻之间符合雇佣关系的法律特征正确,本院予以支持。纪振云、宋霞玉上诉主张其与杨振华之间形成个人之间的劳务关系,纪振云、宋霞玉与杨振华之间不符合劳务关系的法律特征,本院对该主张不予支持。关于杨振华对自身损害后果是否承担一定责任的问题。根据以上观点,纪振云、宋霞玉与杨振华之间系雇佣关系。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中,雇主承担的是无过错赔偿责任。原审法院认定宋霞玉、纪振云是清除烘干塔上冰溜的直接受益者,杨振华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无任何利益的情况下攀爬高空的烘干塔除冰,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纪振云、宋霞玉应对杨振华在雇佣活动中遭受的损害承担完全赔偿责任正确,本院予以支持。宋霞玉、纪振云上诉主张杨振华未经许可替他人值班,其爬上烘干塔除冰的原因无法说清,其自身应承担一定责任。因宋霞玉、纪振云对杨振华工作疏于管理,纪振云、宋霞玉对杨振华的损害应承担完全赔偿责任,其上诉理由没有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综上,原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900元,由上诉人纪振云、宋霞玉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焦崇升审判员  郎晓侠审判员  李庆军二〇一五年二月十日书记员  王帅英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