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宿中民终字第01262号

裁判日期: 2015-12-22

公开日期: 2016-01-24

案件名称

彭某甲、彭某丁与彭某乙、彭某丙等继承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江苏省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江苏省宿迁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彭某甲,彭某乙,彭某丙,彭某丁,彭某戊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江苏省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宿中民终字第01262号上诉人(一审原告、反诉被告):彭某甲。上诉人(一审被告、反诉被告):彭某乙。上诉人(一审被告、反诉原告):彭某丙。被上诉人(一审被告、反诉原告):彭某戊。一审原告(反诉被告):彭某丁。上诉人彭某甲、彭某乙、彭某丙因与被上诉人彭某戊、一审原告彭某丁继承纠纷一案,不服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法院(2014)宿城民初字第0598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彭某丁、彭某甲一审诉称:彭广仓和王国珍夫妇共生育彭某甲、彭某乙、彭某戊、彭某丙、彭某丁五个子女,2012年6月7日彭广仓去世。彭广仓的抚恤金112780元、安葬费6000元,由彭某丙、彭某戊领取。彭广仓和王国珍夫妇生前主要是依靠彭某甲、彭某乙照顾生活起居,尤其是在2010年2月彭广仓发生交通事故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在医院是由彭某丁照顾,回来以后由彭某甲照顾直至其病故。彭某丙和彭某戊对彭广仓生前的生活从来不闻不问,不应当享有抚恤金,彭某丁、彭某甲和彭某乙对彭广仓的生活尽了全部的照顾和扶助义务,抚恤金应当由彭某丁、彭某甲、彭某乙分割。彭广仓的葬礼由兄妹五人共同操办,安葬费应平均分配。彭某丙无任何理由占有彭某甲垫付的洗洁精,矿泉水钱以及朋友和同学支付的烧纸钱,彭某丙应当将占有的款项返还给彭某甲。故提起诉讼,请求判令:1.彭广仓抚恤金112780元由彭某甲、彭某丁、彭某乙平均分割;2.安葬费6000元,由兄妹五人平均分割;3.彭某丙返还彭某甲朋友烧纸钱11300元以及彭某甲垫付的洗洁精、矿泉水费用1140元;4.彭某戊、彭某丙支付抚恤金、安葬费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利息自2014年1月16日计算至实际给付之日止);5.诉讼费由彭某戊、彭某丙负担。彭某乙一审辩称:同意彭某丁、彭某甲意见。我领取母亲抚恤金20000元,但没有领取母亲工资9000元及父亲抚恤金、丧葬费,该费用被彭某戊、彭某丙平分了。彭某戊一审辩称:抚恤金不属于遗产,彭某戊对两位老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应当多分,彭某乙对两位老人有虐待、遗弃情形,不应参与分配,彭某丁、彭某甲有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应当不分或者少分。关于丧葬费,因彭广仓丧葬事宜均由彭某戊、彭某丙实际承担,彭某丁、彭某甲未支付任何费用,不应分割。彭某丙一审辩称:按照宿迁的风俗,抚恤金应由三个儿子享有。不存在烧纸钱,洗洁精、矿泉水钱已经全部付清,不是彭某甲支付。更不存在利息问题。父母亲抚恤金、安葬费,彭某乙分得49000元(母亲抚恤金20000元、工资9000元,我给的20000元)、彭某戊拿了48926.6元,我拿到69853.4元,去掉给彭某乙的20000元,我拿到49853.4元。对彭某丁、彭某甲诉讼请求应予驳回。彭某戊、彭某丙反诉称:彭广仓去世后,彭某戊、彭某丙负担全部丧葬费计51478元。丧事结束后,多次与彭某甲、彭某乙、彭某丁协商费用负担问题未果,请求判令:1.抚恤金应优先支付父亲的丧葬费用,该费用由彭某戊、彭某丙垫付,共计51078元(后增加582元)及墓碑瓷像费400元;2.依法分割彭某乙、彭某甲隐匿的彭广仓遗产共计160000余元、王国珍遗产40000余元及被彭某乙隐匿的其他财产及利息,利息自彭某乙非法占有之日起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至实际给付之日(后撤回该项诉讼请求);3.依法分割由彭某乙领取的王国珍丧葬费、抚恤金共计20000元及利息,利息自彭某乙非法占有之日起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至实际给付之日(后撤回该项诉讼请求);4.诉讼费用由反诉被告承担。针对反诉,彭某乙辩称:1.将我作为反诉被告不妥。2.反诉要求丧葬费用从抚恤金中扣除不合理。3.彭某戊、彭某丙提供的票据上有我们的签字,予以认可。4.彭某戊、彭某丙毁灭礼簿,收入的账是通过礼簿真实反映的,没有礼簿,收入的准确度为零,而支出的账几乎全是假账,不予认可。针对反诉,彭某甲辩称:1.丧葬费用支出票据很多是假的,我不承认。2.支出票据有我们签字的认可,其余不认可。3.喇叭费和寿衣是闺女出的。4.丧葬有支出,也应有收入。针对反诉,彭某丁辩称:我的帐已经结清了,我不参与反诉,只想要父亲的抚恤金。一审法院经审理查明:彭广仓与王国珍系夫妻关系,共生育彭某甲、彭某乙、彭某戊、彭某丙、彭某丁五个子女。2010年彭广仓因车祸受伤,出院后患老年痴呆症。彭广仓、王国珍二人主要由彭某甲扶养,直至2012年6月7日彭广仓去世。期间彭某乙、彭某丁、彭某丙、彭某戊对彭广仓均有扶养行为,但均非主要扶养人。彭广仓去世后,火化证由彭某丙占有,工资本由彭某乙占有。2014年1月16日,彭某戊、彭某丙、彭某乙三人到宿迁市宿豫区社会劳动保险管理处办理申领手续。2014年1月28日,宿迁市宿豫区社会劳动保险管理处发放彭广仓丧葬费6000元、抚恤金112780元,合计118780元,分别由彭某戊占有48926.6元、彭某丙占有69853.4元。彭某丙诉称为换取彭广仓工资本给付彭某乙20000元,彭某乙对此不予认可,结合本案证据,彭某乙无领取时间,彭某丙所述与彭某乙发短信要钱事实不符,虽然彭某戊认可彭某丙的说法,但因二人有利害关系,彭某戊所作对彭某丙有利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定案的依据.对彭某丙诉称该事实不予认定。彭某甲诉称彭广仓丧事期间,其同学朋友烧纸钱11300元登记在礼簿账上,被彭某丙占有,彭某甲提供了出礼清单,已完成初步举证责任,彭某丙对此不予认可,但其认可礼簿及现金最后保管在自己手中,且经核对一致,其在未与彭某甲结账的情况下擅自将能直接反映出礼情况的礼簿予以烧毁,庭审中亦未能提供证据反驳彭某甲诉称的事实,依法应承担相关不利法律后果,结合本案证据,对彭某甲诉称事实,予以认定。本案在一审审理过程中,彭某戊、彭某丙提起反诉,主张彭广仓丧事期间一人一半共支出费用51478元(后增加支出费用582元),要求彭某甲、彭某乙、彭某丁分担。彭某甲、彭某乙、彭某丁认可支出费用9404元,予以认定。彭某甲、彭某乙、彭某丁三人对另外的42656元丧事支出提出异议,因彭某戊、彭某丙对相关的丧事支出在发生前未与彭某甲、彭某乙、彭某丁三人协商,结算时未让其三人参与,其陈述的丧事开支票据不规范,证据不充分,故对彭某戊、彭某丙主张的丧事期间支出42656元,不予全部支持。结合各方当事人陈述、单据、证人彭某己证言及办理丧事期间正常需要,酌定其他丧事开支费用数额为30000元。对彭某戊、彭某丙主张的丧事开支费用,合计认定为39404元。彭某乙诉称彭广仓丧事期间,其支出丧事费用3000元,并申请证人彭某己出庭作证,彭某己出庭作证的证言能证实彭某乙支出丧事费用3000元的事实,予以认定。彭某丁诉称彭广仓丧事期间自己支出寿衣、吹嗽叭钱合计1160元,并提供费用清单、证人出具的证明等证据,彭某丁的主张亦得到彭某乙、彭某甲认可,其提供的证据证明力大于彭某戊、彭某丙提供的证据,对彭某丁诉称的彭广仓丧事期间其支出1160元的事实,予以认定。彭某甲诉称自己丧事期间支出3843.5元(包含本诉中的240元矿泉水、900元洗洁精费用),并提供费用明细,认定彭某甲丧事支出合计3650元。一审另查明:彭广仓去世后,王国珍由彭某乙带至南京照顾,后生病住院直至去世,住院期间,彭某甲前往南京照顾。一审还查明:彭某丙肢体××,××等级三级,无固定工作。一审法院认为:抚恤金作为对死者亲人的抚恤,可以参照遗产继承进行分配,由死者直系亲属、配偶参与分配,其中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予以多分、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予以多分。本案中,彭广仓去世后政府发放抚恤金112780元,配偶王国珍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且与彭广仓共同生活,应予适当多分,酌定对其分配30000元。彭广仓2010年发生交通事故前,有较高的退休工资,身体很好,能够照顾自己,故是否对彭广仓尽到主要扶养义务,应以彭广仓2010年因交通事故受伤出院患老年痴呆后的情况来定。本案中,彭广仓出院后到去世前,近2年时间均由彭某甲予以照顾,彭某甲对彭广仓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故对彭某甲,应予适当多分,酌定分配20000元;彭某丙系肢体××且失业,应予适当多分,酌定分配20000元;剩余金额由彭某乙、彭某戊、彭某丁三人平分,每人分配14260元。关于王国珍应得的30000元抚恤金,因王国珍已去世,应按遗产进行分配,王国珍对该部分遗产的处理未立遗嘱,应按法定继承予以分配。彭广仓去世前,王国珍由彭某甲予以照顾,彭广仓去世后,王国珍由彭某乙带往南京照顾直至去世,生病期间彭某甲参与照顾,故对王国珍应得的30000元抚恤金,彭某乙、彭某甲应予适当多分,酌定按7000元每人予以分配;彭某丙缺乏劳动能力,应予适当多分,酌定按7000元对其分配;剩余金额由彭某戊、彭某丁平分,每人4500元。综上,关于政府发放的彭广仓抚恤金112780元,彭某甲应得27000元、彭某丙应得27000元、彭某乙应得21260元、彭某戊应得18760元、彭某丁应得18760元。该抚恤金彭某戊占有48926.6元、彭某丙占有63853.4元(彭某丙自认占有抚恤金、丧葬费合计69853.4元,其他6000元算作丧葬费,在丧事开支请求中予以处理),二人应将多占有的抚恤金给付他人,彭某戊应给付30166.6元、彭某丙应给付36853.4元。彭某甲同学朋友因彭广仓去世出礼钱11300元,登记在礼簿上,该礼簿及礼簿上记载的现金最终由彭某丙保管,对此彭某丙应予返还。关于丧葬费用的分担问题。生养死葬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丧事开支应由子女分担。彭广仓去世后,政府发放的丧葬费6000元,应优先用于丧事开支。在彭广仓丧事期间,彭某戊、彭某丙支出丧事开支计39404元,每人支出19702元,扣除保管在彭某丙手中政府发放的6000元丧葬费,彭某戊支出丧葬费19702元、彭某丙支出丧葬费13702元,上述费用合计33404元,五人应予平均分担,每人应承担6680.8元,彭某戊应得13021.2元、彭某丙应得7021.2元。彭某乙辩称彭某丙将丧事礼簿烧毁,致使公共收入账无法核实,但彭某乙未能提供公共礼金收入的相关证据,故对彭某乙的该意见不予支持。彭某乙主张其于彭广仓丧事期间开支3000元,其他子女亦应分担,每人应分担600元,后彭某乙明确表示对彭某甲、彭某丁暂不主张,予以支持,扣除彭某戊、彭某丙各自应承担的费用600元,彭某乙应给付彭某戊、彭某丙丧事开支5480.8元。彭某丁主张彭广仓丧事期间开支,其他子女亦应分担,每人应分担232元,后彭某丁明确表示对彭某甲、彭某乙暂不主张,予以支持,扣除彭某戊、彭某丙应承担的费用232元,彭某丁应给付彭某戊、彭某丙丧事开支6216.8元。彭某甲主张彭广仓丧事期间支出,其他子女亦应分担,后彭某甲明确表示对彭某乙、彭某丁暂不主张,予以支持,扣除彭某戊、彭某丙应承担的费用730元,彭某甲应给付彭某戊、彭某丙丧事开支5220.8元。综上,关于丧事开支,彭某乙应给付彭某丙、彭某戊合计5480.8元、彭某丁应给付彭某丙、彭某戊合计6216.8元、彭某甲应给付彭某丙、彭某戊5220.8元,其中彭某戊应得11459.2元,彭某丙应得5459.2元。上述丧事开支与彭某戊、彭某丙应给付彭某乙、彭某甲、彭某丁的抚恤金相互抵扣,彭某甲应得21779.2元、彭某丁应得12543.2元、彭某乙应得15779.2元、彭某戊应给付18707.4、彭某丙应给付31394.2元,彭某戊、彭某丙应按彭某甲、彭某丁、彭某乙应得款项的比例相应给付该三人。综上,彭某戊应给付彭某甲8132.1元、彭某丁4683.5元、彭某乙5891.8元;彭某丙应给付彭某甲13647.1元、彭某丁7859.7元、彭某乙9887.4元。关于利息,彭某丁、彭某甲、彭某乙主张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计算,予以支持,关于起算时间,彭某戊、彭某丙取得款项时间均为2014年2月2日,但因双方未约定给付时间,酌定起算时间为起诉之日(2014年3月17日)。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一审判决:一、彭某戊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彭某甲8132.1元及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自2014年3月17日起计算至实际给付之日止)、彭某丁4683.5元及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自2014年3月17日起计算至实际给付之日止)、彭某乙5891.8元及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自2014年3月17日起计算至实际给付之日止);二、彭某丙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彭某甲13647.1元及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自2014年3月17日起计算至实际给付之日止)、彭某丁7859.7元及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自2014年3月17日起计算至实际给付之日止)、彭某乙9887.4元及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自2014年3月17日起计算至实际给付之日止);三、彭某丙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彭某甲11300元;四、驳回本诉原告彭某丁、彭某甲及反诉原告彭某戊、彭某丙的其他诉讼请求。本诉案件受理费2050元,彭某甲、彭某丁共同负担795元,彭某戊、彭某丙共同负担1255元;反诉案件受理费290元,彭某戊、彭某丙共同负担179元、彭某甲、彭某乙、彭某丁共同负担111元。彭某乙、彭某甲、彭某丙均不服一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依法改判。彭某乙、彭某甲的上诉理由是:1.关于抚恤金的分配问题,彭某戊、彭某丙没有对父母尽到抚养义务,应当不分或者少分。彭某戊不构成三级××,不应多分。2.关于丧葬费用。彭某丙烧毁收入帐,虚报支出,一审法院酌定彭某丙、彭某戊支出39404元与事实不符,确定丧葬费的分担错误。彭某丙的上诉理由是:1.为交换父亲的工资本,彭某丙给付彭某乙20000元;2.一审认定彭某甲亲朋往来礼金11300元没有事实依据。针对彭某乙、彭某甲的上诉理由,彭某戊答辩称:彭某乙长期住在南京,对父母未尽到抚养义务,不应分割抚恤金。对彭某丙的上诉理由,彭某戊没有异议。针对彭某乙、彭某甲的上诉理由,彭某丁答辩称:我长期照顾父母没有任何回报,应当多分抚恤金、丧葬费。对彭某丙的上诉理由,彭某丁没有异议。二审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一致,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关于抚恤金如何分配的问题。死亡抚恤金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在公民死亡后,发放给死者亲属的费用。享受抚恤金的人需是死者的直系亲属、配偶且主要依靠死者生前抚养。抚恤金可以参照遗产继承进行分配,由死者直系亲属、配偶参与分配,其中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予以多分,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予以多分。本案中,彭广仓去世后政府发放抚恤金112780元,一审法院根据其亲属的劳动能力和对死者的扶养情况,酌定分配给其配偶王国珍30000元,其余部分,彭某甲20000元,彭某丙20000元,彭某乙、彭某戊、彭某丁各14260元,并无不当。其中王国珍分得的30000元,在其死亡后,应按照遗产进行分配。根据五名子女对父母的抚养情况及劳动能力,一审法院确定彭某乙、彭某甲、彭某丙各7000元,彭某戊、彭某丁各4500元,亦无不当。彭某乙、彭某甲上诉称彭某戊不构成三级××,没有事实依据,不予支持。彭某乙、彭某甲上诉称抚恤金分配不当的上诉理由亦不能成立,不予支持。关于丧葬费用实际支出数额及如何分担的问题。丧葬费用应当按照支出的情况由子女分担。彭广仓去世后,政府发放的丧葬费6000元,应优先用于丧事开支。此外,一审法院根据全案证据综合确定彭某戊、彭某丙、彭某乙、彭某丁、彭某甲实际支出的费用,并无不当。在扣除彭某乙、彭某丁、彭某甲放弃主张的部分费用,一审法院确定其余费用由五人平均分担并无不当。关于彭某丙上诉主张给付彭某乙20000元的问题,因其未提供充分证据予以证明,不予支持。关于彭某丙上诉主张彭某甲亲朋往来礼金11300元没有事实依据的问题。彭某甲在一审期间提供了其亲朋往来礼金明细,彭某丙自认占有彭广仓丧事礼簿和现金,经核对一致后,烧掉礼簿,经法庭对其释明法律后果,其仍拒不提供礼簿,一审法院认定其占有彭某甲的11300元并无不当。综上,彭某丙、彭某甲、彭某乙的上诉理由均无事实与法律依据,其上诉请求本院不予支持。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实体处理并无不当,应当予以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由上诉人彭某甲、彭某乙负担1510元,由上诉人彭某丙负担583元。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刘芳芳审 判 员  万 焱代理审判员  陈 宁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书 记 员  卜云飞第13页/共13页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