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平民三终字第790号
裁判日期: 2015-12-22
公开日期: 2016-08-08
案件名称
张雪钢与张雪梅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河南省平顶山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张雪钢,张雪梅
案由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平民三终字第790号上诉人(原审原告)张雪钢,男,1966年4月5日出生,汉族,系张雪梅之大弟。委托代理人吴彬,河南大乘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张雪梅,女,1961年12月31日出生,汉族,系张雪钢之大姐。委托代理人常静,河南前行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张雪钢与被上诉人张雪梅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张雪钢起诉张雪梅请求:确认双方房屋买卖合同有效。平顶山市湛河区人民法院(2015)湛民二初字第76号民事判决后,张雪钢不服,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张雪钢及其委托代理人吴彬,张雪梅及其委托代理人常静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查明,张雪梅系平顶山市商业大楼职工,与张雪钢系一母同胞亲姐弟关系。1995年左右,张雪梅所在的工作单位平顶山市商业大楼面向本单位职工出售国有住房。1995年10月31日,张雪梅向其单位计划财务科缴纳了位于平顶山市湛河区湛南路商业大楼2号楼60号(即本案诉争的位于平顶山市湛河区湛南路东段商业大楼2号楼4单元2楼东户)房屋的交易费237.47元(有平顶山市商业大楼计划财务科出具的收款收据为凭);同日,张雪梅向其单位计划财务科又缴纳了房屋预购款13335元。平顶山市商业大楼计划财务科向张雪梅出具河南省财政厅国有住房出售收入专用票据,该票据显示:购房人为张雪梅;售房单位为商业大楼;住房建筑面积为57m2;交款性质预交款13335元;实交款234.94元,交款金额为13569.94元。2000年11月17日,张雪梅向其单位的物业管理部交纳本案所诉争房屋的城网改造费300元。2001年6月14日,张雪梅向其单位补交购房款3280.90元,交易费277.50元。2001年1月16日,平顶山市房产管理局为张雪梅办理了《房屋所有权证》,该房产证中明确显示:房产证号为平房权证字第××号;房屋登记的所有权人为张雪梅;房屋坐落位于湛河区湛南路东段商业大楼2号楼4单元东户;建筑面积为68.29平方米,个人产权比例为100%。2006年8月9日,张雪钢与其妻子尚某协议离婚,《离婚协议书》中第二条明确显示:“无房产”。2007年11月20日,张雪梅向其单位财务部门交纳本案所诉争房屋的水网改造费500元。涉案房屋的所有缴费的票据原件至今均在张雪梅处存放。张雪钢对上述事实无异议,但认为双方所争议的房屋是张雪梅在2000年期间已同意以16000元的价格转让给自己,且其一直在该房屋中居住至今。其中16000元的房款有11000元的现金,是在1994年年底、1995年年初的时候通过银行分两次寄给张雪梅。下余的5000元,是以自己在广州购买的VCD等音响设备折抵的,该套音响设备至今还在张雪梅家中。关于双方是否就争议房屋达成买卖合意及张雪钢是否向张雪梅支付购房款16000元的问题,张雪钢对其上述诉讼主张应负有举证责任。庭审过程中,张雪钢申请双方的弟弟张某出庭作证,证人张某证实只听家人说过张雪钢买房的事,但不能证实当事人之间怎么商量的,房款怎么支付的事实。张雪钢的前妻尚某出庭作证,其称与张雪钢在深圳打工时,听张雪钢说在商业大楼集资购房。当时二人没住房,就从深圳分两、三次寄回来了一万四、五千元,具体以哪种方式寄的其前妻尚某不知道、具体寄了几次记不清楚了。证人尚某还证实其与张雪钢于2006年8月9日协议离婚,离婚时因张雪钢受伤,生活困难没有提到本案所争议房屋归属的事情。另外,张雪钢还提供了一份双方母亲董某乙的视频资料。其母董某乙在视频资料中称听说过房屋买卖的事,也听说张雪钢从深圳寄回来过钱,是用大信封寄的现金。对此,该院依职权又分别调查张雪钢的母亲董某乙及前妻尚某,其母亲董某乙称当时不知道双方买卖房屋的事,后来二人产生纠纷打官司时才听说;关于张雪钢从深圳寄给张雪梅过钱的事也是听说的,寄回多少钱不知道,也没有见过;张雪钢给张雪梅一套VCD冲抵房款5000元也是听说的。张雪钢前妻尚某又称当时张雪钢与张雪梅商量以出资两万五、六的价款购买张雪梅单位集资房,并在1995年至1996年张雪钢在深圳打工时分两次寄给张雪梅计一万七、八;第一次通过当地特快专递寄回1万元,第二次通过当地的邮局寄回七、八千元。后来张雪钢给张雪梅一套VCD冲抵房款6000元.对于上述证人证言、录像资料及该院依职权询问张雪钢的母亲董某乙及其前妻尚某所陈述的内容,经庭审质证,张雪钢认为上述三人均是自己申请出庭作证的证人,对其当庭所作的证人证言及所陈述的内容均无异议。张雪梅认为1、其母亲董某乙所作的证言多次反复,有提供的视频资料予以证明,且与法院调查所陈述的内容前后矛盾,不能作为证据使用;2、张雪钢前妻尚某所作的证言与法院调查所陈述的内容及张雪钢起诉时自认涉及到购房款项的性质、数额、寄款时间、寄款方式及用一套VCD冲抵房款款项等内容不一致,且自相矛盾;3、上述三位证人出庭所作证言与张雪梅诉张雪钢返还原物纠纷一案中出庭所作证言内容及陈述的事实前后矛盾。综上,三位证人证言均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4、提到冲抵房款的那套VCD,张雪梅承认VCD现在其家中,但认为不是冲抵房款,是张雪钢夫妇离婚后存放在张雪梅家中。以上事实有张雪钢提供的证人尚某、张某的到庭证人证言、视频资料;张雪梅提供的收款收据、专用票据、房屋所有权证、视频资料、离婚协议和该院依职权询问张雪钢的母亲董某乙及其前妻尚某的调查笔录及双方陈述等证据在卷证实。上述相关证据已经法庭质证,经审查证据之间互相印证,具有证明效力,可以作为认定本案事实的证据,予以确认。原审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据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本案诉争的房屋是登记在张雪梅的名下,张雪梅是该争议房屋的合法所有权人,有张雪梅提供的证据证实,应予以确认。张雪钢主张与其姐姐张雪梅之间存在房屋买卖关系,但张雪钢本人及其提供的证人证言等属间接证据,不具有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其证据间未能形成一定的证据链,均不能证实双方是否形成了房屋买卖合意,何时形成了房屋买卖合意,合意的具体内容,张雪钢是否向张雪梅支付了购房款以及以何种方式支付了购房款,且张雪钢及其证人对于相关事实的陈述还存在相互矛盾之处。因此,张雪钢提供的现有证据不能全面客观的证实原、张雪梅之间存在房屋买卖关系,张雪钢对其主张应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故张雪钢要求确认其与张雪梅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有效的诉讼请求,因缺乏相关证据,对张雪钢的该项诉求,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原审判决:驳回原告张雪钢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00元,由原告张雪钢负担。张雪钢上诉请求:一、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或改判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有效;二、一二审诉讼费全由张雪梅承担。事实和理由:一、原审认定事实不清。(一)张雪钢与张雪梅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弟。基于对亲大姐的信任,2000年张雪钢在广州打工时分2次给张雪梅汇了购房款,没有保留汇款凭证但属实;(二)3位证人证言能够互相证明诉争房屋买卖合同关系成立、有效。由于汇购房款至今已十四五年,证人对当时汇款的具体时间、方式、数额记忆模糊,符合一般人记忆的生理学特点,是很正常的;母亲董某乙去年因为该诉讼生气导致脑梗后遗症,原审作证时有语言障碍,没有表述清楚,法院也未能查明事实;(三)张雪钢在诉争房屋内居住15年之久,2014年张雪梅才主张该房屋权利,为什么一开始不主张权利?张雪梅利用了张雪钢对亲姐姐的信任。二、原审适用法律错误。(一)本纠纷发生在亲姐弟之间的家务事,亲姐弟买卖房屋,没有书面合同也属正常,家务事外人不可能知道或知道也不是很清楚,这是本案的特殊性,3位证人证言都有利于张雪钢,应该作为本案的定案依据;(二)张雪梅认可张雪钢放在其家中的3碟连放VCD事实,该VCD当时价值6000元,这是实物证据也是间接证据,和3位证人证言能够互相证明该VCD是用来冲抵购房款的。张雪梅答辩称,一、原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结果客观公正,应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原审时张雪梅已提供了房产证、缴款单等证据,足以证明张雪梅是涉案房屋合法所有权人,对该套房屋享有所有权;三、张雪钢在原审中提供的3位证人证言在其他诉讼中陈述互相矛盾,诸多不一致,且张雪钢本人陈述也前后不一。张雪梅认可张雪钢于二审当庭递交的水、电、气费的交费凭条,因为谁住房子谁就应当交相关使用费,这些费用只在居住使用时才能产生,另这些凭条上的户名现仍是张雪梅。但是诉争房屋的城网改造费、水网改造费等涉及房屋基础硬件设施改造费用均是张雪梅交纳,这恰恰证明张雪梅才是该房屋真正的主人,张雪钢只是该房屋的暂时使用人。张雪梅一直让张雪钢居住是因为双方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弟。张雪钢出工伤身体有病且无房居住,张雪梅作为大姐出于责任感才让张雪钢居住,但居住不代表房子就给张雪钢了。房屋买卖是大事,如何合意、何时合意、什么时间付款、如何付款等重要事实,张雪钢前后陈述不一,这不会是因为时间长、记忆淡化所导致。3位证人证言与张雪钢本人陈述,不是偏差而是根本就不一致。张雪钢在诉状中称双方形成房屋买卖合意时间是2000年后,但证人尚某即张雪钢前妻出庭证明双方买房子是1994年,1994年张雪钢与尚某登记结婚时还没有婚房,随后去了深圳打工,2000年才回了平顶山,房子是大事,夫妻二人共同出资购房,记忆不会存在如此大的偏差,只能证明张雪钢陈述不实。本院经审理查明,二审庭审后,张雪钢提供了董某甲于2015年12月5日的书面证言一份,证言内容为打印,有:我叫董某甲,我是张雪钢他舅,2000年的时候,俺在平顶山卖菜,我知道张雪钢买张雪梅的房子,雪钢给张雪梅个VCD一套6000元算5000抵她的房款钱,我记得还给她的有钱多少我不知道。该证言经张雪梅质证后认为:证人董某甲未到庭,法庭未核实其身份,是否是该证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无法确认;董某甲只是说知道张雪钢买张雪梅的房子,但是对双方何时形成房屋买卖关系、房款是多少、如何支付、何时支付等事实都没有明确说明,故董某甲的证言不能证明张雪钢与张雪梅存在房屋买卖关系。除此外,其他事实与原审查明事实相一致。本院认为,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之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张雪钢对其诉讼请求即确认其与胞姐张雪梅存在合法有效的房屋买卖合同法律关系所依据的事实,依照上述司法解释第九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应当对产生该法律关系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张雪钢认可其与姐姐张雪梅没有签订书面房屋买卖合同。张雪钢至今仅提供了其弟弟张某、前妻尚某的出庭证言、母亲董某乙视频资料、董某甲的书面证言及原审法院依职权制作的调查笔录等加以证明,经审查上述证人证言、视听资料、调查笔录内容互有矛盾且前后不一,无法相互印证形成合法有效的证据链,经审查不能作为认定本案事实的根据。张雪梅对反驳张雪钢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原审时已提供了本案诉争房屋的收款收据、专用票据、房屋所有权证、张雪钢与其前妻尚某的离婚协议、交费票据等书证加以证明,足以认定诉争房屋依法归张雪梅所有,张雪梅已尽到了举证义务。另外,张雪梅与张雪钢是一母同胞的姐弟,共三女二男,张雪梅行一为长姐,张雪钢行三但为长弟,张雪钢婚后无房居住,长姐张雪梅基于血缘关系和感情基础让其在自己名下房屋长期居住至今,张雪梅已经作出了相应合理解释。依照上述司法解释第九十条第二款之规定,张雪钢应当承担该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其上诉请求缺乏事实根据,本院依法不予支持。综上,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结果适当,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100元,由张雪钢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张小青审判员 崔志刚审判员 李新保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书记员 马海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第九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依照下列原则确定举证证明责任的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一)主张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应当对产生该法律关系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二)主张法律关系变更、消灭或者权利受到妨害的当事人,应当对该法律关系变更、消灭或者权利受到妨害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