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民二初字第01097号
裁判日期: 2015-11-30
公开日期: 2015-12-24
案件名称
李某某与张某某、常某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焦作市山阳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焦作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李某某,张某某,常某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第十条第一款,第十六条第一款,第十七条第一款
全文
焦作市山阳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山民二初字第01097号原告李某某,女,5岁。法定代理人李某,女,39岁。委托代理人刘莉莉,河南华云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张某某,女,55岁。被告常某,女,31岁。二被告共同委托代理人胡军拥,河南苍穹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李某某与被告张某某、常某继承纠纷一案,本院于2014年11月25日做出受理决定,于2015年3月19日向被告张某某、常某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等,于2015年3月23日向原告李某某送达了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分别于2015年10月15日、2015年11月20日两次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刘莉莉,二被告的委托代理人胡军拥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诉称,原告系常某某的非婚生女。2012年11月11日,常某某因发生交通事故死亡,原告在常某某去世后,生活十分拮据,现原告已四周岁,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因母亲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没钱缴纳幼儿园托费,不能正常入园。现起诉要求:1.依法分割原告父亲常某某的遗产,由原告依法继承位于焦作市山阳和平东街政法家属院1号楼4单元3号的房产、山阳区人民路(中段)2126号景苑小区8号楼1903号房产、住房公积金62265.29元,各项遗产的六分之一共计110377.55元;2.诉讼费由被告共同承担。二被告共同辩称,被继承人常某某在生前已将原告所主张的两套房屋分别赠与二被告。遗产继承的前提是先偿还被继承人依法应当承担的税款和债务,本案中被继承人的遗产尚不足以承担其生前所应承担的税款和债务。原告所主张的事实与理由不能成立,因为在其它案件中原告已得到13多万的赔偿;住房公积金已由原告的法定代理人取走,故请求法庭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根据原被告的诉辩意见,经合议庭评议,归纳本案争议焦点为:原告要求继承常某某的遗产位于山阳和平东街政法家属院1号楼4单元3号房屋、山阳区人民路(中段)2126景苑小区8号楼1903号房屋及住房公积金62265.29元的情况。围绕争议焦点,原告提交了以下证据:1.常驻人口登记卡2份,证明原告及其法定代理人的主体资格;2.司法鉴定意见书1份,证明常某某是原告的亲生父亲,依法对常某某的遗产享有法定继承权;3.房屋所有权证存根2份,证明原告对本案争议的两套房屋享有继承权;4.住房公积金注销支取申请书复印件、李茜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证明常某某死后公积金账户余额为62265.29元,原告享有继承权,该住房公积金由常某某的同事李茜领取,该公积金已用于李某某申请执行张某某生效判决,已被执行应视为张某某所用。二被告质证认为,对原告证据1无异议;证据2真实性无异议,指向及关联性有异议,被继承人的遗产应当支付其生前债务,原告与常某某虽系父女,但并不代表其享有继承权;证据3真实性无异议,指向及关联性有异议,该两处房屋被继承人已分别赠与二被告;证据4有异议,真实性无法确定,领款人李茜与常某某的关系无法确定,无法证明原告的指向。对原告提交的证据,本院认证如下:证据1真实有效,予以确认;证据2真实性予以确认,二被告异议不能成立,予以确认;证据3真实性予以确认,二被告异议成立,对其指向不予确认;证据4被告异议成立,不予确认。二被告提交了以下证据:1.赠与书2份、东方红派出所证明1份,证明山阳和平东街政法家属院1号楼4单元3号系6号楼4单元3号,被继承人常某某已将两套房屋分别赠与二被告;2.常某某债务总额明细1页、常某某手机账单信息记录2页、常某某手机还款短信记录3页、常某某信用卡还款明细单3页、还款凭证34页、网上还款记录46页、二被告及王焦生信用卡的还款明细3页、常某某笔记6页,证明常某某生前共欠债务760960.06元,其中常某某个人欠款532712.27元,常某某使用张某某、常某、王焦生信用卡数额分别为129937.7元、37038.94元、61271.15元,被继承人的遗产应当优先偿还债务,该70余万元债务已由二被告偿还,在继承时应予以排除;3.化学研究所证明1份,证明常某2012年至2013年在校上学,其名下的信用卡由常某某使用;4.借条、收款条各1份,证明被继承人生前借款2万元,已由二被告偿还;5.(2013)山民二初字第00116号判决书复印件、(2013)山执备字第329号执行裁定书复印件各1份,证明住房公积金已由原告领取,原告要求分割的公积金已不存在。原告质证认为,被告证据1中赠与书真实性无异议,系常某某本人笔迹,但该房产没有办理过户手续,赠与未生效房屋产权未转移,不影响原告继承,对东方红派出所证明无异议;证据2有异议,常某、王焦生、张某某名下的信用卡不能作为常某某的外债,被告主张的外债不能证明时间、用途,不能证明为常某某所用,即便还款,未对资金来源举证,不能证明其负债偿还,即便外债成立也与本案无关,被告证明外债已经还清,但原告要求分割的遗产、房产还在,房产应该依法分割;证据3真实性无异议,指向有异议,证明内容未涉及信用卡问题,与本案无关;证据4真实性无法核实,且被告未对还款资金来源举证,是常某某与张某某的共同债务,如果张某某以共同存款用于还款,不能从继承款项中予以扣除;证据5真实性无异议,裁定书印证了张某某用公积金履行生效判决,公积金应作为遗产分割。对被告提交的证据,本院认证如下:证据1真实有效,原告异议不能成立,予以确认;证据2真实性予以确认,原告异议成立,二被告未用本案所涉两套房屋及常某某名下住房公积金清偿常某某的债务,故指向不予确认;证据3真实性予以确认,原告异议成立,指向不予确认;证据4原告异议成立,不予确认;证据5真实性予以确认。本院应原告申请调取了常某某的住房公积金账户详细明细查询清册。原告质证认为,对该证据无异议。被告质证认为,对该证据无异议,但山阳法院已划扣43008元,余款已用于归还周长顺的欠款2万元。本院作出如下认证意见:该证据真实有效,予以确认。经庭审质证,依据有效证据及原被告的陈述,本院对本案事实确认如下:被告张某某系常某某的妻子,被告常某系张某某与常某某的女儿。原告李某某系李某与常某某的非婚生女。常某某于2012年11月11日死亡。常某某父母均已先于常某某去世。位于山阳区和平东街政法院1号楼4-3号及山阳区人民路(中段)2126号景苑小区8号楼1903号的两套房屋均登记在常某某名下,系常某某与张某某的夫妻共同财产。原被告均认可和平东街政法院1号楼4-3号房屋价值15万元,景苑小区8号楼1903号房屋价值45万元。2011年1月1日,常某某出具了两份“赠予书”,将位于山阳区和平东街政法院6号楼403房屋赠与了张某某,将景苑小区8号楼1903号房屋赠与了常某。2015年10月22日焦作市公安局东方红派出所出具证明称,“常某某房产证:山阳区和平东街政法院1号楼4单元3号与身份证上住址:山阳区和平东街政法家属院6号楼4单元3号系同一地址。”常某某死亡时,其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为61354.49元。本院于2013年11月11日就原告李某某与被告张某某、常某及第三人张作明不当得利纠纷一案作出民事判决,判决被告张某某、常某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共同将李某某应得的133333.33元死亡赔偿金支付给李某某。判决生效后,李某某作为申请执行人向本院申请执行,本院于2014年9月10日作出执行裁定书,裁定提取被执行人张某某应得常某某在焦作市公安局定和派出所的抚恤金95860元及住房公积金43008元。本院认为,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办理。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由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继承,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本案中常某某生前就和平东街政法院1号楼4-3号房屋及景苑小区8号楼1903号房屋写有赠与书,名为赠与实为遗嘱,故对该两套房屋应按常某某所立遗嘱继承。常某某死亡后其名下公积金61354.49元为夫妻共有财产,公积金的一半应作为常某某的遗产继承,该款虽已部分被张某某用于履行它案的生效判决,但原告作为常某某的继承人对此享有继承权,原告要求继承常某某公积金61354.49元的六分之一即10225.75元,理由正当,予以支持。二被告辩称公积金余款已用于清偿常某某生前所欠周长顺的欠款,未能提供有效证据予以证明,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第十条、第十六条第一、二款、第十七条第二款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张某某、常某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将常某某名下住房公积金中的10225.75元支付给原告李某某;二、驳回原告李某某的其它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2508元,由原告李某某承担2452元,被告张某某、常某承担56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十日之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与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樊媛媛审 判 员 曹君萍人民陪审员 王 璐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三十日书 记 员 孟庆鑫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