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巧民初字第1215号

裁判日期: 2015-11-30

公开日期: 2016-04-25

案件名称

王某某与李某某离婚后财产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巧家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巧家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王某某,李某某

案由

离婚后财产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第三十九条第一款

全文

云南省巧家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巧民初字第1215号原告王某某,云南省巧家县人,住巧家县。被告李某某,云南省巧家县人,住巧家县。原告王某某诉被告李某某离婚后财产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10月27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易文鹏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王某某、被告李某某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王某某诉称,原、被告系夫妻关系,因原告系家中独女,故招被告上门,目的是给老人养老送终。被告上门后,不但不赡养老人,还经常对原告进行殴打。2009年,原告因多次被被告殴打无还手之力,被告便先后将家里的6头大牛以16210元的价钱卖掉,所卖经济并未用在一家人的生产和生活上。由于原、被告双方感情不睦,原告于2014年向法庭起诉离婚,2014年12月2日原、被告双方经老店法庭调解离婚。但被告回家后趁原告不防将原告辛苦喂养两年多的大猪卖掉两头,宰掉两头,价值约10560元;又卖黄豆1000斤,价值约3000元;四季豆400斤,约1400元。被告还将原告的住房锁掉不让原告进屋,对原告进行殴打,逼得原告无家可归。为维护原告护法权益,现诉至法院,请求一、将老人遗留五间瓦房判归原告;二、要求被告退赔侵占原告的合法财产,牛6头,折价16210元;猪4头,折价10560元;黄豆折价3000元,四季豆1400元,合计金额共计31170元。三、案件受理费由被告承担。被告辩称,原告所起诉的房子是老人张某A的,而且一间已经分给原告了。没有牛,有猪5头,其卖了两头,卖得3350元,宰了两头,每头约重170斤;还有一头当时约重180斤分给了原告,但一直由其喂养,现在约重350斤。黄豆和四季豆,经司法所解决时,家里的归原告,外面的归被告。原告要求其赔偿31170元其不同意,其只同意按照司法所的意见,赔偿原告1060元和一头猪,老人张某A由其抚养。原告王某某对其诉讼主张,未向本院提交证据证明。被告李某某对其答辩主张,亦未向本院提交证据证明。为查明案件事实,本院依职权调取以下证据:1.(2014)巧民初字第913号民事调解书一份。调解书证实原、被告双方于2014年12月2日经巧家县人民法院调解离婚,并确定小孩王某A由被告李某某抚养,原告王某某不给付抚养费;2.张某A身份证及王某B建设用地许可证复印件照片各一张。照片证实张某A身份信息及王某B建设用地许可证登记信息;3.张某A调查笔录及李某某询问笔录各一份。张某A调查笔录证实:王某某系张某A与王某B之女,李某某系其女婿,王某B已去世。王某B在世时,李某某招赘上门后共修建了土木结构瓦房五间,登记权属为王某B,面积为110㎡,现在其占用四间,靠正房北面耳间分给了王某某。王某某与李某某离婚时有夫妻共同财产马一匹、猪五头,马被李某某以3000元价格出售,两头猪被李某某以3350元的价格出售,两头被李某某宰杀,宰时分别约重170斤,一头分给王某某,但王某某离家不予喂养,一直由李某某喂养,当时约重170斤,现在重约300余斤。离婚时王某某有点黄豆,没有四季豆,其它的是李某某的。因王某某经常打她,所以她现在与李某某在一起生活;李某某笔录证实五间土木结构房屋系老人张某A所有,不是夫妻共同财产,且已于2014年农历11月8日经X乡司法所主持分割,靠正房北面一间耳间分给了王某某,其余四间分给了张某A。离婚时有夫妻共同财产马一匹、猪五头,马被其以3000元价格出售,两头猪被其以3350元的价格出售,两头被其宰杀,宰时分别约重170斤,一头分给王某某,但王某某离家不予喂养,一直由其喂养,当时约重170斤,现在重约300余斤。并经X司法所组织双方进行财产分割,当时协调马及四头猪归李某某,还存活的一头猪归王某某,黄豆一缸及豌豆100斤属王某某所有,其余的归李某某所有。因为王某某反悔遂没达成协议。因为王某某要打老人张某A,所以张某A现与李某某在一起生活。经质证,原告王某某对本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1有意见,认为被告李某某无抚养小孩的能力,不能抚养小孩,李某某教小孩不叫原告妈妈,否则就打小孩;对证据2无意见,王某B与张某A是其父母;对证据3有意见,主张本院作调查时没有通知其到场。被告李某某对本院依职权调取的三份证据均无意见。本院认为,本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1,来源合法,与本案有关联,系双方自愿达成,采信作为本案证据使用;证据2虽系复印件照片,但证据来源于当事人,且双方均无异议,同时张某A调查笔录亦能与之相互印证,采信作为本案证据使用;证据3中两份笔录,来源合法,与本案有关联,能够相互印证本案事实,采信作为本案证据使用。通过庭审举证、质证和认证,本院依法确认本案如下法律事实:王某B、张某A系原告王某某父母,王某某系其独女,李某某系其女婿,王某B现已去世。王某B在世时,李某某招赘上门后共修建了土木结构瓦房五间,登记权属为王某B,面积为110㎡,现除靠正房北面一间耳间由王某某管理使用,其余四间由张某A管理使用。原告王某某于2014年12月2日诉与被告李某某离婚,经本院组织双方调解,双方自愿离婚,小孩王某A确定由李某某抚养,原告王某某不给付抚养费。因原告王某某对张某A存在暴力行为,离婚后张某A一直与李某某在一起生活。原告王某某与李某某离婚时有夫妻共同财产一匹马、五头猪、母鸡一只,黄豆两口袋,四季豆80斤。离婚后,马被李某某以3000元价格出售,五头猪中两头被李某某以3350元的价格出售,两头被李某某宰杀,一头分给王某某。被宰的两头当时每头重约170斤,分给王某某的一头当时约重170斤,现在重约300余斤,但王某某离家不予喂养,一直由李某某喂养至今。另查明,2014年猪价约6.5元每斤。再查明,双方婚后财产经X乡司法所组织分割,但未达成一致协议。本院认为,本案名为财产侵权纠纷,实属离婚后财产纠纷,双方纠纷是因离婚后共同财产分割未果所引发,且原告王某某所诉标的系原、被告双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所有,所以本案应以离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处理为宜。本案中,原、被告双方均认可土木结构瓦房五间系王某B、张某A财产,不属于双方夫妻共同财产,因此不应作为原告王某某与被告李某某的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同时五间房屋是由老人张某A与原告王某某在管理使用,对于原告王某某要求将老人遗留五间瓦房判归其所有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经庭审查明,原、被告双方在离婚时有夫妻共同财产马一匹、猪五头、母鸡一只、黄豆两口袋及四季豆80斤。离婚后,马被李某某以3000元价格出售,五头猪中两头被李某某以3350元的价格出售,两头被李某某宰杀,一头分给王某某,但王某某离家不予喂养,一直由李某某喂养至今。被宰的两头当时每头重约170斤,分给王某某的一头当时约重170斤,现在重约300余斤。结合2014年猪价每斤约6.5元的价格可得出原告王某某与被告李某某离婚时所有牲畜价格约为9665元(3000元+3350元+170×3×6.5元=9665元)。原告王某某主张被告李某某2009年先后将家里的6头大牛以16210元钱卖掉,所卖经济并未用在一家人的生产和生活上,但未提交证据加以证明,对其主张不予认可。王某某主张五头猪离婚时平均重约500斤,价值约10560元,其未提交证据加以证明,结合其母亲张某A调查笔录,本院确定被李某某出售的两头猪的售价为3350元、被李某某宰杀的两头当时每头重约170斤,分给王某某的一头当时约重170斤,现在重约300余斤。王某某主张有黄豆1000斤,价值约3000元,四季豆400斤,价值约1400元,其未提交证据加以证明,被告李某某认可有黄豆两口袋,四季豆80斤,本院予以认定有黄豆两口袋,四季豆80斤。王某某主张有鸡24只,其未提交证据加以证明,被告李某某认可有母鸡一只,本院予以认可有母鸡一只。根据法律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处理应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再结合本案实际情况,因原、被告双方小孩王某A是由被告李某某抚养,王某某并不给付抚养费用,王某某母亲张某A因原告王某某暴力行为一直与李某某在一起生活。因此,对于在抚养小孩及老人的被告李某某应予多分,原告王某某应予少分。同时,因上述财产均为李某某占有或者处理,为保证不动产的合理利用及防止双方当事人在处理财产过程中造成新的矛盾,本院确定原、被告双方夫妻共同财产马一匹价款3000元、猪两头价款3350元、被李某某宰杀猪两头、现存猪一头、母鸡一只、黄豆两口袋及四季豆80斤归被告李某某所有,由李某某补偿原告王某某人民币3500元。对于原告王某某要求被告李某某退赔侵占其财产合计金额31170元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九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原告王某某与被告李某某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共同财产马一匹价款3000.00元、猪两头价款3350.00元、被李某某宰杀的猪两头、现存猪一头、母鸡一只、黄豆两口袋及四季豆80斤归被告李某某所有,由李某某补偿原告王某某人民币3500.00元;二、驳回原告王某某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减半收取150.00元,原告王某某负担100元,被告李某某负担50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云南省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云南省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双方当事人均服判的,本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若负有义务的当事人不自动履行本判决,享有权利的当事人可在本判决规定履行期限届满后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二年。审判员  易文鹏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三十日书记员  杨传贵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