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扬邗民初字第2349号
裁判日期: 2015-11-30
公开日期: 2016-01-22
案件名称
丁发和、丁国云等与王向青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扬州市邗江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扬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丁发和,丁国云,丁小红,王向青
案由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一款,第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第七十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
全文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扬邗民初字第2349号原告丁发和。原告丁国云。原告丁小红。三原告共同委托代理人蒋爱慧,江苏征远律师事务所律师。三原告共同委托代理人赵建春,江苏征远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王向青,现下落不明。原告丁发和、丁国云、丁小红与被告王向青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6月1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11月27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三原告共同委托代理人蒋爱慧到庭参加诉讼,被告王向青经本院公告送达诉状副本及开庭传票,期限届满未到庭。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丁发和、丁国云、丁小红共同诉称,2014年12月10日王向青与蔡红珍发生交通事故,致使蔡红珍死亡。2014年12月25日,原被告就蔡红珍因交通事故死亡的赔偿问题自愿达成协议,被告王向青自愿赔偿原告共计53.6万元。协议生效后,被告就协议内容履行了26.6万元,余款27万元根据协议内容应当予以赔偿,但经原告多次催要未果,请求法院判决被告继续履行赔偿协议,赔偿原告27万元。被告王向青未答辩,亦未提供证据。经审理查明:1、2014年12月10日11时50分左右,王向青驾驶苏K×××××号小型轿车由南向北行驶至扬州市站南路与文昌西路交叉路口,与由东向西行驶的蔡红珍所驾驶的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蔡红珍受伤,经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救治无效于同年12月15日死亡。事故发生后,王向青驾车逃逸。扬州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六大队于2015年1月9日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王向青承担事故的同等责任,蔡红珍承担事故的同等责任。经扬州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鉴定蔡红珍系因交通事故致严重颅脑损伤而死亡。2、原告丁发和系死者蔡红珍配偶,两人育有一儿一女,系原告丁国云、丁小红。3、2014年12月25日,三原告与被告签订交通事故民事赔偿协议书一份,双方达成如下协议“甲方王向青、乙方丁发和、丁小红、丁国云;一、甲方赔付(包括医疗费)乙方,伍拾叁万陆仟元整(已支付捌万陆仟元整),其中交强险拾贰万由双方配合理赔,理赔款归乙方所有;二、协议签订之日甲方支付乙方陆万元,甲方于2015年1月15日之前给付拾万元,甲方于2015年6月30日之前给付捌万伍仟元,余款捌万伍仟元于2015年12月30日之前给付…,若甲方逾期给付,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支付利息(按银行同期存款利率三倍计算)…”。庭审中,原告陈述被告已向原告赔付了26.6万元(包含交强险理赔款12万元)。上述事实,有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户籍注销证明、法医学检验意见书、居民死亡殡葬证、交通事故民事赔偿协议书及原告当庭陈述等证据在卷予以佐证。本院认为,公民身体健康权受法律保护。被告王向青驾驶机动车与蔡红珍驾驶的电动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致蔡红珍死亡,被告王向青负事故同等责任,依法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事发后,三原告与被告签订了交通事故民事赔偿协议,被告依约履行了26.6万元后,尚有27万元的给付义务未履行,原告的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依法予以支持。被告王向青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本院依法可以缺席判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王向青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原告丁发和、丁国云、丁小红赔偿款27万元。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1750元,由被告王向青负担(此款原告已预交,原告同意其预交案件受理费由被告向其直接支付,本院不再退还,由被告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支付)。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提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同时按照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向该院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户行:工商银行扬州分行汶河支行,户名: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账号:11×××57)。审 判 长 薛 景人民陪审员 姚梅琴人民陪审员 杜道放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三十日书 记 员 朱晓红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