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泾民初字第01502号

裁判日期: 2015-11-22

公开日期: 2015-12-31

案件名称

康某甲诉泾阳县太平镇孙家堡村民委员会、康某乙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泾阳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泾阳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康某甲,泾阳县太平镇孙家堡村民委员会,康某乙

案由

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

全文

陕西省泾阳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泾民初字第01502号原告康某甲,男,汉族,村民。委托代理人,胡某甲,陕西万兴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泾阳县太平镇孙家堡村民委员会。法定代表人骆某某,系该村民委员会主任。委托代理人惠某某,泾阳县泾干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第三人康某乙,男,汉族,村民。康某甲诉泾阳县太平镇孙家堡村民委员会、康某乙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康某甲及其委托代理人胡某甲、被告泾阳县太平镇孙家堡村民委员会的委托代理人惠某某及第三人康某乙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诉称,2015年6月,被告建垃圾处理站,租赁原告非耕地2.14亩,该块地共计2.5亩,地面有杏树41棵。按被告租赁费标准和赔偿标准,五年租赁费7500元,地面杏树赔偿款7350元。因该块地一直由其弟康某乙代耕,被告在未调查土地权属的情况下,将部分租金付给第三人康某乙,故产生纠纷,多次协商、调解未果。诉请被告给付原告土地租赁费6420元、地面附着物杏树赔偿款6219元。共计12711元。被告辩称,其建垃圾处理站属实。但建垃圾处理站没有租赁原告的土地,也未与原告签订土地租赁合同。故应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第三人康某乙辩称,被告建垃圾处理站租赁其一直耕种的沟地,被告付给其的土地租赁费、地面附着物杏树赔偿款与原告没有任何关系,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应予驳回。原告为支持其诉讼请求提交了以下证据:1、证人孙某甲、康某丙、孙某乙、孙某丙、孙某丁的证言及泾阳县太平镇孙家堡村民委员会的证明。证明原告继承其父康某丁1.045亩承包地的事实。2、一组自留地到户明细表一份。证明其父康某丁用0.17亩耕地兑换孙某乙、孙某丙、孙某丁三户沟内非耕地的事实。康某丁用承包地兑换孙某乙、孙某丙、孙某丁三户沟内非耕地后,自留地面积为1.045亩。3、泾阳县太平镇孙家堡村调解委员会对康某甲与康某乙沟地的调解协议一份。证明被告认可其建垃圾处理站所占沟内地块属原告所有。被告对原告提交的三份证据的质证意见为:对原告提交的证据1、2、3均提出异议,不予认可。第三人对原告提交的三份证据的质证意见为:对原告提交的证据1、3均提出异议,不予认可。对证据2的真实性予以认可,对证明目的不予认可。本院对上述证据分析认定:原告提交的证据1,因证人未出庭作证,不符合证据的形式要件,不予采信。证据2,因盖有泾阳县太平镇孙家堡村民委员会的公章,符合证据的形式要件,予以采信。对证据3,泾阳县太平镇孙家堡村调解委员会对康某甲与康某乙沟地的调解未达成一致意见,故对该证据的证明目的不予认可。被告为支持其主张,向本院提供了康某甲书写的证明一份。证明原告康某甲分有沟地,其所建垃圾处理站没有占用原告康某甲的沟地。原告对被告提供的证据的真实性无异议,对证明目的不予认可。第三人对被告提交的证据无异议。本院认为被告提交的证据,形式合法,内容真实。予以采信。第三人为支持其诉讼请求提交了以下证据:1、泾阳县太平镇孙家堡村民委员会出具的证明一份。证明泾阳县太平镇孙家堡村民委员会租赁康某乙2.3亩沟地,应付康某乙14250元。已付9250元,因康某甲提出异议,剩余5000元未付。2、证人孙某乙的证言及泾阳县太平镇孙家堡村民委员会的证明。证明被告所建垃圾处理站所占沟内地块,当年分到户主康某丁名下,该户的家庭成员有康某丁、胡某乙、康某乙、康某戊,没有原告康某甲。原告对第三人提交的证据的的真实性无异议,对证明目的不予认可。被告对第三人提交的证据无异议。本院对第三人提交的证据分析认定:第三人提交的证据1、2,形式合法,内容真实,与本案有关联性,予以采信。经审理查明:原告康某甲与第三人康某乙系同胞兄弟。1979年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时,被告将现在垃圾处理站所占的部分沟地分到原告康某甲与第三人康某乙之父康某丁名下,该户的家庭成员有康某丁、胡某乙(原告康某甲与第三人康某乙之继母)、康某乙、康某戊(原告康某甲与第三人康某乙之妹)。康世信遂在该地块上种植树木。1995年康某丁用0.17亩原自留地兑换与其沟地相邻的孙某乙、孙某丙、孙某丁三户沟地。继续种植树木。2009年康某丁将其耕种的土地分给原告康某甲和第三人康某乙。原告分得康某丁原自留地,第三人分得康某丁的果园地。被告建垃圾处理站所占的沟地当时未处分。2012年康某丁病故,该块沟地遂由第三人经营。2015年6月,被告欲占用该块沟地建垃圾处理站,经与第三人协商达成协议:第三人经营的该块沟地由被告租用,被告给付第三人五年租赁费、地面树木赔偿款14250元。在被告给付第三人9250元后,原告向被告提出异议。经多次协商、调解未果。2015年9月,原告提起诉讼。本院认为: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后,原告与第三人之父康某丁做为户主,取得了被告在建垃圾处理站所占的部分沟地的经营权,该户的家庭成员有康某丁、胡某乙、康某乙、康某戊。之后又通过兑换得到部分沟地,取得了被告在建垃圾处理站所占的全部沟地的经营权。在康某丁、胡某乙死亡后,第三人和康某戊有继续经营的权利,且第三人在康某丁、胡某乙死亡后一直实际经营该块沟地。现原告提出该块沟地中大部分地块是其父用分给其的原自留地兑换而来,故该块沟地应归其经营,因原告及第三人之父康某丁与他人兑换土地在先,是处分自己的财产,与原告后来分得康某丁原自留地无关。原告又提出其父当年分地时将该块沟地分给其经营管理,其让第三人代耕,第三人否认,原告无有证据支持,不予采信。故对原告的请求本院不予支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康某甲的诉讼请求。本案诉讼费117元,由康某甲承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陕西省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张 锐人民陪审员 王 珊人民陪审员 张百禹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书 记 员 梁毅超附: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举证责任】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