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淮中刑终字第00081号
裁判日期: 2015-11-12
公开日期: 2015-11-26
案件名称
潘某、王某犯寻衅滋事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江苏省淮安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全文
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5)淮中刑终字第00081号原公诉机关江苏省洪泽县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潘某,个体经营户。因赌博分别于2011年7月7日被行政拘留十日,并处罚款人民币一千元;同年11月1日被行政拘留十五日,并处罚款人民币三千元。因涉嫌犯寻衅滋事罪于2015年6月8日被刑事拘留,6月16日变更为取保候审,9月9日被逮捕。现羁押于洪泽县看守所。辩护人齐林建,江苏天立言信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被告人王某,农民。因犯转移赃物罪于2007年3月28日被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同年4月30日刑满释放。因涉嫌犯寻衅滋事罪于2015年6月8日被刑事拘留,6月16日变更为取保候审,9月9日被逮捕。现羁押于洪泽县看守所。江苏省洪泽县人民法院审理江苏省洪泽县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潘某、王某犯寻衅滋事罪一案,于2015年9月9日作出(2015)泽刑初字第00202号刑事判决。宣判后,被告人潘某不服,提出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本案。经过阅卷,讯问上诉人,听取辩护人意见,认为本案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审判决认定,2015年6月4日下午,被告人潘某因对几天前倪某等人曾要殴打自己怀恨在心,遂携带斧头并电话联系被告人王某到洪泽县黄集街道办事处黄河路“绿沅果业门市”找到周某,后驾车带周某在黄集街道办事处仇石村的路上找到仇某丁,潘某、王某持斧头逼仇某丁跪下,对其拳打脚踢,潘某并持斧头对欲劝阻群众进行恐吓。随后,潘某、王某驾车将周某带至黄集街道办事处仇石村一组管某(周某姑妈)家门口,持斧头逼周某跪下,扇其耳光并拳打脚踢,潘某亦持斧头对欲劝阻群众进行恐吓。此后,潘某、王某驾车将周某带回“绿沅果业门市”,并逼迫其打电话通知倪某过来。潘某、王某驾车将倪某先后带至黄集街道办事处羊肉城附近、黄集宾馆南侧路边,持斧头逼其下跪,用斧头柄殴打倪某,并对其拳打脚踢。经鉴定,被害人仇某丁、周某、倪某损伤程度均构成轻微伤。案发后,被告人潘某、王某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另查明,被告人潘某赔偿仇某丁、周某、倪某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2200元,取得三名被害人谅解。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有:被告人潘某、王某供述;被害人倪某、周某、仇某丁陈述;证人仇某甲、赵某、仇某乙、冯某、仇某丙、管某、黄某证言;被害人伤情照片及洪泽县人民医院门诊病历,洪泽县公安局物证鉴定室《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意见书》;调解协议书、收条;发破案经过;洪泽县公安局行政处罚决定书、洪泽县拘留所解除拘留证明书、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2007)黄刑初字第153号刑事判决书、上海市黄浦区看守所刑满释放证明书;被告人潘某、王某户籍证明等。原审判决认为,被告人潘某、王某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其行为均已构成寻衅滋事罪,且系共同犯罪。潘某、王某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处罚。王某在共同犯罪中作用相对较小,潘某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对方谅解,均可酌情从轻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潘某有期徒刑十个月,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七个月。潘某上诉提出:其投案自首且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请求对其适用缓刑。其辩护人提出的意见为:本案事出有因,潘某针对特定人实施伤害行为,且未严重破坏社会秩序,不构成寻衅滋事罪;即使潘某的行为构成犯罪,亦建议对其判处拘役并适用缓刑。经审理查明,上诉人潘某因不满被害人倪某、仇某丁曾经意图殴打自己,于2015年6月4日下午纠集原审被告人王某在公共场先后对被害人仇某丁、周某、倪某实施殴打,致三被害人均构成轻微伤。原审判决所列证据均经庭审质证,来源合法且内容相互印证,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潘某纠集原审被告人王某随意殴打他人,致三人轻微伤,其行为均已构成寻衅滋事罪,且属共同犯罪。对于辩护人提出潘某不构成寻衅滋事罪的意见,经查,倪某、仇某丁在案发前曾意图对潘某实施殴打,但被他人及时制止,且经劝解,双方矛盾已经平息。数日后,潘某因对此事怀恨在心,为泄愤主动寻找倪某、仇某丁,在公共场所“教训”二人,且无理殴打二人的朋友周某,将偶发的矛盾纠纷肆意扩大。其行为并非出于解决纠纷的合理目的,明显具有逞强施威的性质。辩护人所提意见无事实及法律依据,本院不予采纳。潘某藐视法纪,纠集王某在公共场所持凶器威胁、殴打他人,致三人轻微伤;潘某在殴打被害人的过程中,还持凶器威胁劝阻群众,其犯罪情节恶劣,行为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原审法院对潘某、王某所判处的刑罚与二人罪责相适应,潘某、王某不属于犯罪情节较轻的情形,原审法院对其不予宣告缓刑并无不当。潘某及其辩护人就原审判决量刑所提上诉理由及辩护意见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纳。综上,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定罪准确,量刑适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判长 欧海鸥审判员 李贻德审判员 罗 锐二〇一五年十一月十二日书记员 李纪森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