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巴法民初字第09785号
裁判日期: 2015-10-09
公开日期: 2015-12-14
案件名称
王某某与蹇某甲、蹇某乙、蹇某丙、蹇某丁赡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重庆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王某某,蹇某甲,蹇某乙,蹇某丙,蹇某丁
案由
赡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第二十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一款,第十八条第一款,第十九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
全文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巴法民初字第09785号原告王某某,女,1937年7月1日出生,汉族,住重庆市。委托代理人汪登良,重庆市巴南区南湖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告蹇某甲,女,1964年11月15日出生,汉族,住重庆市。被告蹇某乙,男,1966年3月6日出生,汉族,住重庆市。被告蹇某丙,男,1970年2月20日出生,汉族,住重庆市。被告蹇某丁,女,1972年2月19日出生,汉族,住重庆市。原告王某某与被告蹇某甲、蹇某乙、蹇某丙、蹇某丁赡养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8月26日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由代理审判员李荃独任审判,于2015年9月2日依法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王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汪登良,被告蹇某甲、蹇某乙、蹇某丙、蹇某丁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王某某诉称,四被告系原告及其配偶蹇某戊的儿女,现均已结婚安家并各自在外务工生活。近年来,原告身体日渐衰弱,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除了105元养老金外再无其他生活经济来源。目前原告身患心肌梗塞、糖尿病、肺气肿等多种疾病,更于2015年7月11日不慎摔倒导致右腿骨折。现原告生活困难而四个子女却互相推诿,拒绝承担赡养义务。故原告为了能够安享晚年,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特起诉来院请求:1、判令四被告每月给付原告生活费200元;2、因原告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而判令四被告轮流护理;3、判令四被告平均承担原告已产生的医疗费用3067.5元及交通费400元共计3467.5元,原告以后的医疗费凭正式票据由四被告平均负担。被告蹇某甲辩称,对支付原告生活费200元无异议并同意承担原告已产生的医疗费用,但对于原告今后的医疗费不同意负担。被告蹇某甲未在双寨村老家居住,在外照顾原告不方便。被告蹇某乙辩称,同意承担对原告的赡养义务,但对赡养方案有不同意见,原告应由被告蹇某乙、蹇某丙赡养,被告蹇某甲、蹇某丁不应承担赡养义务。被告蹇某乙未在双寨村老家居住生活。被告蹇某丙辩称,原告分家时对被告蹇某丙不公平,之后还百般干扰其正常家庭生活。现被告蹇某丙同意履行对原告的赡养义务,但因其长期于渝中区打工,经济条件困难,其自身也身患疾病,无力以现金方式支付赡养费用,同意通过购买食品、物品等方式赡养原告。被告蹇某甲、蹇某乙、蹇某丁经济条件较好,应考虑具体情况分摊对原告赡养责任。对于原告已产生的医疗费用不同意承担,但对原告今后的医疗费同意负担,被告蹇某丙出售柴油机的钱仍在原告及其配偶蹇某戊处,可冲抵原告以后的医疗费。被告蹇某丁辩称,对原告诉请无异议,现被告蹇某丁结婚居住于巴南区石滩镇街上。经审理查明,原告王某某与其配偶蹇某戊生育子女四个,即被告蹇某甲、蹇某乙、蹇某丙、蹇某丁。原告王某某及蹇某戊长期居住生活在重庆市巴南区石滩镇双寨村朝阳坝组251号。现原告王某某年老多病,生活不能自理,每月收入仅有国家养老金105元。因四被告未履行对原告的赡养义务,原告遂起诉来院。另查明,原告王某某于2015年3月15日支付门诊医疗费331.85元,于2015年7月12日至7月14日支付门诊检查及住院医疗费4486.01元,其中医保基金报销1750.81元,综上原告王某某实际支付医疗费3067.05元。庭审中,原告王某某提出若四被告不能照顾护理其饮食起居,则要求四被告每月共支付2000元护理费。被告蹇某甲、蹇某乙、蹇某丁对被告蹇某丙经济困难无异议,但认为四被告均应承担对原告的赡养义务。因原、被告意见分歧较大,故调解未果。上述事实,有原、被告当庭陈述及原告提供的医诊发票、村委会证明等证据在卷为凭,经本院审查,足以认定。本院认为,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被告蹇某乙、蹇某丙应向原告履行赡养义务,已经出嫁的被告蹇某甲、蹇某丁亦不能免除赡养义务。原告现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其每月养老金收入不足以支付生活开支、满足生存需求。原告要求四被告履行赡养义务并负担原告已产生的医疗费、交通费及今后的医疗费、护理费,证据充分,理由正当,故本院对于原告诉请的合理部分予以支持。被告蹇某丙提出其以购买实物的方式赡养原告,但被告蹇某丙未提供证据证明其难以现金方式履行赡养义务的事实,故本院对该辩驳理由不予采纳。鉴于被告蹇某丙经济困难和四被告的具体情况,本院结合原告诉求并参照当地经济水平,酌情主张被告蹇某甲、蹇某乙、蹇某丁每月各支付原告生活费160元、护理费220元,被告蹇某丙每月支付原告生活费100元、护理费140元较为适宜。关于原告诉称因其医诊治疗产生的交通费400元的问题,原告虽未提供证据证明,但该笔费用是实际产生的费用,本院酌情主张200元,故本院审查后认定原告实际支付医疗费3067.5元、交通费200元共计3267.5元,应由四被告平均负担,即四被告各承担816.88元。被告蹇某丙提出其出售柴油机的钱仍在原告及其配偶蹇某戊处,可冲抵原告以后的医疗费,因被告蹇某丙未举示证据证明,故本院对其辩驳理由不予采纳。此外,四被告不仅应在经济上供养原告,更应关心、重视原告精神上的需求,经常探望原告并保障原告晚年生活质量。为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蹇某甲、蹇某乙、蹇某丁从2015年8月起每月各支付原告王某某生活费160元、护理费220元,共计380元;二、被告蹇某丙从2015年8月起每月支付原告王某某生活费100元、护理费140元,共计240元;三、被告蹇某甲、蹇某乙、蹇某丙、蹇某丁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各支付原告王某某医疗费及交通费816.88元;四、原告王某某今后的医疗费凭正式票据由被告蹇某甲、蹇某乙、蹇某丙、蹇某丁平均负担;五、驳回原告王某某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延迟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案案件受理费40元,本院依法予以免收。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同时向该院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80元,递交上诉状后上诉期满七日内仍未预交受理费又不提出缓交申请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双方当事人在法定上诉期内均未提出上诉或仅有一方上诉后又撤回的,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自觉履行判决的全部义务。一方不履行的,自本判决内容生效后,权利人可以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该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代理审判员 李 荃二〇一五年十月九日书 记 员 杨锐睿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