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盐民终字第02602号
裁判日期: 2015-10-08
公开日期: 2015-11-11
案件名称
顾良巧与范修洋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江苏省盐城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盐民终字第02602号上诉人(原审原告)顾良巧。委托代理人范立彬,建湖县颜单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范修洋。委托代理人洪军,江苏法岭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顾良巧因与被上诉人范修洋健康权纠纷一案,不服江苏省建湖县人民法院(2014)建民初字第1719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5年8月24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2014年2月19日夜晚,范修洋因停车位问题与顾良巧及其家人发生争执。争执过程中,范修洋将顾良巧推倒在地。建湖县公安局城中派出所干警接到110指令后,于2014年2月19日22时04分赶到现场,经协调,双方同意次日去派出所处理。此后,顾良巧被送往建湖县人民医院治疗,经检查为多处软组织挫伤,建议休息两周。同年3月2日,范修洋经他人陪同前往顾良巧家中,在顾良巧亲友在场的情况下,向顾良巧赔礼道歉,并给付现金5000元。同日,顾良巧的女婿周庆领与范修洋一起到城中派出所处理此事。在建湖县公安局城中派出所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1.范修洋向顾良巧赔礼道歉;2.范修洋赔偿顾良巧医疗费及其他费用总共人民币五千元(已付)。顾良巧的女婿周庆领代为在协议上签名。2014年3月3日,顾良巧在建湖县中医院住院治疗,入院诊断为脑梗塞、××、2型糖尿病,同年3月24日出院,共花去医疗费11469.66元(其中医保报销9396.91元、个人支付1871.7元)。2014年8月26日,顾良巧因上腹部疼痛再次去建湖县中医院住院。入院诊断为胆石症、2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同年9月10日(应为8日)出院,共花去医疗费7410.39元(其中医保报销6294.02元、个人支付554.43元)。此后,顾良巧以女婿周庆领在调解协议上代为签名不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为由,向原审法院提起诉讼。上述事实,有书证、证人证言及当事人陈述等证据佐证。原审法院认为,范修洋因琐事随意殴打他人,侵害他人健康权,理应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但事发后,范修洋到顾良巧家中已当面向顾良巧赔礼道歉并已赔偿其医疗费等费用5000元。同日,顾良巧的女婿周庆领与范修洋一起到公安部门按照在顾良巧家中双方达成的意见形成一份调解协议,顾良巧的女婿在此协议上签字认可。范修洋有理由相信周庆领的代理行为已经过顾良巧同意,且协议内容亦已履行完毕,故该协议合法有效。且本协议的订立不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或强迫调解等情形,不应当变更或者撤销。据此,原审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规定,判决驳回顾良巧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400元,由顾良巧负担。上诉人顾良巧不服上述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原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断章取义,偏袒被上诉人。2014年2月19日晚,上诉人被被上诉人殴打后,因伤情严重,当即被建湖县公安局城中派出所干警拨打120救护车送至建湖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上诉人的损伤先后五次住院,共花去医疗费六万多元。且原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依法应予纠正。请求二审法院查明事实,撤销原判,依法改判或发回重审。被上诉人范修洋答辩称:上诉人顾良巧在上诉状中陈述的理由及事实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原审判决对本案的事实认定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人顾良巧的上诉请求。本院二审查明的事实与原审相同,对原审查明的事实,本院予以确认。二审另查明下列事实:(一)2014年3月3日,上诉人顾良巧在建湖县中医院入院记录载明:“主诉:头昏伴肢体乏力三天余。现病史:患××、糖尿病病史,平素服有硝苯地平、格列美脲等药物,血压、血糖控制欠佳。曾患有脑梗塞,平素时有头昏不适。于三天前因生气后再次感头昏,伴双下肢乏力,无头痛、呕吐,无头晕、视物旋转感,无口角流涎,……头颅MRI(2014-02-19县院)示:双侧基底节区脑梗塞、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入院诊断:双侧基底节区脑梗塞、3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二)2015年6月9日,上诉人顾良巧的女婿顾庆领在原审法院的谈话笔录载明,其自2014年春节后即正常居住在上诉人顾良巧家中对其生活进行照顾。在案涉纠纷发生后,被上诉人范修洋的哥哥(顾庆领称其为“范大”)找其同事孙长东(顾庆领的同学)出面劝和,商定赔偿上诉人顾良巧5000元。顾庆领回家后,告知上诉人顾良巧此调解事项,顾庆领称当时“丈母娘没吱声,后我外公(指上诉人顾良巧丈夫)又说:周大(指范大)的同学都出面了,这个事情就这样解决算了。丈母娘就在床上哼着,我同学就把钱塞给她床上,说这个事情就算了,之后大家就一起下楼了;之后我和范二(指被上诉人范修洋)说一起到派出所把案件销了,在派出所调解书上是我代表丈母娘签的字。”本案二审争议焦点为:原审判决认定双方当事人对上诉人顾良巧的损害事项已达成赔偿协议并已实际履行有无依据?本院认为,就上诉人顾良巧在本起纠纷中受伤赔偿事宜,被上诉人范修洋与上诉人顾良巧的女婿顾庆领在公安机关已达成赔偿协议并已实际履行。根据调解协议约定,由被上诉人范修洋向上诉人顾良巧赔礼道歉,并赔偿上诉人顾良巧医疗费用及其他费用合计5000元。该调解协议明确赔偿款的给付对象为上诉人顾良巧本人。结合上诉人顾良巧的女婿顾庆领在原审审理期间的谈话笔录内容,顾庆领在与被上诉人范修洋达成调解意向后,已将协议内容明确告知上诉人顾良巧,上诉人对此并未提出异议。且在达成调解协议的当时,被上诉人范修洋一方将5000元调解款直接支付给了上诉人顾良巧本人。嗣后,顾庆领根据双方口头协议的实际履行情况,主动要求与被上诉人范修洋一起至当地派出所形成书面调解协议,并在调解协议中代表上诉人顾良巧进行签名确认。因该调解协议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具有民事合同性质,且被上诉人范修洋已按照协议内容直接向上诉人顾良巧本人履行了协议约定的给付义务。因此,该调解协议应当认定系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真实意思表示,且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对当事人具有法律拘束力。现上诉人顾良巧上诉称,其在纠纷发生后不久即至当地医院就诊。但经本院审查,上诉人顾良巧的入院临床诊断为“双侧基底节区脑梗塞、3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等,结合其向就医当时接诊医生陈述的既往病史中即有××、糖尿病、脑梗塞等,平素即服用硝苯地平、格列美脲等药物对疾病进行控制,但血压、血糖控制不佳的事实,应当认定上诉人顾良巧的前述内源性疾病与案涉纠纷之间具有关联性的依据不足。综上所述,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上诉人顾良巧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400元,由上诉人顾良巧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俞静云代理审判员 杨汉勇代理审判员 刘圣磊二〇一五年十月八日书 记 员 李华英 来自: